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雨的诗作及其评论

黄秋雨的诗作及其评论

黄秋雨的诗作及其评论

最后的午餐

黄秋雨

两只浸血的珊瑚瓷

两杯含泪的酒

最后的午餐间

充满了秋日的阳光

默默无语

慢慢地抬起眉头

我映进你的瞳孔

时光因此而彷徨

把你杯中的苦酒泻下来

流进我的伤痛

感谢酿酒的人

让我尝尽悲伤

多少似火的目光

多少似水的路途

在举杯之间

都像鸟一样飞翔

只留一只你银色的耳环

像西沉的月亮在心中

映照着你最后行走的姿势

酒呀,流进我绵长的绝望

原载《锦城日报》1993年5月14日

没有人知道草生长

——读黄秋雨的《最后的午餐》

汪洋

在远古洪荒时代,有一条源远流长的红水河。河边有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每天每天,他们对着红水河唱一支不知名的歌。歌子缠绵温柔一波三折,却反反复复只听得懂一句:

没有人知道草生长。

歌子自远古潺潺流来,润入20世纪最后一个年头伏羲故都附近的颍河岸边,突然拔高,化成一首小小的抒情诗:《最后的午餐》(载《锦城日报》1993年5月14日)。那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换上了世纪末不赶潮也不落伍的普通服饰。男的老板裤托着一件银白色质地轻柔的夹克衫,女的水洗衫坠着一条绿影荡漾的真丝裙。面对面,坐在一家豪华大酒店靠落地长窗的一副座位上,以“两只浸血的珊瑚瓷/两杯含泪的酒”,“在秋日的阳光里开始”,“最后的午餐”。

时间在这里停滞,语言在这里终止,而温柔的阳光也在这里,因时间与语言的静默而凝聚。只有两双眼睛,两双洞穿千万年莽古黑洞游弋而来的无声的眼睛,在手肩的屈伸中以烛照凡尘一切的光束对望。生命以她独有的形式在这里完成了一个凄美的定格,令周围的观察者或窥视者,不由自主发出一声幽长的叹息。还有什么比这种锥心蚀骨的离别更令人伤感动情、悲戚无奈的呢?他们只是小小的两个人,而他们的故事,却是整个人类上演了千千万万遍的同一个故事,同一个主题,同一个形式。所不同的只是,这时,他们是演员,而我们这些人,是观众。他们是在感同身受我们所有人的故事,我们则只是一群不得不漠然而又不能彻底漠然的在旁边静观默想者,想帮他们一把固所不能,而要想推他们一把则更其艰难。试想,有谁愿意在别人演出自己心灵的故事也是他的心灵故事的时候,能不沉醉其中,手颤脚麻,难以行动呢?即便有那个心思,也没有行动的能力啊。一个人的一生有无数个“最后的”时刻,而每一个,都可说是一次脱胎换骨,又有谁不珍惜它呢?也许有些人会诅咒它,不过,那也是一种珍惜,是一种特殊的珍惜方式呀,你说不是吗?

观众在沉醉中散去,偌大的世界又只剩下了两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还都年轻。年轻是孤独与寂寞的代名词,你想是不是?那么,这两个年轻的男人和女人,这两个我们的代表,我们的替身要啜饮下人生的一杯苦酒,我们能阻拦他们吗?让孤独与寂寞、伤感与悲苦随他们啜饮下的苦酒而去吧。

不过,我们是不是要惭愧了?他们不惜啜饮自己的悲苦与忧伤,可是,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呢?“把你杯中的苦酒泻下来/流进我的伤痛里/我感谢酿酒的人/让我尝尽悲伤。”此酒非彼酒,是现实存在的那种液体物质。可是幸福呢?他们本可以轻而易举地采摘去幸福的花冠的呀,却留给了世界,留给了正想欣赏他们的悲苦的我们。多么潇洒,多么豪壮,又多么让人像如邹忌者见到了城北徐公,不由自主的,自惭形秽。

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出许多理由,不去惭愧。最显眼的一点,他们是在潇洒地解脱一些羁绊,也是把孤寂与悲伤消除,化成千缕血红的云随风放飞呀。你看,“多少似火的目光/多少似水的路途/在我举杯之间/都像鸟一样飞翔。”其实,你还是不理解他们,换个说法,你甚至还不理解你自己。要知道,生命赋予我者,欢乐与欣悦固然可贵,而悲伤与孤苦,也是像自己的血肉一样应随整个生命一起生长的,对不对?那么,当有人,他们,你或我,要把这悲伤与孤苦从身上从心里消除,恐怕至少要脱一层皮,流一桶血吧。这样一来,他们这种消除其实真的是一种智慧力的表现,也是舍身饲虎的勇毅与奉献精神的表现啊。不管怎么说,脱胎也好,换骨也好,总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而他们,我们灵魂的化身却做到了,这是值得他们骄傲,当然也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何况,他还留下了她那只“银色的耳环”做自己心中永恒的太阳。“让世界因此而暗淡”,只映照她最后行走的姿势。这是一种报偿,也是一种更深刻的痛楚,只不过,它们已化入我们的血液,随经络运行,不会造成新的伤痛了;这是灵魂的升华与净化,我们不能不感谢他们,我们的男人和女人!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我说,没有人知道草生长。

原载《锦城日报》1993年6月4日

这个和黄秋雨吃最后午餐的女人,她是谁?1993年5月14日,1993年,那一年我刚从陈州调到锦城来。真快呀,一晃都过去十二年了。

重塑花瓶

黄秋雨

当你离我而去的时候

泪水就把世界模糊

在惨白的日光灯下

捡起你遗落的长发

一根又一根

还有一枚白色的发卡

时光如一床冰冻的河

在慢慢的长夜里闪烁

有一只思念之手

细心地拾起一片片记忆

如同一只破碎的花瓶

重新塑起

原载《锦城日报》1993年2月12日

都是一些伤感离别的诗,这遗落的长发,和最后的午餐又有什么区别呢?除了伤感,还是伤感。这个遗落长发的女子,和那个最后午餐的女子,是一个人吗?这首诗写于1993年2月,比《最后的午餐》还要早,难道,那个遗落长发的女子,又回来和他共进午餐了?这些诗,我怎么就没有看出像汪洋说的那样好。汪洋是谁?《此情深处红笺无色》,什么意思?

此情深处红笺无色

——读黄秋雨的《重塑花瓶》

汪洋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这是诗歌创作的一条至理名言。的确,我们写诗,首先需要内心有情,有真情,才能感人。否则,只是一行行无意义的文字排列。

黄秋雨的《重塑花瓶》让我感动,首先就在于它的感情充沛而真挚。如果没有无比真挚的感情,我想是写不出这样深切忧伤的诗句的。“当你离我而去的时候/泪水就把世界模糊/在惨白的日光灯下/捡起你遗落的长发/一根又一根/还有一枚白色的发卡。”

很显然,诗人是在缅怀一件往事,一位女友。而这往事也许就发生在昨天,女友也许就在昨天才刚刚离去。没有离去,或者说留下的是女友的长发和发卡。这两个意象用得十分恰当。众所周知,人发如丝,那么“长发”也就是长丝,长丝,不正是长长的思念的一个代名词吗?尤其那白色的发卡,卡则不通,意思是不能沟通。长长的思念不能与“你”沟通,这忧郁,这哀伤,自然是耿耿于怀,难以驱除的了。真情款款,思念殷殷。而这一切,又无从让“你”知道,诗人内心的创痛与悲苦,只能对惨白的日光灯诉说,用眼泪诉说。

这苦,日光灯并不能理解,所以它也不能帮助诗人解脱分毫。而且,由于倾诉得不到理解与回应,诗人的内心越发变得孤独而苍凉。于是,精神的悲苦在诗人的意念中幻化,连平素难以觉察的时光也变成了“一条冰冻的河/在漫漫的长夜里闪烁”。

诗中的诗人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式知识分子。他没有止于在诗中只表述出自己的精神苦痛,而更重要的是把作品当做了与远离者或仅仅是读者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他在一种极度渴望交流的狂想中像那些古圣先哲一样逐渐忘却了自我,忘却了肉体凡胎的自我,而只剩下一种精神性的存在矗立于我们面前。传统的道德规条无形中束缚着他的思想和行为。他只有在诗中寻找一种适合生命力自我扩张和发展的宣泄途径。然而他还是失败了。传统已经使他的精神定型,他只能走向自我内心的寂灭。唯一能显示反抗的,就是以一种扭曲的形式把自我撕裂,融入一种新造的诗化意象中,在幻觉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重新确立。于是,从诗人被禁锢的大脑中探出了“一只思念之手/细心地拾起一片片记忆/如同一只破碎的花瓶/重新塑起”。

这其实是一种更深刻的孤独,一种智者的真正的孤独,他因为无法回避现实的矛盾,所以只有转向内心转向内在的自我。实际上是把现实的自我无可奈何地置入了某种幻境。这幻境是美丽绝伦的,却也是虚无缥缈的,你从中能够得到的,仍然只有孤独。一腔深情,到此全部化入虚无,只留下一页本来血痕点点的苍白的信笺。

诗写到这个份儿上,的确再无其他话可说了。

原载《锦城日报》1993年2月26日

1993年2月,离现在已经过去十二年,在这些诗里出现的人,和黄秋雨的命案还会有什么关系吗?这个谭渔,他想让我看的是什么呢?看黄秋雨的伤感吗?不,绝对不止这些,难道,黄秋雨的死,和这个汪洋有关?即便是汪洋嫉妒黄秋雨,十几年都过去了……我朝门边看一眼,接电话的谭渔仍然没有回来。我站起身来,通过窗子我看到,谭渔把手机捂在耳朵上,正一边打着手势,一边来回在院子里被阳光照耀的雪地上走动着。谭渔和黄秋雨的死,有没有关系呢?我为自己的怀疑感到好笑,可是我们这些人,只要一接案件,就会对每一个和案件有牵连的人发生怀疑。哪怕是一个从案发现场走过的人,我们也要多看他一眼。在黄秋雨的命案里,那个在雪地里一边打电话,一边来回走动的人,我自然不会放过。因为,他是一个有机会作案的人。他不但经常到黄秋雨的画室去,不但知道黄秋雨的底细,而且,他还知道黄秋雨绘画的价值。如果有人想利用他……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现在,他让我看米慧的诗和信,让我看黄秋雨的诗,还有这个名叫汪洋写下的诗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转移我的视线?难道,他怀疑有什么东西被我们抓住了吗?我迅速地,在脑海里分拣着那些谭渔所提供给我的信息。那些日记?他肯定熟悉黄秋雨那些日记的内容,他提醒我那些被偷的是日记的目的是什么?还有那些绘画,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作案的动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偷盗那些日记和绘画作品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人想要那些日记?占有黄秋雨那些绘画作品?如果这些和他有关,那么他就可能和黄秋雨的命案有关。这个对黄秋雨知根知底的人,我却对他缺少了解……

我又朝窗外看一眼,谭渔仍然在雪地里打电话,他把说话的声音压得很低,一边说,还一边往我这里观望。他担心什么?他担心放在桌子上的东西?我的目光收回来,落在了谭渔放在茶几上的另外几张稿纸上。担心这个?出于职业的敏感,我伸手把谭渔放在茶几上的另外几张稿纸拿了起来。那同样是几张剪报,不同的是,那几张剪报,都与黄秋雨的社会活动有关。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手的十种语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手的十种语言
上一章下一章

黄秋雨的诗作及其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