第二百三十五章 盖棺定论

第二百三十五章 盖棺定论

()不同于汉都中的百官,孙昊难得地睡了一个好觉,布局了那么久,终于顺利收网,想来经过此次清洗,大汉国中,将为之一轻,至于因此造成的官员空缺,孙昊倒是有些担忧,不过,想来也不会造成什么大麻烦,趁机精简一下大汉的官员结构也好,以前挂空衔,吃官饷的人可是有不少,此次正好借机整顿一番,并且巧合地是此次被抓捕的这些贵族,还多是这一类的人,唉!可见这些蛀虫是真的该死。

五更刚过,孙昊便整理衣冠,早早来到朝门之外,看到已有官员在此等候,三五成群,无不是议论昨晚之事,有人见到孙昊来了,赶忙过来见礼,但是无人敢率先询问,生怕孙昊因此怀疑他们跟被抓之人有勾结。

他们不问,孙昊自然落个清闲,心说这些人平时装的清高无比,生怕自己不知道他们是诤臣似的,如今一经威慑,原来也都是怕死之辈,呵呵,好在这些人虽然怕死,但是都有其才学,对大汉也没有二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能够人尽其用便可,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孙昊还是懂的。

“见过太子殿下!昨夜的动作可是够大的,老臣吓得可是一夜没睡啊!”

“是啊!老臣也是如此,改日殿下可是要请客压惊的!”满朝上下,敢这么跟孙昊说话的,除了凌涛等几位近臣,便是钱、李两位国公了。

其实二人早就知道孙昊要对一些人动手,昨夜麒麟卫一到,便知道孙昊忍不住要行动了,心里为那些人惋惜的同时,也不禁为孙昊的果断而折服,杀伐果断,运筹帷幄,顷刻之间,便将掣肘王朝发展的不安要素全都清除,如此手段让人既感且佩,二人也从此事中得到警示,那就是不要有异心,安分地做自己的国公,全力支持这位太子殿下,这样两家才会有出路。于是一早上朝,二人便当着文武官员的面,提及昨晚之事,而且言语中透着事先知晓此事之意。孙昊知道这二老是在帮自己吸引火力,向百官表明,昨晚之事他们是知道的,并非是自己独断专行的结果,人家主动示好,孙昊也不能不表示一下。

于是笑道:“二位国公来的早啊!昨晚之事,你们也知晓,本王也是无奈之举啊,惊吓了二老与列位臣工,本王心中很是不安,这样,等散朝之后,本王奏请陛下,设宴为众位压惊如何?”

听到孙昊这话,群臣明显松了一口气,设不设宴倒无所谓,但是孙昊此话代表的意思,却是他们所关心的,那就是此事到此为止,他们依旧可以安心做他们的官,不用在为此事提心吊胆的了,于是纷纷向孙昊表示谢意。

随着内侍的喊朝声,众人陆续步入大殿,汉王孙青田高坐大殿之上,虎目扫过众人,最后目光落在了孙昊的身上,心说这小子倒是沉得住气,做完了好事,还得自己给他擦屁股,自己这个大王当的,快成保姆了,可是这有什么办法?自己当初可不就是为了给这小子挡枪,才坐上这王位?

“想来昨夜之事,众位爱卿也都听说了,唉!朕昨晚一夜没睡,众位也是如此?可是比起这些,有些事情更是让朕心痛啊!”汉王孙青田顿足捶胸,硬是从眼角挤出几滴眼泪,将失望之色,演示的淋漓尽致,看得大殿下面的孙昊,暗自佩服不已,心说,想不到自己二叔还有这等本事。

众位大臣,一时间也摸不清头脑,心说抓捕了一些反对你的大臣,你应该高兴才对啊?如今怎么痛心起来?难道这其中有什么隐情?还是汉王一时间心软了,有心放过那些被抓之人,一些平时与这些人私交不错的人,开始盘算,一会儿是不是站出来为这些人求情?

早就得到孙昊指示的凌涛,不失时机地站了出来,说道:“吾王仁慈,怎奈宵小之人,不思报国,反与外敌勾结,意图谋反,幸得吾王英明,派太子暗中调查此事,如今相关人等皆以落网,还请吾王以国法为重,切勿姑息养奸。”

“啊!什么?勾结外敌,意图谋反?”众人一听这话,心中都是一惊,心说这罪可是够大的,一旦落实,就是满门抄斩也不为过啊!一些刚才准备出班说情的大臣,都闭上了嘴,准备看看再说。

与这些观望者不同,最先发出不和之音的,竟然是被看做孙昊一派的左都御史苏恒,苏恒站出来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要证据,做为左都御史,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要站在真相之上,哪怕是汉王做错了事,他也敢于出面劝诫。

看到苏恒第一个站了出来,孙昊心里不是没有这个准备,准确地说,甚至还有点希望他此时能够站出来,如今自己身边武将众多,文臣较少,可堪大用的只有凌涛、李琳,算上一个尚需磨练的秦风,也只有三人而已,凌涛善于谋划,凡事看的透彻,可以说是自己身边的头号谋臣;相比之下,秦风就要显得稍欠些火候,想要独当一面尚需些磨练;至于李琳?那是个只知道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鞠躬尽瘁四个字用在他身上,绝对恰当;再一个,便是这个苏恒,孙昊当初不计前嫌,破格提拔此人,一来是为了笼络清流一派,二来便是看中了此人刚正不阿的性格,左都御史这个职位就需要这样的人,孙昊要让每一个大汉的官员,在做不法之事之前,都要想到这个职位,所以苏恒在上任之时,孙昊亲笔为他办公的公堂之上提下十个大字:“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如今看来,苏恒真的做到了,这让孙昊很是欣慰。

见有人带头,刚刚持观望之色的人也纷纷站出来,希望汉王能够查明真相,以免错杀了忠良。孙青田看到这些人的嘴脸,心里冷笑,心说真让我家昊儿猜着了,还真有不怕死的出来求情,唉!这大汉的权贵之间还真是错中复杂啊!于是对着一旁的内侍说道:“让人将证据抬上殿来,交与列为臣公阅览。”

内侍躬身应是,传下话去,很快便有宫内卫士将证物抬上大殿,竟然足足有两大箱子,多是从各家各户搜出的信件,以及一些私藏的违禁之物,看到这些,群臣为之肃穆,心说,看来是真有其事啊!看到群臣无一人上前翻阅,汉王孙青田叹气道:“唉!众卿尽管翻看便是,看完也好为朕拿个主意,毕竟涉案之人实在太多,本王一时间也难以决断。”

听到汉王这么一说,众人也顾不得什么殿前失宜了,苏恒第一个上前,拿起的正是吴国公萧传写给刺客幕后主子的亲笔信,看到一半之时,苏恒已是大为光火,连声喝骂萧传国贼!竟然丧心病狂勾结外敌,意图行刺大唐皇子,借此挑起汉唐刀兵,真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奉国公李森也正拿着一封信函阅览,这封信是萧怒写给高文渊的,上面感谢其资助粮草、兵刃,声言他日复辟之后,册封高文渊为新的奉国公,李森这个气啊!新奉国公?我这个老的怎么办?万一真有那一天,萧怒难道要杀尽我李家满门不成?

不是没有人质疑这些信件的真假,可当孙昊言道,萧传与刺客接头之时,自己与大唐皇子罗剑刚好撞到,如有不信,可以宣罗剑上殿作证!这一下,众人都没有话说了,物证可以作假,可是人证总能相信?何况人证还是不相关的第三方,看来这些人彼此勾结,意图谋逆的事情应该属实,于是李森、钱明、苏恒等人带头上表,请求汉王下旨,严惩萧传、杨丹、高文渊等人,收回各自封地,直系子弟尽数斩首,余人发配为奴,并且尽快派兵清剿西北萧怒叛军。

听到这些,孙昊心说,这些官员倒是够狠的,见事不可违,便趁机落井下石,唉!这就是人性啊,大批的官员落马,空缺出来的位置,当然会由这些留下来的人补上,如今为了自己的前途,自然会在汉王和自己面前表现一番,至于之前的交情,早就抛之脑后了,不过这样的事情,孙昊也不会在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想要爬的更高也没什么错,只要他们听话,尽心为自己,为朝廷办事,个人的品行,孙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于是一番廷议之后,汉王在百官的“再三恳请”之下,“勉强”同意了李森、苏恒等人的建议,下旨严办谋逆一案,凡是涉案官员一律问斩,直系亲属就地法办,其余族人贬为庶民,萧氏一族,不知悔改,本应尽数伏诛,但是感念先王恩德,除了参与谋反的首恶以外,余人限日离开汉境,否则按谋逆罪论处……

一道圣旨,千百颗人头落地,好在没有株连九族,也算孙氏格外开恩了,一场惊动朝野的谋逆之案,就此盖棺定论,从此大汉朝中再无杂音,王国各地新政得以顺利展开。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气吞凌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气吞凌霄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 盖棺定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