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网瘾恶化

如何预防网瘾恶化

如何预防网瘾恶化

网瘾的形成

网络成瘾不是短期促成的,有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孩子走向网瘾的道路前,完全还有机会去干预,以防孩子的上网情况恶化。所幸,有这样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让我们“有机可乘”,能冲进去采取一些行动和措施。

从临床治疗结果来看,我必须强调:在网瘾发展的早期充分地介入,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而且,现实的治疗效果也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乐观。

早期干预的疗效要远远好过严重成瘾后的疗效,孩子对此时治疗的排斥观念不是那么强。这种治疗周期短,而且复发率低。所有成瘾行为如毒瘾或者酒瘾等,均有着较高水平的复发率,网瘾同样也有较高的复发率,而经过早期干预的瘾症复发率相对低得多。一个人病入膏肓、病入骨髓、内脏坏死,和只是表皮破损、轻微有点发炎的身体状态,对应的两种治疗结果当然不可相提并论。

那我们来看看在哪个阶段能做些工作预防瘾症恶化呢?

从正常的网络使用变为真正的网络成瘾,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正常使用—过度使用—网络成瘾。所有网瘾患者都是由过度使用发展来的,这个阶段发生的早期是预防的重中之重。

过度使用指的是每日非工作学习上网时间使用2~4小时左右,明显给家庭和社会功能造成不利影响,而且患者伴有戒断症状。请注意刚才提的以下三项:

非工作学习上网指排除工作需要,或学习需要查询资料等目的的上网行为;

家庭和社会功能影响意指正常的生活状态受到影响,产生如该上班不去上班,该上学不去上学的行为;或因为上网常受人批评、自己与父母关系不良。在这个阶段,很多人的社会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而是部分受损,如经常迟到、旷课旷工等;

图7–2

戒断症状指不上网的时候产生或诱发的烦躁不安、焦虑、易激惹、冲动毁物等情绪或行为,无法将注意力从上网转移到别的行为。如产生戒断症状,则此人离网络成瘾越来越近了。

网瘾恶化的重要阶段及处理措施

一般而言,网瘾患者普遍求治动机不强,因为网瘾是一种自我适应的行为,成瘾者主观上并无太多不适感觉,它以对虚拟物质的占有作为表征,本质是纯精神性的,而不像毒瘾、赌瘾、酒瘾等是以实体物质作为真正的致瘾物,如海洛因、金钱、酒。

人们往往对看不见摸不着不直观的东西不太警觉,更何况那些实体物质成瘾全具有反社会性,没有任何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而网络则本身具有相当积极和正面的社会意义。正因为这样,网瘾更为隐蔽,人们不容易产生戒瘾动机,患者很少主动求治,可是一旦上瘾,其内在伤害却很大。

以上是网瘾发生的三个阶段,其中“过度使用”阶段是成瘾的转折点。这个阶段的早期患者是关注的重中之重,也就是平均每天上网时长1~2小时的孩子。

预防网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关注孩子的上网时长,将超过时长视为孩子的求救信号并对此保持足够的敏感度。

如果孩子平均每天上网时长达1~2小时,我们需要观察他是否有增加上网时长的倾向,关注他的情绪和在校的表现,充实他的生活,可与孩子进行一些沟通,防止他走向“过度使用”阶段。

如果平均每天上网达2~4小时,则已经属于“过度使用”阶段。该阶段成瘾可能性比较高,如果孩子进入这个状态就可以考虑求救于专业机构,当机立断地把孩子从成瘾边缘拽回来。这个阶段患者有时并不需要住院治疗,常规门诊治疗也可解决问题,不过还是需要通过评估再确定治疗方式和频率。

从专业诊断角度来说,我工作所在地北京军区总医院的诊断标准是把平均每日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的人诊断为网络成瘾患者。一旦到了这个阶段,患者一般会有共病特点,如同时伴有抑郁、焦虑、社交恐惧、强迫人格改变等精神症状和心理障碍。这些潜在的心理病症不解决,孩子很难从网瘾中走出来。

要想解决网瘾,短时间内无法做到,门诊治疗基本上是无效的,必须接受住院治疗,方可有所成效。毒瘤形成绝非三天两日的事,要想拔去当然也非轻而易举。而且,对于所有的网瘾患者而言,上网行为即使是病态,也同时对自己具有保护意义,这是他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消极防御方式,去除网瘾就是拿掉他的保护伞,自然会遭到他的强烈阻抗。

所以患者父母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同时积极地配合和参与治疗。家庭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单元,成瘾复发率高和外界没有给愈后患者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没有让他继续在现实生活中恢复失去的社会功能,有很大关系。

成为职业玩家是网瘾患者的出路吗?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我国开展“电子游戏竞技”的体育项目。在过去15年,电子竞技在中国实现了从业余向商业化和职业化的转变。这让许多不知内情的青少年开心不已,以为每天可以名正言顺地玩游戏,从此让父母不以为意的玩物丧志变成堂而皇之的职业运动。对于极度热爱游戏的青少年,他们以为这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

遗憾的是,电子竞技并不是如此春光明媚,所有的职业运动员都一样,好成绩都是通过刻苦训练而来。通常他们每天有长达10个小时的训练,每周只有一天休息,而且薪水微薄。据了解,目前国内电子竞技俱乐部的一般职业选手,只有通过获得国内比赛甚至是国际比赛的冠军头衔,才能拿到所谓的高收入。而且俱乐部对他们有成绩要求,几次比赛出不了成绩,一般的选手就会被俱乐部开除,而新的选手很快会补充上来。每一个电子竞技选手实际上都是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度日的。

有一个数值能够直观地反映电子竞技选手训练的刻苦程度,这个专业名词叫作“actionsperminute”,简称APM,即每分钟操作的次数,包括鼠标左右键以及键盘的敲击。电子竞技职业选手的APM值最少也要在300以上,看起来手指轻轻地在键盘上优美熟练地滑动就好像是钢琴家一样,但能做到这一点的职业玩家并非天生矫健,而是平均每天花十个小时坐在电脑前经过刻苦训练获得的。

另外,这项运动甚至是比T台模特还要彻底的吃“青春饭”的一个职业,一个电子竞技选手从18岁开始,最多只可能有6年左右的竞技时间,到了25岁左右,反应能力开始下降,就将难以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对抗。电子竞技虽然已经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体育项目”,但是,哪怕是电子竞技圈中的知名选手,退役后的生活保障也远不及传统竞技体育项目的运动员。

我想了解到这些具体情况后,很多孩子会知难而退,职业电子竞技一点都不好“玩”。社会的偏见、训练的艰辛、收入的微薄和未来的无保障都令人不免却步。

个案W,男,22岁,父母在他3岁时离异,他长这么大,父亲只和他见过几面。W高中辍学在家,无业,自称玩职业化的电子竞技,被妈妈骗过来治疗。他说:“我和别的孩子没共同语言,他们都是玩网游,我是玩职业。”事实上,他在电子竞技场地,看见激烈的比赛场面,会紧张得不停咳嗽。

在治疗最初,我没有撕开他的伪装,只是顺应他的思路,认真和他探讨这个话题:“为这个理想,你做了哪些努力?”这是问为一个职业付出的努力,而不仅仅是热爱,热爱没有压力,今天爱明天可以不爱,职业当然是要讲究责任心的。

当然,凡事的确有例外。韩国电子竞技选手林耀焕,就是一个厌学以后沉迷游戏、曾经让家人失望愤怒的少年。他却逐渐走上职业化道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甚至得到韩国总统的接见,还与卢武铉对打了一盘《星际争霸》。在与红星全智贤合拍的广告中,全智贤只能当配角,在最后几秒钟小露一下脸,对着男主角林耀焕露出粉丝般崇拜的眼神。

林耀焕的成功绝非偶然,他对游戏也非简单地成瘾,他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力量,还是用他自己和他教练的两段话来说明问题吧。

“后背和肩膀都不舒服,而且眼睛也有灼烧感。几个小时的训练过后,自己的手指头就又红又肿。不得不承认,训练真的是很单调。此外,我的腹部也因为长时间地坐着而胖了起来。”

——林耀焕

“他具备成为一个天王巨星的一切条件:勇敢、坚强、天分、勤勉和机遇。”

——林耀焕教练申贤石

先人曾言: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凡事的发生有个缘故,发展有个过程。网络成瘾不是突发事件,不是天大的意外,我们只有去探求事件的连续性,方能问个水落石出,得个明明白白。最有价值的是用前路已然经受的教训充分警醒自己,以便我们为来路更好地做出准备。

警钟长鸣

与传统的游戏相比,现代游戏与现实给人们带来的不是一种轻松和谐的关系,而是一种隔绝对立的关系。电子游戏中玩家是不允许身边有任何干扰存在的,否则就危及结局的成败,因此,要想在电子游戏中成龙成凤,就必须远离现实生活,整天在屏幕前集中精力苦练。

结果,这样的人失去了与现实和与他人进行对话交流的愿望和能力。

传统的游戏则是让人在现实的怀抱中,学习做人和做事,即使是人格化程度最高的机器也不可能具有丰富生动的人性特征。

在电子类游戏中,人是被设计好的,你需要把自己纳入它的游戏规则,生活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生活在强烈的声光刺激和成败得失之中。但这些看似热热闹闹,电源一关,就是无尽的空洞。

天地那么宽广,何苦把自己缩至机器前小小一方领域,不知今夕是何年?

毕竟,人作为一个生命体,是一种和谐完满的存在,必须在不同的活动之间保持一种自由往返的能力,如在生活和工作之间自由穿梭往返,在游戏和现实之间任意来去,在学习和娱乐之间游刃有余,甚至在得意和失意之间上上下下,心无挂碍,保持精神世界的完整性,这才叫真正的自由自在,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如果人失去这种往返和整合的能力,那么他的存在就会是残缺和分裂的。何苦作茧自缚,让自己的心那么痛呢?

电子游戏世界固然有趣,因为这是人用科技创造出来的大乐子,我们生活在这个科技发达的年代,错过这个乐趣也确实有些可惜,那就让我们开开心心地玩吧,但要拿得起也放得下,那才叫真本事!想玩时全神贯注,不玩时能完全抽身。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抽不开了,那就不是玩游戏,是被游戏玩了,被它控制了,就像孙悟空逃不开那如来佛掌心。

生活如此多娇,有时也如此无聊,玩游戏就是图个乐子,但找快乐时可别忘了来时的路,人不是一个编码,游戏尽头没有我们的家,对不对?

有一天,当你发现自己不再年轻、世界不会为你改变,青春已经结束。

其实,老去并不可怕,你甚至也可以拒绝长大,重要的是你能对自己诚实,坦然承认自己到最终还是会后悔的。

那么,抓紧时间吧,在后悔来临之前学会爱与责任,并懂得用心珍惜!

回家吧!失魂落魄的游子们!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爱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爱养
上一章下一章

如何预防网瘾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