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黄忠的无奈
黄忠看见韩成举起三百斤的大石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眼中充满着惊诧。
自己去进剿黄巾也就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走之前韩成的力量才刚刚进入到四品,也就刚刚能有三百斤的力气吧,短短三个月不见,竟能轻轻松松的举起三百斤石头,双臂的力量恐怕不在三百五十斤之下,这增长速度也太快了吧。
虽然到了引气阶段,个人的悟性和武艺提升的速度有关,可是,即使个人悟性再强,也没听说过三个月长五十多斤力气的,难道我徒儿是个百年不遇武学奇才?
韩成不知道别人的修炼速度,所以不知道自己的修炼很是妖孽,还以为自己修炼的很慢呢。
大概是因为韩成穿越而来,灵魂比一般的普通人强大太多,故而在引天地精气进入身体的时候,比普通人吸收的天地精气多一些的缘故吧,所以才能更快的强化身体,提升力量。
看到黄忠归来,韩成心道果然不出所料。现在这个时候,大部分的黄巾应该都被攻破了,正应该是论功行赏的时候。有关系的人,现在都应该怎么夸大自己的功劳,让自己职位升迁,或者得到更多的奖赏。
而师傅黄忠呢,打仗的时候肯定是最勇猛的,这是师傅的个性。至于升功劳的时候,师傅回家了。
所以说黄忠剿灭黄巾的功劳呢,升迁是不用想了,估计也就给点钱安慰一下,毕竟上层军官在自己升迁的同时也不能太寒了下层将士们的心。要是军官升迁了并且一毛不拔,下面的将士们谁还会给军官卖命呢,必要的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好的。
黄忠从军中回来,来到舞阳看看自己,韩成感到心里一暖,想到师傅现在的状况,只能说道:“师傅,我们出去喝一杯吧,算是徒儿庆祝你凯旋归来。”
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对于军士来说,面对忧愁,喝一杯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
黄忠面对自己的现况,也十分郁闷。听到喝一杯,仔细一想,是个不错的主意,至少能解除心里的郁闷,于是便答应了韩成。
黄忠带着韩成来到城中的一个小酒肆,找一处僻静位子坐下,便吩咐掌柜,“来两壶酒,再切三斤酱牛肉,来两个小菜!”
面对自己的徒弟韩成,黄忠打开了话匣子:黄巾叛乱发生,自己受到左中郎将皇甫嵩的征召,进剿颍川地区的波才黄巾军,每次打仗必冲锋在前,于千千万万的叛军中,进进出出如无人之境,斩敌砍将如切菜砍瓜一样。然而,到了最后立功行赏的时候,黄忠的长官说:“你家中有事,先回家看看吧。”
这时,一名伙计送来了两壶酒,韩成给黄忠满上酒,端杯敬他,“师傅在军中大显神威,立下赫赫军功,必将封荫妻子,功成名就。”
黄忠看着对面亦徒亦友的韩成,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刚才的话说出来,让黄忠有点后悔,心中的苦闷,和徒弟说干嘛呢?他毕竟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
以前韩成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知道黄忠脾气火爆,据野史记载,黄忠是因为听了关羽的“不与老兵为伍的话”气死的。
看到黄忠师傅欲言又止的样子,只能先开口说道:“师傅莫叹气,徒儿听过一句话送给师傅,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请师傅放宽心,凭师傅的武艺能力,总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师傅一定会成为大将军的,徒儿保证。”
黄忠心中郁闷瞬间减轻了许多,高兴地说道:“好一句不坠青云之志,当浮一大白。”韩成看到黄忠开心的笑容,说道:“徒儿遵命。”
徒儿的一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让黄忠想起了当年刚从军时的景象:激情满满,斗志激扬,虽然穷,但是有着一颗报效国家的热心,不怕吃苦不怕吃累。
从军十余年,热血早已不再,一场场战争,一次次的升迁无望,磨砺着自己的心脏。然而,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教了一个好徒弟,不仅是世家子弟,而且人仁义,重情,有韧劲,将来极有可能一飞冲天,前途不可限量。
第二日,黄忠来到韩府练武场。
“成儿,为师虽然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只有这刀法与箭术小有所成,你也达到了四品,身体基础不错,可以学习招式了。从今日起,为师的刀法招式就传授给你了。”
说完,扔过一柄二十斤的大刀。
“看好了,为师的刀法化繁为简,一共有这么九式,你仔细看着。”话罢,黄忠用一把四十斤的刀将自己的九式刀法淋漓极致的展现了出来。
黄忠的刀法看似平淡无奇,但给韩成的感觉却是平淡中充满着招式的变化。经过了一上午的模仿与演练,韩成也没有找到刀法的诀窍,只能在以后的练习中慢慢领悟了。
用过午饭,黄忠对着韩成说道:“招式都是一步一步慢慢领悟出来的,你先不要着急,有时候冷静下来想一想,对招式的领悟有可能有着更好的理解。”
所以以后你每天上午练刀即可,下午我建议你练箭术。
练习箭术,我需要强调一点,箭术不同于刀法,我的刀法,能不能达到我的境界甚至更高的境界,需要一定的悟性,悟性这东西每个人各有所长,我不能强求。
但是,箭术不一样,只要你按照我的要求,认真练习,至少也能达到百步穿杨的境界,如果你达不到百步穿杨的境界,只能证明你偷懒了,那我将亲自废掉你的双手,不能让你瞎了我黄汉升的名声。”
韩成心想:“得,这股子牛劲又来了。我还是好好练吧。”
“既然开始学习箭术了,为师也不能藏着掖着的。”
说罢,递过一个扳指来,“别让弓弦伤着手。”
韩成看着手里的扳指,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只是隐约中透露出一股古朴的气息,价值不菲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