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送上门了

第312章:送上门了

刘诠乘巡逻船环岛巡视,看到了自家的沉船。这艘商船的框架完好,没散架子,古人也有打捞沉船的办法,如果拖出来还有修理复原的价值。但是金门岛没有船厂,估计厦门会有,但是现在人地两生,只能暂时作罢,留在这里也是个标记,它指示了暗礁的位置。

刘诠指示:船内有价值的物品要打捞出来,特别是火炮弹药,但是首要的还是安全,不要出事故。

。。。。。。

这里是近海,靠大陆很近,所以经常会遇到打渔船或商船,今天就见到两艘渔船。正是这个原因,机器动力的船都停在港口里不出来,也是避免惹人眼。

巡逻船走到大小金门之间,刘诠看到这两个岛屿太近了,最近的地方才两里(1000米)。

同时,刘诠还看到这里有农田有村庄,他对展七雄说:“你看,这里有村子。”

展七雄:“三爷,我也看到了,但是村子很小,就是几户人家。”

刘诠感觉到与情报有些出入,看来探子没仔细查看每一个局部。

刘诠说:“今天张一八没有来,回去要告诉他派人过来仔细查看,要查清楚有多少个村子?多少户?多少农田?”

张一八正忙于防务的事情,他太忙,所以今天没来。

“三爷,我回去告诉他。”

“还是我当面对他交代把。”

刘诠又说:“可以在这边建一个铺子,做生意,给村民方便。”

更主要的刘诠没说,有个商铺可以监视这里的情况,及时获取民间的信息。

他们占领的那个小码头距离这里不远,但是隔开几道山梁,因此没有注意到这边的情况。当然也是这里的农户太少,没有引人注意,前面来的探子不就疏忽了吗?

古代全国人口都稀少,仅仅是现代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相对而言,可耕地就很多,不是特别的情况谁会到荒岛上生活呢?与世隔绝的生活一般人是不能忍受的。

但是总有特殊情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天灾战祸或者氏族矛盾引发的争斗,也难免会有人到荒岛上避祸。古人行动能力差,离开大陆几十里就感觉是天涯海角了。

大小金门距离大陆太近,这里有些庄户人家也是有可能的。

在实际的历史上,金门归到官府之下管理是清朝中晚期的事情,设置金门县治是清朝灭亡之后的民国,是距离现在五六百年以后的事,所以明朝初期,这里几乎是荒无人烟。

。。。。。。

马祖列岛有南北竿岛两个主要的岛屿,金门的主要岛屿也是两个,不同的是南北竿岛大小差不多,而大小金门岛的面积相差很大,马祖列岛距离福州比较远,而金门岛距离厦门就太近了。

虽然刘家只是登陆占据了大金门岛,但是从安全防务上说,小金门也至关重要,所以就像北竿岛的巡逻一样,两个岛屿都要巡视。

小金门岛靠近厦门,最短的距离只有5公里,大金门岛到厦门10公里。这个距离非常近了。

当巡逻船开到小金门和厦门之间的时候,看厦门岛已经历历在目,不用望远镜也看得到那边的山地和树林。

刘诠命令:“靠近厦门一侧,看看那边都有什么?”

巡逻船驶向厦门岛,但是船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要测量和记录,这是在补充地理资料,金门岛周围的资料应当尽量完善。

厦门也是个岛,不过它地理上很特别,它是个圆形的岛屿,几乎是个正圆形,西面和北面都被大陆包容,几乎连成一体,最近处的海峡都不到1公里宽。

厦门岛的东面是山区,西侧平缓,所以人口集中于西侧。西侧就是靠近大陆的一侧,刘诠乘船靠近的是厦门岛的东侧,他看到的满眼都是山林,极少有人烟。

这景象让他感到心安,此时他可不希望看到人口稠密的繁华景象,他希望金门越偏僻,越荒凉越好。

。。。。。。

一个月后,洪武三年三月底,城堡如期建成,刘诠带着各部门的头头各处查看,也是对工程的检查。

城堡的位置在一处高地上,距离码头300米远。借助地形地势,绝大部分城墙是一丈高(三米),主体是石头砌筑,很坚固。配合火炮等火器,防御能力很强。

为适应地形,城堡不是方形的,像个椭圆形,方圆大约200米,形象地说,内部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常驻两百人很宽绰。城墙修完了可施工还在继续,城内还需要建设很多房屋。

刘诠对张一八说:“常驻守卫的只有你这一个中队,城防要安排好,平时还要多演练,攻防演练至少每月一次,不可懈怠了。还要经常派出巡逻队,巡视全岛。”

“是,小的我一定认真做,绝不敢疏忽。”

第二个大工程是码头,原来的小码头还保留着,在旁边不远处建设了新的码头,适合大型舰船停靠。这处码头可以容纳一个舰队,初期的打算是威远号战列舰常驻这里,以执行给郑家封门的任务。

眼下对付郑家是主要的军事任务,所以展七雄要常驻金门岛。在视察码头时刘诠对展七雄说:“这里的城堡是军用的,不允许外人进入。同样,这码头也是军用码头,并不对外面的商船开放。你看眼前的海湾里就有不少的水雷。可是外面什么标志都没有,自己的船当然不会碰水雷,可是总难免会有外来的船只,如果误伤就不好了。你马上做浮标警示牌,放到外侧,免得意外麻烦。”

展七雄说:“三爷,那不是告诉敌人这里有水雷了吗?”

“打仗的时候你不会把浮标撤回来吗?再者说,他们懂得水雷吗?不管怎么说,咱们不能伤及无辜。”

“还是三爷仁慈,在下照三爷说的办!”

码头不远处的山坡上建了一座炮台,有大口径火炮三门,射程足以覆盖整个海湾。

为解决水源在小溪的上游建一处拦河坝,再修建一条引水渠,把水引入城堡里的蓄水池,使得城堡有充足的淡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码头上还修建了一个水塔,也不是很高,有一丈多高,在此时可是个新鲜建筑,一般人都不认识。

水塔的结构非常简单,造价也不高。是一条架空的水槽从高处把水引过来,流进水塔顶部的蓄水罐里。水罐的底部有水管斜向伸出到停靠船只的上方,这就能给轮船上水了。如果没有水塔就要人力担水上船,蒸汽机需要的水量大,靠人力是很吃力的。

现有的两艘轮船都在金门岛,这水塔就是为它们建的。

这水塔不是首创,在台员和北竿岛都已经建水塔了,最早建造的是给火车头上水的水塔。实际上这就是自来水的雏形,原理是一样的,只是现在还没有给民居安装供水系统。

距离城堡十几里外有几个小村庄,已经统计了,只有六十多户人家,几百人。是岛上唯一人口密集处,刘家在那里建了一个商铺,经营布匹工具瓷器粮食等杂七杂八的货物,就是个杂货铺。开这个铺子不为赚钱,为的是管理控制这几个村庄,实际上是个半官府的性质。

但刘家不是官府,也就不能收税,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保护费,名义上是组建民团的费用,实际上收的银钱不足,刘家还要补贴来维持民团。因为户数太少,所谓的民团只有十几个壮丁,可也能起到维护地方的作用。村民们对于有人来出面管理还是赞成的,这有利于民间的和睦。此时的民团就相当于民事警察了。

大规模的工程已经完工,那一百多俘虏救没必要留在这里了,但是也没有释放,留下两个有用的,其余都乘船去了台员。

这倒不是对俘虏不放心,或者有什么偏见,最主要考虑的还是老问题:增加移民。

让这些人到台员亲身体会做移民的生活,给他们分配土地,盖房屋,开荒种地,同时也接触到台员本地的老移民。有了亲身感受之后再送他们回家乡,其中很大一部分会带着家眷来台员。

这是诱导移民的办法,刘璎不愿意搞强迫移民,现代人总是尊重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有不愿意回来的也没关系,他们还能起到宣传的作用,让更多的人知道有海外移民这一条出路。

金门岛上的防务基本就绪,刘诠正在考虑那天出动去泉州,这一天下午观察哨报告说有两艘船向刘家码头方向驶来。

这地方是近海,渔船商船经常出现,一般情况也不会报告到刘诠这里,既然有报告,那就是情况特殊,有嫌疑。

想想也是,刘家占领这一处码头已经一个多月了。对于郑家来说,长时间没有金门的消息,总会有反应的。所以今天有郑家的船来也是情理中的事。

若是果真如此,那就是他们自己送上门来了。

——end——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再生于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再生于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312章:送上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