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三眼铳发威

第281章:三眼铳发威

郑克义说明军已经占领了元大都,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它标志着元朝的灭亡。所以这个消息让刘璎惊叹不已。

在历史上收复元大都并没有残酷的攻城战,而是和平收复。那是因为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是个胆小鬼,他听说明军来了,还没有接触交战他就跑了,跑到蒙古草原去了。

皇帝住的地方都叫都城,所以元顺帝的落脚地就叫“上都”,那个地方的原地名叫开平。

开平是草原上的城镇,可是蒙古草原地广人稀,所谓的城镇也就是一条街,没有几间固定砖瓦房屋,更多的是蒙古包。皇上来了给他找一处最好的宅院,也不过是个小四合院,放到繁华内地城市里,连中低档的民房都算不上。饮食就更不用说了,草原上多的是牛羊肉,其他山珍海味,甚至蔬菜都不用想了,绝对没有。习惯于享乐的元顺帝当然会后悔自己的草率,无时无刻不怀念大都里的皇宫,这就促使他驱动王保保要尽一切所能恢复大都。

郑克义继续说:“明军占领了大都之后没多久,驻扎在山西的蒙古军队就向河北进攻,他们包围了大都并攻城。可国都的城墙高大,城内有足够的粮食,蒙古人善于野战不善于攻城,面对着城墙一筹莫展。”

这些历史的梗概刘璎还是知道一些。明军占领元大都名义上就算灭了元朝,可实际上元朝的主力部队还在,就在山西,元军的统帅是著名的王保保。他的主力部队就有十几万,占据着山西、陕西、甘肃一带,也是很辽阔的一片地域。现在围攻大都的就是王保保的主力部队。

刘璎听的很有兴趣,鼓励郑克义继续说。

郑克义说:“在蒙古人攻大都城的时候,明军统帅徐达率领大军从河北进入山西,去围攻太原府。”

刘璎问:“徐达进山西啦?他走的那条路?”

郑克义:“回大少爷问,这个小的不知道,反正徐大帅进了山西,围了太原府。”

在中国的各省中,山西的地理环境最特殊,它的边界是天然形成的,所以无论古今,山西的地界是固定不变的。山西的西面和南面是黄河,奔腾的黄河是天然的边界,北面和东面是太行山,所以山西就是一个封闭的地域。

看来郑克义不懂,可是刘璎是知道的,徐达从河北进入山西必定要走娘子关,其他的路地形更险峻,道路艰难,并且绕远。娘子关有大道,但是地形险要,道路狭窄,如果蒙古人有防守也是很难进入的。但是也有个优点,蒙古人多骑兵,不适合山地作战,中原的军队多步兵,善于攻坚。

如果是山西的军队进河北平原,出了娘子关就是中原腹地。所以在娘子关的面前有一座石头城,是中原抵御娘子关的军事要地。这个石头城名叫石门,就是现代的石家庄。

娘子关的里面正对着太原,是山西的首府,也是最富饶的平原,当然也是王保保的大本营。

徐达进山西就应该走这一条路,可以直取太原。

刘璎说:“好,你继续说。”

郑克义:“徐大帅的兵马围了太原府,太原危机,围困大都的蒙古人不能不顾自己的老巢,于是撤了大都的围回援山西。这一回他们走的路小的我知道,他们走的是口外大同。大同城已经被明军占领,可是蒙古骑兵也可以绕城而过,不必攻城。”

大同是山西省北面的通道,所以大同的城墙特别的高大坚固,那是北面的门户。可是这一条路与娘子关大不相同,它是两条山脉中间的山谷,山谷很开阔,有几十里宽。大同城不可能把这么宽阔的谷地全部封闭,如果军队的野战能力很强,可以监视着大同城,大军在城池旁边通过。郑克义说的绕城而过就是这个意思。

旁边的刘亚东又忍不住了,他说:“郑克义,你别扯远了,大少爷想听的是三眼铳,没用的少说点。”

还没等刘璎制止,郑克义这一回直接回答了刘亚东。

“刘大总管别着急,三眼铳在大同可是打出了威风,小的马上就说到了。”

刘璎:“别打岔,让他继续说。”

郑克义:“是!大少爷。说是徐大帅守住大同城,同时也派兵截断了城外的道路。徐大帅有勇有谋,还敢于在城外摆战场,这是要跟蒙古骑兵拼命了。蒙古人不知道底细,大队的骑兵就冲过来了,结果被使用三眼铳的神机营打得落花流水。这一个神机营是拿着三眼铳的骑兵,蒙古人败退下去,他们还骑马,挥舞着三眼铳打冲锋,缴获了不少的马匹牛羊。对了,打冲锋的时候三眼铳要装上刀,据说明军里都很喜欢那把刀,这个刀有很多用途,是他们手里得力的工具。”

他说的缴获牛羊马匹是怎么回事呢?

蒙古人是放牧民族,吃的也是肉食为主,所以蒙古人的军队就带着羊群、牛群、马群,这就是他们的粮食,也就是他们的辎重,所以蒙古军队运动速度快,牛群羊群怎么也比运粮的辎重大车方便。当然牛羊也要吃牧草,可是草原上不缺牧草啊。

刘璎问:“他们除了三眼铳就没别的火器啦?有大炮没有?”

“回大少爷问,这个,小的不知道,没听他们说。不过我听说神机营原本就是用火铳的,所以火铳还应该有,也应该有大炮。”

刘璎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知道老式大炮很笨重,运动极不方便,而明军又很少使用虎蹲炮之类的小炮,他们看不上虎蹲炮,认为那不过是土匪山大王的武器。所以明军的大炮多用于相对固定的场所,比如攻城战,或者城墙的防守,野战中很少使用,郑克义的描述中也没提大炮。

想到此刘璎对刘亚东说:“刘亚东,你找工匠给咱们库里的那些老式大炮换上新的车轮,做个车架子,以方便马匹拖动。车轮要大,要适应野地和草原上行走。”

“是!小的我记住了。”

刘家有新式大炮,不需要那些老式的大炮,那些都是准备卖给明军的。换上新式车轮,可以方便运动,让明军在草原上行军作战更快捷。

。。。。。。

郑克义继续讲故事,他说:“大同城外的山谷很宽,说是有二三十里,中间有一条河。蒙古人看大道上过不去,又派出骑兵企图从河的另一边通过。徐大帅早有准备,提前在河里修了漫水桥。见敌人的新动向他派出乘车的神机营,涉水过河,迅速在河那边排成阵势,再一次打退了蒙古骑兵。”

如果郑克义所说属实,那么明军现在至少有了两个装备了三眼铳的神机营,一个营是骑兵,另一个营是乘车的。刘家已经卖给明军六百多支三眼铳,如果三百支可以装备一个营的话,组建两个营是足够的。

上面郑克义说的漫水桥是什么桥?

北方的河流水量都不大,特别是到了冬季,小河沟就干枯了,或者有很少量的水。如果把河滩和河道的地面铺上石头,形成石头的路面,河水可以在石头路面上面流过去,车辆在石头路面上走。这就叫漫水桥,它的前提是水量很小。当然洪水来的时候就不能用了。在北方山区里,这种漫水桥很普遍的,行人和马车通过很便利。

明军紧急时修的就是这种漫水桥,但是也有其他结构的漫水桥,比如有低矮而坚固石头桥,当有洪水的时候,允许洪水淹没桥梁,暂时中断交通,这种桥也叫漫水桥。

郑克义继续说:“就这样徐大帅阻挡了蒙古骑兵的回援,太原府就成了孤城,没多久城里的蒙古人就投降了,明军占领了山西。”

如果郑克义所说属实,则到现在为止,明军收复了河北平原,也收复了山西,华北一带就全部光复。

。。。。。。

郑克义讲的故事说明了三眼铳在明军中已经发挥了作用。从增强明军战斗力来说,刘家的贡献还不止三眼铳。就拿乘车的神机营来说,他们所乘坐的马车都是使用了刘家出产的车轴车轮套件。

因为马车部件属于民用产品,所以就没那么多的忌讳,在各地刘家的商铺里都能买到。也不光是刘家商铺出售,其他的商人也从刘家进货经销,所以,由于产量还有不足,但是也总能买得到。

车轮套件的车轴是锻铁的,轴承是经过机械加工的,并且密封,配上润滑油则灵活轻便。车轮是木料的,但是辐条和轮毂的材料是钢。

如果与现代的车轮比较,所差的就是两项:就是滚珠轴承和橡胶轮胎。滚珠轴承受到了机械加工设备的水平限制,可是总能有做出来的一天,而橡胶是因为没有橡胶树,此时的橡胶树还在南美洲的丛林里,是大航海时代才流传到了世界各地,所以就难于解决了。

橡胶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机械装备里的密封件,比如刘璎正在研制的蒸汽机就需要密封件,在没有橡胶的情况下就只能对付了,当然效能就会降低,机器的寿命也低。

刘家的车轮组件在市场销售,使用者按自己的习惯制作马车,这样的马车轻便快捷,节省马力。明军中的马车大多都使用刘家出产的车轮组件。

相对于市场需求,车轮组件供不应求,是紧俏货。但是官家总有优先权,比百姓们更容易买到。

刘家造的独轮车在明军中也大量地使用,还有铁铲。现在铁铲有了更新换代的产品,是钢板冲压成型的,已经是现代铁锹的模样了。刘家没有生产专用的“工兵锹”,但是铁铲一样可以用。这些都是民用产品,可军队里同样需要。

——end——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再生于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再生于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281章:三眼铳发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