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大学毕业 亿万富翁
“李总好。李总你别动。”袁有才见李长学要起身下床,忙把李长学拦住了,又把床的角度调整了一下,重新让李长学倚靠坐好。
金胜男见这哥三不是兄弟更胜似亲兄弟,自己来了李长学眼睛都没红,见任翰林、袁有才来了就要掉泪,心里酸酸的道:“长学,你们哥三先聊,我得回去看看小虹颐,小虹颐还在幼儿园没人接呢。”金胜男又和任翰林、袁有才寒喧一下就走了。
李长学惦念公司的情况,见金胜男走了,又迫不急待地问任翰林。
任翰林理解李长学的心情,但他也知道,心脏病最怕激动,就是金胜男不留言嘱咐,此时任翰林也不敢将公司的情况向李长学合盘托出。任翰林沉吟一下道:“长学,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你出了院就又该忙了,现在权当你休假也,你就再休息几天,好吧。”
任翰林正说着,出乎意料地看见李长学的儿子李伟业来了,他满头大汗,汗水已经浸湿了他的衬衣,手里提着大袋的水果、糕点、补品。任翰林见状忙站起身来接李伟业,李伟业这个壮小伙见李长学一脸病态穿着病号服立刻就哭了,扑到李长学跟前,“爸,您怎么了。”
“没事的,你听谁说的我病了,你怎么来的。”李长学问。
“长英姑姑告诉我的,长英姑姑不放心,我更不放心,一听说马上就飞过来了。爸,您病了怎么不告诉我呢?”李伟业透满了关切,那瞒怨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我怕影响你的学业嘛。”李长学说。
“学业没有那么重要,没有爸爸就没有我,爸爸才是第一重要的。”李伟业越说越怨地。
“好儿子,有你这句话,爸爸就欣慰了。”自从李伟业上大学,李长学就没和儿子见过面,一晃二年多了,现在见儿子长得又高又壮心里自是高兴的不得了。“伟业,这是任大大,这是袁伯伯”
“任大大好。”“袁伯伯好。”李伟业向任翰林、袁有才各自深深地鞠了一躬,道:“谢谢您们对我爸爸的照顾。”
“伟业,你不用这客气也,我们老弟兄在一起都是应该的。”
“爸,大大,伯,这是我带来的咱家乡特产,您们尝尝。”李伟业说着将他带来的麻花,炸糕,包子,糕点八件……往外拿。
“行也,行也,别拿了,留着你爸爸慢慢吃吧。”任翰林忙不叠地说。
李伟业真诚地让,任翰林便吃了一块糕点,道:“伟业,你要好好学习,毕业了好接你爸爸的班。”
“我可不接爸这个班,我的干法和爸的干法可不一样。”李伟业说。
李伟业如此一说,李长学吃惊不小,这还是他第一次听见儿子对未来的表态。任翰林,袁有才也是大感兴趣。任翰林道“伟业,你不接你爸的班,打算干什么呢?”
“我们几位同学在一起商量了,我们每人投资二十个亿,合伙开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李伟业平静地说,很像是经过深思熟虑。
袁有才闻听,惊的差点掉了下巴,问道:“你们年纪轻轻哪来那么多资金。”
“我的那几位同学都没问题,都有好父母,家里都给得起,就我穷,我也没跟我爸提过,不知我爸能给多少钱。”李伟业平静地说着,看看他爸爸,那表情透满给不给无所谓的含意。
“伟业,你还有二年就毕业了,我能给你十个亿就不错了。二十个亿我还真给不起。”李长学心怀疑虑,当然这也是李长学第一次听到儿子谈未来,便试探着淡淡地说。当然也想听听儿子的下文。
“爸,您能给十个亿我就很满意了,我找银行再贷十个亿。”李伟业说的很轻松,似乎这不是一个多大的事。
“你小小年纪,口气还不小,银行能贷你吗?你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李长学听儿子如此一说,心里极不满意,尽管儿子是远道而来,也没挡住他出口责备。
“爸,我们8个同学合起来,注册资金可以实打实地真金白银地达到150-160个亿,您说,我们贷十个亿能不能贷出来?”李伟业这一反问,问得李长学哑口无言,直愣愣地看着儿子。李伟业胸有成竹的样子,很实诚地看着爸爸。
“真是将门虎子也,长学,伟业太随你,日后伟业肯定青出于蓝胜于蓝。我看好伟业。”任翰林顿了一下又道:“伟业你们未来的公司规模不小啊。”
“任大大,不大呀,您看没看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二十名身家都七十多亿美元合人民币四百多亿。我们公司哪里敢称大呀。”李伟业很认真地不同意任翰林的说法。
任翰林听李伟业的一席话,在震惊之余更多的是疑虑,便出言试探地问道:“你们的公司假如哪一天成立了,第一个大的举措是什么呢。”
“肯定是办学校呀。”李伟业考虑也没考虑用肯定的语气,不容置疑地说。
“办学校?”任翰林这个老江湖一时也没反应过来,满头的雾水。
“是呀,办学校,规模不需大但一定要精。任大大,我举个例子吧,蒋介石起家靠的是黄埔军校,我们靠得是抗大,这下您明白了吧。***说过,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决定的因素就是干部。没有一支过得硬的干部队伍将一事无成。风投是一项风险大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我们会尽我们的所能搜罗人才。不惜花巨资。”李伟业怕任翰林理解不了,耐心讲解着说。
此时任翰林、李长学、袁有才不得不对李伟业刮目相看,这孩子虽嫩了点但有理想有报负。袁有才又道:“伟业,你们对民营经济的前景怎么看。”
“袁伯伯,这里有一组数字,您看看。”李伟业说着掏出一本小册子。“我念念吧,预测到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2726.3万家,个体工商户达到6579.3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占比超过50%;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均超过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吸纳城镇就业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的占比超过90%。(注:数字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5月1日第三板《40年,中国民企蓬勃发展》)袁伯伯您听得清吧。”
“这些数字不能说明咱们国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发生改变了吧。”袁有才说。
“是的,袁伯伯您说的没错,但民营经济未来的发展速度是什么样,十年以后呢?二十年以后呢?袁伯伯,我们之所以想成立风投公司,我们也是抱着拳拳爱国心。我母亲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我爸爸算是60%吧。”李伟业说到这里看着他爸爸笑了笑,继续道:“我和我的这几位同学是志同道合的,都是继承的红色基因,我身上流淌的都是鲜红的热血。我们用不多的资金先将一些好的企业买下来吧,等待有一天公有资金出手了,我们再卖给它,甚至是送给它,我们希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得到巩固,人民能走向共同富裕。”李伟业讲的很认真。李长学在一边看着儿子不放心了,实在忍不住了,打断李伟业的话道:“伟业,我记得***给毛岸青写过一封信,内容我也记不全了,我记得大意是要少谈政治多学经济。你这样当着任大大、袁伯伯的面夸夸其谈没关系,我们一笑就过去了,你回到学校以后可不能这样。你们年青看问题往往是半瓶子醋,自以为是,实际上可能谬之千里。”
“爸爸,您别总把我当小孩子,我早已年满十八岁长大成人了,我知道该怎样做。我们在学校里看到一个资料,希特勒几百万武装到牙齿的军队不能征服苏联,可戈而巴乔夫、叶利欣之流轻而易举地就将伟大的苏联断送了。前车之鉴啊。”李伟业顿了一下继续道:“袁伯伯,每一个善良的中国人都应当真的投身到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才行。不光要看说的怎么样,更要看做得怎么样。”李伟业转身朝李长学道:“爸,我陪您几天,等您出院我再回学校吧。”李伟业看着爸爸,轻轻地说。
“伟业,我不用你陪了,我和你伯伯、大大在一起挺好的,你就放心回学校吧,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记住了少谈政治多学经济。”李长学不放心地又补充说。
“嗯,那您就多保重,我就回学校了。任大大,您也多保重。袁伯伯,您也多保重。”李伟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走了。任翰林将李伟业送到医院大门外,看着他的背影,感慨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