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和谈与工作

第467章 和谈与工作

“难道你要坐视我们两方公司关系破裂吗?”

“造成事实分歧的是贵公司,而不是我公司。”

“只是简单的取消一门合同而已,怎么能算分歧。”

“那是要看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难道我公司为了森林无人机的科研经费就不是钱吗?”

“站在我的立场上就觉得这件事可行。”

“那么实际经济利益呢?如果因为有便宜的就选择取消合同,这样的违背原则的做法,我公司坚决不同意。”

“你想怎样?”

“取消快递无人机合同。”

“不行!”

双方争论的非常激烈。

最后以潘晨欣为代表的百家快递公司,愤而推门离开。

骆岩和程卉相送。

而杨承佑和卢珊珊则是坐在谈判席上没有动。

第一轮谈判失败了。

卢珊珊说:“董耀国这么做似乎不妥,总经理要不要和他联系一下再讨论。”

“暂时不行。”杨承佑说,“董耀国不出手,这就表示公司内部有一批人正在兴风作浪。他不出手就是为了等着合适的机会,一举打垮。”

“但是这样僵持着不是办法。”

“其实,潘晨欣根本没有决策权。我们陪他谈判,只是在演戏而已。”

卢珊珊一下子懂了。

谈判归谈判,事情归事情。

很快有了新的方案传来,需要熹微创新创造一款新的无人机。

熹微创新,会议室。

杨承佑面对着科研中心的员工,说道:“我听说那个时候的科研部不像现在这么大,部门人数都没有这么多,当时都在想该怎么样把公司的无人机做好。”

程先微笑地说:“往事不堪回首,过去就让他过去。”

“是事情这样说,毕竟时代都是进步。而我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想必大家也听说过。”杨承佑说。

“是关于新型号无人机?”

“现在公司也好,科研中心也好都面临着挑战。百家快递公司给我们出了个大难题,无疑是在考验我们的技术能力。”

杨承佑把对方传来的数据信息等,都公布了出来。

放在椭圆会议桌上,让出席会议的所有人传阅。

科研中心各部门和实验室的主管,都皱起眉头。

“数据上面虽然不是很离谱,但是可以看得出他们是有心为我们。但……”杨承佑话锋一转,“我知道各位很为难,但企业要转型。我们必须借助百家快递公司这块磨刀石,不断的磨刀。”

杨承佑看向程先,科研中心总监。

这群人中程先老成稳重,他不会毫无把握的乱扯。

程先清了清嗓子说:“公司之前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知识,我想这次设计难度,不会很大。”

其他主管也纷纷表示赞同。

这是杨承佑的策略。

熹微创新要在无人机领域发展,直接做技术端市场是不可能,只能暂时做消费端市场。而要发展就要好好运用公式浓厚的科研文化,达到自我突破的目标。

“好,我们就用这句话回答对方。”杨承佑定了下来。

散会后其他主管走了,程先却留了下来。

杨承佑看着他:“程总监有事情?”

“听说我们公司和百家快递公司方面闹得不愉快,为什么还要为他们的产品劳心劳力呢?”程先问。

杨承佑本来起身要走,又坐了下来:“谈是一回事,做事是另外一回事。他们要谈,要毁约,我们奉陪到底。但是咱们的事情做得好不好,是咱们的事情。”

程先若有所思。

“这叫可取所需。”杨承佑说完,起身离开。

程先猛然发现杨承佑比以前精明干练许多,处理事情的手段柔和了许多。

流光集团,董事长办公室。

薛紫苏对杨承佑的决定,感到有些意外:“他当真全盘接受,完全没有异议?”

“反馈回来的消息是这样的。”李允希说。

薛紫苏手托着下巴,开始在想问题。

“当初我们通过潘晨欣接触百家快递公司的高层,专门把这次无人机的数据没做太离谱,过分要求,以免适得其反。”李允希说。

薛紫苏抬手示意她不要说了,自己起身说:“他不打算龟缩在消费无人机的龟壳里,而是打算借着董耀国这块磨刀石,认真的开发研制森林无人机。”

李允希大吃一惊:“杨承佑打算在不放弃消费端市场的前提下,初步开发技术端市场。”

薛紫苏没有回答。

但脸上的表情,说明了一切。

“说不定他一开始就这样打算,就是迟迟找不到突破口。”李允希这样一说,自我感觉亏了,“我们是不是无意中给他提供了一条道路?”

薛紫苏苦笑着说:“杨承佑的心理素质提高了,手段相比以前也厉害很多。以为可以借着他正在谈判的时机浑水摸鱼,以为可以加深两方公司的矛盾,现在想来是自己天真了。”

这里有必要谈一谈商户端和消费端市场,以后经常会提到。

互联网市场给的术语,是英文的缩写。用一个浅显的例子,来比喻就是一个人买瓶矿泉水自己喝,就是消费端。一个人买了瓶水再转手卖出去,就是商户端。

当然性质和含义不同,只是浅显的比喻而已。

回到熹微创新有限公司,说一说这家公司的历史。

其实熹微创新刚开始走的什么端都不是,只是做好产品卖给经销商而已。偌大的公司只有销售部,售后服务部都是为经销商服务。

直到杨承佑担任总经理,开始改变这种现状。主打消费无人机,走消费路线。创立其他部门,完成了所谓的一整套销售系统。

可是我们都知道熹微创新乃至整个无人机企业都遭受过无人机寒冬,消费市场的蛋糕是越做越小,只能再另辟蹊径。

杨承佑很自然的把目光锁定在行业无人机上面,也很自然的遭遇了挫折。

转型是痛苦的,比如森林无人机。

很明显是被人模仿并且有所超越导致双方合同谈不拢,出现断交危机。

熹微创新的投资比较特殊,金额不足以支撑转型。

但熹微创新还不敢放宽投资的渠道,除了原有股东不愿意利益受损外,必须防止别有用心之徒架空公司。

必须仰赖董耀国的投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商场大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商场大咖
上一章下一章

第467章 和谈与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