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动荡的世界
汉海王国建威六年十一月。
刘海兴也已一岁九个多月了,已经会走,会跳,还能简单的说话了。
不过这并没有让刘海兴感到高兴。
刘海兴心中有很多问题,想要得到求证,然刘海兴确无从查起。
自己毕竟才一岁多啊。
不过从一些旁证和王后陈萍及宫女仆役的一些对话中刘海生到是知道了一些消息。
自己所在是汉海王国,自己父亲刘守义是汉海王国国王,现在是汉海王国建威六年。
刘海兴已经不能再得到更加详细的消息了,然而这些确给刘海生提供了一个方向。
看来一切还得从自己这个父亲入手啊。
刘海兴看了看周围,心中思索着。
就在刘海兴为了打探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之时。
南洋依然风起云涌。
自从二月各国使团前来恭贺后,南洋一时恢复了平静,各国也接受了汉海王国占领吕宋的事实。
故而各国解除了对汉海王国的敌对,开始通商修好。
以此为准,汉海王国的商队,商品更加便捷的进入了各国贩卖,为汉海王国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而诸国的商队商品也可自由进入汉海王国贩卖。
不过确要在进入之时缴纳商品价值45%的关税。
而且所有商品,包括汉海王国自己的商行,商队,也需要缴纳商税才能自由流通。
不同的是汉海王国内部的商税是25%,其他国家的商税是35%,通过关税和商税,汉海王国的国库得到了充实,对汉海王国自身的建设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当然,虽然表面诸国已经不在敌视汉海王国,然并不代表各国对汉海王国没有防备,特别是渤泥国和苏禄国这两个汉海王国的邻居,几乎无时无刻都在防着汉海王国的进攻。
南洋暗潮涌动,大明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自前年皇帝朱祁镇被俘后,礼部尚书胡瑩,吏部尚书王植,还有李实,罗绮,杨善,赵荣等人先扶三岁的朱见濬为太子,由叔父朱祁钰监国,后又共扶朱祁钰为帝,改元景泰,而朱祁钰为帝后,听从于谦等人建议,放弃南迁,并提拔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率军抵抗瓦剌大军。
最终在于谦,杨洪等人的努力下,北京得保,大明也渡过了亡国的危机。
后也先知道朱祁镇已没有任何价值,便派人将朱祁镇送回,朱祁钰尊其为太上皇,幽禁在了南宫之中。
如今已是景泰二年,虽然大明的危机已经解除,然北方依然不宁。
也先通过军事征讨,封官设治,联姻结盟等手段,把乞儿吉思,哈密,沙州,罕东,赤斤,兀良哈三卫等,纳入自己的统治,又征服女真各部,还与脱脱不花大打出手,控制了瓦剌的最高权利。
如今瓦剌所控制的地盘,东到朝鲜,西入中亚,北至岭北,南到长城,已成为又一草原强国,瓦剌也进入全盛时期。
面对北方实际的威胁,朱祁钰不敢松懈,调集大军驻防九边,以防备瓦剌再次进攻大明。
所谓九边,便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
朱元璋在时为了抵抗北方北元残余势力,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长达上万里的北部边疆设立九大塞王,以抵抗蒙古进犯。
后朱棣为帝,迁都北京顺天府,为了方便北伐,也是为了更好的拱卫京师,便始设九边重镇,以作为自己北伐的前进基地。
然而仁宣之后,大明转外向内,不在北伐蒙古,不仅使得蒙古各部得到喘息之机,开始反噬漠南等地,最终使得漠南尽丧,之后瓦剌兴起,朱祁镇亲征瓦剌,才有了后来的土木堡之变。
自此九边重镇由进攻蒙古的前进基地,变成了抵御蒙古入侵的边疆重地。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然除去外部瓦剌的威胁,大明内部也不安稳。
随着皇位稳固,朱祁钰有了更多的想法,自己是皇帝,自己的儿子也应该是皇帝。
对于太子朱见濬,朱祁钰越看越不顺眼,他毕竟是朱祁镇的儿子,故朱祁钰打算废掉朱见濬,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当然不仅是南洋和大明,如今的世界哪里都不平静。
在日本已经进入了室町幕府的末期,战国时代即将来临。
而拜占庭帝国的都城也被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穆德二世率军包围,即将走向灭亡。
在葡萄牙,以1415年占据休达后,葡萄牙的航海家便沿着非洲一路南下,在非洲西海岸建立一个个殖民据点,按历史走向,1488年葡萄牙的航海家便会跨过好望角,1498年便会到达印度。
在西班牙,发起失地运动,最终统一西班牙,并资助哥伦布跨越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刚刚出生。
在法国和英国,英法百年战争也即将进入尾声。
在中欧,神圣罗马帝国已被哈布斯家族把持,然确陷入了数百年的分裂动荡之中。
在东欧,波兰和立陶宛正在走向联合,而后来的称霸世界的俄罗斯也已建立俄罗斯公国,正在逐渐摆脱走向没落的金帐汗国的统治。
世界不平静,这些刘海兴并不清楚,这时的刘海兴只想搞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
当然对于说话都不利索的刘海兴来说,要想彻底搞清楚,还得再等等。
而此时刘守义确并没有停下脚步,坐在书房中,思考着将汉海王国引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