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应运而生
“一气分清浊,一体生道魔,富贫别洪荒,东西各执著。”
“轻清者为上,重浊者为下,上下分明,辨别天地。”
“天地间有两地四向八方,两仪辨东西,东西二间又各作东西南北,或有暖意,或有风寒,或诸山岳,或布大泽。四向交杂,又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合作八方之势。”
“天地本公,诸生皆可索之、取之。”
“天地列罗不均,或富或贫,有山川水泽遍布,有奇花异草诸多,亦有荒凉丛生,生机淡薄,其富者曰洪,主浩大包罗之象,贫瘠寥寥者曰荒,渺寂静空旷与荒芜。”
“然穷富相济,阴阳相合,西东共融,山泽互利,故天下本为一体,洪荒方为一界。”
……
天地初开,生机勃勃,无数生灵正在孕育之中,两道声音借助天地之力宣告天下,接替而出,轮流施布教化。
一为造化鸿钧,一为毁灭罗睺,二者形貌奇异,是为天生真灵,自诞生意识后便开启了教化之功。
于此同时,此二真灵也在不断的教化之中循着某种冥冥中的指引不断朝彼此靠近。
自鸿钧与罗睺诞生出世已不计年载,在这漫长时光之中鸿钧罗睺不断教化,指点阴阳,辨别四季,定理时辰日月,不断加强自己与这方世界之间的联系。
鸿钧与罗睺不断靠近,可洪荒浩大,历经无数岁月,二人依旧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在二者目光所及的遥远天际,一方巨大的山柱勾连天地,山之伟岸,浩大而又充满威严,然其山势高陡,怪石嶙峋,不得圆润周全,终有灾厄横生,一番计较后,鸿钧与罗睺为此山定名为不周。
于不周山脚,一株藤蔓蜿蜒直上,贯通天地,其中隐有大福运,但若全须全尾得之又则需一番大忙碌。
有道是福与碌共,福碌丛生,福为藤隐,藤为碌表,青为叶衣,灰作蔓附,青灰交错,福碌各藏。
一番推演,罗睺与鸿钧共曰:“此藤名作葫芦藤。”
葫芦藤贯连天地,藤比山长,藤腰之际,三个生灵正在孕育之中,灵识不开,只有生机显露,似一似二又似三,共生共济,难辨分明。
这气息甚是怪异,细细觉察,又劳神辨别,方知这孕育的生灵一共有三,一阴一阳,一承接阴阳,秉阴阳而生,两仪同济。
三道气息互相交融,似为一体,又非为一体。
漫漫时光之中,三道生灵逐渐孕育壮大,意识显露,得天眷顾,天生神异伴体,一名女娲,一名伏羲,一名厄属。
三位生灵天生一体,极为亲近,每日汲取天地,聆听鸿钧和罗睺讲解教化,不断积累之下,终有一日孕育圆满,无中生有,化形而出。
然,在三者即将宣告诞生之际,有三道似声非声的信息传入了意识之中。
“吾名太清,今日出世,得盘古真灵遗泽,特昭告大道,大道鉴之!”
“吾名上清,今日出世,得盘古真灵遗泽,特昭告大道,大道鉴之!”
“吾名玉清,今日出世,得盘古真灵遗泽,特昭告大道,大道鉴之!”
三道信息几乎同时出现,难辨先后,于此同时一股惶惶意志威压而来,令伏羲女娲和厄属皆是气息一滞。
“盘古三清,创世真灵盘古元神显化。”在三清的“声音”之中,厄属和伏羲女娲都得到了这样一个信息,经由大道传递,携带惶惶之威。
伏羲女娲与厄属感受到了这份于先天之中便有着强烈压制的威仪,三位生灵气息皆是一滞,心生反骨,试图反抗,但某种奇异的力量却压制住了三者的抵触,甚至于让三者神智都有了些许迷蒙,一时之间难以自持。
好在三清大抵是并无真正恶意,显露威仪后便收回了这股意志。
“伏羲、女娲。”厄属当先醒来,唤名点醒,示意二者赶紧一同宣告出世。
二者应声,与厄属一道宣告出世:
“吾名女娲,今日出世,得盘古真灵遗泽,特昭告天地,大道眷之!”
“吾名伏羲,今日出世,得盘古真灵遗泽,特昭告天地,大道眷之!”
“吾名厄属,今日出世,得盘古真灵遗泽,特昭告天地,大道眷之!”
于此同时,三者也展露气息,昭告自己盘古真灵精气显化的高贵身份。
又有数日,自厄属三生灵昭告出世后,有十二道声音传递在天地之间。
“吾名祝融。”
“吾名蓐收。”
“吾名玄冥。”
“吾名句芒。”
“吾名共工。”
“吾名神荼。”
“吾名郁垒。”
“吾名泰逢。”
“吾名箕伯。”
“吾名毕星。”
“吾名刑天。”
“吾名皇音。”
“今日出世,得盘古真灵遗泽,昭告天地,天地怜之。”
十二道气息接连展露,互为一体,气势雄浑,不弱于三清和厄属三人,此十二者为盘古真灵气血所化,出身亦是高贵无比。
遑论三清还是厄属之列,又或是十二个气血生灵,此十八者皆为不周山诞生的生灵,是继鸿钧与罗睺诞生后的第一批生灵,且此十八生灵分属盘古真灵的神精气,是为盘古真灵最为重要的意志、标志和力量所在。
十八生灵虽出世,但其生活习惯依旧与以前无二,每日聆听鸿钧罗睺教化,修持自我,而不断靠近的鸿钧与罗睺在祝融等十二生灵化形后也终于来到了不周山。
二者自东西而来,一灰一青,不着条缕,或踏翅,或驱风,各有不凡。
鸿钧自东而来,背生透明翼,两鬓双目生,四手执碟玉,脚偻如半蹲。
罗睺自西而来,身着青绿甲,双目赤如红,执掌灭世磨,狰狞向天空。
“吾乃罗睺——”
“吾乃鸿钧——”
二者自道本名,于不周山腰汇聚,互相见礼后,各自掐算。
自鸿钧与罗睺诞生之日起,二位真灵便循着冥冥指引互相靠近,直到今日才真正聚首,其间所经历的岁月被二位真灵定理为一会,意为一万零八百年。
二位真灵踏足不周山腰,分列东西,各自作礼后联袂看向了不周山腰才刚刚宣布诞生不久的三个生灵。
“此三者为盘古真灵遗泽,身具大造化,可绵延福运,造化一方,当与我造化鸿钧同属一列。”鸿钧当先开口,定义了三位生灵的从属,罗睺不语,只是迅速飞身直上来到不周山与天相接的地方——这里是三清孕育和化形之地。
三清为盘古真灵元神显化,较之伏羲女娲厄属之流更显清明之象,天生真体,其形貌比之鸿钧罗睺还要更显真意。
罗睺一指前方三清定下名义从属:“此三者为盘古真灵遗泽,具教化之功,可为西方孕育生灵驱逐蒙昧。”
二位真灵言出法随,不断命名山川水泽,定理四季时辰,教化诸般道理,已经与这方世界有了巨大牵连,一言一行都带着莫大权威,但此次定义却不得天地认可。
鸿钧与罗睺略作思索,掐算天机,鸿钧开口道:“天地分清浊,一上一下,取其上者得其下,得其下者取其上,方为天地合一。”
罗睺闻之点头赞允:“上下分明,中通有无,承接之势可固东西富庶。”
鸿钧点头赞同,二位真灵再次衍算,罗睺又言:“太过平均是为不均,亟待之属为必须,但可有之属亦当可有,此方为长久之道。”
鸿钧闻之思量良久,“取上下者与中通之属互换其一。”
罗睺听之,点头称:“善!”
言之,二位真灵又再度推衍,几度会议,终得顺遂,良久后二者齐声道:“教化合西方,造化合东方,东西互换其一之数。”
鸿钧又言:“孕育各自取,东西各打理。”
罗睺点头应下:“善!”
二位真灵言罢,鸿钧指向身后三位生灵其一,而罗睺也指向自己身后的三清其一,二位生灵无法言语也无从反抗,被互相调换了位置:
原本站于鸿钧身后的厄属被一股奇异的力量带到了罗睺的身后,而原本站在罗睺身后的上清也同样被这样的力量带到了鸿钧的身后。
随着厄属与上清互换位置归属,契合了某种定理,天地之间似乎生出了某种感应,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皆是出现在了在场众生的意识之中,却又说不清也道不明。
鸿钧与罗睺互视一眼,又再次掐算天机,推理阴阳,共出言语:“不周山脚十二生灵为盘古遗留,各作东西六数。”
言罢,位于山脚的十二生灵被一股力量牵制着各自分落到了鸿钧和罗睺的身后,与先前的三位生灵站到了一起。
鸿钧喜道:“一元相会,两仪相生,东西各作十数,得两仪大圆满。”
鸿钧言罢,束缚在厄属三清等人身上的禁制力量消失,十八位生灵皆是目露惶恐敬畏之色,就在众生灵无措之际,站在罗睺身后的厄属福至心灵,当先作礼开口,朝着罗睺叩拜高呼:“罗睺与鸿钧真灵广植教化点拨之恩,亦师亦父。”
罗睺侧身避开了厄属的跪拜,面上平平依旧,但心中却起了波澜,看向厄属的目光也与其他八位生灵有了不同。
“亦师亦父,此语一出有大牵连而生,”罗睺细品厄属话中含义,又掐算大道天机,旋即开口,“此后,你可以称呼吾为师父。”
有厄属当先作类,其余十七生灵也跟随跪拜,然一股强大的力量制止了他们的行动,封闭了他们的言语,致使这十七人无法叩拜下去。
厄属并没受到这种限制,见状,并未起身,而是身形一转,作势又朝着鸿钧遥遥跪拜,当他一叩首后,不待言语,同样的一股力量禁锢了他的身体,使得他无法再叩。
礼未完,但随着厄属的这一叩拜,同样有一种冥冥中的联系在厄属和鸿钧之间产生,虽不如罗睺与厄属之间强烈,却依旧稳固无比,无法断绝。
厄属意识到了什么,心中有明悟却又无法言明,伴随而来的是那种禁锢力量的消失。
厄属从地上站起身来,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不住转悠,头顶的两只毛茸茸的耳朵也在微微晃动,摇了摇身后粗壮的尾巴,厄属转悠到了罗睺面前,歪着头好奇而又试探地用手摸向罗睺手中的灭世磨盘。
一股巨大的力量陡然从灭世磨盘上生出,推着厄属的双脚在地上划出了一道深深的沟壑,而后朝着远处飞去。
罗睺和鸿钧二者皆未言语,只是看了一眼被灭世磨击飞的厄属,而后便将目光看向了各自从属于东西的十七位不周山生灵。
“各作机缘造化,一元会再相会。”鸿钧开口,罗睺附和,二者冲十七位生灵言罢,各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