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吴教授再次来访
徐三亮就看不得常奎元得意,在一旁没好气地道:“瞧把你这个老家伙得意的,思顺跟你也就能聊几句蓝印花布的事情了,其他的,跟你说得来么!”
常奎元嗤笑一声,针锋相对道:“这世道怪啊,有人喝酒,那也就有喝醋,好好的愣是把一间屋子弄得酸溜溜的。不过也没办法,自己没徒弟,那就剩眼馋喽!”
“你!”徐三亮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我什么我?我跟自己徒弟说话,你个讨人嫌的插什么嘴?”常奎元小胜一阵,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陈思顺摇头苦笑,这二老平时做事都是沉稳干练,一副高人形象,可是只要一都起嘴来,那就是两个怄气的小孩儿,谁也不让着谁。
所以,还得他这个中间人做和事佬。不过,思顺心里明白,两位老人斗了一辈子嘴,劝是没用的,还得把话题扯开,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才行。
当下,思顺也不管二老还在斗嘴,自顾自地说道:“我盘算着,想在咱们溪头村办一个蓝印花布博物馆。”
“啥?你说什么博物馆?”
果不其然,二老当时就顾不得再斗嘴了,一时间注意力全部成功转移。
“蓝印花布博物馆。”陈思顺再说了一遍。
“有啥用啊?”常占新也是一脸迷茫。
众人的反应早在思顺的意料之中,毕竟,连他都是刚刚才萌生了这个想法。
于是,他解释道:“还是师妹今天拿样品给秦市长他们看这个事情启发的我。师父、徐老、还有占新哥、师妹,你们想想,就算咱们申遗成功,这‘蓝印花布’几个字还是硬邦邦的,让人看不见摸不着,除了本身就了解的人,外人很难对它产生感情。所以,我想办个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传承为一体,把蓝印花布活生生地展现道大家眼前。”
“你的意思我大概听明白了,可是,具体要怎么去做?”徐三亮捻着胡须问道。
“比如说,咱们可以有个展示馆,可以分不同的房间,模拟蓝印花布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比如身上穿的衣服、客厅的布艺、卧室的床品……等等,这样既能展示和宣传咱们的产品,又可以对参观者普及蓝印花布的知识;再比如,咱们可以用图片、文字甚至真人演示,来展现蓝印花布九大关六十四步的生产工序,让人知道蓝印花布作为咱们中国传承千年的传统手工艺,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总之,非常细节的还没去想,就是先跟大家说说想法,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
思顺的话不多,也没有多么具体,但是却把大伙儿都给触动了!
是啊,当你见都没见过一样东西的时候,何谈去使用?
当你根本不了解一样东西的时候,又怎么知道它的独特之处?
今天来视察的一众官员不就是如此吗?如果没有徐珑拿来那些样品,估计他们也不一定能够真正看懂蓝印花布的独特之处。
而思顺这个“蓝印花布博物馆”的构思,正是把上面这两点给解决了,让蓝印花布以及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成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而人,相比于抽象的概念,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更容易产生兴趣和好感,这是人的天性所决定的,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呯!”常奎元狠狠地一拍桌子,兴奋道:“这个主意好,蓝印花布消失太久了,是该让多点人知道知道了。这个博物馆,咱们干了!”
冬至刚过去不久,温度已经完全降下来了,天上洋洋洒洒地飘着细碎的雪花,倒给溪头村遮上了一层白白的面纱,小村更显得宁静安详。
村口,二老二少在光秃秃的树下站着,不时往村口公路上张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
“师父、徐老,天挺冷的,你们还是回家吧,我接到人直接领回去,不差这一时半会儿。”
其中一个年青人正是陈思顺,其他三位不用说自然是常奎元、徐三亮和徐珑了。
常奎元执拗地摇了摇头:“话不是这样说的,不在于早见晚见那一点时间,咱们在这等着,也显得尊重不是?”
陈思顺闻言点了点头,也不再劝,只是站得更靠前了一些,尽量用自己的身体帮两位老人遮挡一下寒风。
时间又过去了十多分钟,连陈思顺都觉得手脚冰冷了,又想再劝劝徐老和常老,结果还没开口,就听到了徐珑惊喜的声音:“来了来了,县里的中巴车!”
众人纷纷抬眼张望,看了半天才发现,纷乱的雪中正有一辆中巴车朝着村口驶来,因为怕路上打滑,车子开得并不快。
常老抢前几步,站到公路边上翘首以待,陈思顺怕他滑倒,赶紧上前稳稳地搀扶着。另一边,徐珑也搀着徐三亮来到了近前。
中巴车到村口停稳,车门打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小心翼翼地走了下来。
“老吴,你可来了,哈哈哈哈!”常奎元和徐三亮笑着快步迎了上去。
“吴教授,您好!”徐珑脆生生地打着招呼,上前扶着吴教授从中巴车的梯级上走下来。
“吴教授,您慢点,箱子我来拎。”思顺抢前几步,从吴教授手中接过旅行箱,费力地从车上搬了下来。
“你个老吴啊,早就说过来看看,接过这一等,就让我们等了大半年。”常奎元埋怨的语气中透着亲热。
吴君正也是满脸笑容,先跟常奎元和徐三亮分别握了握手,才说道:“唉呀……这可不能怨我,你们都不知道我多想来溪头村看看,可事情太多了,实在抽不开身。”
“走走走,这边是风口,哪是说话的地方,先回家,到家再说!”徐三亮边说边拉着吴君正,招呼大家赶紧回去。
到家坐定,徐珑张罗着沏上热茶,众人用手捧着喝了几口,方才暖了过来。
“吴教授,这次来了,可得多住些日子,我师父还有徐老天天都念叨您呢。”思顺热情地招呼着。
常老也说:“是啊,干脆在溪头村过年吧!”
吴君正呵呵一笑,摆了摆手道:“住是肯定要住一阵子的,可过年是肯定不行的。我这一年到头都在外面跑,要是连过年都不回家,我家那个老太婆非得骂我不可。”
说者无心,思顺听了心头却是一阵感动,吴教授为了祖国的传统工艺事业一年到头走南闯北,没有一刻停歇的,如果他不说,众人竟是忘记了他也是有家有室的!
众人闲聊了一会儿,身子也被热茶暖得差不多了,吴君正却又坐不住了:“思顺,听说你的蓝艺印染厂办得不错,赶紧领我去参观参观吧?”
“吴教授,您刚到,歇一歇明天再去也不迟啊。”思顺怕他累着,连忙劝道。
吴教授笑着摆了摆手:“我是闲不住的劳累命,来溪头村可不是享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