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无药
雨后清晨,许少宣坐着马车前往保和堂。
“驾!”
“驾!”
雕璃乌木马车从拥挤的人群中慢慢驶过。
许少宣靠在马车上,静静地闭目养神着。
脑海中不断对现在的局势进行思索。
目前,自己分别骗过了靖夜司的田和豫以及十三盗的邵敏杰。
现在唯一要顾虑的就是庄家和药王帮来的两位“特使”。
两位专程来取自己姓名的“特使”。
“这俩人到底在做什么?怎么还不出手?”
许少宣皱着眉想着。
自己已经等很久了,就等着他俩送上门了。
只要他们一动,自己就有后手让他们和靖夜司打起来。
到时候田和豫对上两位特使,画面一定很精彩。
正想着,马车突然停下。
许少宣感到疑惑,现在的时间距离到保和堂应该还有一阵子呀。
许少宣睁开眼,吻着驱赶马车的车夫。
“怎么停下来。”
“回禀少爷,前面有人闹事。”
车夫是许家仆人,一贯以“少爷”称呼许少宣。
不像是保和堂的雇工,都称呼许少宣为“东家”。
许少宣感到些许疑惑,掀开白色的、绣着芙蓉的布幔。
对外瞧了一眼。
只见原本宽阔的街道,里里外外围了好多人。
许少宣抬眼望去,看不清人。
但能清楚地听清声音。
那是一老一少两个人在对话,他们身旁还有一个坐着的、脸色发白、正生病的成人。
少的应该还是十二三岁童子,他用还没变声的嗓子哭喊道:“你为什么不救我爹爹?”
少年话音刚落,一位声音略显苍老的人就答道:“不是我不救你爹爹,而是现在我药房中没药,就是收你了爹,也治不了啊。”
苍老的声音中满是无奈。
在安平县,药店诊病是有原因的。
安平县是周边府县的药材交易中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药材自然吃药材。
也因药材生意欣荣,各大药店的人,都对药理药性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耳渲目染下自然可以为前来买药的顾客收诊治疗。
“您这么大的药房怎么会没药呢?”少年委屈巴巴地哭喊道。
“我已经带着我爹走了好几个药房了,都说没有药,治不了病。”
“您是不是看我衣裳破、嫌弃我穷,怕我没钱付药费就说没药呀。”
周围围观的人一听到少年这么说顿时兴奋起来了。
一个个不嫌事大地高喊着、起哄着:“就是、就是,郎倌你是不是嫌弃人家啊!”
“我看着药铺老板就是嫌弃这孩子穷,衣裳破没钱付,所以就推托铺里没药不给看病。”
“就是就是,肯定是怕赊账,所以谎称没有。”
“没错,我行走江湖这么多年这把戏早就看透了!”
“老倌啊,不能这么无情啊,谁没一个马高蹬低、上下两难的时候。不就是点药吗?赊给他不就行了吗?”这是一位慷他人之慨的大娘说的话。
说这话时,她挎着一个菜篮,正张着嘴,喷洒着她那强有力唾沫。
周围众人都赶忙避开她。
也因此,许少宣才能透过人群,看向正中间的场景。
那是一老一少两个人。
小的那个还未行冠礼,还扎着孩子气的小辫子。
他的衣裳不是特别好、也不是特别贴上,但洗得十分整洁。
他抬着头,用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对面的那个老者说道:“我不用你赊。”
“我有钱!”
说着少年从怀中取出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打着补丁的手帕。
从里面取出二十枚大钱,然后有力地说道:“我问过好几人了,治疗伤寒病的药要二十枚大钱,这里一分不少。”
“钱给你了,给我父亲诊病!”
少年语气镇定,且满藏着坚毅。
而少年对面的那个药铺老板却一脸地无奈。
他身着黑色纱制衣裳,腰间束着银丝犀皮革带。
脚上蹬着一双合脚的黑色双梁鞋。
他有些苍老的面容上露出无可奈何的神色,低着头道。
“不是我不救啊,而是真的没有药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凡有一点药我一定收下你父亲这个冰刃。”
“呸!什么没有啊,你这么大店铺会没有?我不信!”
爱慷他人之慨的大娘继续挥洒着唾沫。
“就是,奸商!”
围观的众人仇富地呐喊者。
显然看到有钱人倒霉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没有?为啥?”少年不解,药房没有药,就相当于水库没有水,这怎么可能呢?
“负责大半个安平县药材批发的楚家半个月前就断供了。”
“断供了?那你们没有存货吗?”
“有啊,但经不住买的人多啊。”老者一拍大腿,无奈说道。
“这几时不知怎么滴,买伤寒病药的人是一波一波地来啊。”
“不只是我,连着整条街的药铺都没了药。”
“我这药都买空了,我刚想关店门,这孩子就来了。”
“我不是不卖,是真没有啊。”
老者说着指了指自己身后的,已经合上一半的店铺门。
老者苦口婆心地解释着。
但众人一个也不相信,在他们看来,这老人就是虚伪。
就在众人纷争不已的时候,许少宣猛地从老者的话中察觉到了什么。
猛地对着一旁的侍卫说道:“去,查各大药铺查一下安平县内的这几时得伤寒病的人数!快去!“
说完,许少宣迅速走下马车,向着人群中挤去。
……
安平县县衙。
安平县县衙位于安平县最繁华的永清街。
不同于保和堂所在新街那么华丽。
永清街最不寻常的就是它那种历史厚重感和独有的文化底蕴。
一石一柱,一碑一坊,都可能是前人所留下的,距今少说也有百年。
除了历史厚重感,永清街最多的就是文教感。
有文庙、也有神念境大修士魏旭儿时曾就读过的文启书塾。
更有不知凡几的书店、私塾。
在永清街里住着的、哪怕是一介妇孺家中都得有几本《礼记》《大学》压压宅。
可以这样说,整个安平县的文运都集中在此地。
正因如此,在许少宣兴建新街之前,这里都是安平县地价最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