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唠叨的父母

不做唠叨的父母

第二章

爱要怎么说出口

◣言行的中庸之道:避免极端、讲究弹性。在管理孩子的行为时,要做到适当而不是一味地限制或者放任。

◣不随意评价孩子。“愚蠢、懒惰、自私”和“完美、最棒”“你是个天才”这些字眼都是无价值的。

◣对孩子说“不”的“三步骤”:限制、理解、变通。

◣大部分人都有修养,懂得适当控制情绪,只是别只把这种修养用于为人处世,却不用于自己的孩子身上。

◣适度对孩子表达不满但不责骂。心里有火很正常,把火发出来也不是问题,但怎么发出来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幽默感的人能够享受人际矛盾,享受把矛盾的尖锐变得云淡风轻的美妙过程。

◣关注理性的力量,虽然只靠理性不能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但缺乏理性必定会导致我们的悲哀。

◣尊重孩子,即使对学步儿也抱有一份真诚,就像尊重年幼的自己、尊重天地中最具灵性的生灵、尊重大自然中最神奇的生命现象一样。

中国人性格的本质是含蓄的,不善言爱,不过现在越来越多人在公共场合、在电视媒体上积极表达情感,社会上出现了更多的相互拥抱和“我爱你”这样爱的誓言。

“我爱你”这三个字,说与不说不是关键,关键是怎么把这份美妙的情感传递给对方,让双方知道你的真情实意。

心中爱意深浓,可对方如何从你的言语行动中获得感动呢?你说爱我,可我为什么很难感到甜蜜呢?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特立此章大谈特谈“语言”的原因。因为人与人情感的建立,尤其是亲子关系的构建,许多要落实到语言来沟通和交流。语言既可以用来治疗疾病,也可以用来伤害他人。

高尔基说:“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我们说话时应该谨慎,以免无意中伤到别人。这样的态度不仅应对朋友同事,也包括对自己至爱的孩子。

教育子女,宜在幼时,一枝嫩竹很容易弯曲成形,但是竹节长粗后,就很难再改。所以父母越早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就会越深刻越有效。

以下谈及的方面也许不能把言语相关的问题囊括其中,但撷取的应该是几个有指导意义的角度。首先我们将从整体方向对“出言”有个把握,然后谈谈具体情境下的具体应对。

本书所说的任何一种方式或技巧都不是要你每天做,长期做到还是很难的,也不是一定要你做得很完美,那也几乎不可能,但你必须有这种意识——知道怎么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好处,该做的时候就要做。

不做唠叨的父母

很多人看过红极一时的港片《大话西游》,其实这部电影和传统的西游记小说没什么关系,只是用了个大家熟悉的外壳,片中的唐僧叽叽歪歪、废话连章,给人印象深刻,最后大家把那些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人叫“唐僧”,让人忍无可忍地想如影片中的孙悟空那样抡起棍子打下去……这样世界就能够清净了!

网络上也有过“唐僧式”爸妈口头禅的热评,比如以下这些:

“你快点咯,磨磨蹭蹭的,又要迟到了。”

“听老师的话!”

“别人都会,你为什么不会?”

“你看别人家孩子……”

“我这是为你好!”

“你每天对着电脑都在干什么?”

“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

设身处地地想想,开会,你的领导在台上废话连章时,有几个人在仔细听,其中有的厌烦、有的无奈、有的冷笑、有的麻木,甚至有的逃避……不想听的人有以上什么样的心态,那么孩子就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心态。

前几日看见一条新闻:某美术学院举办毕业生作品展,开幕式上,校领导在台上讲话,突然来了一群学生,脱掉上衣躺在地上,学生以半裸抗议领导讲话太长、形式主义和无聊。

父母的唠叨当然不能和领导的讲话相提并论,絮絮叨叨中虽有烦躁却也有温情。但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先仔细想想,我们说的话是否啰唆重复?说话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达到了?能让孩子认同自己所说然后照做吗?能让孩子做事更有责任心和独立性吗?有家长表示:

“我发现有时唠叨似乎比不唠叨要强,比如说,我不停地告诉孩子把屋子收拾一下,他最终还是会去做;但如果我不说,他肯定不做。”

其实有时孩子虽然勉强完成了任务,但他只是想逃避你无休止的唠叨,躲开你严厉的目光。他们不是变得更有责任心了,而是以最快的方式堵上你的嘴,是表达“别管我”!

这样去执行父母交给的任务,表现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可能不会再去收拾房间,直到某天他想再次逃避你的关注。

而我们的目的显然不是想让房间看起来干干净净,而是想让孩子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生活的能力。

既然我们不想由着性子碎碎念,发泄情绪,满足说话欲望,也不是想浪费那些不能传达到位的关爱,那就去尝试换种说话方式吧。

“穷言尽述不如守中”,把话说尽了不如把中守住,守中方能得道。

沉默并不是智慧的标志,但唠叨永远是一项蠢行。

——富兰克林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爱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爱养
上一章下一章

不做唠叨的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