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 临津江之战
1592年5月初,自朝鲜国王李昖放弃汉城、出奔平壤后。日军第一、第二及第三番队五万兵马随后继续北犯。朝军退守临津江,开城一线,将江上船只全部泊于北岸,以防日军渡江。为稳固临津江防线,李氏王庭调集北镇兵马南下。战败的主将金命元、副将申恪、李镒等人也收集溃兵分赴江岸固守。
史载:“时李阳元、申恪、李镒、金友皐等在大滩,金命元、申硈、李薲、韩应寅、刘克良、边玑等在临津。命元等收合散卒,部勒诸军,列守江滩,敛江中舡只,悉在北岸。贼众结阵于南岸,无船可渡。朝廷接驰启前后溃败之状,急调京畿黄海兵马,添助元帅之军。以遏西下之贼“。朝·申炅《再造藩邦志》)
然而战事一旦稍缓,党争不休的朝鲜人又开始内乱不止。副帅申恪自汉城兵败之后,一直收集溃兵在汉城附近游动作战,主帅金命元令申恪渡河北撤据险固守。但申恪在得到其族弟永建堡兵馬萬戶申礎所部胡骑弓手的支援后,于扬州螃蟹岭设伏,斩获六十余级。这是朝鲜官军第一次在陆战中击败骄横的日军。然而金命元却诬告申恪“不遵号令”之罪。在右议政兪泓澽唆使下,李松命使臣携圣旨前往军中执行斩首申恪的命令。待申恪杀敌的捷报传至平壤后,朝廷急派第二拨使者欲追回前一道旨令时,申恪已被冤杀。
朝鲜王室对“错杀”勇将申恪一事追悔莫及,转而恼恨“诬陷良将”的金命元,于是派遣工曹判书诸道都巡察使韩应寅顶替申恪担任副帅,并特别交代不用尊奉金命元号令。这样,临津江前线出现了两位不相统属的指挥官,此举实属兵家大忌。(“副帅申恪自汉江之溃,仓卒间不能从命元。适逢咸镜南兵使李浑并永建堡萬戶申礎,统胡骑控弦者数百往援,恪与诸将合阵,遇贼设伏掩击,斩获六十余级。然命元愤其不从已,驰启恪不从号令,右议政兪泓澽请斩之。乃遣宣传官卽军中斩之,而捷报至,朝廷急使人止之,而不及”。“朝廷以工曹判书韩应寅为诸道都巡察使,领平安道江边土兵数千余人,屯临津,令勿受金命元节制”。)
日军被阻隔在临津江之后,一直无法渡江,遂采用示弱藏兵之计,意图把朝军诱到南岸歼灭。副帅韩应寅、京畿监司权征、咸镜北兵使申硈等不顾折衝將軍高嶺鎭馬僉節制使刘克良的规劝,皆欲出战,并申斥刘克良畏敌贪生。激愤之下,宿将刘克良自请先锋出战,朝军将帅遂定于十八日渡江作战。
史记:“贼众结阵于南岸,无船可渡。知江有備,藏兵山谷,日出游兵,循江挑战,我军不应。相持十余日,终不能渡。一日,贼焚江上庐幕,撤帷帐载军器,佯为退屯之计,以诱我军。申硈素轻锐无谋,欲渡江追袭。京畿监司权征与硈意合,约以十八日会战。或曰,我军虽多,举皆疲弱,待其休息而举事,则可取胜。应寅以为逗遛。连斩数人。别将刘克良年老习兵,詗知賊謀,请硈勿渡,硈詬罵老怯。克良曰,吾结发从军,岂以避死为心,所以不欲轻进者,恐误国事耳,愤愤而出,率其属先渡“。朝鲜《宣祖實錄》)
十七日,渡江作战的六千朝鲜先头部队遭到日军第一、第二番队三万重兵围攻,几近全灭,咸镜道北兵使(从二品)申硈、先锋将刘克良、义兵将金百寿、金光铗等遇伏,尽皆战死。只有左衞将(从三品)李戬兵败逃逸。(“十七日乘夜渡军,左卫将李戬遇贼于上流江岸,交战败绩。刘克良亦遇伏于山后,军皆奔溃。克良下马坐地曰,此吾死地也,犹弯弓射贼数人,为贼所害,申硈亦战死”。)
《再造藩邦志》对朝鲜军队败亡之象描写的淋漓尽致。据守北岸的都元帅金命元、副帅韩应寅、商山君朴忠侃等见前军溃败,弃军而逃,举阵崩溃。(“诸军奔至江岸,不得渡,從岩上自投入江,如風中亂葉,其未及投江者,賊從後奮長刀斫之,皆葡匐受刃,無敢拒者”。“商山君朴忠侃,适在军中,骑马先走。众望之,以为命元也,皆呼,元帅去矣,守滩军一时奔溃”。)
是役,朝军折损四千,日军只死伤波多野助藏,须藤源七等一百余人。(“义智临江滩令从士试渡,鲜兵以强弓乱射,波多野助藏,须藤源七等被箭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