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沃借钱

林尚沃借钱

林尚沃借钱

林尚沃是19世纪朝鲜国富商,他出身贫寒,靠做人参生意起家,成为富甲一方的新贵,有朝鲜国参王之称。他的成功,得益于其独特的商业哲学,他有一句名言:商道即人道。意思是经商就是投资于人,只要人选对了,就一定可以赚到钱。

象当今许多富豪一样,林尚沃也经常遇到找他借钱的人。有一天,他外出回来,发现家里有三位陌生人,想找他借钱做生意。林尚沃打量着他们,点点头道:好吧,我给你们每人一两银子,你们拿去做生意,5天之后再来,我会根据你们赚钱的情况决定是否借给你们钱。

5天后,三个人如约来见林尚沃,汇报自己的“战果”。

第一个人说,他用一两银子买了些草绳,做成5双草鞋去卖,一双赚一分,一共赚了5分银子。第二个人说,他用一两银子买了竹子和窗纸,做了5个风筝,正好赶上春节,很快就卖光了。一共赚了一两银子。

轮到第三个人了,他用十分不屑的语气道:一两银子能做什么呢?所以我就拿去喝酒了。喝了一天,花了9分银子,还剩一分,我用这一分银子买了一张白纸,又借来笔墨,写了封所志(指旧时呈给官府的诉状),从官府那儿得了十两银子。

三个人说完,林尚沃心中有数了,他决定:借给第一人100两银子,第二人200两银子,第3人1000两银子。他让管家把银子取来分给他们,让他们写下借据,并约定一年后再来见他。

林尚沃这么做,让跟随他多年的管家颇为不解。前两人老实本份,兢兢业业,做事可靠,而第三人游手好闲,整天喝酒,不务正业,为什么给前两人的少、反而给他的多呢?

林尚沃向他解释说,这3人中,编草鞋的最勤劳,他就象农民,一分播种,一分收获,这种人好是好,但不是做商人的料。商人应该投入一分,收获十倍、百倍。所以给他100两就可以了。做风筝的人比他聪明、灵巧,懂得利用春节放风筝这一商机,但是做生意不能光看到眼前的机会,那样只能取得一时的成功,难以成大业。所以给他200两就行了。第三个人虽然看上去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但恰恰是他,最有可能成大业。因为他能不为钱所累,能跳出常规,以小博多,创新求异,这正是成就大业所必备的。所以给他的银子最多。

一年以后,三人如约来到林府,汇报情况。第一个人开了个铁匠铺,第二个人做贸易,两人都赚了钱,连本带息还清林尚沃的借款。只有第三个人,空手而归。他带着1000两银子去平镶做生意,结果血本无归。现在身无分文,无法偿还借款,他想留在林府打工抵债。

林尚沃没有责备他,也没让他留下来打工,而是又借给他2000两银子,让他去做生意,一年后回来见他。

此举一出,众人哗然,大家都说林尚沃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料定这个人不会赚钱,赚了钱也不会回来。果然,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个人没有回来。又是一年,依然不见踪影,林尚沃借给他钱一事,一时成为众人的笑柄。

一晃8年过去了,大家早已忘了这件事,就在这时,那位从林尚沃手中借走3000万两银子的人忽然回来了!见了林尚沃也不解释,只说要他备好十头牛,十辆牛车。林尚沃也不问,叫管家备好给他。

十天后,十辆牛车载着满满十车人参回到林府。林尚沃一眼就看出,这些都是上好的人参,一车参至少值一万两银子,十车就是十万!

原来,这位老兄拿了两千两银子去平镶,两年的时间赔掉大半,他想这样下去可不行,就用剩下的银子买了人参种子,去人迹罕至的长白山森林选了一片山坡,种了下去。从药用的价值,6年参质量最好,他就整整守了6年。

“大人,我用这些参来偿还八年前欠你的债。”

林尚沃一听就笑了:“这怎么行?这些参是你的财产,我只收回本息就行。”

两人争执不下,最后在管家的说合下达成协议,林尚沃出5万两银子买下这批价值10万两银子的人参,等于两人对半分,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林尚沃八年之内用3000两银子赚回五万两,在于他独具慧眼,选人、识人、用人,也是他一生奉行的“商道即人道”、“经商就是投资于人”这一商业哲学的最好佐证。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赢了自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我赢了自己
上一章下一章

林尚沃借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