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亲赴城阳

第267章:亲赴城阳

新战舰竣工,刘璎和刘诠相约一起去北竿岛。

对于新军舰的命名刘璎说道:“新船命名还延续前面的办法吧,这两艘舰船就叫青龙号和蓝龙号。这两艘船完工后,北竿岛的船厂就开始向台员迁移,主要工匠都迁过来,可还要留下一些人,北竿岛的船厂还要维持下去。今后的军舰就全部在台员制造了,北竿岛船厂改为建造民用船,眼下他们可以造快船,这种快船是正需要的。咱们在福州还有个船厂,那里就以造大型商船为主了。总之,军用的船只只能在台员制造,三叔觉得如何?”

“哈哈!这还用问我,你不是一直在躲避着官府吗?我也赞成要离朝廷远点,特别是军用的东西。这两艘船竣工后我们就有七艘军舰了,考虑到我们经常要出海贸易,是不是可以组建两个分舰队,分别执行贸易和交通护航呢?”

刘璎:“我看可以,就照着三叔您说的办吧。”

刘诠说:“现在有了七艘军舰可以说是海上无敌了,船厂迁到台员我们还要继续造军舰吗?”

刘璎说:“咱们这七艘军舰上的火炮数量并不多,优点在于打得准,船速快,按西洋人的说法这种军舰叫做巡洋舰,就是可以快速巡游的意思。可是如果遇到大型海战或者对陆地军事要塞发动进攻则显得火力不足。三叔也是知道的:在朱家军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中他们就使用装备了很多大炮的船,这种船的大炮都在船舱里,在船舷的每一侧都有十几门大炮,打起来火力很猛,威力很大。按西洋人的说法这种大炮很多,装甲也多的舰船叫做战列舰,是船上排列很多大炮的意思。所以在我们有余力的时候应该考虑建造一艘战列舰了。”

像战列舰、驱逐舰、巡洋舰等是现代的名称,中国古代也有对舰船的分类办法,但是刘璎不熟悉,他毕竟不是军事专家。

从世界海军战史来说,战列舰曾经是海上的霸主,从大航海时代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几百年里一直是海军力量的中坚,战列舰的海上霸主地位不曾动摇过。当然战列舰也不止一个规格,也是有大有小。直到二战中出现了航空母舰之后战列舰才退出历史舞台。

战列舰的突出特点是:皮糙肉厚,抗打击能力强,它的火炮不但数量多,还口径大,在现代里三四百毫米口径的大炮都有,那炮弹就有水缸那么粗了,炮击的威力惊人。

虽然刘璎知道航空母舰更先进,可是他本事再大,现在也造不出来飞机,当然也就不可能有航空母舰,所以说战列舰还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刘诠说:“是的,大侄子你说的没错,不但是陈友谅有这样的巨舰,眼下这大海上也有,远的不说,泉州的郑家就有这样的大型舰船。所以你说的对,我们也要有这种叫战列舰的船才好。”

现在刘家有七艘军舰了,这一支海上力量可以威震东海黄海这一带海域了。这一切都是在朝廷不知不觉中做到的,朝廷做梦也想不到在他们身边一支力量在崛起。

当然了,刘璎是不会去威胁明朝廷的,不但不会给朝廷造成威胁,相反还会尽力帮助它。比如现在山东河北一带因为战乱造成大范围的灾荒,饥民遍野,刘璎就通过城阳这一处码头输送粮食,并且逐渐加大力度,现在每个月大约能输送一千石了,并且这个数量还在逐渐增加。可是数量总会有个限度,每个月输入一万石粮应该是极限了,不敢再多了,怕引起官府的注意。

对于偌大的华北平原的几千万饥民来说,几千石或万石粮食也是杯水车薪微不足道。但是有粮就聊胜于无,在饥荒之中一把米就可以救人一命。另一方面刘家也不便于大张旗鼓,如果惊动了官府也可能节外生枝。

既要输入粮食又要掌握节奏,外加招募移民的打算,这是促成刘璎亲临山东的原因。

刘璎和刘诠登船看了新竣工的军舰并且挂上新命名的牌匾,之后刘璎就准备启程去山东,新军舰的试航和训练编制等事务就交给刘诠了。

刘璎的意思是随便调一艘商船去山东,顺便运送一些粮食。可是刘诠坚持一定要调动军舰,展七雄更是要求担当护送任务,所以最后决定还是出动苍龙号。

苍龙号也有五百料,也是可以载货的,因此在船舱里装了不少的粮食,也就不需要其他商船了,一艘苍龙号足矣。

刘璎出行不是他一个人,护卫随从有十几个,展七雄自不必说,跟随的还有刘春雨和刘治瑧,这两个人都各有任务。

刘春雨是邮号的总管,他陪着去还有另外的事,就是做扩展邮号网点的规划。山东和平了就要正常发展邮号的网点,还要向河北等地扩散。与南方不同,北方的邮路主要靠道路,使用马驮子或马车运送邮件,运输方式不同也会影响到管理方式。

刘璎告诉刘春雨,让他利用邮号的船顺带着向山东运送粮食,这样做可以不显山露水的,经常性的把粮食送到山东。邮号的快船也有300料,按现代的计量单位也有几十吨的载重量,折合成粮食数量就是五六百石之多。并且邮号的船每隔五天就跑一趟山东,因此输送粮食就成了经常性的了。

刘治瑧跟来是什么任务呢?他是来做移民的,这是个长期的工作,至少要做一年半载的,很明显,刘璎不能总留在城阳,这里需要有个专人负责移民。刘璎把刘治瑧带来是让他做移民的事情,算是特派的移民专员。

刘治瑧再一次被启用,他也是倍加小心,生怕再出错。他自己也知道,这一次如果不用心,再出错误,就没法混下去了。

苍龙号到达城阳附近海域是上午,船的前方可以看到一个海湾。刘璎等人拿出望远镜来观看,前面就是现代里的青岛市,可现在就是荒凉的沿海山区,稀稀落落的有一些村庄。

这个海湾很大,它叫胶州湾,之所以被称作胶州湾是因为海湾的西北边是胶州城。在古代它是这一带最大的城市,也是官府行政中心。

作为海湾的门户,它的东侧半岛叫青岛,西侧半岛叫黄岛,海湾里边还有个半岛叫红岛。在近代里,青岛割让给德国,德国人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城市,并且逐渐繁华发达起来,形成了一个城市圈,这就是青岛市。但是现在的青岛还是荒芜的山区,很多小村庄。

城阳码头在胶州湾的最里边。

展七雄向刘璎请示:“大少爷,前面就是城阳了,我们每一次来这里,军舰都是夜间才进码头的,白天都是停在海湾的外面。现在是不是进码头?请您的示下。”

刘璎是知道这情况的,原本这也是他的命令:凡是大陆的码头,军舰都不要靠近,这是怕惊扰地方,毕竟苍龙号这样的军舰有些出奇,即便大炮都可以推到船舱里去,船只的外形也是军舰的样子。所以商船队每一次来山东都是商船靠码头,军舰停在海湾外面的锚地,如果需要靠码头都要选择夜间,或者改乘小船。

所以刘璎说道:“不急,夜里再进海湾靠码头吧。”

大家都耐着性子等时间。展七雄则放下去一条冲锋舟,派几个士兵先去通消息。毕竟今天不同于往常,大少爷在船上,他希望陆文利有准备才好,要不大半夜的上岸连饭都吃不上。船上只有大锅饭,大少爷又不让特殊预备,已经吃了两天了,上岸怎么也得有一顿像样的饭食才好。

等太阳下山天黑下来,苍龙号才起锚进入海湾,到城阳码头停靠。这一处码头是刘家商铺自家的,为了装卸货物方便自家修建的。

因为得了消息,掌柜的陆文利带着几个伙计打着灯笼已经等在码头上了,众人下船,由陆文利上前见礼,然后引路进入商铺。

因为是自家的码头,所以码头就对着商铺后院的大门,极方便的,众人下船就从这个大门进入了院子。刘璎看到这个院子围墙很高,院子里边很大,有七八个粮食囤,还有一些仓库马车房马圈什么的。

进一个侧门是又一处院子,有两进,前面是商铺的门市,后面是书房客房和内宅。现在陆文利的家眷都送回老家了,正好安置刘璎。

陆文利已经准备了两桌宴席给大少爷接风,同时商铺的伙计和船上的水手开始忙碌着从船上卸下粮食,因为在天亮之前,苍龙号还要返回到海湾外面的锚地。

——end——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再生于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再生于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7章:亲赴城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