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

道士下山

中原腹地,一座青山高耸入云,云霞缭绕,此为清圣山。

清圣山上有一座道观,道观很大,但却是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三丈高的门楼上篆刻着清云观三个大字,矫若惊龙,苍劲有力。

观内有一殿两堂,从门楼进来,正对着的是三清殿,殿内供奉着道教三清,苍颜白发、和颜悦色的老人正襟危坐在三清殿内的神坛上,手持拂尘,一股庄重令人肃然起敬。神坛下方摆放着三樽铜鼎供寻常百姓上香祈福之用。三清殿有内殿,一般作为会客之用。

三清殿后左右各有一堂,分别为静心堂和律武堂。静心堂是提供给寻常弟子早课、念经的地方,而律武堂则是他们练武的所在。在律武堂的后方还有一片校武场,弟子们经常去武场切磋武义。

与三清殿正对着的是丹房和精舍,而在精舍后面是经书楼,楼中藏有道家经文、武学典籍不胜其数,观中弟子皆可上楼阅读。经书楼的两旁则是住舍,是观中弟子休憩的地方。清云观地处清圣山山腰,上山之路崎岖难行,山下的寻常百姓少有人来此处烧香进贡,所以观里的香火并不是很旺盛。

但是对武林人士来说,清云观是个很值得尊敬的地方。三百多年前,一代宗师云阳真人力压五大门派高手,重创幽冥宫宫主,声名显赫。后于清圣山隐居,创建了清云观。后云阳道长仙逝后,其弟子留在便在清云观修行,一步步壮大了清云观。三百多年来,清云观一直是中原武林的精神领袖,深受武林人敬佩。

清晨,清圣山上云雾如幻,白茫茫一片,将清云观笼罩其中,宛若仙境。

观内弟子如往常般在静心堂上完早课,正准备去武律堂练功,平时鲜有人来的清云观很少见的来了一位客人。

来人身高体胖,宽大的白色衣衫上挂着晨露,一看便知是早起赶路来的。但是整个人却不显得疲惫,小眼睛中却含着精芒。

这人名叫朱无常,据说是个秀才,经常来观里找清虚道长聊天,观里的人都认识,但是却很少见的这么早来。

“清虚道长,老友无常又来叨扰了!”朱无常对着清云观内一喊,径直走过三清殿,往后院走去。

“吱呀”一声,丹房门开,走出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白发长须,手持一把拂尘,正是清云观现今的主事,清虚道长。

“朱学士,这么早来我清云观所为何事?”清虚道长一边请朱无常进内殿,一边询问道。

“自然是想念道长的清宁露了。”朱无常哈哈笑着,进房后不客气的找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

清宁露是清圣山产的一种清茶,得清圣山独特的气候和灵气,于春季早晨,趁着晨露还未从茶叶上滑落,从后山采摘下来,经烘烤制成,数量很是稀少。

清虚道长对他说的自然是不信的,但还是命一名道童去泡茶了。

“还是道长的清宁露好喝,入口清爽,香气馥郁,闭眼轻轻一闻,貌似还能闻到茶香飘逸在空中,我这一晚上的疲惫也值了。”清宁露端上来后,朱无常忍不住的先品一口,然后沉浸其中,一脸的陶醉样。

“胖秀才,茶也喝了,是不是该说实话了。”清虚道长实在看不下去了,开口问道。

朱无常睁开双眼,小眼睛眯着,笑嘻嘻的对清虚道长说道,“道长,你可知最近武林发生了什么大事?”

“大事?发生何事?”清虚道长一心静修,平日里很少下山,武林发生的大多的事情都是朱无常或者来清云观的武林好友告知的,对最近的大事信息却有迟缓。

朱无常端起茶盏,又轻轻地抿了一口,道,“烈阳神剑要出世了。”

清虚道长闻言有些许惊讶,说道,“消息可靠?”

朱无常努力睁开他的眼睛道,“现在武林因为这事已经闹翻天了,就你这里还不知道。”

清虚道长问,“什么时候?”

朱无常耸了耸他那肥大的肩膀道,“不知道。据说龙炎山现在异光出现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周围的温度也越来越高,火山大有复苏的迹象,武林各大门派已经派人去龙炎山了。”

“都有哪些门派去了?”

“陨剑谷,龙剑阁的人都去了,还有拳宗的人。听说苍山派和南方巫山的人也都有派人去。”

“拳宗?巫山?”清虚道长有些惊讶,“他们去做什么?他们也需要烈阳剑?”

“谁知道,毕竟是个传说中的宝物,他们想要也很正常。”

说罢,朱无常突然坐直了起来,一双小眼贼溜溜的转了一圈,问道,“道长,你今天的问题有点多啊?平常可很少见你这么关心一件江湖事,这其中肯定有古怪。现在江湖传言,烈阳剑出世前,烈阳族组长有来清圣山拜访过云真道长,真有此事?”

清虚道长沉默了许久,答非所问道,“两百多年了,该来的终于来了。”

言罢不理睬朱无常,对身边的道童吩咐道,“玄鸣,去叫清玄过来。”

“是,掌门。”道童领命,便前往后院请人去了,朱无常没有说话,静静的品着茶。

不多时,一阵轻灵但有沉稳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随后走入一个体型修长,相貌堂堂的青衣男子,他便是道童刚刚去请的石清玄,清虚道长最小的弟子。

石清玄向清虚道长和朱无常拱一拱手,“弟子拜见师尊,拜见朱师叔。”

这时,椅子上的朱无常一声短喝,“看掌!”一掌便向石清玄打去。石清玄心中一点也不慌张,提起内劲,举掌相迎。

“嘭!”一声闷响,石清玄被朱无常的这一掌击退一步,而宽大的朱无常也向后退了半步,肥硕的脸上露出一丝惊容,心道:“这小子功力又进步了。”

朱无常看着石清玄,越发的喜欢,“石贤侄真是越来越招人喜欢了,不仅人长的俊俏,功力也是越来越深厚,这才数月不见,功力又精进不少啊。”

石清玄整理了下衣衫,施礼道,“多谢朱师叔掌下留情。”

清虚道长早已习惯了他们的这种见面方式,开口打断道,“清玄,我这次叫你来,是想让你听个故事,朱学士你也一起听听。”

石清玄深知师尊叫他来绝非是听一个故事那么简单,当下也没开口询问什么,在下方找个位置坐下仔细聆听。

“这个故事要从三百多年前的烈阳族说起,那时烈阳族……”

清虚道长缓缓道来,所说故事跟江湖流传的烈阳剑的故事差别不多,少了些夸张,多了些故事。

当年烈阳族族长玄烈带数名族人来到中原寻找烈阳神剑的破解之法,但是始终找不到满意的方法,最后来到清圣山拜访云阳真人。云阳真人闻言,称确实有一法可破,但却不愿说是何方法。玄烈在清圣山整整跪求五天五夜,并以死相逼。最后云阳真人动容,才告知玄烈破解烈阳神剑之法。

原来龙炎石平常火焰无法熔炼,幽冥谷的阴火虽然可以熔炼龙炎石,但是也使得烈阳剑在锻造过程中,阴火不断侵蚀,迫使龙炎石内部火元被压。最终烈阳剑虽然被熔炼锻造而成,但是龙炎石的火元被压在烈阳剑剑体之中,不在流转,外力再也调动不起来,所以才成为一把“废剑”。

如要烈阳神剑内中火元重现神威,则需要引子将剑体内的火元重新引动,而这最好的引子就是烈阳族族人的精血。烈阳族天生适合修炼火属性功法,任何至阳至刚之物皆有益于其身体,反之他们自身对至阳至刚之物也是大益。烈阳族人体内的精血是引动剑体火元的最好引子,越是功力深厚的烈阳族人,其精血中蕴含的阳能越大,其效果越好,再加上龙炎山天生的火山熔炉,重铸神剑必定能成。

但是龙炎石铸造的烈阳剑非是凡物,而幽冥谷的阴火更是天地汇聚而成,对龙炎石造成的压制岂非一两个烈阳族族人精血能调动的,那需要的至少是数十人的精血,对现在的烈阳族人来说,无疑是灭族之灾。

玄烈闻言,苦笑不已,想来族人一直以为是天赐神物的龙炎石,竟然需要付出如此代价。自己带族人离开族群十五年,铸造烈阳剑,回来时整个族群不复往日般强盛,所剩族人已经不足百人,功力上乘者更是少之又少。不料铸造出的乃是一把废剑,最终还需要数十族人的精血才能激活。想想,真是有些讽刺和可笑,这真的是烈阳族人的命运吗,没人能回答。

玄烈仰天一声大骂,“苍天,这就是你给我们烈阳族的选择吗?我不服!”

随后玄烈拜别了云阳真人,携着族人返回了横断山脉。

三年后,武林中便有了烈阳族以身喂剑,留下烈阳神剑的传说。

石清玄很是惊讶,实在想不出清圣山与烈阳族烈阳剑还有如此渊源。平日嬉皮笑脸的朱无常此时内心也是不能平静,实在是想不到烈阳族的灭族和烈阳剑的出世,中间还有这样的一段离奇经历。

清虚道长深深叹了口气,像是回忆些什么,接着说道,“当时祖师听闻烈阳族以身喂剑的事情后,心中懊悔不已。曾亲自去龙炎山和横断山脉查看,没有查探到有关烈阳族的任何消息。回来后将这段往事记录在手札之中,并告诫弟子,将来如若神剑出世,便将神剑取回来。一是为了悼念牺牲掉的烈阳族人,二是为了避免武林的一场浩劫。”

清虚道长顿了顿,继续说道,“祖师曾言,神剑中拥有至阳至刚的元气,非上乘阳刚功力者那发挥尽实力。另外神剑中沾染着烈阳族的血,戾气太重,用剑者非大毅力者难以控制心魔,很容易使人暴走开杀。再加上幽冥谷的阴火留下的印记,容易引发人体邪恶的一面,所以祖师不愿见烈阳剑出世,屠戮人间。但当时实在难拒玄烈的要求,心软之下将方法告知了他。不料……”清虚道长一声长叹,不在言语。

“师尊不必难过,祖师他也只是一时心软,所以才有以后的各种事件,还请师尊宽心。”石清玄起身安慰道。

“是啊道长,云阳真人他也非故意为之,不必介怀。”朱无常也在一旁劝说道。

清虚道长举目看着石清玄,问道,“知道我为什么要给你讲这个故事吗?”

石清玄闻言心有所觉,目光坚定的回道,“弟子明白,弟子必会将烈阳剑带回清云观,请师尊放心。”

(未完待续)

?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烈阳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烈阳传
上一章下一章

道士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