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优良传统
第219章优良传统
当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今日大年初一,李世民也偷得半日闲,陪着宫中一众嫔妃,在花园中游玩赏花,正是玩得尽兴之时。
“天狗食日!”
随行的宫女太监中,忽然响起一声惊呼,一名小太监满脸惊恐。
要在宫中生存,一些忌讳他自然也懂得,知晓“天狗食日”意味着什么,正是他惊恐的根源所在。
再加上,扰了陛下娘娘们的兴致,这次可能真的在劫难逃了!
李世民无暇顾及他,举头望去,眯着眼,看着那似乎被咬了一口的太阳,一脸肃穆,顿时没了游玩的兴趣。
“天狗食日,这天怕是即将要黑了,诸位爱妃先回寝宫吧。”
李世民安抚一通,一众嫔妃各自散去,他也离开此地,赶去了两仪殿。
殿内。
特务头子李君羡,受命急匆匆赶来,见李世民赶过来,他急忙准备行礼。
李世明制止了他,一边往里走,一边直奔主题,问:“无须多礼!爱卿宫外情形如何?可有流言蜚语传出?”
“回陛下,当前尚未有何流言,世人多在观赏奇景。”
“爱卿时刻关注,如有什么人造谣,该抓就抓,绝不姑息!”李世明雷厉风行地说,他完全当成一件大事来看待的。
一旦世家以此要挟,又是一件头疼的事,这已非一回两回了。
“喏!”
李君羡行礼领命,随后他欲言又止,不知该说不敢说。李世明将之看在眼里,笑言一句,“爱卿但讲无妨。”
“此次不些百姓,对敲锣驱赶天狗之人,嗤之以鼻……”
李君羡的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他常伴李世民左右,骊山行宫一事发生时,他也在场,知道李二不愿听到房遗爱,这才犹豫要不要说。
“莫不是爱卿收了房二好处,来为他说话的?”
李二看了他一眼,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听不出喜怒来。
李君羡丝毫不敢大意,额头冷汗都下来了,弯腰深深一揖,“还请陛下明鉴!臣和新丰伯素无来往,只是觉得此事不同,才向陛下禀告的。”
“哈哈,爱卿无须紧张,朕自是信任爱卿的。”
李世民大笑一声,甚至起身上前,亲自搀起李君羡来。
李君羡态度越发恭敬,搞不清陛下哪句话是真的,离开的时候,深一脚浅一脚的,仿佛踩在棉花上一般。
待李君羡离开,李二眉头一挑说:“哼!这个小混蛋,终于干了件人事!”
房遗爱提出的“日食说”,李二自然都记得,只是有几个人相信,就不知晓了,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你休要以为,如今朕就会放过你!”
……
几个时辰后,日食结束。
不免有一些读书人,开始阴谋论,“无缘无故,为何会发生日食?”
“此乃上天示警也,世上定有不公之事。”
各种推测、解读,宛如群魔乱舞,纷纷涌现出来,说得天花乱坠,却各怀鬼胎……但,多数人还是清醒的,“尔等休要胡说!新丰伯早已言明,‘天狗食日’不过是一天文现象,月亮遮住太阳罢了,何来天上示警一说!”
“大言不惭!房遗爱是圣人不成,他所言一定是对的?”
“不错!以在下看来,今日上天示警,说得就是他房遗爱,不敬天地不尊君上,何等大逆不道!”
“汝若胆敢在造谣生事,当心在下告到衙门去,将你这居心叵测之人抓起来。”
一时间,两个阵营剑拔弩张,相持不下……
“汝等在此大放厥词,有何意思,可敢与在下去衙门理论。”忽然有人提议道,对方气焰才弱了下来。
……
翌日。
大唐日报的头版,刊登了日食一事。
所有名称就是“日食”,而非“天狗食日”,不仅依照日食规矩,讲了这一现象的成因。还公布了一条消息:科学门将预测下次日食,不久后,将会在报纸上公布。
当真一石激起千层浪,房遗爱这方的阵营,一下子军心大稳。
同时,也少了很多其他声音。
这一次日食发生,并未掀起多大风浪。
另一边,家中忙着接待客人的李淳风,接到一个任务:预测下次日食时间。房遗爱将事丢给了李泰,小胖子又丢给了李淳风。
科学一门,依旧保持这优良传统!房遗爱的对头,和那些,打算以此发难的世家,第一时间看到了报纸。
虽说和房遗爱不对付,但不可否认报纸是个好东西,长安的大小动向,一手掌握,他们也早已养成了看报的习惯,不然只会落后于人。
“贤弟如何看此事?这天地,当真如房遗爱说的这般?”
一间富丽堂皇暖阁中,两个中年人相对而坐,一身青色的儒衫,一看就是两个读书人,二人手中都拿着报纸。
“不怕兄长笑话,小弟都有些信了。小弟有查过以往‘日食’记录,确和他说的如出一辙。”
“哈哈,你我就静候消息了。”
年长书生大笑一声,目光注意到自己手上,“报纸当真是个好东西啊。可惜,没有房遗爱的刊印之术,报社难以办不起来。”
“是呀,当初以为他赔钱赚吆喝,何曾想,却是这么好一门生意,其力量不容小觑,房遗爱不愧是个奇才。”
其实,如今长安也开了一些小报社。
特别是广告位卖出去后,报社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他们聘请最好的雕版师傅,连夜雕版。
但是,雕版数量上不来,也就一两块,刊印速度能有多快?
只会一步慢步步慢,等他们印到一定数量,大唐日报已经占领市场了。销量不理想,广告位自然卖不出去,报社反而成了无底洞,一直要往里面贴钱。
如今能活下来的,背后都有世家的影子,世家门阀底蕴深厚,不缺这点钱,只为报纸控制舆论的力量。
“可惜,家中工匠都是废物,这么久了,还攻破不了一个刊印之术!”
大唐不缺手艺好的工匠,缺少的是,打破固定思维的点子,雕版印刷出现了上百年,才有了活字印刷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