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一十九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321章一十九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项羽自从之前与韩信所带来的那把长剑之中的灵魂交谈过后,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这半个月里项羽就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不过项羽的部队已经集结在了齐国的家门口琅琊郡境内了。
琅琊郡是一个地势相对而言比较平坦的地方,之前项羽在与齐国进行战争的时候,齐国就没有留下太多的兵力去防守琅琊郡,即便他们想要认真防守或许也都没有办法防守得下来,不过现在当项羽已经将兵力集结在了琅琊郡内之时,他剩下所需要做的事情实际上就是想办法尽快的拿下胶东郡了。
当项羽将兵力集结起来之后,他也并没有贸然就发动对于齐国的进攻,而是再一次想要给予齐国一个主动投降的机会,但是这一次项羽所想要的是齐国彻彻底底的投降,项羽答应不会杀齐国的国王以及绝大多数的贵族与军队,但是项羽不会再让他们继续待在齐国这个地方了,现在的齐国国土项羽会亲自接管,并成为他帝国的一部分。
项羽派了使臣去跟齐国的国君进行交流,不过看起来齐国的国君一直都处于一种举棋不定的状态之下,一方面他大概也知道自己的真实实力是根本不可能与项羽的部队正面进行对抗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他自己又是那么的不甘心,不甘心就这么放弃权力,尽管项羽已经答应不杀他了,但是他今后的权力必然是会大幅度的减少的。
项羽所派出的使臣:“如果国君大人不愿意投降的话,不仅仅是你自己的性命无法得到保障,那些在你治理之下的齐国人民同样也要遭遇到战火的波及,你难道真的就忍心因为你自己的权力欲望而置他们的性命于不顾吗?要知道国君大人你的权力其实说到底也都是来自于人民的,如果你不能够好好的去保护自己的人民,那么你这个国君实际上就真的是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性的。”
此时齐国国君的脸上充满了不甘与痛苦,他的年纪看起来并不大,似乎只有三十岁出头的样子,不过在他的头发之上已经隐隐出现了一些白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遭受到来自于项羽所施加的压力太大,因此才会导致头发都出现了一些花白的情况。
齐国国君:“我可以无条件的投降,但是你们也必须要满足我的一些要求才行,否则的话即便是玉石俱焚我也不会投降的!”
齐国国君此时的神色看起来还真的是蛮坚定的,很难想象此时的他实际上压根就没有多少筹码在自己的手中,但是他依然还是这么说着,就好像那个占据着局势上风的人其实是他一样,说起来这个齐国国君的性格也是有点意思的,如果换了别人的话或许真的不会去理睬他,然而偏偏这个时候的项羽的的确确是不太愿意去做一些太过的事情。
项羽在派使臣过来的时候也是专门跟这位使臣说了不少话的,同时也都对于他进行了一些专门的吩咐,项羽自己当然也曾经想到过齐国的国君可能会提出一些属于他个人的条件,项羽也给予了使臣一定的权力,让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答应一些齐国国君所提出来的条件。
使臣:“国君大人既然想要提出一些条件,那么就尽管说吧,如果还算是比较合理的话,我相信霸王也是会愿意答应你的。”
原来这个齐国的国君是一个相当好色的人,他现在的妻妾就已经有好几十个了,他最担心的事情倒不是其他的,而是害怕以后不能够再过像以前一样骄奢淫逸的腐败生活了。
项羽所派来的使臣听了之后不由得放声大笑,心中也不由得觉得这个齐国的国君有那么一点好玩,不过他很快就将自己的笑声给收敛了下来,然后答应了齐国国君的要求。
三天之后,项羽便亲自率领着部队进入到了齐国的都城之中,齐国国君也按照项羽的要求开门投降,交出了自己的权力。
项羽这个人也算得上是非常的爽快,他答应了齐国国君的事情基本上都遵守了,对于他而言那些事情都是一些小事罢了,他现在所要处理的问题以及他的注意力都并没有重点放在这些事情之上。
项羽与章邯王离他们之间的相对和平已经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之中双方似乎都没有对对方发起进攻的打算,但是实际上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对于双方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休养生息的机会。
就在这个时间点上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的发生似乎也导致了双方在某种层面上所维持下来的相对平衡遭受到了摧毁,很快双方的局面就有可能会进入到一种全新的状态之下了。
这件事情就是王离被章邯给杀死,似乎事情的起因其实是王离对于章邯的有些做法不满,因此就想要从内部发动兵变,不过王离这家伙在这些方面上压根就不是章邯的对手,王离所发动的兵变甚至都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被章邯给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王离见到自己发动兵变的事情败露了,因此就只好选择自尽,毕竟自尽已经算是一种能够最大程度维持自己尊严的办法了,不然的话如果被章邯抓住,免不了是要遭受不少的痛苦的。
王离的这一死其实尽管没有在表面上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实际上还是对整个局势带来了某些相当特别的影响,首先一点就是原本王离与章邯这两个人在想法上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章邯的个人指挥作战的能力肯定是要比王离厉害许多的,这样一个比自己厉害的人在自己身边,实际上一直以来都对王离产生着某种巨大的压力,章邯当然也能够感觉到王离所承受的这种压力,所以实际上章邯自己在很多事情上已经是比较收敛的了,就是害怕自己的有些行为可能会刺激到王离,从而导致内部的分裂。
不过尽管章邯已经主动做出了一些让步,但是王离这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毕竟还是不够,更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离越发的觉得自己在内部的权力竞争之上已经被章邯给远远的甩开了,章邯这个人是一个心思细腻同时也非常有实力的存在,很多时候章邯的实力和影响力并不是说他自己想要去隐藏一下,或者说是稍微低调一点就能够去解决的,王离在这个过程之中越发的对于章邯产生了抵触情绪,从而产生了杀心,想要杀掉章邯然后将大权独揽。
只不过可惜的是王离这个人的个人实力毕竟还是不够的,或许他的野心已经足够了,但当他的实力无法匹配他的野心的时候,那么结果或许就只能够是一场悲剧了,我们的人生其实很多时候都会充满这样的悲剧。
不管是谁,不管他现在的地位或者权力究竟有多厉害,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会自我高估,亦或者说是周围的人对你产生了某种高估,然而不管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还是周围人对于你的认识,当这种错误的估计与你的真实实力之间存在着某种差距的时候,那么你就必须要小心了,因为这本身就很有可能成为一个陷阱,一个会导致你走向某种十分危险的局面的陷阱。
不管怎么样说,如果你的个人实力与你所拥有的权力与地位是不相符合的,那么你就迟早都会遭遇到某种痛苦,因为那些原本不属于你的东西其实你是不应该过多的去贪婪的,就像是财富一样,在我们的人生之中我们对于自己的财富都应该有一个适当的欲望,如果你的个人实力足够的话,那么你去获得那么多的财富是一件正当的事情,而如果你个人不够强的话,那么对于你而言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强可能会是一件对于你们而言更加有价值的事情了。
不管怎么样说,王离在与章邯的权力斗争过程之中败下阵来了,而现在当章邯重新完全掌控了一切之后,他也将目标重新投入到了项羽这儿,因为以他的聪明才智,实际上他很清楚他与项羽之间的这种相对和平的局势根本就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
双方之间所存在的某种平衡总有一天是会被打破的,不过最终打破这一平衡的人究竟是谁可能还不是那么太好说,也许很快这种平衡就将会被打破了,这只不过是一个时间早晚上的问题罢了,而对于他们双方而言,要去打破这个平衡或许都只是需要一个契机而已。
项羽在占领了齐国之后,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庆祝活动,而是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开始着手于进行接下来的战略部署了,那就是要准备与章邯所进行的大决战。
之所以将项羽和章邯之间的战争称之为大决战,那是因为他们两人现在是中原地区最为强大的两个势力,章邯占据着黄河以北的大片区域,而项羽占据着黄河以南的大片区域,在这个长江中下游流域还处于蛮荒之地的时代里,一切的争夺实际上都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附近,而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平原,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这些大势力真正所需要进行争夺的焦点区域了。
章邯与项羽之间之所以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的相对和平,正是因为他们双方的实力都足够强大,同时他们谁都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战胜对方,因此这样的战争要么不开始,一旦开始的话就必然会是一场异常激烈的大战,就像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与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所表现出来的格局一样,之所以是冷战而不是热战,那是因为双方都很难承受热战所带来的可怕后果。
然而现在经过了一年多的休养生息,项羽也解决了来自于匈奴的威胁,而章邯也将之前的燕国、赵国、魏国尽数灭掉,基本上算是统一了北方,这个时代的北方领土那是非常肥沃的,因此章邯现在的国力很强,加上最开始的时候他和王离从秦国所带来的那好几十万的部队,现在他所拥有的战斗力绝对不在项羽之下。
不过现在的问题就在于项羽与章邯之间相隔着一条黄河,而他们双方都在黄河沿线部署下了严密的防御阵地,至于黄河之上倒是项羽占据着上风,不过这也意味着项羽实际上还是占据着整个战局的主动权的,因为只要他选择不主动去进攻章邯的话,那么章邯也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渡过黄河的地方。
除非等到冬天凌汛的时候,当黄河结冰之后就可以直接穿过黄河了,然而在寒冷的冬季发动战争其实对于章邯自己来说也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事实上因为冬季行军的过程之中会消耗更多的粮草与补给,因此章邯如果想要在冬季进行战争,那么他的粮食供应就会相当的紧张。
章邯的部队数量在项羽之上,因此章邯的部队每一天所需要的军粮也就在项羽之上了,章邯现在所拥有的军粮足够一段时间的战争使用,但是很显然项羽与章邯之间的这场战争绝对不会是短期之内就能够结束得了的,他们之间除非发生某些特殊的意外情况,否则来看的话谁都很难在主动进攻的时候占据什么上风。
项羽尽管从某种程度上掌握着战略的主动权,但毕竟他的兵力是不如章邯的,他之前与章邯的部队进行过一些交战,尽管当时那几个将领相当的垃圾,但是从秦王朝遗留下来的部队还是具有不俗战斗力的,而且后来项羽也仔细的研究过章邯这个人以及他的用兵策略,发现这个人的确是一个相当厉害的统帅。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项羽正是出于这样一些综合性的考虑,因此才逐渐的萌生出了想要通过东面大海绕道而上的想法,这个战略的根本点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