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公

第2章 不公

天刚蒙蒙亮时,李来福和顾氏便摩挲的起来了,李婉也马上坐了起来,拿起睡前叠好的衣服便穿上了。

“婉儿,你再睡会,我跟你爹先去店里就行。今天不是大集,吃早饭的人不多,我跟你爹两人能忙活过来。”顾氏心疼孩子们。

“是呀,婉儿,你昨晚又做噩梦了吧,再睡会吧,我跟你娘过去就行。”李来福也粗着嗓子憨憨的说道。

“没事爹,我睡的挺好,让小妹再睡会吧!这早上你们又要开店,又要做一大家子的早饭跟本忙不过来的。”李婉也心疼他们。

这一大家子,两个老人,再加上小叔一家四口,这么多人的早饭要做。还要打扫店里的卫生,还要揉面,切面,打卤做汤什么的,怎么可能忙得过来。而小叔一家回回是最后起来的,没办法,谁让老太太向着他们呢。那杨氏给李家生了两个孙子,李恒和李强。李恒今年十二,在镇上的私塾里读书,刚考过了童生。小儿子李强今年刚五岁,也是老太太的心头宝。他们一家可是过的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而李婉这一家正好相反,顾氏连着生了两个女儿,十五岁的李婉,十一岁的李楠,本来还有一个小女儿,三岁时生了场大病便没了。老太太看见顾氏和她的两个女儿就气不打一处来,再加上李来福是老大,老实还孝顺,所以就把家里所有的活计都给他们一家子来干了。说到底也是看他们一家子好欺罢了,顾氏一直觉得没能生出一个儿子,在家里总是抬不起头。虽然委屈,但从来没埋怨过,就连每年回娘家过年时也都是报喜不报忧。

李家面馆是李德仁最先开起来的。在镇上已经开快二十年了,在镇上也算小有名气。镇上的人只要想吃面条都会来李家面馆,不只五文钱就可吃上一大碗面,面条上面还有两片肥得流油的猪肉片,虽然很薄,但也是很解馋的,更何况汤的味道也是极鲜的。李德仁早年一直在县里一家酒楼做面点徒弟,也是跟酒楼的大师傅学了这一手。辛苦做工二十多年才攒下一笔钱,回到镇上开了这家面馆。

李德仁把面点的手艺都传给了李来福,虽然现在店里只做面条生意,但关于面点的所有做法,李来福可是学了个十乘十。而小儿子从小就是块读书的料,所以家里便一门心事的供他读书。人都说,老儿子大孙子,都是老太太的命根子。一点不假,老太太愣是把李富贵养成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大少爷。拿老太太的话讲,李富贵以后可是要做官老爷的,两手可不能沾阳春水。

李家面馆位于溧阳镇的最西面,离码头很近,而且门口的这条街还是镇上最热闹的街道。每天都有早市,每七天还有一次大集。所以不管是码头卸货的工人,还是早市的客流,都会让小面馆的生意好得很。所以他们大房一家每天都跟个陀螺似的从早忙到晚。

很快三人洗漱完就来到了前院。李来福到门口拆下门板,点上灯笼,小店就算是开始营业了。李婉在灶台前熟练的升着火,在大锅里做上水。而另一个灶台上也坐着一口大锅,锅里慢慢炖着老汤汁,这就是李家面馆的精髓所在。面好吃是因为汤汁好喝,而汤汁除了放些调料外最主要的是鸡,但不是把整鸡都放里,而是放的鸡架和鸡骨。这样不只省钱,也会把汤汁熬的鲜美,让汤汁鲜香还不油腻。而剩下来的鸡肉无可厚非的都进了两个老人和小叔一家的嘴里。而李来福一家也只能吃些汤里炖剩的鸡骨而已。

李来福回到了灶间,赶忙把头一天晚上发的白面和玉米面熟练的揉搓在一起做成杂粮馒头放锅里蒸上。不管李来福做什么样的馒头都很受一家人的爱戴,不只蓬松还有嚼劲。就连李德仁都说,李来福做的馒头比他做的还要好吃。

顾氏则是忙着往另一个烧开水的锅里倒着玉米和极少的大米,看样是要做二米粥,但因为最近家里的钱又给李富贵要去买书了,所以现在家里的大米剩的不多了,这所谓的二米粥也可以算得上是玉米粥罢了。顾氏忙完做粥又去拌了两个小菜。不多功夫,早饭就都做好了。但他们一家可不敢先吃,只能先放到一边温上,等着祖父祖母和小叔一家起来一起吃。忙活完早饭,李来福和顾氏便开始活面、揉面,切肉片等,为开店做准备。

而李婉则在了前厅认真的擦洗着有些破旧的桌椅。打扫着地面,让它一尘不染。而这大厅也不算小,足足摆下了十六套桌椅。在这大冬天里,李婉也忙得额头上有了一层薄薄的汗珠。

而此时的李婉虽然擦着桌子,心里却想别一件事情。其实昨晚被噩梦惊醒后李婉一直都没有睡着,在她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个房间,房间里面有张书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靠墙有个小矮榻,足够一人躺在上面歇息。而书桌的后面则有一个书柜,里面放了好些的书。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空间小商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空间小商女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不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