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赵时赏的判断

第378章 赵时赏的判断

一支万余兵马从山中走出来的山贼流寇对阵数十倍之敌,在自身付出的代价可以忽略不计的前提下大败蒙古一流军队。

而督军府拥兵近三十万,面对的却是只有八万的蒙古二流军队,最后却被打得只敢缩在吉州城中。

那个时候文天祥才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兵贵精而不贵多!

再多的兵,没有严明的军纪,没有铁血的意志,没有强悍的战力,说到底就是披着狼皮的羊,打打顺风仗,守守城还不是一无是处,想要如逐虏军那样仅凭数千步卒就敢出城和几十倍的敌军鏖战,最后的下场就跟张世杰派三万禁军出南城牵制唆都,最后被屠杀没什么两样。

想透了这一点,铁骨铮铮,誓与蒙元血战到底的文天祥也不免有些泄气,人比人,气死人,就是他和邓云之间最好的写照。

文天祥终究还是没忍住问道:“宗白可有良策?”

赵时赏似乎并不意外,径直说道:“相公,八万元军屯兵于吉州城下,数月间攻伐不下二十次,然凭攻城血战的强度来看,李恒显然没有打算尽全力,也就是说李恒自己心里面很清楚,拥兵三十万的吉州城,想要一时半会间拿下根本不可能,所以李恒是打算滞留吉州城下和我们硬耗!

我们屯兵于城中,日积月累,粮食总有消耗一空的时候,而李恒驻军于外,他的补给源源不断,只要不发生变故,在最后完全可以兵不血刃拿下吉州!

我军若是出城突围,正中李恒下怀,若是塔出灭了朝廷的消息传过来,可让我军心不稳,这些都是李恒的算计,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这几日为何李恒会一反常态疯狂攻城,为何会甘冒天下之大不韪驱赶百姓送死,这可是置元廷伪帝‘怀柔固恩待百姓’的旨意的严重违背!

由此可见,邓云在广州大败塔出的消息震动了李恒和宋都木达,让这二贼意识到了灭宋之战的局势已然偏离了元廷制定的既定路线,所以他们慌了!

在慌了的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如果继续和我们僵持下去,大都方面必然震怒,伪帝一定会下旨训斥,要求李恒在限定的时间内拿下吉州,彻底终结江南西路的战事,然后挥兵前往惠州与塔出汇合。

只不过忽必烈也是军事奇才,他也知道吉州迟迟难下,并非李恒无能,只是要以有限的兵力攻克重兵驻守的吉州恐怕是力有未逮,因此,万一吉州不克,而灭宋战事又急需兵力的时候,李恒只能撤军!

但是李恒一旦撤军,江南东西两路将再无大军驻守,那么自夺临安之后的战果将会转瞬即逝,江南两路一丢,我军的兵锋必然直指浙江临安!届时,天下震动!”

赵时赏的话似是振聋发聩,没有人会质疑这番话当中是否存在谬误,因为是事实,否则一直不瘟不火攻打吉州的李恒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跟疯了似得强行攻城!

攻城不克,为何宋都木达派遣骑兵搜罗百姓,驱赶攀城,而李恒却未阻止?

要知道违背忽必烈的旨意,哪怕只是口头上的意思,宋都木达是蒙古人或许会倒霉,但不会死,可李恒就未必了。

这已然说明李恒已经意识到战局已经到了严峻且很可能难以收拾的地步!

所以吉州战事只能速战速决,唯有如此才能不让忽必烈的怒火倾泻到自己的头上!

“因此,下官以为,快则十天八天,短则一个月,只要李恒收到元伪帝的旨意,就必须会放弃吉州争夺战,但是他也不可能放任吉州出兵收复江南两路威胁浙江,因此李恒至少会留下一万精锐骑兵驻守城外,只要我军出吉州城,便袭杀之!”

文天祥眉头稍微舒缓了些许,赵时赏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话,可也说出了自己的推断。

意思很简单,对于元军驱赶百姓这种卑劣到发指的行径,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阳谋要是那么容易便被破解,那还算个屁的阳谋。

但是赵时赏推算李恒无法久留,意思也就很明显了,一旦李恒得到忽必烈的旨意退兵前往惠州,那么这个阳谋自然是不攻自破,只不过其中还要死伤多少无辜百姓,谁也不知道。

唯一让文天祥有些郁闷的是赵时赏说的那句如果李恒留下一万精骑,那么吉州守军就动弹不得!

话说的不好听却又是事实,二十万散兵游勇都算不上的乌合之众,一旦出城,敌军一万骑兵就足以将之冲杀到溃不成军!

一想到这文天祥就无比郁闷,赵时赏在邓云待的时日绝不算短,可以说对于逐虏军如何搭配伙食,如何严明军纪,如何以正军法,如何训练战卒,甚至如何布下长枪大阵都是了然于心。

这些邓云完全没有藏拙的意思,所以被赵时赏照葫芦画瓢学了个通透,唯一没学到的就是枪械制造!

这也是邓云唯一敝帚自珍的地方,赵时赏也曾直接开口问过,但是邓云回答,此乃军国杀器,是宋军能够战胜元军的唯一希望。

邓云对于文相对大宋的忠诚从不怀疑,但是对文相麾下的兵将却持怀疑态度,一旦战局不利,谁也不敢保证这些兵将是否会倒戈易帜,一旦文相督军府学会了火枪锻造之法,又被叛变的兵将带去了元廷,那么等待大宋的没准就是灭顶之灾!

邓云说的有没有道理?

很有道理,于是赵时赏也就放弃了觊觎火枪锻造法的心思。

只是可惜,其它所有的一切照搬到了督军府,效果却差的让人发指!

督军府内的兵说白了就是一支支草莽聚义到文天祥的帐下汇合而成,除了服文天祥本人以外,其余就没一个能让他们心服口服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让他们拧成一股绳,完完全全按照邓云的练兵之法去锤炼几乎不可能实现。

另外,在逐虏军练兵最重要的两点就是队列和体能,队列靠的是无比严明的军纪约束,体能则要靠充沛的饮食供应,而这两点,督军府没一项能具备……

于是文天祥只能放弃……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宋末之席卷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宋末之席卷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8章 赵时赏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