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核动力
切尔诺贝利的核事故的惨烈程度,再次刷新了人类对于核电事故的认知。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有专家做出估计,完全消除这场灾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续的核辐射危险将有可能持续10万年。
而这场事故对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打击是巨大的。绝大部分放射性尘埃都落在这两个地区境内。
事故发生之后的二十年中,有很多组织曾经试图统计此次事故造成的损失。最终他们得到了三个数字。
死亡人数:9.3万人;致癌人数:27万人;经济损失:180亿卢布!
如此惨烈的事故之后,为什么从全世界的范围内来看,各国依然在大力发展核电。
其实原因很简单。稍微有点人常识的人都知道,矿物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而资源越少,价格自然也就会越来越贵。
但实际上,我们根本等不到那种资源耗尽的时候。因为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环境污染的问题。而其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就是其中最被广泛关注,同时也是影响范围最大的环境问题。
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就要从减少矿物燃料使用方面下手。
众所周知矿物燃料的主要用途就是作为发动机燃料以及发电。发展核电就是为了代替传统的火电。
同时水电、风电、潮汐、地热以及后来的光伏产业,也都是顶着“清洁能源”的名头发展起来的。
然而,水电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样非常大,风电的成本始终是最大的问题。潮汐和地热发电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
光伏也就是太阳能发电,综合看来是最优质的清洁能源,但都受限于技术条件还要等个二三十年。
所以核电是必须要发展的。我们国家的第一座核电站是秦山核电站。1984年正式立项,一期工程1985年开工,1991年建成投入运行。
使用的是现在已经比较成熟的压水堆。安全性方面还是比较有保证的。只要操作人员不在几天的时间中连续犯错,就不会产生类似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这样严重的后果。
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安全性的提升,更多的是程序和管理上的提升,而非技术上的提升。因为所有的核电站在“理论上”都是不可能发生事故的。
包括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本身也有三道保险系统。最后还是人在操作**现了问题,才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次真正的人祸。
将“氦气轮机”和“高温气冷堆”这两项技术结合的最主要目的,是反应堆小型化。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拥有真正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一个是美国,另一个就是法国。
最早他们在给航空母舰装核动力反应堆的时候,都是直接把核潜艇的反应堆照搬到航母上。说起来原理的确也是相同的。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核潜艇上的反应堆输出功率太小。对庞大的航母来说,根本不够用。
比如美国当年的企业号,作为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使用的就是核潜艇动力基础上大幅度改装的反应堆。为了能够达到需要的马力,最后一共用了八个反应堆。
要知道一般的核潜艇,5000吨级有个一万马力就足够了。即便是18000吨的俄亥俄级,也就是6万马力单堆输出。
一艘航母有八个反应堆,那肯定不能长久之计。于是后来的美国人给企业号大修,换成了双堆运行的模式,其中单堆输出14万马力左右。在这之后的美国核动力航母就全部改为双堆了。
法国那边的戴高乐号就很悲剧了。
虽然法国的核动力潜艇性能很不错,法国也有更有强大的民用核能技术,但是在航母核动力系统上就是不行,双堆8万马力不到的动力输出严重拖累的航母速度,大大制约了其正常使用。
出海航行速度如同龟爬,而且故障还多,由此可见核潜艇的反应堆是完全无法适用于航母的。
体积需要小型化,但输出功率却不能缩减太多,否则就没有缩减的意义了。但这个反应堆的体积和输出功率是有正向关系的。
现役的所有核动力军舰上,单堆最大的输出工业没有超过20万马力的。
而“氦气轮机”和“高温气冷堆”技术结合之后,是有可能造出比现有核动力航母核心反应堆体积更小,安全性更高,同时输出功率更大的动力核心。
到了那个时候,不光是可以有核动力航母还可以有核动力两栖登陆舰,甚至是核动力巡洋舰和驱逐舰等等。
带着这份美好的憧憬,胡杨以最快的速度筛选完手里的资料,然后开始给选出来的重点进行拍照。
虽然手上很忙,但胡杨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旁边的沃特博士身上。
胡杨对手中每页纸上内容都会提出问题。以胡杨的能力而言,能提出的问题其实水平是很有限的。
但这些问题本身就是抛砖引玉里的砖,是为了让沃特博士对这些技术资料发表个人看法的引子。
不管沃特博士说了什么,胡杨都会一字不落的全都强记下来。胡杨相信从沃特博士口中说出来的内容,含金量丝毫不会比手中资料的内容差,甚至还会要更高。
还是那句话,这个屋子里最值钱就沃特博士脑子里的知识。
队友胡杨这种有些“无赖”的行径,沃特博士其实也有些无奈。但既然胡杨都已经开始耍无赖了,自然也不会给沃特博士拒绝的机会。
胡杨的核心思想很明确:虽然问题提得不好,但你必须得给我说点干货出来才行。
忙活了两个多小时,胡杨总算把这些价值千金的资料全都妥善的处理好。而针对沃特博士给出的干货,胡杨还专门做了笔记。
虽然只是索引式的记录,但对几乎可以做到过目不忘的胡杨来说,这还是破天荒的头一回。足以可见他对沃特博士口述内容的重视程度。
全都弄完之后,胡杨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按着鼓胀的额头看向沃特博士。
半晌也不见沃特博士有所反应,胡杨值得开扣说道:“您是不是还有东西要给我的?”
被这么一提醒,我饿博士立刻就想起了什么,立刻走向书架,同时嘴里还是说道:“没错,是有个有趣的发现。你知道Mermin-Wagner定理吗?”
胡杨正准备从沃特博士手里接文件夹的手,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他的目光随即死死的盯住了那个貌似普通的文件夹。
沃特博士有些不信的问道:“你确定你知道?”
其实也不奇怪沃特博士会有这种疑惑。这个Mermin-Wagner理论即使在物理学领域中也算是个比较冷门的理论。如果要给这个理论分类的话,是理论物理学>量子论>量子力学里。
在过去几个小时的交流中,胡杨已经充分的暴露了自己在物理学领域内的粗浅水平。也就勉强算是个应用物理的本科生的水准。不说很差吧,但和沃特博士那是完全无法比较的。
这个时候胡杨竟然表示自己知道个这么生僻的理论,沃特博士当然会感到疑惑。
其实,就连胡杨自己都很疑惑,为什么自己竟然会知道这个Mermin-Wagner定理。
关于这个定理的记忆,来自上辈子的胡杨。那是为了某个人物,专门学习的资料中提到的知识点。
回过神的胡杨开口说道:“这个定理讲的是,任何具有连续对称性的二维热力学系统,在非零温下,其连续对称性不可能发生自发破缺。”
沃特博士颇为意外的看着胡杨,说道:“定理内容背得很准确,但你真的理解这个意思吗?”
胡杨缓慢但确定的点点头:“我知道。这个定理是告诉我们,不要对找到二维晶格抱有期待。”
沃特博士更加意外了,说道:“二维晶格你都知道!你们的技术已经到了这个程度吗?”
胡杨深吸了口气,稳定了下情绪才说道:“当然没有。我知道这些,是因为之前和一位老教授课交流的时候,他提到了这个Mermin-Wagner理论,二维晶格,还有量子霍尔效应。
我记性还挺好,就都给记下来了。”
沃特博士对这个胡杨编造的教授来了兴趣,问道:“那这位教授认同Mermin-Wagner理论吗?他也认为二维晶格是找不到的吗?”
胡杨微微摇头说道:“不,他认为二维晶格有可能找到,而且是在常温下。只是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制备方法。”
沃特博士说道:“这位教授有可能是对的。你知道什么是石墨烯吗?”
胡杨很小意的点了点头,貌似并不是很确定,但此时他却是在努力压制自己激动的心情。
胡杨差一点就把心里话都给喊了出来。
石墨烯!这大名鼎鼎的超级材料石墨烯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胡杨他知道!
他太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