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波刚落,又起一波

第12章 一波刚落,又起一波

炎城,县粮食收购站。

下午两点,收购站的大门重新开放,周边围了一圈的小商贩像一群闻到血腥气的鲨鱼,哗的一声向前挤去。

身穿蓝色工衣的粮站警卫人员一边拿着警棒维持秩序,一边手持大喇叭喊:“排好队,排好队,一个个来,不然持续乱了,我们有权停止粮食收购,再说一遍,排好队,排好队……!”

大喇叭喊了好几遍,现场的秩序果然平静多了。现在是八月末,短短两个多月,像胡爱国这种小商贩的数量,在整个炎城已经能把粮站的大门给围着水泄不通。

这还真应了司马公那句老话,茫茫众生,皆为利来,皆为利去!在挣钱这个大行当面前,聪明的人真的很多。

前些日子,镇上的粮站对于玉米的收购价格狂降低六分钱。起初,胡爱国以为这是个例,就去周边的乡镇粮站打听了一下,发现都普遍降了五六分,甚至有的减额达到八分。

听人说,县里的收购价比较高一下,于是胡爱国赶紧找来发小王红军,用他的皮卡,把这段时间积攒的玉米全部拉过来。

紧赶慢赶,两人来到这里的时候早已是人山人海。排了一上午队,直到人家粮站的工作人员中午停止办公,也没有轮到他们俩。

俩人心里有事,也没有什么胃口吃饭,蹲在人家墙根儿就着井水草草吃了两个从家里带来的馍馍,就趴在车上迷糊起来。

哪想到下午一开始,又是这种情况!

忽然,队伍的最前面传来一阵喧嚣。一名身材壮实的汉子和负责过称的女收购员吵了起来。

汉子抓起一小撮筛网下的玉米,吹掉上面的浮灰,非常气愤的问道:“我说这位女同志,你懂不懂规矩,这是粮食,不是浮灰,只是颗粒小了一些。”

一听这话,女收购员把天平秤上的砝码甩到一边,杏眼一瞪,说:“哎,我说这位同志,我是收购员,还是你是收购员,我们这儿现在就这规矩,你爱卖不卖……!”

“老天爷哎,这是不让呃过了,卖卖卖,老子大不了不干了。”

在现实面前,七尺的汉子也会弯腰低头,毕竟身后还有一家老小在等他回家开锅。

王红军划亮一根火柴,给两人点燃指间的香烟,在烟雾缭绕间哼了一声,问道:“怎么样?看出点儿什么道道来没有?”

胡爱国猛吸一口,把口中的烟气吐掉,说:“以前收玉米的时候,他们只筛去粮食上面的浮灰,现在连颗粒小的都一并筛了,这样看似价格比下面乡镇高一下,其实……!”

王红军抢过话茬说:“其实就是TMD一个陷阱,老话说得好,货到地头死,其他人可没有我这样的哥们儿,还帮你用车拉回来,瞧见没,那些筛出来的粮食只能贱卖了,怎么的,你还卖吗?”

“卖他奶奶个腿!”胡爱国吐掉口中的烟蒂,说:“店大欺客,老子不当这个冤大头,谁TM爱当谁当。”说着起身向皮卡走去。

王红军问道:“接下来去哪啊?”

胡爱国摆摆手,说:“找个地方喝两盅,反正下午有的是时间,闲着也是闲着。”

“哎!你这人讲不讲理,老子下午还有事呢?”

“滚一边去!”

“得,整TM一个混不吝!”

城关大街,老李家菜馆。

开放多年,像这种领着个体户营业执照的小饭馆,在这条大街上已经开了好几家。对普通人来说,这里的优缺点明显。优点是不用粮票,量大味道还好,最关键老板人还客气,缺点就是有点儿贵。

不过对于胡爱国他们这种二道贩子来说,这都不事儿!(看来胡杨的老爹在挣了几个小钱以后,有点儿飘了。)

现在不是饭点儿,店里的人很少。除了坐在店门口,拿着收音机听评书的老板,坐在灶台前摘菜老板娘,就剩下坐在椅子上等人胡爱国。

等人的空当,他的指间又夹起一根大光,一吸一吐之间想着当前的烦心事儿。

要说不愁,纯粹是瞎话!但愁有用吗?这倒霉的世界根本就不会怜悯一个失败者。更何况他自己背后也有一大家子在等着开锅呢!

想到这里,胡爱国不自觉间把指间的香烟掐灭,暗暗放了一句狠话,事情必须解决,谁也别想阻碍老子过上好日子。

至于事情到底怎么解决?他自己又不是泥捏的,活人还能被尿憋死?

“老李头,开锅了!”胡思乱想间,王红军的大嗓门从外面传来。“好嘞!”听到声音,老板笑眯眯的应了一声,起身系上搭在一边的围裙,转身来到灶台边,掀开铁锅上的大锅盖。顿时,一股肉香传进胡爱国的鼻尖。

片刻功夫,王红军提着两瓶杏花村,大大咧咧的从外面走进来。看见胡爱国就喊:“爱国,瞧我把谁给你带来了。”

话音一落,穿着一身蓝色工衣的刘思远从他身后冒出来。原来,当王红军去外面买酒的时候,恰好碰到从单位出来的刘思远。也不管人家下午还有没有事儿,不由分说的就把人给拖了过来。

严格说来,刘思远算胡爱国的表妹夫。虽然当初他们这群土著挺看不上刘思远这个细皮嫩肉的城里人,但这几年的表现,确实让他们这群人刮目相看。

胡爱国拉开椅子招呼刘思远坐下,王红军把酒水放到桌子上,当场打开满了三盅。待老李头把散着肉香的猪汤上桌,酒席瞬间开始。

酒场上的男人没有什么话题是不能聊的,王红军说起了最近跑车的趣闻,说周边县的小煤窑是越开越多,但矿山出事儿的也越来越多,在这个人人都想发财的年代,命越来越不值钱了。

刘思远则聊起了厂子里的体制改革。最近几年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像他们这种小厂子的效益是每况愈下,而厂领导却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上面的意思是看能不能学着南方的经验,也尝试一下承包机制。听到这里消息,说实话,刘思远动了一下小心思。

最后聊起了最近玉米价格的狂跌,刘思远毕竟比他们多读了几本书,给两个大老粗解释了一下这其中的内涵。

去年,国家在农业领域开始推广化肥种植。从上面发下来的化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拿出了一部分资金进行补贴。事情坏就坏在这个补贴上。

炎城虽说算不上一个穷县,也远远达不到F县的标准。县里财政上要想达到收支平衡,只能实行老规矩,想办法从农民头上把这个财政补贴收回来,于是今年的玉米收购价格就开始大范围的狂跌。

“啪!”听到这里,胡爱国忍不住拍了一下桌面,说:“这不是坑老百姓吗?”

王红军无奈的摇了摇头,说:“从古到今,历朝历代,从来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至始至终,我们这个群体都出于社会的最底层,不坑你们坑谁?”

“也不能这样说。”刘思远摆了摆手,说:“国家的大方针总体上是好的,只不过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中被某些地方给可以歪解了。”

胡爱国问:“那就没办法了?”

刘思远说:“有倒是有,就看你有没有这个魄力。”

胡爱国说:“我老胡最烦你们这种读书人,有事只是直接说啊,别卖关子。”

刘思远说:“听说过我们县里的老油坊吗?”

胡爱国问道:“不是去年被政府关了吗?哎?”想到这里,他狐疑的看向刘思远,“你是说重开老油坊?”

刘思远说:“对喽!,我听说这次体质改革,老油坊也在改革的范围之内。如果你能把这家厂子给承包下来,那你收购的玉米就不愁没有去处了,同时你还能借助这波行情发一笔横财。要知道最近玉米收购价掉了,可食用油的价格可是胡胡往上冒。”

看着两个好友聊得热火朝天,王红军忍不住给两人扑了一盆冷水。

“问题是老油坊的产权怎么界定?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你去承包,最后还的挂靠在商业局名下,到时候一旦起争执,人家一纸调令就能让你滚蛋。”

“这倒是一个问题!”听发小这么一说,胡爱国又沉默了。还是刘思远的脑子比较活泛,提议道:“不如以大队的名义向县政府提出申请,以集体企业的形式并购老油坊。反正老油坊已经倒闭多时,企业的设备堆着堆着,白白浪费国家资源。我想这个提议县政府应该会同意的。”

王红军想了想,说道:“这倒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说道这里,他的眉头忍不住一皱,说:“坏了!”

“怎么了?”

“又出什么事儿了?”

看着两人疑问的目光,王红军道:“队里也种了大片的玉米,最要命的是我们还没有领上面下发的化肥。”

经王红军怎么一提醒,两人顿觉情况严重。

刘思远说;“确实要坏事儿!”

或许自己的老子是村里的领头羊,对于这种情况胡爱国更加感同身受。忍不住又拍了一次桌子,说:“这是要乡亲们的老命啊!”

最后,三人各怀心思,聚会匆匆而散。刘思远继续回到厂子里看各位领导扯皮。王红军带着胡爱国回村里。这里的情况还得告诉家里人,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这边王红军带着发小慌忙上路,而那边在回村的乡间小道上,胡家老三胡卫国正骑着一辆红色的本田王,带着自己娇艳的未婚妻,意气风发的行进在回家的路上。

此时,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回档八零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回档八零后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章 一波刚落,又起一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