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太子不可以(3)
姜泠的眼,波澜不惊,依旧淡漠的神色,令姬胤生厌。
他的生气,瞬间显得毫无意义。
面对他的质问,姜泠低眸敛眉,拱手作答,“殿下,微臣…微臣,可以解释。”
即便太子姬胤气自己的做法,可姜泠并不认为自己真的做错了什么,至少最后达到了她预期的效果。
*
三个月前,燕国堰江沂南频发水患,百姓死伤无数,流离失所。
为了稳住民心和解决此事,太子被燕国皇帝派遣前去治洪水,修河道,安顿百姓。
既望,水利兴建,灾情缓解,太子返京。
姬胤治水有功,好几日过去了,燕帝也不赏不罚,似乎有意淡忘此事。
就连文武百官,也不敢轻易提起。
姜泠乃朝中一品大臣,身居右相之位久矣。正儿八景的探花郎出身,短短五年,就从七品监察御史升到了当朝宰相。
昨日早朝之上,她主动上奏参了太子一本,说他在救灾之时,先斩后奏,私自开仓放粮,所用的赈灾款远远超出了皇上的拨款和户部尚书的预算,花费太多,亏空国库。
此奏本一出,满朝的文武百官,议论纷纷,争辩不休。
有的站在姜泠一派,说右相所忧并无不妥;也有力挺太子,说太子姬胤救灾安抚民心,功不可没,怎可因此受罚。
大臣们吵得难解难分之时,燕帝身边的大总管一声令下,“肃静。”
一阵诡秘的安静,又恢复在了朝堂之上。
燕帝询问了户部尚书,求证了太子关于救灾所用钱财之事。
户部尚书李司,无半分偏颇,只把事实说了出来,说太子的确超支,花费的钱财多于朝堂拨款,但并未如右相所言,动用国库。
太子党趁此机会,立即上奏,说太子用的乃是地方官员和富商募捐而来的钱财,请治右相姜泠,欺君之罪。
可姜泠及时跪下认错,且态度良好,“微臣有罪,臣孤陋寡闻,衡阳燕断,无意欺瞒圣上。”
话落,燕帝紧接着大怒,将奏本扔在台阶之下,高声大喝,中气十足,“荒唐。”
这句话响彻整个金銮殿内,不断回响。
大臣们不敢再言,纷纷保存缄默,等待着圣上的最终裁决。
下早朝前,燕帝发布了两条旨意,其一是姜泠奏本虚报,念其初犯且不知者无罪,罚俸禄三月,禁足半月,自省其身。
其二,便是嘉奖太子姬胤,治水有功,赏黄金万两,绸缎千尺…
太子被赏在意料之中,但右相姜泠欺君还未被陛下重罚,实在是让讨厌她的人,恨得牙痒。
也有不少人眼红姜泠,颇得盛宠。
早朝之后,姜泠便匆忙赶到了东宫。
满朝文武百官皆知,右相不参与皇子们的党派之争,只听燕帝一人命令行事。
但他们不知,东宫有一扇暗门,是特地留给右相姜泠的。
姜泠新官上任,待在丞相一职,不过半年,她就被迫归顺了太子,并承诺尽心辅佐直到他登基为帝。
(PS:既望,既望就是小月农历十六日,大月农历十七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
衡阳雁断: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比喻音信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