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设县

第334章:设县

亲事就算是成了,对于刘璎来说只能说“算是”,原因很简单,他只是见了对方父母一面,连女方的面就没见过,更不要说脾气秉性了,一概不知,可他能有什么办法呢?时代如此,只能入乡随俗,否则有可能酿成轩然大波,闹得全家人不得安生,无论如何他也得不到理想的结果,认命吧。

此时他倒是相信命运了,别管遇到谁,都是命中注定的。他也盼着,乡绅世家培养出来的大家闺秀,就算是差一点也差不到那里去。

接下来就是定亲成亲,还要有一大套的程序要走。可是刘家的重心已经在向海外转移,南田的老宅子处于放弃状态,那么最重要的婚礼恐怕不能在南田办了。

对此,刘璎对他父亲说:“父亲,咱家离开南田已经是定局,过不多久,这里的老宅子就空了,所以成亲绝对不能在南田办了,这情况迟早要与陈家说清楚。为了避免太突然,让陈家措手不及,儿子的意思现在就要慢慢给陈家渗透,让他们有所准备,不至于太突然。当然了,如果陈家不愿意,现在反悔还为时不晚,他们可以另择佳婿。”

刘谨说:“儿啊,为父我已经想到这一层。我的打算与你想的也差不多。我们可以推说福建那边的生意好做,说咱家在福建的商铺作坊很多,家里的买卖都在那边,也只有全家迁移到福州才是正道。这么说道理上是讲的通的。”

刘家在老家南田正在大力地收缩,除了土地没有太大变化之外,商铺大批关闭,只剩下了一间铺子和一个织布作坊。这是实情,大家也都知道的。可是福建那边的买卖虽说有调整,但是保留下来的很多,这也是实情。

保留福建的买卖也是有道理的。

因为福建不同于浙江,它是个贫穷的省份。地形多山,可耕土地少,在南方沿海的几个省份中,历来是最偏远贫穷的。古代如此,甚至现代也是如此。类似的还有江西,可江西都比福建强,在闭关锁国的古代里,沿海并没有优势,所以偏远的福建还不如江西。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朱元璋要打土豪,搞抄家,目标当然就是江浙两省啦。这两省富人多,财富多,并且都帮过张士诚,所以朱元璋的怨气也是对江浙的。

因此刘家在福建保留部分买卖是安全的,当然也要控制规模,绝对不可以做出头鸟,不要太招风。

刘璎说:“父亲想的很周全了。儿子也觉得咱家离开南田避祸的真实缘由暂时还不能说,这种话传出去是对朝廷的不敬,会惹祸的。海外的事情同样不能说,以避免弯子太大,陈家转不过来。父亲,既然打算在福州办婚事,陈家也要有个落脚地才好。咱家在福州有几处宅子,可以寻一套合适的送给陈家,说是当聘礼好了。将来陈家只要愿意,迁移到福州也方便。”

刘璎财大气粗,一处宅院说送就送了。

刘谨说:“既然只能在福州成亲,给陈家一处院子也好,让他们有个落脚处,我也希望他们能迁移到福州去。都是实在亲戚嘛,咱也不想他们遭到灾祸。至于咱家海外的事情,待成亲以后再慢慢说。”

对亲事定下基调刘璎就离开南田返回了。

成亲毕竟是人生大事,两情相悦也是年轻人的追求。可是,与家里人的兴奋忙碌成为鲜明对照的是,刘璎始终兴趣不大,提不起太大的精神,这都怪他具有现代人的思维,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哪里谈得上感情呢?

。。。。。。

随后刘璎回到了台员,刘诚早几天就回台员了,他因为缺少安置家眷的住处,在台员还是一个人,内眷并没有过来,所以他就住在刘璎的院子里。供整个刘家居住的大院子还在建设之中,建大宅院主要考虑的是老太爷有可能来台员,刘家并没有分家,大家庭还要住在一起的。

现在刘诚和刘璎住在一个院子里,他们见面说话倒是方便。

刘诚告诉刘璎,修路的工程一路向南,速度很快,沿途又建了一个台中县。

为了加快修路的速度,修路标准很低,马车能通过就行,小河小溪可以修桥,桥也是简单的,比如使用浮桥。大的河流就修建码头,用船摆渡。这一切都是为了赶工。

现代里,台员的西侧县治比较多,但此时人口稀少,所以好几个县都忽略过去了,只建了一个台中县。另外护卫队进驻了台西港口,又建立了一个台西县。

现代里台西属于云林县,但是此时与现代的环境差异极大,因此划分县治范围和县的名称有所差异是在所难免的。

刘璎询问了新建立的县衙门情况,特别是官员。

刘诚说道:“我们的后备官员太少了,也没有一个完善的选官制度,真要想办法才好。”

古代封建王朝用于储备官员的机构太多,太复杂,恐怕也是利益驱动所然。

一般的说,吏部有选拔官员的责任,可是皇上,甚至贵族都有染指的欲望,负责教育和科举考试的部门也必然介入其中。比如有太学、国子监之类的机构,就储藏了大量的学子人才。

台员政权刚建立之初,再加上人口稀少,所以人才就特别紧张。

刘璎说:“从去年开始我们建了几座学堂,今后各个县,大的城镇都要建学堂,以培养人才。可是我们建的学堂与旧的私塾不一样,特别是要增加的算术、格物等学科。所以将来我们开科考试也会添加对应的科目。大明朝廷去年已经开科选拔人才了,我们也要尽快开科考试。”

台员所建立的学堂不光是增加自然科学的学科,组织方式也类似于现代的学校了,而不是私塾的教学办法。

刘诚:“科举的事还不能太急,现在的学子还是太少了,起码要有一定数量才可以开科考试啊?以淡水为首的几个县里,稍大的城镇都有了学堂,几个新建的县治也开始建学堂了。可是咱们没有太学,现在的储备官员都由吏员部管着,今后是否建一个太学呢?这个你要考虑一下。”

古代的官僚机构简单,教育和考试的职能一般都在太学国子监来管,吏部管理官员,所以也会介入教育。

刘璎知道,现代的国家机构有个教育部,可古代的机构没那么复杂,这可能与业务没那么多有关。总之,刘璎可不愿意搞出庞大臃肿的政府,大政府的开支也是很大的负担。

刘璎说道:“可以考虑设立太学,不过‘太’字挺扎眼的,所以我们就不能叫太学,改个名字也无所谓,也可以考虑在吏员部增加一个司,总之能把事情管起来就好。”

此时官府机构简单,管的事情就少,比如对教育的管理仅限于制定政策,立规矩,开科考试取人才,对于地方的私塾是不会过问的,当然也不会拨教育经费,更不会给老师开工资。

现代里的学校就不一样了,学校是国家投资建设的,校长是各级政府任命,教师也是拿工资的公务员。古人的官府可不会管那么多。

台员是政权草创时期,事务也是千头万绪,好在管理者都是刘家自家人,大家商量着办。

说过培养人才和学校之后,刘璎又说:“二叔,马祖和金门也应该考虑设立县治,纳入正规的管理才好。”

刘诚说:“那倒是好。可是金门马祖距离大陆太近了,我们设立县衙门合适吗?”

刘璎说:“我们在台员的情况迟早会被大明朝廷所知,特别是咱们老太爷已经辞官,人也离开了大陆,也就免去了后顾之忧。我们不招惹朝廷,但是现在也不惧怕他们,再者说朝廷的澎湖县不也在咱们的家门口吗?特别是马祖列岛上,人口和经济都足够繁荣,比台员这边的县更具备规模,为管理方便,还是应该设立县治为好。”

这里所说的管理,主要的一项是征税,税收是官府的经济来源,马祖列岛那么多工厂作坊、商铺、农田,税收必然丰厚,所以刘诚的反应是积极的。

刘诚说:“马祖设县相对容易些,那里的官员倒是现成的。”

。。。。。。

几个月过去了,刘璎设计的转轮步枪已经制造出样品,准备做实弹射击的测试,样枪也给刘璎送过来了。

——end——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再生于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再生于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334章:设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