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会讲故事的父母
做会讲故事的父母
故事具有无穷的魅力。当空洞乏味的说教不能激起孩子的兴趣时,机械单调的灌输不能触动孩子的心灵时,不妨讲一个故事。用故事调节与孩子之间紧张的气氛,用故事鼓舞孩子失落的心情,用故事促使孩子进行思考。这样,教育孩子就会变得轻松很多。
给孩子讲故事很重要,如何讲好故事更重要,这就要求父母会讲故事。
然而,我们都不是演讲家,有些父母讲故事时语调生硬、说话不流畅,表情不够丰富,缺乏必要的手势动作,甚至讲到中途就词穷,这一方面是因为讲得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讲故事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只要父母愿意,每个父母都能成为讲故事的高手。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自己讲故事的能力。
1.适当改编,用自己的话描述
很多父母在讲故事的时候,是按照书本念给孩子听,这难以做到生动和有趣。如果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就会生动许多。甚至可以对故事进行改编,比如删减、增加、改变故事主体,设计故事开头和结尾等。或者是调整语言,改换句式,把书面语改为艺术化的口语,让语言变得浅显、活泼,孩子会更喜欢听。
2.故事开头要精彩
一个精彩的开头,能够迅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起孩子倾听的愿望。如果一开头就平淡,孩子就会失去兴趣。那么,如何开好头呢?一般来说,要根据讲故事的内容来进行,可紧扣故事情节内容来设计,我们可以借鉴以下几种方式:
(1)介绍式。适合于节选的故事,或是根据某一个故事续编的故事,也就是先介绍故事的起因,然后把前后连贯起来,让孩子对故事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比如:冬天到了,动物们开始准备过冬了,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过冬的办法,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青蛙是怎么过冬的吧!
(2)提问式。每个故事都会有一个主题,我们可以先提一个与主题有关的问题,引起孩子的兴趣和思考。提问时,语调要上扬,停顿时间稍长一点。比如:下雪了,动物们会在地面上踩出怎样的形状呢?
(3)议论式。除了提前对故事情节进行介绍和提问外,议论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让孩子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带着争论听下面的故事,孩子会听得更加认真。比如:乌龟和兔子一起赛跑,你认为谁会赢呢?下面就来听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吧。
3.语言要口语化,语气语调要富于变化
(1)语言要口语化。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还较低,因此,讲故事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一切以生活化语言为主。比如,小鸟妈妈为它的孩子们觅食、筑巢,就不如“找食物”“盖房子”等口语化的说法易懂。
(2)语气语调要富于变化。为了把故事情节说得生动有趣,我们还要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要处理好语气的轻重、快慢、升降。比如,故事的开头一般语速慢,情节紧张时要注意快慢结合、张弛有度,等等,有时甚至需要故意停顿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4.结尾要富含意蕴,起到启蒙作用
每个故事都会有一个结尾,好的结尾富有意蕴,能够让孩子学会思考,起到启发孩子心智的作用。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父母可以使用原故事的结尾,也可以根据故事的内容对原来的结尾进行加工处理,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
故事结尾可以借鉴以下几种方式:
(1)提问式结尾。也就是不直接告诉孩子故事的道理,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孩子自己思考故事中的道理。比如,你们知道那只鸟的教训到底是什么吗?
(2)总结性结尾。直接告诉孩子故事的道理,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要从中吸取教训。比如,最后小男孩因为撒谎,狼真的来了也没有人来救他了。
(3)尾声式结尾。故事讲完后,进行一定的情节和结局的扩展,以激起孩子的好奇心理。比如,乌龟赢得了比赛,从此在动物界名声大噪,后来又有很多动物要找它比赛,结果会怎样呢?
父母是给孩子讲故事最合适的人选,他们讲的故事往往孩子最爱听。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请为孩子多讲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