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心机

第315章:心机

舰队的任务是封锁泉州湾,这是长期驻守的任务,这就需要一个临时落脚点,以躲避恶劣天气的风浪。他们在泉州湾的出口处找到一个小岛,叫大坠岛,那里有一个小海湾,可以勉强使用。用浮箱拼凑一个简易码头,虽然很简陋,可毕竟有个码头可以方便船只停靠。

除了躲避风浪最好还能补充淡水,为此他们在岛上找到水源,简单的修了一个蓄水池,用铁管把水一直引导到码头,直接向船上的水箱注水。这是自来水的原理,在台员和北竿岛上都有这样的装置。能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有了铁管这样的材料,当然了,如果没有铁管也会有其他替代的办法,但是要麻烦很多,只要动脑,就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修建蓄水池的时候还遇到不小的麻烦,原因也很离奇:岛屿上土壤非常稀少,几乎就是没有,只有石头。

也正是因为岛上没有土壤,所以就没有人。因为没有土壤不能耕种,也就没有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这个小岛离大陆很近却没人来。

刘诠听到这个事也是很奇怪。他现在就在大坠岛上,当然知道满地都是石头,连树木野草都长在石头缝里。他亲自到蓄水池现场查看。这个水池不大,原本就是一个低洼处,有三四丈大小,天然的就蓄了浅浅的一洼水,只要砌筑一个小小的围堰就可以蓄水了。利用地形,因陋就简,有水总比没水强。虽说水量不大,供应几艘船还够用。

刘诠看到搬来很多石头堆在出水口处,可是没用,石头有缝隙,水都泄露出去了。

刘诠没有什么办法,他又没干过这种活。他想到了水泥,可是他也知道,使用水泥需要沙子,可大坠岛上连沙子都没有,需要从北竿岛或者金门岛运来,麻烦还耽搁时间。

此时刘诠也想到:要是刘璎在就好了,他注意多,可能会有办法。

刘诠问:“你们谁能想出什么办法来?”

这里都是各个舰船上的士兵和水手,出力气干活还行,让他们想办法就难了。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人多办法多的意思。

果然,有个水手说道:“三爷,这岛上也不是一点土都没有,我们都去找行不行呢?”

刘诠没出声,似乎这办法不行,挡水坝再小也有好几丈,他看着满地的石头,能找来那么多土吗?但是轻易否定会让别人不敢说话,堵塞言路。

另一个说:“三爷,我们能不能就近找个码头,到陆地上去挖土呢?”

这办法似乎可行,但是很麻烦。

又有一个水手说:“三爷,我听说砌城墙有用糯米熬粥的,说是特别的坚固,我们熬粥试试行吗?”

另一个说:“我也听说过,可是这办法要用不少的粮食,太靡费了。”

古代民间缺粮是常态,所以人们固执的思想中就觉得粮食珍贵,所以一提到粮食马上就会想到是不是太浪费了。

刘诠不是工匠,但他也听说过使用粮食砌筑城墙的事,大陆上缺粮,可刘家就是贩卖粮食的,不会缺粮。

刘诠说:“好,就这么办,船上不是有大米吗?用大米熬粥。”

三爷说话了,就得照办,于是抬来大锅、大米和煤炭,开始熬粥。光是大米粥也不行,又收集很多碎石,把碎石砸成渣滓,收集杂树枝树叶杂草等等杂物掺杂在一起。这个办法不错,很快就修好了围堰,通过连接起来的铁管,把淡水直接送上船。水量不大也够用了,需要上水的船靠上码头就可以自动上水了。

躲避风浪和水源都解决了,舰队有了长时间坚守的条件,该办正事了,就是执行禁止郑家出海的任务。

在他们忙着解决水源的时候观察哨报告说有两艘自家的船来了。

在大坠岛驻扎也会建立观察哨,就是选择最高处设立哨位。自家的船来了就会有联络信号,所以船还没到消息已经到了。

刘诠到甲板上观看,他看到一艘是自家的巡逻快船,应该是来自北竿岛的,另一艘船也不大。

原来是林三八来了。林三八就是那个林豁牙,他是情报的主管,驻地在北竿岛。

林三八登上赤龙号面见三爷。见礼后说明来意,他是按刘璎的命令过来送消息的,同时带来两个人。

“带来两个人?什么人?”刘诠问。

“三爷,是这么回事:三爷这儿不是留下两个俘虏吗?说是用他们识别刘家的船。我是按照执政官大人的命令,派人去泉州把这两个人的家眷都接出来了,把他们送到了福州安顿。今天带来的是他们的家属,让他们见面的。执政官大人说这样可以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更是避免他们说谎。”

刘诠:“哦,是这样吗?哦,很好,执政官想的还是蛮周全的。”

这里就要解释一下了,不是身临其境就不能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刘诠留下的这两个俘虏在郑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熟悉郑家的船和人,刘诠留下他们就是需要辨认船只是谁的。

用军舰堵住了泉州湾,目的是封锁郑家的商船,可是这里出出进进的每天都有很多船只,总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所有的船都禁止通行吧?是郑家的船要堵回去,不是郑家的船就要放行。怎么能知道是不是郑家的船呢?留下这两个人就是让他们来辨认的。

这就有个问题了。这两个俘虏总要出头露面,也就难免暴露出来,被郑丰海知道了他会怎么样呢?

这就要看郑丰海这个人的人品了,如果他是豁达之人,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他就不会为难这两个俘虏的家人。可理智地说,这种可能性极小,从他袭击刘家船队来看,他就不是善人,那么这两个俘虏的家人就成了他的出气筒。

那么这两个俘虏呢?他们应该知道郑丰海的为人,他们就可能有顾虑,让他们辨认船只的时候,就有可能放过郑家的船。他们说谎是避免自己的亲人被报复。这样一来刘家还怎么能达到封锁的目的呢?

这就是刘璎考虑的,为此他调动情报人员来执行这个任务,把这两个俘虏的家眷接出来,藏匿于福州。

此时还没开始拦截,郑丰海也不会知道这两个“叛徒”,当然也不会防范,所以林三八的手下能在郑家不知不觉中转移走这两家人。

今天林三八带来的就是这两家的家人,让他们亲人相见,说清楚,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得他们能认真诚实地做事。当然也要给他们讲清楚奖惩办法,做好了有功,有赏,如果胆敢说谎包庇则必然严惩。

这两个俘虏心里也会明白,他们的亲人离开了郑家的控制却落入刘家的控制,那就是人质!如果不好好做事,刘家能饶了他们吗?

这是隐含的,刘家不用说,俘虏心里会明白。

林三八也会对三爷讲述刘璎的这番意思,刘诠也不笨,他是事中人,其实不用刘璎说,他也会考虑到俘虏是否诚实的问题。所以他得知这一番安排更是钦佩刘璎的细心和周全。

。。。。。。

要对付郑家也会发挥情报系统的作用,接出俘虏家眷就是他们做的,同时也会探听消息。

当然对消息不能要求过高,刘家的情报系统非常简单,那些所谓的坐探,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行为能力和技巧,更不是经过训练的特务,都是平常的买卖人,他们收集的情报都是市面上很普通的信息。比如这一次收集的郑家消息就是郑家商铺的经营情况,进了什么货,数量多少等等,是非常普通的消息。

林三八送来的情况是:郑家在大量地收集货物,由此可以推断他们在为出海贸易做准备。

林三八所乘坐的船是送情报的船,外观像个普通的商船,只有三百料,是航海最小的船。好在都是在近海和内河里航行,不会到远海,勉强可以使用。它的优点就是不扎眼。

送他过来的是北竿岛上的巡逻船,也是出征舰队与北竿岛之间的通信船,它两三天总会来一次,是通消息的。

到金门岛没有通信缆,通消息就靠这艘快船了,这办法与现在刘家的通信水平相比这是个弱点。

——end——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再生于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再生于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315章:心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