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骗两个也是骗

第六章 骗两个也是骗

待那两人走远了,杨天行出了一口气,看了看钱袋,里面都是铜板,足有百枚之多。

杨天行脸上洋洋得意,心里还有些不敢相信,这两个人也太容易被骗了。不知这是古人的心思简单,还是这两人格外笨一些呢?

一想到这俩人会将酱料包往那地方凃,杨天行便忍不住笑了起来,这老坛酸菜虽然不是麻辣魔鬼椒,可那点辣椒也够他受的了!

想当年吃完变态辣的鸭脖去撒尿……不堪回首的往事啊。

杨天行心里又想,过不了一天,这两个人就会识破计谋。最迟明天,就会跑回来找麻烦,看来得提前想出个办法防他。

怎么办呢?

跳到河里洗了个冷水澡,躺在树荫底下翘着二郎腿小憩一会儿。心里在思索,这一包吃剩下的方便面,就卖了一百文,这还是没准备的情况下。

要是将这一包方便面,拆开成几部分,再编造一些故事,卖给那些有钱人,这岂不是能赚大发了?

杨天行如此这般想着,逐渐迷迷糊糊了。半睡半醒间,耳厢边传来马蹄声,没多久马停在了河边,有几人在说话。

难道是他们识破了计谋,去而又返?杨天行不动声色,微微睁开眼睛,看到路边停下了一辆马车。车夫牵着马在河边饮水,还有一个书生打扮的人,也下车活动筋骨。

“再走二十里路,便能到六合县了,天黑之前就能赶到县城了。”老车夫在一旁缓缓道:“此番科举失利,不要放在心上。公子尚年轻,这次就当去见见世面了。”

“唉……”那位书生模样的人叹气道:“平日在家里听人夸奖,自以为才气纵横,可以睥睨天下。此番一试,乃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鲁某不过是平平之资耳。”

“公子何须这样。”车夫指着杨天行道:“少爷就算没中举,可总比这等碌碌无为,大白天酣睡的人要强!少爷都入京赶考过了,这人还只能在这里放牛,做一些七八岁孩童都能做的事情。”

哈?我惹你啦?躺着都要挨骂,这是他娘主角才有的待遇吧!

杨天行躺在树荫底下,听着这两个人议论,还指着自己说三道四,心中便有了不快。小爷弱冠之年就有老婆了,你有吗?单身狗!

“就是怕回去之后,家父会……”书生模样的人叹了口气,他身旁的车夫赶紧道:“少爷万不可这么想,科场之上,落第才是常事。你不知道,知县大人当年,也考了四次才中,一定会通情达理的。”

知县大人?

杨天行心中一亮,原来这单身……这书生他爹是知县,嘿嘿,要是能攀上知县的关系,那别说黄保长不敢惹他了,就是翻过身来当一当杨保长也不是不可能呀!

啧啧,欺男……霸女啊!

骗一个是骗,骗两个也是骗!骗小混混就得用怪力乱神,骗文化人那就得……先装作是个文化人!

杨天行再一次计上心来,故意吸引眼球夸张地伸了一个懒腰,打着哈欠,大声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野春睡足,山外日迟迟。是谁在这里扰了我的清梦啊?”

鲁子晋踏上马车的一只脚又放了下来,转过头仔细琢磨刚才杨天行念的诗。欣然走上前,朝树底下的杨天行长揖道:“这位兄台,鲁子晋这厢有礼了。方才兄台一首五绝,颇有靖节先生之韵味。”

靖节先生就是陶渊明,这杨天行还是知道的,转过身来,故作一副文绉绉的样子道:“山野村夫,岂敢与靖节先生相比,不过是随口念几句粗语,能入公子之耳,不胜荣幸。”

车夫不明就里,在一旁劝道:“少爷,这人说不定就是在戏台上听了几句,随口念而已,还是赶路要紧,上车吧。”

鲁子晋出手一拦,还是不肯离开,笑了一声道:“出口成章,不是才华横溢者不能为。在下见这位兄台,颇有一见如故之感,请教尊姓大名,望与兄台结交朋友。”

杨天行却欲擒故纵,摆手道:“在下结交朋友凭缘分,也凭志同道合,相见即是有缘,可这志同道合嘛……我考你一道题,如何?”

车夫颇有些生气道:“少爷,不用跟这种人废话,少爷跟他交朋友,乃是他天大的福分,他还提要求?”

鲁子晋却不听他的,欣然回到:“鲁某这厢请教了!”

杨天行略作思考,道:“这道题十分简单,你要是不靠别人帮忙,把你自己的身体,从地面上举起来,那就算我们志同道合。”

鲁子晋闻言一愣,低着头想了片刻,又伸手提自己腰带,在原地蹦了蹦,试图将自己举起来,可奈何根本举不起来。

于是问道:“这位兄台,莫不是在做俚戏,这天地下的人,就算能举千钧之鼎,谁能将自己举起来?兄台能举否?”

杨天行哼了一声,回道:“在下既然提了这个要求,自己当然能做到,你可以再考虑几天,这其实很简单。”

“我从来不与不举的人交朋友!”

说罢,杨天行则是大笑一声,飘然潇洒而去,旁人看了,还真有三分隐士的味道。

“兄台,家住何方,我举起来了去哪里找你?”鲁子晋急忙问道。

“就在此地林府。”

“原来是林公子……”

“错了,我是杨公子!”

鲁子晋看着杨天行的背影渐渐远去,感叹道:“将自己举起来,这怎么可能呢?将自己举起来?这怎么可能呢!”

“怪哉,怪哉!”

“奇人,奇人啊!”

杨天行走了挺远才转过身伸着脑袋看,只见那鲁子晋已是上了马车走远了。杨天行叹了口气,心底道,希望那傻小子能上钩吧。

牵着牛回庄子,按后世的钟点来算,已是下午三四点了。干农活的陆陆续续回来,回到家里的,赶紧劈柴烧水蒸饭,趁着天亮把事情都做完,这样就能剩下灯钱了。

这时炊烟袅袅,晚霞千里,清风徐徐,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朴实的泥土的芳香。

牵着牛路过一间茅屋时,忽然听到屋子里有人喊姑爷,转过头一看,只见一个农妇提着娄子出了茅屋,笑着递过来道:“姑爷,这是新打的河鲜,姑爷拿去吃,补补身子吧!”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南宋逍遥赘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南宋逍遥赘婿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章 骗两个也是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