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单打一

第329章:单打一

就是为了看刘璎研制步枪,刘基在台员岛上耽搁了时日,不知不觉的就拖延了两个月,已经进入了初冬季节的十月。可刘基长时间逗留对于刘诚到是个好事,新建的总理衙门必然会有很多问题,他可以随时向老太爷讨教。

试验用的步枪已经造出来了,并且做过几次安全试验。

所谓的安全试验就是怕它有缺陷伤了抢手,比如弹药炸膛,枪械损坏等。所以在做射击测试之前,要反复试验,超量装药,增加火药爆炸力,如此等等,直到确保枪支安全才可以让士兵手拿枪支射击。

刘璎习惯地把它叫做“单打一”,因为它每次只能装一发子弹,打一枪。继续开枪就要重复一遍原来的动作,这不就是单打一吗?不过这个名字挺好的,一听就懂,参与的工匠们也习惯了,跟着叫“单打一”。

终于可以正式打靶测试了,两只试验的步枪拿到靶场。

今天靶场上来了很多人,以枪炮厂管事李三有为首的一群技术工匠。李三有是郎狗窝的弟子,到台员后成立了枪炮厂,专门生产军械,目前有产量的常规产品是三眼铳,除了自己用,主要是卖给朝廷的。

还有陆战一营、二营的军官,其余的就是刘家的人了。有刘基、刘诚、刘诠以及跟随的亲信仆人,还有刘璎,当然无关的闲杂人等是不能到靶场来的。

总之能来的全来了,都想看看神奇的单打一,因为他们都听说这支叫单打一的枪打得很准,都想看看,开开眼界。

刘基拿起一支枪摆弄,刘诚等人站在旁边看着。刘基现在对枪的机构知道的很清楚,因为研制的过程中他全在场,刘璎设计的各种机巧他都知道,现在就是对着实物查验一番。

这支枪的外观极像是现代里步枪的样子,前面是枪筒子,枪筒上有准星照门,并且已经做了初始校准。枪支后面手握的部分是木制的枪托。这式样当然是刘璎设计的缘故,在他的大脑里步枪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所以他不会设计出奇形怪状的东西来。

整枪的分量有七斤(3。5公斤),这是双手握枪最合理的重量,太重了拿着吃力,分量轻了性能不够。

刘基知道要拉开枪栓才能装子弹,枪栓拉开枪膛完全裸露出来,这就可以装子弹了。这个机构也很现代。

眼前的子弹与正在用的短铳子弹、炮弹都不一样,外观上是现代的子弹的样子了,前面是子弹头,后面有装火药的铜壳,是个干净利索的整体,现代子弹就是这样的结构。

此前刘璎并没有这样做,比如神机炮的炮弹只有弹头,发射药是硝化棉包着火药的布包,没有弹壳。其实现在的加工技术是完全可以制作弹壳的,并且装发射药的铜帽也有了,有弹壳的炮弹装填速度快。可为何没有采用弹壳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古代生产能力极低,钢铁产量少的可怜,铜是有色金属,产量就更少了。炮弹头上已经使用了铜料,消耗已经很大了,如果再增加弹壳的消耗,用的铜料就太多了,承担不起,没有那么多的铜料。

这一次为了提高步枪性能,刘璎决心试一试。铜材需求量大了,也会刺激铜料的产量,说不定是好事呢?

要说回收弹壳以节省铜料那是不现实的,真正的战场上都是你死我活,谁还在意回收弹壳呢?不是开玩笑吗?不过有一个替代的方案,那就是用熟铁代替铜来制作弹壳,这也是可行的,实际上现代里,就有这样干的。

有了子弹壳,子弹成了一个整体,安装子弹就方便快捷了。

刘基拿起一颗子弹往枪膛里边装,并且问刘璎:“是这样装弹药吗?我看这弹丸不大。”

刘璎回答说:“弹头的直径是标准划一的,按我们工厂测量办法是八毫米,合四分之一寸。它的杀伤力还是很大的。”

枪膛口径是7。9毫米,膛线枪的子弹略大,所以刘璎说是八毫米。在现代步枪中算是中等偏大的口径。

刘诠也拿起来一发子弹,与刘诚一起观看,他说这弹丸做的规矩,赞不绝口。旁边有几个军官不敢贸然伸手,都凑过来看。

刘璎说着伸手帮着把子弹装填好,然后推枪栓复位合拢,啪的一声,枪栓复位。这个动作同时也拉开了内部的撞针,只要扣扳机就可以击发了。

刘璎怕老太爷动作失误,这可是真枪实弹了,走火是要伤人的。所以刘璎拿过枪支交给一个士兵,并对刘基说:“祖父,做试验还是有危险的,咱们还是站在一边看好了,不必亲自动手。”

靶子距离50米(现代标准步枪打靶大多是100米),已经是现代靶子的样子了,画着人影,有一圈一圈的同心圆。打靶的士兵卧倒在地,就是卧姿射击,这是最舒适的射击姿势,可以打出最好的成绩。

其实对于新枪来说,虽然生产的时候已经做了校准,但是初次实弹射击还要进一步校正准星照门,就是按照实际射击效果做调整。所以初始使用的步枪有少量误差属于正常。

这边枪声一响,前方就有报靶的:九环!这个准确度前所未有。在场的人都露出欢乐的笑脸,也有人跳起来欢呼,场面顿时热闹起来。

靶场上如何报靶呢?是不是有人跑过去看?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在靶子前面有一条壕沟,报靶人在沟里,弹着点看得清楚。报靶不是大声喊,是一个长木棍,棍上有个彩色的小圆板,用它在靶子上晃动,可以报告环数和偏移方向,动作简单还准确。

第一枪就打九环,说明枪的准确性,同时也说明打靶的士兵不是第一次打了,应该是打过几次的。

那士兵拉开枪栓,废弹壳跳出,装入第二发子弹,闭合枪栓,再次瞄准射击。在旁边有人在记录射击速度。

此时没有钟表,古代计时工具落后,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呼吸,“一吸”就是呼吸一次,大约4秒。

连续打了十枪,弹着点都八九不离十,很准确。

连续打十枪是为了验证射击速度,计算下来,这支步枪的射击速度可以在两三吸之间打一枪,相当于10秒,相对于老式火铳三五分钟打一枪已经是非常高的速度了。

接下来还要检测步枪的射程和有效射程。

所谓的“有效射程”是两个指标,一个指标是子弹有杀伤力,如果超出有效射程,子弹力度不够了,没有杀伤力了。二是弹道基本平直,有准确度,在射手的瞄准掌握之中,超出范围,子弹处于乱飞状态,就没有准确可言了。

对样枪的测试结果是:射程:500米,最佳射程200米,就是说在200米以内可以发挥准确的杀伤力。

“射程”不是说子弹能飞多远,说的是保持一定杀伤力度的距离。也就是说,超过射程的子弹还能飞一段距离,但强弩之末,已经没有杀伤力了。

这个结果让在场的人都很兴奋,

最兴奋的还是刘基,他在战场上混了十多年,深知这个新式火铳对战场意味着什么?它是绝对的大杀器,拥有它则天下无敌!一支军队只要有这个新火铳,不要太多,只要有几十支,甚至十几支,就将杀遍天下无敌手!

刘基来到台员后看到刘璎琢磨出来的新东西很多,但是这一件是刘基亲眼所见,并且自始至终跟着看的。经过此事他对这个孙儿才算是有了深刻的了解,不过他的认知还是为天才的孙儿骄傲,觉得刘璎聪明过人,当然他绝对不会想到他的孙儿是个未来人。

实弹测试以后,在场的人发现的问题都要提出来,设法改进,然后还要反复试验,最终才能定型生产。

比如,刘璎看到老爷子摆弄枪支,他就想到需要加一个保险开关,使得子弹上膛也不能击发,这是为了避免意外事故发生。现代的枪支也都有这样的保险开关。

再比如,今天在场的杨六军也发现问题,他问:“执政官大人,我有个问题。这单打一挺好的,可是遇上短兵相接,拿单打一的士兵怎么对敌呢?总不能像三眼铳那样当铁棒子使吧?”

刘诠代刘璎回答说:“今天测试的是射击性能,其实这支枪前面还有一把刀呐。李三有!”

李三有是枪炮厂的管事,他回答:“三爷,我在这。”

“刀带来了吗?给大家看看。”

刘诠在研制过程中也有所参与,所以他知道这个细节。

李三有拿过来一把刀,咔嚓一声,装到枪口处。在枪口部有对应的机关,能牢固地卡住刺刀。

大家眼睛一亮,这把刀真好,寒光闪闪的,一看就是好钢打造。装上这把刀,这支枪更显得威风凛凛。

现在的台员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工业化的方法打制出来的刀整齐划一,还规矩。

——end——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再生于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再生于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329章:单打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