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张济叔侄意归顺,汉献帝决定迁都
“罗启,你也太自信了吧,仗还没开始打你就说我不是你的对手,如果你仅仅就是为了说这些的话那就请回吧。”张济怒道。
“张将军息怒,你试想一下,难道你认为韩暹和杨奉会是袁绍和曹操的对手吗?袁家四世三公,威望名震河北,平定冀州并州,就连威震匈奴的公孙瓒都不是他的对手。曹操起兵于陈留,凭借一己之力平定兖州,攻略豫州青州。败在他手上过的诸侯就有袁术、吕布、刘备等人,如此能力岂是区区杨奉韩暹之辈岂能比的。即使我不对张将军出手,但是只要袁绍和曹操击败韩暹和杨奉,他们一定会回师对付你,到时候张将军再厉害恐怕也难以抵挡两大诸侯的联手攻击。”罗启说道。
张济听完后紧皱眉头,他知道以他的实力不可能是曹操和袁绍的对手,更何况在他看来罗启的实力还要更加厉害,叹气说道:“罗将军,那你想让我怎么做?”
“我说过了,这个天下已经变成诸侯的天下。如果你是一方诸侯,要么消灭别人,要么被别人消灭,在洛阳不是久留之地,跟我一起去豫章南昌吧。”罗启劝说道。
“跟你一起去豫章,难道你想让我归顺你?”张济疑问道。
“张将军,如今天下已经被诸侯割分,没有你的容身之所,长安有李傕和郭汜占据,洛阳已经变成废都,你留下来只会被曹操和袁绍攻打,唯有跟随我才是长久之计。张绣是我的大师兄,你是他叔父,我罗启一定不会亏待你们。”罗启苦口婆心劝说道。
张济来回走动,他知道罗启、袁绍和曹操这些诸侯兵强马壮,仅凭他的三万兵力肯定阻挡不了,但是已经身居高位的他不想屈居别人之下。
张绣在一旁看着罗启和张济两个人,一边是他的师弟,一边是他的叔父,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样抉择。
“罗将军,你先回去吧,我需要再考虑一下。”张济说道。
“那我先行告辞了。”罗启拱手辞别,也不再多说,让张济自己好好考虑。
待他离开后,张济才说道:“子荣,你觉得罗启所说如何,他为人又怎样?”
“叔父,四师弟从小就十分聪明,并且知道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你看现在的成就知道他的本事,他是绝对值得我们信任的。”张绣现在对罗启无条件信任,但他是张济的从子,也是张济的手下,不会轻易离开张济投靠罗启。
“子荣觉得我们是否要归顺罗启?”张济问道。
“叔父,我师弟说的对,洛阳不是久留之地。如今天子召集诸侯勤王,派师弟来攻打我们,即使师弟不打,曹操和袁绍也会打。如果叔父有称霸天下之心,欲要和曹操袁绍一较高下,那我就誓死跟随,如若叔父没有称霸天下之心,只求安稳,那侄儿就随从叔父一起前往豫章。”
张绣说的很中肯,没有偏袒罗启,也没有偏袒张济,不同的心态有不同的选择,具体怎么选择还是看张济,他只能给个建议而已。
“那你认为叔父能否抗衡天下诸侯?”张济问道。
“叔父,如今天下大势,唯有西凉马腾、河北袁绍、兖州曹操、荆襄刘表、西蜀刘璋和我师弟有这个资本。刘璋和刘表皆没有称霸之心,马腾韩遂不和,我想最终的胜者将会从袁绍,曹操和我师弟之中决出。”张绣说道。
“叔父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了,你来下决定吧。”张济自知自己年纪已大了,张济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张绣着想,所以把决定权留给张绣。
“叔父,其实我想归顺我师弟,因为师父有言在先同门之间不可自相残杀。”张绣犹豫了一会儿后咬牙道。
“唉,是叔父没用,没能占领一城一池,如今依然要以洛阳为驻地。我知道你有良将之才,在我手下没有机会发挥才能,但是在罗启那里我相信你能够得到重用。”张济叹气道。
“如果叔父不愿意的话我等也可以不投靠师弟。”张绣安慰道。
“不,你说的很对,如果没有称霸天下之心,那只能投靠一方诸侯,罗启就是最为合适的选择,他实力出众,不弱于袁绍,曹操等人,最为重要的是你是他师兄,你们是一起长大的,这份情谊比什么都重要,有了这份情谊他会绝对信任你。”张济阻止道。
张济能够感受到罗启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否则也不会时隔十多年依然对张绣这么好,对于上位者来说,这是十分难为可贵的,是个值得信任的人。
“叔父,那我们是不是要前往豫章?”张绣问道。
“没错,你明天就去告诉罗启,就说我们愿意归顺,但是我只有一个条件,就是我麾下的兵马依旧由你来统率。”张济下定决心道。
“是!”张绣脸上掩饰不住高兴,时隔十多年,他们师兄弟总算能够一起共事了。
第二天一早,张绣亲自找罗启,说明归顺之意。罗启十分高兴,他让张绣不要让此事传出去,然后等待他的安排,张绣答应后便回军营回复张济。
数天后,袁绍和曹操大军分别出动,曹操带领兵马前往虎牢关抓拿杨奉,袁绍则是带领大军突袭韩暹营寨。
董承看到曹操和袁绍都已经出手成功,唯独罗启却纹丝不动,不禁有些奇怪。于是自己去找罗启询问道:“罗将军,如今曹操和袁绍已经出兵,为何你没有出动大军对付张济?”
罗启哈哈大笑道:“国舅,实不相瞒,张济的从子张绣乃是的我大师兄,与我感情相当好。我前几天已经说服他们跟我一起前往豫章,他们不会再对陛下产生威胁了。”
“什么,说服他们前往豫章?”董承脸色一变,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如果这是真的话,那罗启等于不费一兵一卒就收服张济以及他麾下好几万兵马,怪不得罗启当初会选择对付张济,而不选择其他人,这手段真是高明。
“除此之外我想让陛下迁都到豫章郡的南昌,还望国舅能够说服陛下。”罗启说道。
董承这没有那么惊讶,因为曹操几天前就已经和董承说过此事,只是曹操想把天子接到兖州陈留,他则是想把天子接到豫章郡南昌。
“这个恐怕有点不太合适吧。”董承难为道。
“国舅,是不是孟德兄也打算让陛下迁都到兖州?”罗启问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董承一脸不可置信看向罗启,因为这是他和曹操秘密商议的事情,别人不可能知道。
“国舅不用紧张,我只是猜测,这说明孟德兄跟我一样对陛下忠心耿耿。”罗启说完这句话后连自己都不相信,但是他依然要演戏给董承看。
“虽然现在我们可以击败杨奉韩暹,但是在长安还有李傕和郭汜的兵马,兵力多达十万人。如果陛下继续留在洛阳依然会受到他们的威胁,只有远离洛阳才是最好的选择。并且洛阳破败,早已不适合为都,所以还请国舅能够劝说陛下。”罗启说道。
“罗将军,你与曹将军都是我大汉的忠臣良将,但是迁都还要得到陛下的亲自首肯才行,无论是东郡濮阳和豫章郡南昌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董承难为道。
“国舅,不是我说孟德兄不好,兖州不但不合适定都,而且还有危险。”罗启说道。
“为何?”董承疑惑道。
“国舅知道为何本初兄和孟德兄不和吗?”罗启先卖了个关子。
“为何?”董承问道。
“这是因为本初兄很快就要击败我的师兄公孙瓒,统一河北。统一河北后本初兄下一部必定南下,首当其冲便是孟德兄,所以他才和孟德兄不和。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孟德兄和本初兄就要决一死战,兖州也会被波及,所以陛下定都在兖州并不安全。南昌就不一样了,南昌繁荣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一直都没有经受过灾害和战乱。人口已经突破五十万将近六十万了,人口数量天下之最,这相对于兖州来说南昌是个更好的选择。”罗启回答道。
“难怪曹操会和袁绍在闹矛盾,原来是这个原因。罗将军,我会把你的建议告诉陛下,至于迁都哪里就由陛下亲自抉择。”董承抱拳说道。
“好,一切就交给国舅了。”罗启也拱手道。
董承和罗启商量一会后,便告辞离开。
晚上,董承前往宫中找天子秘议。
“国舅,都这么晚了,你来找朕是否有要事商议?”刘协打了一个哈欠问道、
“曹操和罗启都有找微臣商议,建议陛下迁都,不知道陛下是否愿意离开洛阳?”董承问道。
“国舅,洛阳之所以宫殿残破,就是因为当年董贼一把火烧毁洛阳,这才导致百姓居无定所,残垣断壁,这洛阳确实已经不适合为都。就依曹操和罗启所言,迁都吧。”刘协说道。
刘协其实早就想迁都了,对于他一个未成年的小孩来说不会想要太多东西,只知道必须吃得好,住得好和穿得好。
“曹操建议陛下去兖州陈留,罗启则是建议去豫章郡南昌,不知道陛下决定迁都哪里?”董承问道。
“国舅认为哪里合适?”刘协问道。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天下大势,也没有去过濮阳和南昌。
“按照路程来说兖州的陈留稍微近一点,但是陈留位于兖州,曹操和袁绍多有不和,恐怕日后会遭到袁绍攻打。豫章郡的南昌位于扬州,听说在罗启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繁荣安定,十分繁华,一直没有遭受过战事。有人口数量天下之最之美称,所以微臣觉得南昌合适为都。”董承建议道。
“既然如此就按国舅所言,迁都南昌,国舅明日通知百官搬迁。”汉献帝刘协说道。
“陛下,此事无须焦急,待罗启曹操袁绍等人击败韩暹和杨奉后我等再动身。”董承说道。
“好,如果他们真能击败韩暹和杨奉,朕必定好好赏赐他们。”刘协高兴道。
“陛下放心,有他们在杨奉韩暹必定不是对手。”董承说道。
“嗯,无事的话国舅就下去吧,朕要休息了。”刘协又打了一个哈欠,显得相当疲劳。
“微臣告退。”董承对刘协扣了一个头,然后离开。
第二天,董承把天子刘协的决定告诉罗启,罗启得知后非常高兴,并且让董承勿要把天子的决定告诉曹操和袁绍,等他们击败韩暹和杨奉后,再通知天子前往南昌,并且事情要保密,否则会引来李傕和郭汜的追兵。
董承答应后便前去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