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神奇的要牌

第283章:神奇的要牌

钢铁产量的过剩让刘璎想到了修铁路,首先想到的是解决几处矿山的运输问题,可是想到基隆就更有意义。

基隆在台员岛的最北部,距离淡水只有40多里(20公里),现在在台员的活动范围已经扩张到了基隆。人们的活动能量是很大的,不用刘璎做什么提醒,很快就从淡水向周边扩展,于是也就发现基隆有天然的海湾和优良的港口环境,比淡水码头更有价值。最先迁移到基隆的是造船厂,也修建了专门军用的码头,刘家的各种舰船经常光顾那里。刘璎正谋划着建立第二个县衙门。

在现代里淡水(台北)和基隆是两个很有规模的城市,也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圈,所以修这条铁路的运输量一定能很大。

决心已定,刘璎找来了淡水知县刘亚辰等相关的人员和炼铁厂、加工厂的工匠们商议。

刘璎说了他的设想,首先讨论的是铁轨,这是修建铁路的关键,如果没有铁轨还修什么铁路啊?工厂里的轨道车不少,因此基本概念大家都是有的,这讨论起来就方便了。

刘璎说:“咱们现在还不能用轧钢的办法制造铁轨,我们没有那么大动力的轧钢机,所以只能采用铸造了。从铸造性能来看,铸铁比铸钢要容易些,所以我打算采用锻铁来铸造。这是铁轨的图形,你们看看可有什么问题?”

刘璎画的铁轨断面图是丁字形的,而不是现代里工字型的铁轨,看着粗笨了很多,这是为了保证强度够用。因为窄轨火车也没有那么大的载重量,所以铁轨整体尺寸比现代铁轨小得多,这是为了节省钢材。

韩宝贵问:“大少爷,一根铁轨有多长呢?”

长度决定了铸造的难度,韩宝贵是炼铁厂的主事,所以他才这样发问。

刘璎反问:“你觉得多长合适呢?”

“回大少爷的问,这么长的铸件很难保证平直,小的以为不宜超过两丈。”

两丈就是六米。

刘璎一听有点为难,一根铁轨至少要十米吧,六米太短了,轨道上的接头就太多了。

乘坐老式火车都是咣当咣当的,那就是铁轨的接头,一个接头一声咣当。

刘璎说:“好吧,你这个话先放一放。郎狗窝你看呢?”

郎狗窝是加工厂的管事,他说:“按大少爷的意思这铁轨要用手工打磨,小的觉得这办法太粗糙了,难于保证平整。就像我们厂子里的轨道,那都是龙门刨加工的,这才能平直。可是我们现在的龙门刨最大加工长度是一丈,不够用。所以小的以为不如干脆再制造一台龙门刨,专用于加工铁轨的上表面。我粗略的估算,一根铁轨的加工费不会超过一两银子吧?大少爷觉得可好?”

原来的龙门刨是为加工机床床身而制造的,有两米的加工长度就足够了,所以它最大能力是加工三米长的零件,现在加工铁轨显然不够。

郎狗窝说的有道理,工厂里好几处都有轨道车,轨道都是加工过的,否则难保平直,车子也不会平稳。所以刘璎也认同铁轨需要加工。

可是问题又来了,加工铁轨就需要更大的龙门刨,同时还要考虑铸造的难度,最后刘璎把铁轨的长度定为五米,新龙门刨的加工能力为六米。

按现代的标准说,五米的铁轨太短了,接头多会增加铁路的成本,并且接头处会有震动。

现代的铁轨标准长度是12。5米,长度标准首先要考虑生产和运输,同时兼顾铁路的品质和经济。这个长度数值也是为了便于计算。12。5乘8等于100米,一公里要80根。更现代化的铁路用长轨,那是现场焊接的,可以是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长度。使用超长铁轨的关键在于解决气温变化下的热胀冷缩,要避免轨道变形,那是需要更多的先进技术的。

修铁路用的不光是铁轨,还有其他的部件。比如:枕木、联结零件、防爬部件和道岔等等。这些也都要设计制造。还有铁路的路基、桥梁、车站等等的也要制定标准。总之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需要一批懂技术的人来做文案。

技术问题枯燥无味,我们就不说它了。

粗略的计算一下,这40里(20公里)的铁路造价最少也要万两白银,现在刘璎的财力可以支撑。

想到资金刘璎也就想到了现代的股份公司。股份公司有董事会,就是资产的所有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东家。有经营者,现代叫经理,古代叫掌柜的。股份制让人们都有利益所在就能促使人们用心经营,才能把事业办好。

到现在为止,虽说各个工厂商铺都有一套管理的办法,可都是刘家的,这种老的办法肯定不适合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所以刘璎就想从修铁路开始,尝试更好的经济组织机构,跳出老的管理办法。

想到这些,刘璎说:“铁轨等部件都是数量很大的,所以要建专门的铁路工厂,生产这些原材料。还有需要做铁路线路勘测,施工准备,事情繁杂,所以我打算建立一个铁道公司,来做铁路运营方面的管理。资金上我刘家拿大头,这一次我们广泛募股,你们这些人,不管是我刘家的奴仆还是雇用的,都可以量力拿出银子来,认购股份,十两银子一股可以吧?买了股份的就是东家,每年按股分红利,股东也有权参与公司的决策,当然是按股份大小来说话。”

古代也有合股做买卖的,所以其原理大家都能懂得,但是细节上未必都明白,这种新事物也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刘璎还要写一份文案,就是公司的章程,公布出来,再指定几个办事的人具体去操作。

的确,铁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无论技术上,管理上都很复杂。比如说,需要运输客人,也需要运输货物,这就有了客运和货运。现代的铁路,客货运输都已经非常专业,不但列车是分开的,大的车站也是客货分开的,甚至线路都分成客运专线、货运专线。朱万化要建设的铁路可是没有那么专业,甚至一列火车都是客车厢和货车厢混搭在一起。车站同样是客货共用的,连站台都是客货混用。

所有这些,刘璎都要给出提示,虽然他不是铁路专家,可是现代人的常识总比此时的人们见识多。

为了节省投资,这条铁路先按单轨建设,两个方向的火车都在一条线路上运行,预计初期的运输量比较小,单轨完全可以应付。

这就要科学管理了,不然的话两列车就会迎头撞上。在现代里,单轨的线路依然不少,不是照样运行的很好嘛?

单轨运行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两个车站之间要严格限定只能走一列火车。那么要想增加列车的次数,就要把站点设置的密集一些。

比如说,我们假定这条线路只有淡水和基隆两个车站,中间没有站点,那么一列车从淡水发出后,整条线路上就不能有别的车,直到这一列火车到达基隆之后才允许另外一列火车运行。

同样的原理,假如每十里设一个车站,全程40里,中间就有了三个车站,这把线路划分为四段,那么同一个时间段里,就可以容纳四列火车运行。但是火车每到一个车站都要停下来,等待前方路段空闲了才能再走。这种安排就叫调度,编制出时间表叫铁路运行图,也叫火车时刻表。

有严格的科学管理,单线铁路也可以正常运行。

在这儿说一个有趣的知识:

20世纪60年代以前,火车站的调度办公室里,喊得最响亮的,也是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某某道要牌!”假如是双线,那就是1道和2道的编号,如果是单线要说“上行”和“下行”。“要牌”的意思就是申请占用。这个“牌”在谁的手里,谁就可以发令让一列车上线路通行。

这个“牌”非常神奇,它的形状像一块银元,比银元要大一点。把它放到一个机构之中,锁上之后,看得见拿不出来,表示这条线路就被占用了。直到火车到达了目的站,经过两端车站共同确认这条线路空出来了,双方共同操作,这个“牌”就会跳出来,表示这条线路可以再次被使用了。这是个连锁机构,在电子科技、通信技术比较原始的年代里,它是火车安全调度的安全保障。

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呢?

这是因为繁忙的铁路上来往列车不断,线路占用的情况多变,如果靠人的大脑记忆就不保险了,写在记录本上也不行,甚至挂旗子、立牌子都不行,都有失误的可能,只有这个办法最可靠,就算车站上交接班换了人也不会出错。

无论是单线还是双线铁路,同样需要区段管理。

现代的火车调度技术,缩短了通行权的区段,两个自然火车站之间按距离长短再次分割多个区段,这样一来,线路上的区段多了,同方向的列车可以连续放行,允许更多的列车在同一条线路上同时行驶,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当然这需要更高级的技术。

——end——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再生于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再生于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283章:神奇的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