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召见吴三桂

第477章 召见吴三桂

刘芳亮不再犹豫,立刻下令道:“命令毫侯率两万人马去接应关宁军。”

掌旗官在城墙上挥舞旗帜,随后东面城墙下的陈永福亲自率领一万步兵,白旺和丁国宝各率领五千骑兵开始向前缓缓行进。他们早就准备好了,阵容整齐,但前行的速度并不快,陈永福的目的是给清军压迫感,让他们主动撤兵,因为今天显然不是双方决战的日子,只是一个开胃菜,决战应该在明天。

清军查看到了大顺军的动向,立刻飞骑报告多尔衮。多尔衮估量战场形势,现在很难在短时间内打败关宁军。而大顺军的战斗力也很厉害,到时候两面夹击,会对清军不利。今日清军作战已经很疲惫,不如把决战定在明日。于是他传令,让清军停止猛攻关宁军,稳住阵脚,听到锣声退兵休息。

关宁军感觉到敌人不再进攻,纷纷撤退,回到河床东岸,两支战斗着的队伍慢慢分开。同时吴三桂也下令猛攻山岗的杨坤撤兵。于是,正在激战着的队伍纷纷撤退,随后,各自阵营的锣声都响了起来。

这一场激战,时间不长,只有一个多时辰,但十分激烈,双方都死伤上千人。关宁军更多些,有三千人左右,清军也阵亡了八百多人。这样的死伤不算严重,对清军而言,虽然获得小胜,但敌人来了援军,而且实力不弱,这在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更降低了士气。尤其是京师东面的清军已经后撤了,吴三桂的军营向前驻扎到了京师城下和陈永福军营连在一起。实际上围攻京师的计划已经失败了。

战斗结束后,京师东面的朝阳门便打开了,这也是清军围困京师二十多天以来,第一次打开城门,这对大顺方面的士气也是一个鼓励。

战斗结束后,李牟率先进城,在文华殿中被范青接见。

李牟进殿之后,给范青行了叩拜之礼。范青伸手笑道:“爱卿辛苦了,免礼平身。”

待到李牟起身,范青又笑道:“爱卿这次任务完成的不错,可谓是大功告成。”

听到皇上的赞誉,李牟很激动,李岩站在一旁,看到自己弟弟立了大功,也十分欣慰。他们不曾知晓的是在正常历史上,此时,他们二人都被李自成猜忌,一起做了刀下之鬼,正是范青的到来改变了二人命运。

李牟拱手道:“多亏了皇上的英明决断,还有咱们大顺朝的强大实力作为后盾,臣才能不辱使命。”

范青笑道:“你说的对,但也不全对。朕的英明决断和咱们大顺朝的强大实力也得有人向吴三桂讲述啊!要不他怎会知道。所以多亏你的口才学问,才能游说吴三桂成功,朕这次记你一大功。”

李牟再次拜谢,然后说了吴三桂想要求见的事情。

范青笑道:“让他速来见朕。”

此时,吴三桂正在视察军营,上午的战斗之后,关宁军伤亡很大,受伤的军官都放在临时搭起的帐篷当中,洗干净血污,等待包扎,一般士兵则在树林中包扎。看到死伤这么多人,吴三桂微微皱眉。忽然,从陈永福军营过来一名传令兵,带过来几名大顺的军医,还有一些药品。还说军粮、帐篷等物资,一会儿就从城中运过来,这让吴三桂和关宁军的将领心中十分感动,还说,皇上要给今日受伤的将士记功。

吴三桂用带着感情的语调大声宣布,“感谢大顺军的支援,大顺皇上说了,今日受伤将士,一律记功,分别奖赏白银。阵亡将士,另行清查造册,对将士从优抚恤!”

听了这话,关宁军军心振奋,众将士都赞大顺皇帝仁慈慷慨。

吴三桂知道了范青正等待接见他,慰问了受伤将士之后,便亲自进城面圣。

进入紫禁城之后,吴三桂看着熟悉的殿阁广场,心中十分感慨,几年前,他也曾来过此处,那时还是明朝崇祯皇帝,此时换成大顺皇帝,但殿阁楼台依然还是原貌。听说新皇范青已经把紫禁城当成了自己的家,计划把大顺国的都城从开封迁到此处。果真如此的话,就更证明了范青的帝王眼光。

在文华殿中,范青高居御座之上,大顺朝的文武重要将领几乎都来了,文臣以李岩为守,大学士傅宗龙、六部尚书,六部侍郎,加上各种文官,武将因为负责守城,只有刘芳亮一人,但加起来也有一百多人,气氛十分隆重。

进入文华殿之后,吴三桂立刻跪在大殿中央,恭敬的叩拜下去,口中朗声道:“罪臣吴三桂叩见大顺皇帝,大顺皇帝万岁,万万岁!”

“吴爱卿,免礼平身!”

等吴三桂站起来,范青温言安慰了几句,随后,问了今天大战的情况。吴三桂回答时,故意夸大了清军的实力,说清军今日动用了五六万的兵力,而他的兵力只有三万。虽然处于劣势,但他率领关宁军勇猛作战,把清军杀得死伤遍地,但关宁军也损伤很大。他自从带兵以来,还从没经过这样的恶战。

吴三桂一面回答,一面偷看范青的脸色。他早就听说过范青是个年轻的皇帝,但此刻真的见到范青的面容仍然感到有些吃惊。书上说,李世民登基时才二十多岁,难道范青有李世民的能力?

范青一直神色温和的看着吴三桂,这中华历史上最大的汉奸,是一名看起来相貌堂堂的中年男子,身材魁梧,国字脸,一双浓眉,同电视剧里古代英雄的形象没什么区别,看来人不可貌相啊!

吴三桂看范青一直在微笑,惴惴不安的心也放松下来,都传说新皇仁慈,也许是真的。

随后范青又问他这些年与清军作战的经历,吴三桂做了更详细的回答。说他这些年一直在边军抵御东虏满清,对东虏恨之入骨,所以见到满清入关,围攻京师,就立刻率领大军过来帮忙。

范青笑着说:“吴爱卿,你不是过来帮忙,你就是咱们大顺的人了,从此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你就是朕麾下将领,你要忠于朕,忠于大顺朝,为朕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朕也要封赏你,让你作为大顺朝的开国将领,把荣誉传之后代。”

吴三桂因为说错了一句话,被范青说了这一大篇,心中暗自后悔,后背上也出了汗,但他不敢说别的话,只能叩首称是。

范青又道:“吴爱卿,以前你代表明朝和大顺是敌对状态。但天下没有不灭的王朝,大明气数已尽,当灭,大顺顺应天意,当兴。所以以前敌对交战,还有为崇祯复仇的事情就不用说了。从此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你们关宁军也要用我们大顺的称号,服饰,旗帜,此外,我们大顺的军纪要求较严,动百姓的一根草,一颗粮食,定要用军法处治。”

吴三桂连连说:“谨遵皇命。”

范青又道:“这次大顺军灭亡明朝,建立新朝,是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平定天下乱世,抵御东虏侵略。朕已经答应封你为辽东王,这也是我们大顺朝的第一个‘王’,可见朕对你的倚重,从此以后,你要尽心尽力的为我大顺作战,你和你麾下将士,朕都一视同仁,只要立下大功都要封赏封爵,让子孙长享富贵。”

吴三桂心中感激,再次叩拜道:“谨遵皇命,至于封三桂为王,实在不敢。三桂只求能够打败满清,抵御外侮,救我中华子民,就心满意足了。”

范青笑道:“封你为辽东王,是应该的,你在大顺朝最艰难的时候,主动前来投靠,这拥戴之功,是很大的。但现在东虏未灭,暂时还不能给你举行册封仪式。目前打仗要紧,你要努力作战,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望。现在大顺朝中有许多前朝投顺的将领,比如你熟悉的唐通等人都受到朕的重用,所以,你不用担心,只要你奋力作战,朕自然会给你封赏。”

吴三桂听到这话,又是安心又是感激,连连叩谢皇恩。

随后范青又颁布圣旨给吴三桂大军的犒军赏赐,银子若干,还有猪牛酒水之类的。最后笑道:“就这样办吧!吴爱卿,你先回去,今晚,待朕制定作战计划,拟明日一早,就与满清决战,你与朕的大顺军戮力同心,明天必定会收获一场大胜。

等吴三桂走后,范青带着李岩、傅宗龙和刘芳亮三人回到武英殿,商议了明早与满清作战的计划,这计划其实范青早就和李岩商定完了。此时,刘芳亮已经对范青佩服的五体投地,再也没有什么异议了。

当晚,范青召幸了小费,一场激情之后,疲倦的小费很快睡去了。范青却一点睡意都没有,想着明天这一战,将是他来到这时代以后,最重要的一战,将决定他能否建立一个强大王朝的关键之战,一股兴奋和急迫的感觉将瞌睡完全赶跑了。范青从来不信鬼神,但此刻却忍不住在心中默祷:“老天爷保佑我们汉家天下,让我们一切顺利,明日打败满清,一战获胜。”

这天,满清和大顺重新调整了阵地,满清将四面围城的清军都集中到了北面,而大顺也将兵力集中北面,明天就在京师北面将发生大顺和满清的第二次野战,鹿死谁手,就看明天了。

当晚一整夜炮声不断,满清将大炮都集中起来,向北面的大顺阵地开炮。大顺军北面城墙上的大炮也不断还击,炮声中,两军人马调动,不停的做着调整,为明天的决战做准备。

深夜,在满清的大帐之中,多尔衮脸色忧虑。经过上午这一场激战,满清虽然占了上风,但是多尔衮的心头反而更加沉重。他承认吴三桂的关宁兵是一支精兵,但根据以往作战的经历,吴三桂在野战上应该比清军差许多。可上午的战斗清军并无明显优势,这证明什么?清军的战斗力和士气在下降,不论多么强大的军队,在远离自己家乡千里外的异国,连续作战数十天,而且屡次受到挫折,现在又面临粮草不足,伤兵很多的情况,都会士气下降,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休整。但现在他显然没有时间去休整了,明日就是一场决定生死的大战,可他心中紧张彷徨,没有一点胜算,这种精神状态,也是他作战多年中,从来没有过的。

多尔衮十几岁就随着父兄作战,至今也有十几年了,但他从来没有在大战之前,心情如此沉重。他很后悔自己料敌失误,中了敌人和谈圈套,洪承畴苦心劝谏,反被他申斥,最后自杀。他一面抽着烟,一面在心里问道:“怎么办?怎么办?”

此时,帐中的将领还在叙述白天作战的情况,多尔衮心不在焉的听着,白天作战的经过他已经看到了,那时,他站在小山岗上,看着吴三桂居然敢派军队来进攻他,有那片刻功夫,他心中的怒气不可遏制,他曾想自己亲率白甲兵冲下山岗,将这些关宁兵杀个片甲不留,就像自己二十多岁时,在战场上勇猛冲锋一般。但范文程用眼神阻止了他,他想到自己是一军之主,不能如此失态,这才控制住了冲锋的欲望,但这样的急躁心态也是多年来带兵征战从没有过的。

但满清诸将显然是体会不到他的沉重心情的,阿济格一面说着战况,一面还没心没肺的笑着,嘲笑当时关宁军忽然看到他的伏兵时,有多么慌乱可笑。有几名满洲将领也跟着笑了。多尔衮注意到,范文程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等阿济格讲完,多尔衮转头望向范文程道:“范院长,你估计现在流贼一共会有多少人马?”

范文程略一低头沉思,抬头回答道:“咱们与大顺军交战多日,大顺军布置在城外四面城墙之下,每处军营大概有一万人左右。城上守军,每面城墙都在五千人以上,估计大顺军精兵在六至七万。这次关宁军倾巢而来,兵力在三万左右。流贼和关宁军合在一起,现在总兵力在十万左右。”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顺第一谋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顺第一谋士
上一章下一章

第477章 召见吴三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