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玉生烟
第十章玉生烟
题记: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冬天的阳光很温暖,给江城增添了一些暖意。三大火车站和五大长途汽车客运站,回家的人们越来越多,地铁、轮渡满员,街上私家车越来越多,主要街道差不多都堵车,尤其是各大酒店,各种年会,团聚的人们络绎不绝,人们临时想找个好一点的餐馆聚餐,已十分难觅。报纸、电台、电视和众多的新媒体,全是喜气洋洋的新闻及促销广告。1400多万人口的大武汉,人们都在为春节而奔忙。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在为求医奔波。面临全城发热病人急剧增多,有关部门公布了六十多家医院的发热门诊联系方式,以文件、通知的形式公布,并在网上公布。这一情形已暗示人们,现在全城发热门诊告急。实际情况也的确严峻,有些病人为了及时就医,凌晨四点就去排队,挂号排队,就诊排队,缴费排队,取药排队,各种检查排队,打针排队,有的家里没有人或是年纪大的老人,甚至花了几天,还没有确诊。患者们等检查完确诊后,又没有病床位,为了能及时住院,一些人跑遍了市里好多医院,仍然是一床难求。作为全市重点医院的抚民医院更是如此。
上午十时许,冬天的阳光洒满抚民医院的每个角落,犹如一只巨大温暖的手,抚慰楼房草坪以及满院的小车。医院的两大进门处,排满了小汽车长龙等候入院,但是院内到处是车,可以泊车的任何一处,都占满了。高音喇叭在不断呼吁,现在正值高峰,请办事完车辆,尽快离开。一个声音粗重的男音,将这一提示反复播喊,但是,医院也只能出一辆车进一辆车。
申敏和祝小敬步行进入了抚民医院,祝小敬手捧一束花,他们是来看住院的刘老师的。
刘老师叫刘丽本,光明中学教务主任,全国劳模,是祝小敬的班主任。刘丽本感染新冠肺炎能住院治疗,完全是通过祝小敬的关系,并通过祝义安排了病床。如果按照申请顺序排队,要几个周以后。刘丽本十分感激祝义的救命之情,一直琢磨着如何回报这份情谊。这时,申敏祝小敬出现在她面前。
祝小敬将一束鲜花放到刘老师的床边:“刘老师,祝您早日康复!”
刘丽本惊喜,圆脸庞尽管十分疲惫,但也现出欣慰的笑,近视镜后那双大眼,滚动着泪花。她说:“申处长,小敬,谢谢你们!谢谢祝义大夫!”
这时,祝义来到病床前,说:“刘老师的病情正在好转,哎呀,前几天比较困难,现在度过了难关,挺过了那个坎。”
祝小敬说:“刘老师,这是我们全班同学签名的祝福信,代表了我们的心意。”他把一张写满了名字的粉红色的A4纸呈给刘老师。
刘丽本接过全班同学签名的祝福信,热泪盈眶。她的眼前顿时浮现出全班同学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这些面孔与她朝夕相处了两年多,有天真,有理解,有猜疑,有误会,有期许,有赞扬,有认可,有喜欢,也有讨厌。然而,现在,只有热爱和感谢。平时他们处在校园中,生活与人生的轨迹是寝室、教室、食堂、操场、图书室、实验室,所有的工作就是备课,讲课,考试,评卷,排名,所有的好恶与评判,一切的高下与美丑,似乎只是分数。分数决定着老师的考评奖励绩效,分数决定着学生的尊卑荣辱和地位前途,而对学生们的人性的关怀培养,对他人的关爱之心的培育,似乎没那么重要。师生之间似乎只是一种分数维系的苍白冷酷的近乎无情的关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此以往,师生之间、学子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那种出于人性人伦人文的关怀教育,似乎已无踪影。为此,她十分伤感,也曾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是在分数论英雄、考试定终生的巨大飞轮之上,她也无能为力,感到心与愿违。这种内心的纠结与冲击,一直困扰着这位高级教师。在抚民医院住院的十多天里,她见证了太多的生死,见证了太多的无助,见证了医护人员的勇毅和舍身救人的义举。
刘丽本说:“祝大夫,你们医护人员比我们老师更难,更难做!”
祝义说:“文教卫生,两个难兄难弟。”
刘丽本说:“祝大夫,我有个想法,当然也是我的决定。”
祝义、申敏、祝小敬看着刘丽本。
刘丽本说:“我康复之后,申请在医院做一个星期的志愿者,由你给我安排工作。”
祝义说:“你是病人,现在正在康复,好好休养。”
刘丽本说:“我可以自理了,我已向学校说明,在医院做一个星期的志愿者。学校领导也同意了。”
祝义沉默不语。他想,在我们这个社会,很多因素唤醒了人们的物欲狂热,人们的三观也在发生急剧变化。现代社会的过度市场化与追逐经济与金钱的狂热,人们似乎都成了自私的物欲狂,或正在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刘丽本老师,却不是这样的人,她是个逆行者。在她刚进院时,祝义给她安排的是条件较好的两人间病房,通风,明亮,设施设备都较好。但是,当她得知有更多的重病患者一床难求时,她要求住进了大病房。这个病房是六人间,病床与病床之间,用布帘隔开,与她同一病房的是一些普通的底层人,下岗职工,快递员,货车司机,建筑工人,菜场摊主,门卫保安。祝义想到了胡洁明,医院不得已将荣誉室改成了他住的单人病房……同是病人,同是一个生命的个体,面对生死,或者说在生死的十字路口,其本性就显露无疑!还有护士小芳,选择回住处自我隔离,把病床让给他人,这实际上是把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与可能留给自己。
正在这时,一个女人跑进来,神色慌张,垂泪呼喊:“祝大夫,你救救我,你救救我全家。”这个女人住在佳和小区九幢,祝义和申敏都认识,叫汪欣玉,是佳和小区东门临街一家面馆老板,丈夫是开货拉拉的个体户。汪欣玉因为恐慌和焦虑,头发乱乱的,她跪在祝义的面前,抱住了祝义的腿。
汪欣玉跪在地上紧紧抱住祝义的腿,不断央求道:“祝大夫,祝医生,看在街坊份上,救救我,救救我全家。”
原来,汪欣玉持续发热好几天,丈夫也高烧不退,去几家医院求诊,三天之后得到结果:病毒性肺炎。吃了药没效果,又过了三天,他们跑遍了全市十几家医院,也托了不少关系,但是没有病床,得排队。在家等排队又是好几天,一打听前面还有几十上百人在排队。排队等病床住院,对于这种急性传染病而言,无异于等死!他们找社区方佳书记求助,并拎去一些礼品。方佳给汪欣玉出主意让她来求求祝义。这样,汪欣玉便跑到抚民医院直接找到祝义,哭诉,下跪,求救。
祝义说:“我现在也实在没办法给你安排病床,只有排队。”
刘丽本见此情景,说:“祝大夫,我的病正在康复,现在可以不用床位了,我可以把病床腾给他们。”
祝义说:“他们一家感染了,一个病床也不能解决问题啊!”
申敏建议道:“要不这样,一张病床他们夫妻两个轮流用,一个坐就一个躺,一个躺另一个就坐,相互之间还有个照应。”
汪欣玉又给申敏磕头,千恩万谢。
申敏把汪欣玉拉起来,说:“你莫这样,地上脏,你莫跪地上了,快起来,只要有办法会想办法的,莫哭,莫急,莫闹,你这一哭一闹搞得嚇(吓)死个人,冒(没)的病都嚇(吓)出病来了。”
祝义给汪欣玉夫妇办了住院手续,同时给刘丽本办了家庭病床,并嘱咐刘丽本,若外出让她儿媳开车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这时,佳和小区业委会主任陈明三领着景和街党委书记和晓,街道办主任文喜高来了。他们的到来,自然是无事不登门。
陈明三向祝义介绍道:“祝大夫,祝主任,这位是景和街党委书记程晓同志,程书记是正处级别,刚上过党校,报纸上刚登载过她的事迹,好大一块版面啰。我剪下来复印了好几十张,每个门栋都粘了一张,嘿嘿,也不知道你看了冒(没)?”
祝义微笑点点头,对陈明三的话并不在意。
陈明三又介绍道:“祝大夫,祝主任,这位是景和街道办主任,文喜高同志,文主任是诗人,出了诗集,很有名气,刚从文化局副处级岗位下沉到景和街道任职,也是正处实职。哎呀,你也许不晓得,市里文副市长,是他兄弟。”
祝义微笑点点头,表示友好。
陈明三说:“今天景和街党政两位一把手都来了,嘿嘿,都来了。”
祝义和蔼地面对程晓和文喜高说:“现在医院病患人数太多,我们就站着交流一下吧。”
程晓说:“祝主任,我和文主任来,看看祝大夫,认识一下。”
文喜高欠欠身子,说:“我们来,也是无事不登门啦,请祝大夫给我们预留三个病床位,以防万一。”
陈明三急忙补充说:“三个少了,最好是五个,现在有人到处找病床都冇得。”
祝义不置可否地应付了一阵,他送走程晓、文喜高和陈明三,回到诊室,无奈地摇了摇头。这时申敏、祝小敬走进来。
申敏说:“今年的团年饭预订了一桌,把亲戚们都接一下,够么?不够再加一桌。”
祝义忧虑地说:“现在疫情十分严峻,今年团年饭取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