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夏王与国师
修炼的日子虽然枯燥乏味,但却是平凡幸福的,等到了洪荒,他们的命运才开始波折不定。
不像洪荒很多门派弟子那样,修炼小有所成就可以下山,为民除害,行侠仗义,做一个我行我素无人约束的游侠;而他们却是归于夏王朝国师旗下,为夏王朝做事。
这也没什么,一群风华正茂胸怀大志的少年,谁不想做出点惊天动地的大事,让自己名扬洪荒。
南岳宗在洪荒的名声也不太好,因此就更需要他们这些最杰出的后辈替它正名。
在如鬼魅般行踪不定,但又似乎无处不在地奔走洪荒各地一年后,国师才让他们十几人“休息”了一段时间,但这时候,每个人都有几十条江湖高手的命在手上。
向昭自己偏向安静,正好到各处走走,一个人领悟武道的境界。至于杀人,除非最了解他的人,其他人相信都不清楚。
他想要让一个人消失,并且让洪荒有人都知道是他干的,需要真的杀了他们吗?
不需要,因为他自己的实力强大到可以伪装杀人现场,而不让人察觉。
其实那些传言被他杀了的人,都只是被他瞬间封印在了剑中而已。又在剑中设置至为玄妙的阵法,使得他们在自己剑中见不到别人,避免一同冲破封印;又利用他们之间的力量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当然阵法的设置绝妙,不至于全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将他们压制住。
这世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恐怕只有两个。
夏王朝日益腐朽,不得人心,九州诸侯早已经有不少不来朝进贡。虽然不服夏王朝统治,但是各诸侯国也无可奈何,因为夏王朝军事力量极为强大,更有韦、顾、昆、吾等强大宗室诸侯国拥护,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撼动。
可是现下的夏王室,尤其是最近几任帝王,大多贪图享乐。不理朝政,更无暇管理诸侯进贡之事。轮到夏王桀,享乐*乱更甚,野心也更大。
但凡天下美女出处,绝大部分只有两处。
一是洪荒各大修仙门派,因为他们选择弟子,大多是相貌清秀,资质上佳之人,长大之后再丑也不会丑到哪里去。所以每个修仙门派可是说是美女如云,层出不穷。
可是修仙门派之中人人身手不凡,稍微在洪荒之中有点儿名气的修仙门派,其整体实力都可以比得上一个中等诸侯国的实力。加上修仙门派之间多有交流,夏桀就算垂涎三尺,也断然不敢对其造次,更可能会惹怒整个人间修仙界。
另一个便是各诸侯国,虽然美女也多,但是大多不为其他人知道。
不过这难不倒那欲将天下女尽收于宫中的夏桀,替他物色人选的就有不少人,专门派遣他们到洪荒各诸侯国“视察”,哪个诸侯国有什么漂亮公主,早已经被秘密登记。但是如果强行抢夺又会惹得天下不喜,唯有等待一个恰当的机会了。
夏历433年晚春,正是天下诸侯向夏王朝进贡的日期。
洪荒诸侯部落尽归夏王朝所管辖,大大小小足有五百之多,可是到场的诸侯代表却还没有上百。
来的不是亲附于夏王朝的诸侯,就是边远地区少人听闻的小部落。
当时夏王桀对此消息毫不介怀,依旧当众荒唐于酒色,以示其腐朽*乱,难成大事,借此来麻痹那些探听风声的诸侯们。
可事后便召集国师以及亲夏官僚商讨讨伐大计,这其实是国师早已经进言借助这次进贡,就要看谁藐视天威了。
虽然启建立夏朝,可是天下却以诸侯国的形式占领一方。虽然归属于夏王朝,却暗自各怀鬼胎,时刻觊觎着夏王朝的天下。只等谁下揭竿而起,便一起推翻夏王朝的统治。
对于此,亲夏官僚都明亮在心,要想夏王宗室永远君临天下,只有将那些诸侯一一打败,而理由正好借助这年的朝贡。
事实上对各诸侯国发动攻击,只是国师事先提出的,夏王桀只要他的美女就行,反正派兵征服一个诸侯国,将他们的妻女据为己有他之前就干过。
此次目的是一统洪荒,到时候既得江山又得美人,何乐而不为呢,夏王桀也就十分乐意地准许了。
毕竟,夏王宗室对于天下诸侯日益叛离,不服夏王统治也大多痛恨。
国师与夏桀计划清楚,再由夏桀出面诉说征讨,亲夏官僚也大多默认了。因为这是夏王朝的天下,绝不容许其他人夺取和侵犯。同样也因如此,他和南岳宗一同下山的众弟子作为无形先锋,自然要身先士卒,征讨四方。
以前是二人一对去执行任务,现在十几人分为两队去征伐诸侯,难度和危险也相应的加大了很多。
人生在世,谁不想扬名立万,纵横天下。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国师说什么他们也就干什么了。因为下山之后,国师俨然成为了他们的第二个师傅。
国师身份至为神秘,而且武功深不可测,在一年多来,指点传授了他们不少精深武功,使得他们突飞猛进,与下山之时不可同日而语。
夏王朝虽然对于四方诸侯不来朝进贡甚为不喜,但仅有这个借口也不敢一下与天下为敌。
商议之下,只有兵分两路,一路是去帮助一些诸侯或者部落驱逐外敌,为人民做点好事,也同时笼络点人心。另一路则是真正进攻某个叛逆诸侯,且由夏桀御驾亲征。夏桀进场带兵出去狩猎,别人见了以为依旧如此,谁也不会想到他会有如此野心。
夏王朝边疆甚广,到底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所以都是城主手握重兵,镇守一方,因此有不少地方,常年遭到其他种族的侵扰。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将它解决。
当今整个天下人族并不只有炎黄,还有许多其他的人族,兽族,半兽人族。
自太古时代人类出现开始,人族与他们之间的矛盾就没有停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