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花马池茂坚退敌军
修祠堂府台立人望(2)
一场大战,直到天明时分。红彤彤的太阳沿着东边的群山,惺忪地睁开了眼,一缕光辉笼罩在了边塞大地上。此时才看清楚了城下的情形,无数瓦剌军马的尸体横在城下,有的身中数箭。军兵们正在打扫战场,将尸体上的雕翎箭尽数拔了下来。吴氏呼着哈气,不满地说道:“大惊小怪,就这么区区几千人,犯得着齐射吗?”喻茂坚剿灭了净江王,但那次是击溃战,大小水匪多数被擒获,而此刻,才是真正的血战。
喻茂坚望着尸横遍野的城下久久失神。听见吴氏说话,他才深吸了一口气:“瓦剌这次进犯金昌卫,本意是试探,否则也不可能用区区几千人攻打金昌卫。这回他们应该知道,金昌卫固若金汤。若是举大兵进犯,则是苦战无疑。他们没有城池,消耗不起。”
吴氏这才知道了喻茂坚的用意,侧脸去看喻茂坚的时候,却见一缕阳光洒在了他的脸上,此刻的喻茂坚,已经不是那个喋喋不休的文官了,而像是一个铁血睿智的将军。满脸的坚毅和果敢。喻茂坚望着早出的太阳以及一望无际的大漠,声音厚重的吟诵道:
朝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瓦剌大军见甘州防守严密,便气馁的退兵了。
吴氏不知不觉地浑身笼罩在温暖的日光中,原本冰冷的心境,也像这红日一般,温暖了起来。经过了一夜的苦战,吴氏已经是浑身虚脱了,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被弓弦勒出了血。还有一道擦在了脸上,就像是胭脂一样好看。
喻茂坚坐在了吴氏的旁边,无力地笑了笑:“此时此刻,你是吴氏还是马氏?”说着,将一个装满了水的葫芦递了过去。
吴氏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精芒,但是随即又掩饰了过去,喘着气说道:“若不是嫁给了你,还给你生了个女儿,这几百支箭,根本不在话下。”
喻茂坚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脸上的疲倦一扫而光,依靠着吴氏,伴着越来越暖的阳光,稳稳地睡了过去。
消息传来,全营将士欢欣鼓舞,等着喻茂坚大人上表请赏。
喻茂坚回到了西安城。喻应台十分兴奋,以前总是听说祖父建立奇功,今日总算是亲眼得见,便兴奋地围着祖父问这问那,可是喻茂坚却始终沉着脸(注2)。
祖孙二人都不说话了,炉子上的水已经翻滚了,却谁也没有去取,只是呆然枯坐。过了好一阵子,喻茂坚忽然叹了一口气:“按说你我已经是一方布政司。朝廷大员。但是你需记着,不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需一身担负,可明白了?”喻茂坚走到了喻应台面前。长叹了一声,拍了拍他的肩膀。
喻茂坚在书房里,铺纸磨墨,将事情的经过上奏了朝廷,朝廷的加急批复下发至布政使司衙门,喻茂坚拆看时,一笔朱砂端楷,却是当今万岁的笔迹,写道:朕知道了,此次甘陕之行,做得甚好,陕西军政已然明晰。可留王琼军前效力将功折罪。其中原委朕深知之,朕听闻陕西民政也颇有紊乱,你可就地抚按,事无巨细奏朕知道。
喻茂坚看着奏报上端端正正的字迹,心下不由地感叹,仕途十几年,他看得最多的便是秉笔大太监写的“照准”,或者“批驳”。这样一丝不苟的皇帝亲批,还是头一次。恍然有一种畅快。好像是身坐玉宇琼楼的嘉靖皇帝,正在自己面前谆谆教导一般。他又穆然想到了王琼赠《漕河图志》时说的一句话:当今圣上乃是英主。必须有仕功傍身。喻茂坚小心翼翼地收好了批复,回到了二堂,
吴氏正拿起了毛巾和茶壶走了过来:“大人写字,我不敢搅扰,喝口茶吧。西北这地方苦寒,写字也算是活泛身子,若是不活动活动,人早晚就要僵了。”
喻茂坚看着吴氏,郑重地说道:“是啊,不能一辈子待在陕西,北京虽然四季分明,但是比起甘陕,还是好很多。你也随我上任去吧。”
没想到吴氏却浅浅的一笑说道:“好啊!”
陕西军政算是处置完毕,但是民政却是千头万绪,有的时候,比军政还要烦琐些。喻茂坚打叠精神,事事都处理的完备周全,出榜安民,统计人丁,立坊洁妇等事办完之后,终于有了时间处理一省学政了。
这几日张天相跟着忙前忙后,也算是尽心尽力,但是在学政一节上,却明显有些为难,站在堂下,欲言又止。喻茂坚正在奋笔疾书,见张天相这样的作派,不由得皱眉问道:“怎么?张大人有什么异议吗?”
张天相忙回答道:“异议是没有的,只不过有些担心而已,陕西这地方文气薄,仅有几个举人进士,都是当地一方乡绅,难请得很。”
喻茂坚笑了笑:“没关系,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要想推行学政,必须要有这些学子们出力,你派人下帖子吧。”
张天相吞了一口唾沫:“还是下官亲自去吧。”
整整一日,喻茂坚一边着人核算去岁的赋税和开支,一边等张天相的消息。日头已经西斜了,张天相才苦着脸回到了布政使司衙门。喻茂坚笑道:“张大人,辛苦了,快坐!”
张天相摆了摆手,躬身说道:“下官无能,您交给的差事,没有办好,今日发出了七八道帖子,被直接退回的就有六份,这些读书人孤傲的很,有的甚至为了表示远离权贵,不让下官进门。”
喻茂坚没有想到,本地的读书人,竟然是这样的作派,抚慰了一下张天相,叹了口气说道:“学政也是极其要紧的事情,一来为国取士,二来教化万民。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生受你了,你去办自己的差事吧,这件事我亲自去办。”
办完了这一天的差事,喻茂坚又来到了康海的家里。门上的门丁见是喻茂坚来了,便满脸笑意地说道:“老爷吩咐过了,只要是喻大人来,就免了那么多的礼数,直接里面请!”
说罢,开中门请喻茂坚进去,径直来到了书房,见康海正拿着杂居的台本,一边摇头晃脑的合韵,还不时地在纸上涂涂抹抹。
见喻茂坚进来,放下了纸笔,朗声笑道:“你的公务繁忙,怎么想到来我这里了?”
自从几年前二人详谈,康海将朝局和形势剖析的清楚明了,二人也成了之交了。喻茂坚苦笑着说道:“如果不是遇到了难事,不会上门叨扰。”康海略一思量,便知道了喻茂坚的来意,叫人上了茶,坐在了喻茂坚对面:“可是为了学子们的事情?”
喻茂坚点了点头:“就是这般,我素知文人清高,循着古风古训,安能低眉折腰事权贵,可是没有想到,竟然清高到这份上,竟然连宪台大人的面子都不给。”
康海哈哈大笑道:“什么古风古训,沽名钓誉,自命清高而已,若是换了当朝不拘那个宰辅来,你再瞧这些举子,肯定都巴巴地跑到衙门递名赐请见呢。说到底,也就是看你茂坚不是文人,没有文章传世,又不是哪个文派的成员,这才轻慢与你,是压根没有把你当读书人。”
喻茂坚皱着眉听完,缓缓地吐了一口气:“是这个道理,若这些有头脸的读书人都不肯与会,那么学政又如何推行呢?”
康海嗤笑了一声:“这件事交给我,我来帮你请,你不说他们有头脸吗?嘿嘿,在三秦大地上,论起读书人的头脸,还没有人敢站在我的左边。”
喻茂坚眼轮一亮:“如此甚好,拜谢康状元了!”
康海却很豁达的一笑:“你要记得,你在陕西的事情,还远没有结束,我一定帮你到底。”
康海的号召,自然是得到了读书人的相应,在陕西文人圈子里,很快就传开了。康海由武功县来到了西安城,不多时,康海所居的店房,便云集了闻名而来的各处学子。康海一概不见,这些学子不由有些悻悻然。到了月末,又有传言,康海此次来西安城,是为了参加大雁塔会文的。这些学子更是闻风而动,早早地便云集大雁塔。
虽然汉武唐宗的盛世已过去近千年,但是在古城西安的出处遗迹上,依旧能看出往日的辉煌。大雁塔便是见证了盛世中华的名胜之一。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自盛唐以来,大雁塔便屹立在文人心中,大雁塔也曾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即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雁塔题名。但可惜的是雁塔题名已经看不到了,其原因,据说是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不是进士出身,深忌进士,下令取消了曲江流饮,将“向之题名削除殆尽”。
但是读书人喜欢附古风,效仿唐代进士大雁塔提名的碑文便有几十通。“雁塔琼林宴”的风采则无法目睹了。今日有陕西文坛首领康海牵头,组织了这次雁塔会文饮宴,则是搔到了这些读书人的痒处。于是有自荐的,下帖子的,拜访师友的,俨然成了陕西的一大盛事(注3)。
学子们都穿了盛装,在大慈恩寺门外等候着康海的车驾,到了巳时末,一辆骡车才由西边逶迤而来,学子们纷纷簇拥而上,但见车上却携手下来两个人,一个身穿绛红色大氅,满脸络腮胡子的,便是康海了。这是大多数的读书人都见过的。而康海还拉着一人的手,这人却穿着青色关中棉大氅,身穿素色的外褂,双颊消瘦的人,却是没有见过的,此人正是陕西布政使喻茂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