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军争篇
04
军争篇
一单元设想是完美的,实战是最难的
前面《计篇》,运筹于帷幄之中,再难也是在帷幄之中,没啥危险。之后各篇章讲谋略,讲形势,讲虚实,说起来都挺爽。但是到了战场了,两军对垒了,要开始争勇斗智了,那才是天下最难最难的呀!
25走弯路是必不可少的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注释
①合军聚众:合,集合。把人们聚集起来,组成军队。
②交和而舍:和,我国古代的军门称为和门。舍,驻扎。指两军处于对峙状态。
③军争:两军争取制敌先机。
④以迂为直:把迂回曲折的弯路变为近便的道路。
译文
孙子说:用兵的原则是,将领接受君命,从召集民众、组织军队,到与敌对峙,都没有比率先争得胜机更难的事了。“军争”之所以困难,就在于把(表面上)迂回的路线变成(实际上)最便利的直路,把不利的条件变为有利的条件。所以,我方要故意地迂回,利用小利引诱对方,就能后发而先至,这就叫明白以迂为直的计谋。
历史故事
赵奢破秦军
这一年,秦国攻伐韩国,驻军在阏与。赵惠文王要去救韩国,派赵奢领军出征。
秦国为了阻挡赵军,就派了一支军队驻扎在武安城西,和阏与成犄角之势。而赵奢只走出邯郸城三十里,就扎下大营不走了,还传下军令,说:“有来妄言军事的,斩!”赵军的一位将领看赵奢按兵不动,忧心如焚,冒死请战!赵奢知道他是个好人,但还是要拿他演戏,所以立即喝令把他推出去斩了。秦军派间谍来,赵奢更是倾情表演,让他死心塌地相信赵军不会出战。
秦将闻报大喜,认为赵军不愿也不敢真来作战。赵奢这边刚打发走秦国间谍,后脚就让军队轻装急行赶往阏与。但他也没直接到达城池,而是在离城还有五十里时就停下来扎营,选择有利地形,占据了北山。秦军听说赵奢已经到了阏与,大惊失色,赶忙撤了武安军来救阏与,却不敌占据有利地形的赵军,大败而归。
赵奢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起初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小官吏,后来得到“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赏识,被推荐给赵王。赵奢无论在政治还是军事上,都有才能,被列为东方(秦国以东)六国八名将之一。
华杉详解
《孙子兵法》的第一篇是讲运筹帷幄;之后《作战篇》《谋攻篇》,讲了资源充足,吃敌人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肯定能跑掉;《形篇》《势篇》讲形势,讲排兵布阵定计策;《虚实篇》讲探他虚实,调动敌人,避实击虚。说起来都挺爽,有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先胜后战,还有排兵布阵,奇正之变,以实击虚。
但是,我懂的别人也懂,我会的别人也会,我在做的别人也在做,可能比我做得还好。所以真到了战场上,该怎么打?有哪些原则、注意事项?《军争篇》就讲这个。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还是拿足球赛来举例,没有人能从己方后场一路直线攻进对方大门,每一次带球传球,都是以迂为直。故意远远地迂回,让对方感觉我们不会过去,再用假动作、用小利牵制对方,然后突然插进去,就能后发先至。
这是原理,但到战场上,我们能成功做到吗?赵奢两天一夜的急行军是很危险的:远离后方,没有辎重,士卒疲惫。如果这么冲到阏与城下,和秦军直接遭遇,赵奢恐怕也要被人擒了。妙就妙在他离城五十里就扎营,工事阵地都弄好了,再等秦军来。这也符合《虚实篇》里的“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秦军本来是在阏与和武安成掎角之势,想调动赵奢来救,然后围点打援。结果赵奢摆好战场后,变成秦军被他调动了。
其实知道赵奢到了阏与,秦将还是可以多想一想:你到了就到了呗,一支孤军没有粮草辎重,能怎么样?观察观察再说。但秦将慌了神,因为事情出乎预料,他就不知道赵奢还有什么动作,于是慌忙扑过来,大败而回。
说到底,还是慌了神,设想得很美,一上战场,兵法全完了。把“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忘了,把“致人而不致于人”忘了,把“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也忘了——都是慌不择路。
所以不能慌,目前失利了,那就认输,认栽。在新形势下想想怎么办,别老想把前面的错误补回来,重点是不要让前面的错误影响了后面的发挥。此外,“以迂为直”还是想要直。我们的成长之路本来就是弯弯曲曲、进进退退,没有一帆风顺的。我们要有一个基本认识:弯路也是路,不走弯路,就没有直路。
名家注解
合军聚众
曹操注:“聚国人,结行伍,选部曲,起营为军阵。”
张预注:“合国人以为军,聚兵众以为陈。”
交和而舍
何氏注:“和门相对,将合战争利,兵家难事也。”
莫难于军争
张预注:“与人相对而争利,天下之至难也。”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
曹操注:“迂其途者,示之远也。后人发,先人至者,明于度数,先知远近之计也。”
26行军、宿营,都是战斗的一部分
原文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注释
①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委,抛弃。捐,损失。丢弃辎重,轻装去争夺战机,辎重就难免损失。
②卷甲而趋:把盔甲卷起来,轻装前进。
③三将军:指三军将领,春秋时,大国多设三军。
④十一而至:指只有十分之一的士兵能赶到目的地。
⑤蹶上将军:蹶,挫折。上将军,先行部队的将领。先行部队的将领会受挫。
译文
争取先机既有好处,也有危险。带着全部辎重去争利,(就会影响行军速度)不能尽快到达战场;丢下辎重去争利,装备辎重就会损失。因此,部队轻装急行,昼夜不息,加倍行程,赶百里的路去争利,则三军的将领有可能被俘获,健壮的士兵先到战场,疲惫的士兵掉队,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马能如期到达。行军五十里去争利,先头部队的将领会受挫,只有一半部队能如期到达。行军三十里去争利,一般有三分之二的人马能如期到达。要知道,部队没有辎重会死,没有粮食供应会死,没有物资储备也会死。
历史故事
阴晋之战
阴晋之战是战国时期发生在魏国和秦国之间的一场战斗。最终,魏国仅以五万余人,大破五十万秦军。
战国早期,魏国因为率先变法,所以成为最早崛起的强国。为了扩张领土,魏国占领了河西地区,成为秦国东进的心腹大患,于是魏国与秦国之间多有争战。这一年,秦国为重新得到河西,举全国壮丁五十万参军,向着河西重镇阴晋前来。
当时驻扎在该地的,有一支魏国的精锐部队“魏武卒”,而且领兵的是名将吴起。吴起特意挑选了五万没立过战功的步兵,加上魏国送来的五百辆战车和三千骑兵,迎战庞大的秦军。然而魏军战力惊人,反复冲杀多次,击穿秦国军阵,让五十万秦军大败而逃,保住了河西地区。
魏军之所以能在如此悬殊的兵力下取胜,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魏武卒”这支部队。这支部队全由步兵组成,选拔标准极为苛刻:要能够穿三层重甲,手执长戟,腰悬铁剑,背负箭镞和强弩;并且在携带三天干粮的情况下,能急行军一百里之后,立马投入战斗。而秦国军队只是些简单武装了的农民,在训练严苛的魏军精锐面前,自然不堪一击。
吴起
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曾先后为鲁、魏、楚三个国家效力,在内政和军事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他著有《吴子兵法》,在历史上,与孙武(孙子)并称“孙吴”。
华杉详解
孙子的这段话有三个道理。
一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军争对于智者是利益,对于愚者就是死路。很多同样的事,我们看别人做得很成功,自己同样干一遍,可能全折进去。那是因为人不一样,背后的准备不一样。如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不要以为别人行,我也能行。
二是行军是战斗的一部分,甚至比交战更重要。到交战的时候,胜败已经定了——由行军和宿营的决策定了。比如前一篇里赵奢胜秦军,就是行军和宿营决定的。赵奢急行军两天一夜,可能走了一百六十里,那按兵法说,他就该给人擒了。所以他在离敌人五十里时就停下来扎营布阵,一是等自己后面掉队的人,二是留五十里给敌人走,等秦军来。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行军就是战争,战争的才能,就是运动的才能。”他专门研究行军的速度,传统行军是一分钟走七十步,他提高到一分钟一百二十步。所以他打仗不是靠士兵的枪,是靠他们的腿。魏武卒也是同样的道理,战国的军队当时仍以战车为主,而一支全由步兵组成的魏武卒能横扫天下,靠的就是他们强悍的速度。
行军是战斗的一部分,宿营也是战斗的一部分,如果再往前推,会发现训练也是战斗的一部分,甚至也是比战斗本身更重要的部分。所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所以,《孙子兵法》说“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因为最不重要的就是战斗本身,一切都在之前的训练、宿营和行军时决定了。但我们平时听说的都是战斗故事,很少有关于行军、宿营的故事,而且几乎没有训练故事,因为训练时没故事。真正的功夫,都在没故事的地方。
第三个道理,就是军队很脆弱,有一点没注意到,就会失败。天下之至强,也是天下之至弱。因为吴起的继任者都能力不足,强大的魏武卒很快就衰落,昔日的手下败将秦国和齐国,也很快超越了魏国。所以,在我们觉得自己很强大的时候,就需要更加小心,时时注视自己,是不是其实很脆弱。千万不要被过去的辉煌迷惑。
名家注解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曹操注:“善者则以利,不善者则以危。”
张预注:“智者争之则为利,庸人争之则为危。明者知迂直,愚者昧之故也。”
27地形勘察的背后是无数心血
原文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注释
①豫交:豫通“与”,与诸侯结交。
②沮泽:水草丛生的沼泽地带。
③乡导:向导。
译文
所以,不知道各诸侯国的政治动向,就不能和它们结盟;不知道山林、险阻、水网沼泽等地形,就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不能得到地利。
历史故事
柏乡之战
柏乡之战是五代十国时期,发生在梁国和晋国之间的一场战斗。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朝之后的大分裂时代,与春秋战国一样,这时各方势力混战,此消彼长。当时,梁太祖朱温讨伐赵王,赵王向晋王告急。晋王李存勖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前去救援,在柏乡的野河北岸,与梁军隔河相对。
晋王李存勖少年时便能征善战,他认为自己孤兵出征,应该速战速决。但部下周德威却认为野河不利于晋军,劝李存勖诱梁军出营决战。李存勖虽然不太高兴,但还是采纳了这位老将的建议。于是,周德威派少量骑兵到梁营挑战,激怒梁军将领王景仁。王景仁率军倾巢而出,周德威边战边退,把梁军引到了鄗邑的南面。这里地势开阔,正适合骑兵作战。周德威一直等到中午,等梁军粮草不够、不得不撤退时,他才率领骑兵追击,大败梁军。
李存勖
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君主。李存勖是河西节度使李克用之子,他很有军事才干,世袭了节度使职位后,先后兼并河北、击退契丹,并在建国后又消灭了后梁、前蜀等割据势力。但他善于军事却弱于治国,后死于部下叛乱之中。
华杉详解
这段的前一句承接了前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的思想,后两句就重点说了地形的作用:要对所有的地形都非常清楚,才能行军。
而对地形地利的研究,是非常细致的工作。比如二战时期著名的诺曼底登陆,登陆之前,盟军对诺曼底地形的侦察细致到了极点。晚上派间谍潜水摸上沙滩,去取沙子和泥土样本,调查沙滩沙有多厚,下面有多少泥土,软硬如何,坦克能不能开上去。最后的结论是,沙滩太松软,坦克会陷进去。怎么办呢?方案是先开上去一辆铺“地毯”的坦克,前面架一卷地毯——由帆布和木板做成,一路铺过去,后面的坦克跟着开上沙滩。
那怎么对付那些反坦克钢架呢?先开上去一辆坦克,近距离对着钢架各焊接点轰。轰垮后,人钻出坦克,下去给钢架系上钢缆,把这堆废铜烂铁拖走。再往后是地雷阵,之前专门设计了排雷坦克,像个大怪物,前面顶一个大转轮,转轮上挂满流星锤,开起来,转起来,无数流星锤在地面上打,把地雷全引爆了,后面的部队就冲过去。
如果没有之前这些周密的侦察和针对性的装备设计开发,去多少人都得死在海滩上。
所以说要知道地形,这就一句话,而这句话背后,是无数的细节,无数人的努力、智慧和无数人的生命。只因为这些准备工作都在战前做完了,所以大战打起来的时候,我们什么也看不见,也就不容易体会到勘察的重要性。如同周德威将梁军引诱到鄗邑的平原上,大败之,史书上只有简单的几句话,没人知道晋军战前做了多少勘察工作。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希望我们在看到一个优秀的同学时,也能多想想对方背后付出的努力。那些我们没看见的功夫,才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名家注解
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
曹操注:“不知敌情谋者,不能结交也。”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曹操注:“高而崇者为山,众树所聚者为林,坑堑者为险,一高一下者为阻;水草渐洳者为沮,众水所归而不流者为泽。不先知军之所据及山川之形者,则不能行师也。”
二单元军争的战略
“五事七计”里面,“道”就是政策。政策之后,第二才是战略。战略是我在哪儿,我要去哪儿,怎么去,是获取胜利的路线图。孙子讲战略,先胜而后战,赢了再打,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战略。
28战斗要诈,要利,要分奇正
原文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注释
①以诈立:诈,奇异多变。以诈取胜。
译文
所以,军队就是凭借诡诈的方法隐藏自己的意图,根据有利的情况来决定行动,把分兵或集中兵力作为(战略战术的)变化。
历史故事
浅水原之战
浅水原之战发生在唐朝建立的初期,是唐朝开国后的第一场大战。秦王李世民在这一战中击败薛仁杲,除掉了唐朝西面的一大威胁。
当时李渊刚刚称帝,位于陇西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大举东进,十余万兵马,兵锋正锐。李渊派李世民迎击。
李世民第一次出击时,因病而让部下代为指挥,结果部下指挥不当,导致唐军败退。第二次迎击,李世民就用了一招“锐卒勿攻”,对诸将说:“敢言战者斩!”就这样,双方相持六十多天,薛仁杲孤军深入,粮食吃完了。李世民看敌军锐气已失,离心离德,这时才说“可以战了”。
李世民先派出饵兵,让总管梁实分兵到浅水原设营,引诱对方。薛仁杲有一位猛将叫宗罗睺,一贯骄悍,两个月求战不得,憋得都要炸了。看到唐军出击,他尽出精锐攻打梁实,梁实却继续坚壁不出,使宗罗睺攻得更急。
李世民等宗罗睺锐气体力都耗得差不多,才亲率大军投入战场,大败宗罗睺。宗罗睺一退,他就穷追猛打,一直追到薛仁杲城下。薛仁杲心惊胆裂,只得开城投降,并最终被李世民押送到长安斩首。
李世民
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次子,经“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李世民在位时期,缔造了“贞观之治”,此时的唐朝国泰民安、疆域扩大、民族融洽,为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华杉详解
孙子的这句话,有时会误导读者。
以诈立嘛,立论就是诈,于是有人把这当成《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但是从整个《孙子兵法》来看,“五事七计”、先胜后战,那都不是诈来的。所以读书要联系上下文,听人说话要看他说话的语境。孙子讲“兵以诈立”,是在《军争篇》里讲的,前面计于庙堂、作战谋攻、形势虚实都讲完了,开始两军争胜了,再开始讲诈。
诈是什么?还是用足球赛来解释最简单——诈就是假动作,就是隐藏自己的意图,欺骗敌人,调动敌人,“多方以误之”,想方设法引他失误。如李世民派梁实为饵,就是一个明显的诈。
所以兵以诈立,是踢足球的假动作,不是兵法根本,更不是价值观。如果我们以诈为价值观,不练足球实力,只练足球的假动作,那能获胜吗?兵以诈立,不等于只有诡诈之人才能成功。孙子讲诡诈,但他可不是诡诈之人;我们要会用诈,但我们也不能做诡诈之人。
“以利动”这句话也有点儿歧义。利是什么,是利益?不对,前文讲过,我方要用利益去引诱敌方,所以我们自己当然不能因一点儿利益就行动。这里的“利”是有利,根据胜利的原则,有利才行动。
这句话听着好像很简单,可实际上我们会发现,我们行动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焦虑、压力、贪欲或愤怒,而不是真正有利。“以利动”,不是见利而动,是有利才动。不要管之前怎么样,唯一需要把握的,就是下一步怎么做对我有利。但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他们一生气,一被敌方引诱,就什么都忘了。
“以分合为变”比较好理解,就是奇正为变。关于奇正,前文已经详细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名家注解
以分合为变
曹操注:“一分一合,以敌为变也。”
29走出国门的“风林火山”
原文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注释
①徐:舒缓。
译文
所以,部队行动迅速时,像狂风;行进从容时,像森林;攻城略地时,像烈火;驻守防御时,像大山。
历史故事
武田信玄的“孙子兵法”
武田信玄是日本战国时期著名的大名(日本古代对领主的称呼)和武将,他的军队正是以《孙子兵法》里的“风林火山”为行动纲领的。
武田信玄将“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十四个大字,用金泥书写在青色绢布上,作为武田军军旗,称为“孙子旗”。
其中,“疾如风”是说武田家的骑兵。武田的封地甲斐国是山区,武田信玄为军队行动方便,专门修建九条笔直的棒道,通向主要交战区。有了信息和交通的基础设施保障,他的骑兵在合战时,往往最先冲锋,正是“疾如风”。
“徐如林”,一是指军队整体行动的时候,如森林一样肃穆严整;二是指武田的枪兵。他的枪兵每人有一支四到六米的长枪,举起来像一片森林一样,徐徐前进,是对付敌军骑兵的利器。
“侵掠如火”,一是指冲锋陷阵,如烈火燎原,锐不可当;二是指武田的军队编制组织和指挥系统,指挥起来能够像运用自己的手臂一样自如,指哪儿打哪儿。
“不动如山”,首先是说武田信玄自己。无论战况如何激烈,他都在高处坐镇指挥,帅旗高高飘扬,他坐在板凳上纹丝不动。即便敌人攻到他脚底下,他也不会起身。主帅不动,帅旗不动,则军心不动,奋勇杀敌。其次是说武田的军阵和纪律,排兵布阵,各司其职,稍有违反,就军法从事。所以无论敌人怎么攻击,武田军人都不会动摇,不会受敌军影响,不会离开自己的阵地。最后在战略上,绝不轻举妄动,而是有自己的节奏,一旦抓住机会,则迅猛出击。
正是凭借着对《孙子兵法》这一条的应用和发挥,武田军在日本战国时期盛极一时,武田信玄也被称为“战国第一名将”和“战国第一兵法家”。
武田信玄
日本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战国时期,日本分裂成了许多小国,武田信玄是当时日本中部甲斐国的统治者。他十六岁便上战场,一生之中光大战就打了八十多场。在邻国均是强敌的基础上,武田信玄将领土大大扩张,足见其非凡的军事才能。
华杉详解
孙子的这四句话,因为日本历史名人武田信玄的推广,算是在日本影响最大的四句。武田信玄极为崇拜孙子,在关于他的传记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甲斐国来了一个中国和尚,武田信玄把他请到家里来,专门让他把“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的中文念法念给他听。
那么这四句话,在中国又怎么解呢?
疾如风——李筌和张预都有解释。一是指进攻,二是指撤退。进攻则迅疾如风,撤退则去无影踪。曹操补充说是“击空虚也”,是指要能判断虚实,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避实击虚,才能所向披靡,迅疾如风。
徐如林——指军阵像树林一样整齐,徐徐而行,无懈可击。
李筌注解说:“整阵而行。”即整个军队方阵像树林一样整体移动,静静地、缓缓地前进,带着强大的压迫感。曹操注解说:“不见利也。”则与前面说的兵以利动相呼应,就是说,在没有看到虚实,没有见到攻击的有利条件时,就徐徐而行。
侵掠如火——进攻的时候就像熊熊烈火。
李筌注解说:“如火燎原,无遗草。”加了一个“无遗草”,意味着敌人无处可逃,不可抵御,一个也跑不掉。曹操注解说:“疾也。”就是快的意思。
不动如山——曹操注解说:“守也。”《荀子·议兵》篇中还有一句类似的,说:“圆居而方正,则如磐石然,触之者角摧。”所以不动如山是讲防守。军队不动的时候,就像山一样不可撼动,坚若磐石。谁来侵犯,哪只角来顶,就叫他哪只角粉碎!
“风林火山”,总体就是讲迅疾和持重,打仗如此,其实平常做事也可以如此。做事、学习的时候,要干脆利落,不要拖拖拉拉;遇到困难了,要平心静气,稳扎稳打;找到突破口了,便一鼓作气,最终把问题解决。
名家注解
疾如风
李筌注:“进退也。其来无迹,其退至疾也。”
张预注:“其来疾暴,所向皆靡。”
徐如林
杜牧注:“徐,缓也。言缓行之时,须有行列如林木也,恐为敌人之掩袭也。”
杜佑注:“不见利不前,如风吹林,小动而大不移。”
30允许适当的抢掠
原文
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注释
①难知如阴:就像阴云蔽天,其势不可测。
②廓地分利:廓同“扩”。扩张领土。
③悬权:衡量利害轻重。
译文
军队隐蔽时,像乌云蔽日,难以窥测;军队一行动,就像雷霆万钧。夺取乡邑,分配俘虏,开拓疆土,权衡利弊,然后见机行事。事先懂得“迂直之计”的一方取胜,这就是争夺先机之利的原则。
历史故事
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曾经建立过短暂的大顺政权,但在清军入关后,兵败被杀。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各地起义不断。李自成的这一支队伍,趁着明军追缴张献忠的起义队伍的时候,占领了河南。随后,李自成便不断收留饥民,开仓赈粮,还提出了“均田免赋”口号,当时就有民歌说“迎闯王,不纳粮”。一时之间,李自成一呼百应,军队扩张到数万,每攻下一城,“举城哗然皆喜”。百姓都愿意听从他的命令,甚至配合起义军阻挠明军的作战。最终,李自成的部队进入北京,而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明朝灭亡。
李自成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原名鸿基,在明末的各路起义军中,他是闯王高迎祥的部下。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继承了闯王的名号。此后经过八年多的四处征战,起义军自西向东一路攻城略地,最后进入北京,推翻了明朝。
华杉详解
抢劫是古代战争的潜规则,也是重要的激励,这是军队的丑恶面。
比如,中原王朝和北方匈奴打了两千多年的仗,匈奴每次骚扰边关,唯一的目的就是抢掠。既然大家一起出来抢,抢的机会和战利品的分配就一定要公平合理。否则,分赃不均导致反目成仇,军心就垮了。而历代战乱时期的名将,都是在分赃上特别公平的。
怎么做到公平呢?这很难,因为每个人都容易有“不公平错觉”,都觉得自己吃亏了,所以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有将领就想出一个办法,我自己一分不取,我只拿皇上赏赐的,战场上抢来的全归你们分!那就谁也没话说了。
曾国藩讲,为将要廉。士兵不懂得谁战术高明,但是人人懂得钱多钱少。将领若贪钱或占大家的便宜,士兵就不给你卖命。你若自己廉洁,又时常能让大家得些好处,则个个奋勇跟你杀敌。这个“时常的好处”就很像临时放假。我们每周都有两天周末可以休息,因为这两天是该得的,大家认为理所应当,幸福感就差了。可若是偶尔因为突发事件不上课了,那大家一定欣喜若狂,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如果我们想激励别人,除了规定应该给的奖励外,最好还要有点儿“非正式奖励”,时不时让人意外。这样,就又有积极性,又有乐趣。
不过对于军队来说,抢不抢也要分情况的。如果是两国交战,纯粹争利,对敌国百姓就没必要客气。这种叫“侵”,是侵掠,是争利、抢东西、抢地盘,不是要推翻政权,取而代之。但若在群雄逐鹿的战乱年代,我们看到哪支队伍开始不抢东西、秋毫无犯了,那就是政治上有大志向的。他们已经把老百姓预设为自己的子民,要保护,预备未来统治他们。这种叫“伐”,是伐对方的宗庙社稷,把对方的政权推翻了,我来坐天下。
刘邦进咸阳,和百姓“约法三章”,就是伐。李自成进北京,最初还约束军队,他也是想伐。可惜在紫禁城住了没多久,他就忘了自己的志向,开始侵掠,在京城到处搜刮,大分子女金帛,搞得人心惶惶。这间接导致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最终使他自己灭亡了。
名家注解
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杜牧注:“如空中击下,不知所避也。”
掠乡分众
杜佑注:“敌之乡邑聚落无有守兵,六畜财谷易于剽掠,则需分番次第,使众人皆得往也,不可独有所往,则大小强弱皆欲与敌争利也。”
廓地分利
曹操注:“分敌利也。”
悬权而动
曹操注:“量敌而后动也。”
31规范强大的指挥系统
原文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注释
①《军政》:古代兵书。
②一人之耳目:一,统一。统一军人的耳目。
③变:适应。
译文
《军政》说:“因为相互听不见说话,所以设置锣鼓(来指挥);因为相互看不见,所以设旌旗(来指挥)。”金鼓旌旗,能统一军人的耳目,士兵的视觉一旦统一,那勇敢的人就不能独自前进,胆怯的人就不能独自撤退,这就是指挥大部队作战的方法。所以,夜间多用火光和鼓声(来指挥),白天则多用旌旗(来指挥),这都是为了适应人的视听而变动使用的。
历史故事
孙子训女兵
关于孙子,有一则逸事。据说,当孙子把自己写的兵法呈给吴王阖闾时,吴王大为赞叹。于是,为了考察孙子的统军能力,吴王就让孙子来训练宫女。孙子以左右转向为训练目的,让宫女们以他的鼓声为令。然而当他击鼓之后,宫女们却不听命令,反而捧腹大笑,队形大乱。孙子铁面无私,就要把两位队长处斩。
这两名队长正是吴王的宠妃,吴王见此情形,连忙向孙子求情。孙子却秉公执法,坚决处死了两名妃子,又挑了两位宫女来当队长。这一次,宫女们再也不敢开玩笑,全都听从号令,左右进退整整齐齐。吴王最后也心悦诚服,拜孙子为将军,让其训练吴军。
孙子
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孙子名孙武,被尊称为“孙子”。他因为所写的兵书得到吴王的重用,被任命为将领,并在吴楚战争中大败过楚军。他所写的《孙子兵法》共十三篇,至今在世界军事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十分重要。
华杉详解
在前文中,孙子说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孙子从没说过将在战场,军令有所不受。因为如果没有指挥系统,多少人也不过是盲流,不是军队。所以不听军令,那是一定要斩首的。
金鼓、旗帜就是我国古代传达军令的工具。擂鼓进攻,鸣金收兵,这是最简单的,还有各种号、角等,传递不同信息。旌旗则属于视觉通信工具和符号指令,它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和图案,用于传递指挥信息。还有旗语,用不同动作代表不同敌情和指挥信息。
旌旗倒了说明什么呢?说明指挥系统已经没了,都在各自逃命,这时候敌军就是一股盲流,那就可追了。不过对方旌旗乱了,也可能是骗我们上当的。我们以为他指挥系统没了,其实他安排了金鼓暗号来指挥,故意乱旌旗来骗我们的。
“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这是说除了旌旗外,夜里军营还会使用火光和鼓声为信号。
古代军队,扎营很有讲究。晚上扎营的道理和白天布阵差不多:布阵,是大阵之中必包小阵;扎营,就是大营之中也有小营。前后左右之军,各有营环绕,大将之营居于正中,诸营环之,曲折相对。营与营之间的距离,在五十步到一百步之间,道路相通,中间的空地足够士兵列队。壁垒相望,能以弓弩相救。每个十字路口还设一小堡,上面架上柴火,下面挖有暗道,令人看守。若敌人晚上来劫营,则放他进来,然后击鼓。诸营齐应,火堆全部点燃,亮如白昼。我方士兵不乱跑动,全部站定列阵,于是弓箭手就能分辨出,乱哄哄到处窜的全是敌人。那么多少人进来,我方都能灭掉他们。
所以说,军法很严:“当进不进,当退不退者,斩之。”独自撤退要斩,独自进攻也要斩。吴起带兵,有一个故事。吴起和秦国作战时,两军对阵,还未合战,有一个军士不胜其勇,自己先冲上去,斩了两颗首级回来,结果吴起把他斩首了。有军吏进谏说:“这是人才呀!让他戴罪立功吧。”吴起则说:“军令没有分谁是人才。”
这就是战场指挥的严肃性,因为指挥的责任不在他,战场全局他不晓得。他以为追上敌人是好事,听到鸣金也不撤退,却很可能打乱了全军的行动。所以,我们在参加旅行团或郊游这类集体活动时,总能听到领队让大家服从命令,不要各自行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确保集体活动能顺利进行,也是确保每个人的安全。
名家注解
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杜牧注:“止则为营,行则为阵。”
32打击敌军的士气
原文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译文
对于敌方三军,可以挫伤其锐气;对于敌方的将帅,可以动摇他的决心。
历史故事
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和鲁国之间。齐国是当时的霸主,兵强马壮,鲁庄公为了避其锋芒,不得不先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
齐军看不起鲁军,认为鲁国人不堪一击。于是才一开战,一通战鼓擂过,齐军就要发起声势浩大的进攻。鲁庄公见状,也准备迎击,但臣子曹刿却说:“未可。”他命令鲁军严摆阵势,擅自出战者斩!齐军冲不破鲁军军阵,只好退回去重整旗鼓,再来,鲁军还是不战。直等齐军第三次击鼓了,鲁军才击鼓冲锋,结果大胜齐军。
后来,鲁庄公问曹刿这么做的原因。曹刿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这就是“一鼓作气”的典故出处。
曹刿
春秋时期鲁国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在位时,齐鲁两国先后爆发干时之战和长勺之战。鲁国在干时之战中战败,而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听从曹刿的建议,从而击败了齐国。曹刿关于这一战的建议,也被《左传》记载,成为经典篇目《曹刿论战》。
华杉详解
“三军可以夺气”,就是打击敌军的士气,让他气势低落颓丧,让他没意思,提不起劲。士气没了,力气就没了,战斗力就没了。
美国心理学家迈尔提出了一个“疲劳动机理论”,可以解释士气和战斗力的关系问题。该理论认为,人体的总能量是一个常量,每个人每天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动机来分配能力。动机强烈,分配的能量就高,动机越低,分配的能量就低。于是士气一低,士兵的能量就低了。
曾国藩也讲过夺气。他说,守城之法莫过于“妙静”。就是敌军来,在城下鼓噪,我们不搭理他,安安静静地躲在城墙垛子后面,监视对方。敌军也不敢往城墙上爬,鼓噪几次,没有响应,他自己没意思了,就走了。这其实就是坚守不出的战法。
曹刿等齐军鼓舞了三次士气、再也鼓不起来时才反攻,就是一种夺气,也是利用气势决胜。
什么叫气势呢?《淮南子》说:“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志励青云,气如飘风,声如雷霆,诚积逾而威加敌人,此谓气势。”气势的关键在哪儿呢?在于“气机”,气机的关键,在于将领。吴起说:“三军之重,百万之师,张设轻重,在于一人,是谓气机。”
所以有时候,如果打击敌方全军的士气有困难的话,打击敌方将领也是一个办法。这就叫“将军可夺心”,将领的决心没了,他的队伍就散了。
五胡十!”慕容宝听了,忧惧失心,当天夜里就匆匆忙忙撤退。拓跋珪趁势追击,大破燕军。
不过要夺别人的心,首先自己要内心强大。曹刿面对来势汹汹的齐军,自己先做到了镇定自若,这才顺利反攻。我们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自己要先充满自信,不畏惧退缩,才能解决。可以说,气势是篇大文章,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有了气势,就能离成功更近一步。
33治心,是保持战斗优势的根本
原文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注释
①治气:掌握士气的方法。
②治心:掌握军心的方法。
③治力:掌握战斗力的方法。
④治变:随机应变的方法。
译文
所以,早晨出兵气势最盛;等到中午,就会困倦懈怠;等到日暮,就急着收兵回营。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敌人松懈时再攻击他,这就是掌握士气的方法。用自己的严整等待敌人的混乱,用自己的镇静等待敌人的急躁,这是掌握军心的方法。先到战场再等敌人远道而来,用自己的安逸休整等待敌人疲劳奔走,自己吃饱再等待敌人挨饿,这是掌握战斗力的方法。不去攻击旗帜整齐的敌人,不要攻击阵容堂皇的敌人,这是随机应变的方法。
历史故事
虎牢关之战
虎牢关之战发生在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在这一战中击败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劲敌,使唐朝占据了华北。
当时,李世民先讨伐的是王世充,王世充不敌,眼看就要败北。身处河北的窦建德怕唇亡齿寒,破了三足鼎立的局势,便带大军来救王世充。窦建德大军在汜水东岸列阵,横亘数里,兵势强盛。
唐军很多人都十分惊慌,李世民在山上看了,却对诸将说:“贼度险而嚣,是军无政令。逼城而陈,有轻我心。”意思是,窦建德的部队远道而来却很喧嚣,是没有军纪;靠近城池列阵,是轻敌之举。于是李世民又说:“我们按兵不出,等他列阵久了,士卒疲倦了,肚子饿了,必将自退。他一退,我们就出击,可一战而胜。”
窦建德列阵,从早上六点到中午十二点,兵士又累又饿,开始坐在地上,又抢着喝水。李世民看了,说:“可击也!”果然一战生擒窦建德。
窦建德
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曾在隋炀帝远征高句丽时担任过兵长,因不满士兵的困苦,他抗拒东征,于是举兵反叛并加入了农民起义。窦建德占据河北,自立为夏王,但最终,他在与李唐的竞争中兵败被杀。
王世充
隋朝末年群雄之一。王世充是隋朝的朝臣,隋末农民起义时,义军攻击都城洛阳,他率军救援洛阳。等他回到洛阳后不久,传来隋炀帝在江都被杀的消息,王世充趁机擅权专政。最后,他废主自立,建立郑国。
华杉详解
前一篇,我们讲了打击敌人的士气,这一篇,是讲怎么保持自己的士气。
孙子这句话其实包括了四个方面,即“治气”“治心”“治力”“治变”,这四点是保持队伍战斗力优势的要点。而治自己的心,是一切的根本。
领导者,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财产万千、人命关天、是非曲直、毁誉忠奸。领导者的情绪影响着整个团队的士气,也会干扰自己的决策和行动。很多错误决策都是因为领导者在压力和焦虑下,为了缓解焦虑而做出的。又或者在困难和危险面前,不能“卒遇大难而不惊”,慌不择路,结果走向灭顶之灾。
前文被“夺了将心”的慕容宝就是反面例子,而正面的例子则有周亚夫“坚卧不起”。在汉朝平定七国之乱过程中,周亚夫曾经遇到军中夜惊。晚上军营里,士兵惊慌哗乱,他怎么办呢?他坚卧不起,继续睡觉,大家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李世民虎牢关一战里,也有“治心”。当时唐军前有王世充,后有窦建德,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威胁。许多将领都认为应该暂时撤退,只有李世民坚持这是一战打败两名大敌的好机会。而且李世民按兵不动,等窦建德部队列阵整整一上午,这是治气。让敌方由逸变劳,由饱变饥,由不渴变渴,消耗他的战斗力,这是治力。等窦建德锐气没了,变得“昼气惰,暮气归”再出战,这是治变。
所以,“治气”“治心”“治力”“治变”四点是相辅相成的,胜利的一方,往往四点全都具备,而一旦其中一点没做到,就可能全盘皆输。
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不需要打击别人的气,但还是要时时有治气的意识——治自己的气。随时保持自己的锐气、朝气,尽自己的努力,趁着青春年少,把精力集中用在学业上,成就自己。
名家注解
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陈皞注:“初来之气,气方锐盛,勿与之争也。”
孟氏注:“朝气,初气也;昼气,再作之气也;暮气,衰竭之气也。”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陈皞注:“政令不一,赏罚不明,谓之乱。旌旗错杂,行伍轻嚣,谓之哗。审敌如是,则出兵攻之矣。”
三单元军争的基础战术
政策之后,第二是战略,第三是大战术。《孙子兵法》的大战术,就是以正合,以奇胜。无论怎么打,都是正兵、奇兵相互转换,奇正之变,无穷无尽。而什么情况怎么打,就进入到基础战术原则的层面。
34兵法不能死记硬背
原文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
注释
①背丘勿逆:敌人背倚丘陵,不宜从正面进攻。
译文
所以,用兵的法则是:敌人在高处,不可仰攻;敌人背靠高地,不要从正面攻击。
历史故事
马谡失街亭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里著名的一个篇章。虽然在正史中,马谡没被斩,而是死在狱中,但他在街亭之战的失策,确实是一个反面例子。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派马谡去军事重地街亭防御魏国大将张郃。马谡先占了山,在山上扎营。副将王平谏阻他,说在山上容易被围困。但马谡觉得反正是要把魏军一举拿下,那就不会在山上久驻,所以也不会有被围困的问题。王平见劝不动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请马谡分一支兵给他,好驻扎在平地,有事也好相救。
等魏军大将张郃来到街亭,见马谡扎营在山上,果然第一件事就是包围;第二件事是断水源、绝粮道。这都在马谡预料之中,但第三件事他没想到,就是张郃放火烧山。马谡军队本就饥渴难忍,再加上烟熏火燎,一时大乱,冲也冲不下去。张郃发动进攻,攻占了街亭。
马谡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马谡因为擅长议论军事谋略,受到诸葛亮的器重,尽管他也被认为言语浮夸、不堪大用,但诸葛亮却不以为意。可最终,马谡在北伐时,因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直接造成北伐失败。
华杉详解
按孙子的战术:如果是我方占据高地,会更有利。如果敌方占据高地,我方仰攻时就地势不便,有劲使不出,还容易有檑木滚石砸下来。如果敌人背靠山丘冲下来,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自高趋下,气势又顺,力量加倍。这时就不要逆击,而是把他引到平地再战。
成功的战例前文提到过,就是赵奢与秦军作战,离城五十里扎营,且占了北山地利。不过万事都有两面性,要是只占据高地就能赢,那打仗也太容易了点儿。马谡失街亭就是个占据高地的失败典型。
马谡驻扎在没水源和粮道的山上,是想“置之死地而后生”。可韩信当年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并没有把全部兵马放在死地,而是有两千奇兵去取赵军大营,正奇配合。如果只那一支军背水而战,那就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是置之死地而死无葬身之地了。这最重要的一点,马谡恰恰没学,他是准备把全部兵马都放在死地。要不是王平最后分了一点儿兵,在撤退时让千人鸣鼓自持,致使张郃怀疑有伏兵,没有猛追,街亭的损失恐怕还会更严重。
第二点马谡没想到的,就是张郃会放火烧山。为什么他身为诸葛亮的爱将,会没想到这一点,原因也很简单:《孙子兵法》上没写!
可见,兵法不能把所有情况都写全,对兵法的运用,永远都要随机应变。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上的知识虽然是前人智慧的总结,但前人也是人,也会犯错误。我们在学习时,应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35分清真败和假败
原文
佯北勿从。
译文
假装败北的敌军不要追。
历史故事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的故事曾在前文多次当作例子,但没有详讲。这个典故就来源于秦国与赵国的重大战役——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前期,赵国的统帅是老将廉颇。廉颇坚守城池,拒不出战。秦军求战不得,久战不利,后来就使用了离间计,导致赵王换掉了廉颇,任命赵括为统帅。赵括是名将赵奢的儿子,但在领兵才能上却远远不及父亲。
等换了赵括后,秦军主帅白起派出饵兵,佯装败退,将赵括引到预设阵地长壁。这时的秦军分成了三个部分,一支与赵括作战;第二支穿插到赵军身后,挡住了赵括退路;第三支插到留守大本营的赵军营垒间,切断所有粮道,以及赵括与大本营的联系。赵军被围,动弹不得,终至全军覆没。
赵括
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名将赵奢之子。长平之战中,秦国因久战不胜,就派人散播谣言,说秦军最怕赵括领兵。赵王急于求胜,于是用赵括换掉了廉颇。赵括虽然自幼熟读兵书,却缺乏临场应变,最终中了秦军诱敌之计,导致长平战败。
华杉详解
“佯北勿从”,是假装败北的敌军不要追,后面的“饵兵勿食”也有这意思。
派一支部队上去打,假装败退,引敌人大部队过来,然后出奇兵灭他。这是个标准战术,看过兵法的人都知道。但是到了战场,我还是没法判断敌人是不是假装败退;看见饵,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骗局。所以才有“纸上谈兵”之说,我似乎什么都知道,但判断不了具体情况,就不算真懂了。
还是举韩信背水一战的例子。拿主帅,甚至拿皇上做饵兵,在历史上不止一回,因为这个饵让人无法拒绝,更别说一兴奋起来,哪管什么饵不饵的。韩信亲率饵兵出战,大张旗鼓,帅旗飘扬,赵军都兴奋了,都想着万马军中取韩信首级,自然容易中计。
反观赵括,据说赵括是熟读兵书的,那为什么他被秦军的诱饵骗了呢?
因为自信,自信必然轻敌。
赵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可惜牛犊还是要被虎吃掉。一接战,秦军败退,赵括就觉得自己是对的、是强的,就马上追击。他想的不是“佯北勿从”,而是“击其惰归”,是乘胜追击,没料到这一追出去就不可挽回了。
有人说赵括的错误是不能活用兵法,这不是问题的本质,本质是他熟读兵书,不等于懂得兵法。我们上课,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一讲,我们就听懂了,一做习题,又不会了。所以之前不是真懂,把题做会了才算学到一点点儿。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一定要“时习之”,练习过了,才“不亦说乎”!
所以我们读书,每读到一条,只是知道有这么一条,不见得真会了这一条。一定要实践过了,练习过了,才算真知道了。而且知道的程度可能也很肤浅,要想深刻了解,这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最后,再顺便说下秦军主帅白起。孙子说“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敌军退回本国时不要拦截,不要把敌人逼得跟你拼命——他一条也没遵守,全部违反了,结果还把赵军围得死死的,全歼了。可见,白起这样才叫真懂了兵法。
36把敌军的锐气熬掉
原文
锐卒勿攻,饵兵勿食。
译文
不要强攻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贪图敌人的利诱。
历史故事
柏壁之战
柏壁之战发生在隋末唐初,是李世民的又一场大胜之战。
李世民在这一战里大败军阀刘武周、宋金刚,消灭了这一割据势力。
刘武周本是隋朝将领,隋末天下大乱,他起兵造反,自称皇帝,又得了突厥外援,一路势如破竹。刘武周和唐军交兵,连胜数场,黄河以东尽归其手。甚至连李渊都被他打怕了,想要放弃老巢太原,“谨守关西而已”。李世民却说:“太原是王业所基,国之根本,而且河东富实,京邑所资,不可放弃。”随后,他主动请缨,亲率三万精兵讨伐刘武周。
李世民率军乘坚冰渡过黄河,与刘武周的部将宋金刚在柏壁对阵。李世民和堂弟李道宗登高观察,李道宗认为刘武周军容强盛,难以力争。李世民跟他想到一块儿了,于是就跟宋金刚熬了起来,熬了敌人整整五个月,坚壁不战,只是派军骚扰,断他粮道。宋金刚粮草没了,锐气也没了,只得退军。
他一退,李世民就“击其惰归”,猛追了一昼夜,打了八仗。唐军三天没解甲,两天没吃饭,将领们都觉得差不多了,不能再追了,李世民则坚持要彻底打垮对方。于是唐军继续追击,抓住宋金刚主力,一战歼灭。刘武周见大势已去,弃太原城逃往突厥,不久为突厥所杀,政权随之灭亡。
刘武周
隋朝末年的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在隋末群雄并起的时期,刘武周是最早反叛隋朝的人。他联合突厥,占据山西,又进一步控制了黄河以东大片区域,还得到了一部分地主与人民的支持,自立为帝。但最终,他也在与李唐的战斗中败亡。
华杉详解
“锐卒勿攻”的“锐”,和前面“朝气锐,昼气惰”的“锐”,是一个意思。敌军锐气正盛的时候,我们就避一避,熬一熬,等他兴奋劲过了,饿了、渴了、累了、疲了,再打。
前文里,李世民打窦建德是这一套,打薛仁杲是这一套,打刘武周还是这一套。之所以每次都能胜,是因为李世民知道什么时候不能打。李世民最猛,是他知道在对方猛的时候就躲起来,等对方没力气了,他就猛了。而且等李世民猛起来的时候,都不给敌人第二次机会,一战就收拾干净了。
“饵兵勿食”则和前一篇的“佯北勿从”是一个意思,这里不再详细解释,而是另说一点。
关于“饵兵勿食”,杜牧有一个解释,是说敌人丢下的食物你不要吃,小心有毒!
他还举了一个战例。南北朝时,北魏的拓跋新成讨伐外族。他兑了很多坛毒酒放军营里,敌人来攻的时候,他就假装不敌,弃营而去。结果敌人攻入空营,得了许多酒,就开怀畅饮,酒酣毒发。这时拓跋新成再杀回来,不费吹灰之力,俘虏万计。
杜牧这样解释当然不对,孙子的原意肯定不是提醒我们不要乱吃东西。但杜牧这个错误有价值,他让我们懂得了,读书重在学习型读书,而不重在纠错型读书。
为什么这样说?历代注解《孙子兵法》的名家很多,首位就是曹操,而且曹操自己也领兵打仗,对孙子的理解应该比不带兵的人要深刻得多。杜牧则是个诗人、文人,他特别喜欢标新立异,因此杜牧的注,常常第一句就是“曹说非也”——曹操说得不对。他为什么总要批判曹操?因为胜过曹操比较有快感。可能杜牧在注《孙子兵法》的时候,并不太关心《孙子兵法》对自己有什么用,而是不希望自己的文章和前人注得一样,这就没意思了。
我们读书,或跟人讨论问题时,有没有也产生过这种想法:不在乎自己有什么体会,学到了什么,只是想胜过对方。即使他说得很好了,我也要换个角度跟他讨论讨论,最好是让他站不住脚,这就显得我有本事,知道得比他多。
不过,杜牧攻击曹操,也有人攻击杜牧。注解《孙子兵法》的人那么多,每个人的见解都不一样,那么我们认为谁对呢?
首先,重点不是谁对,而是我们自己学到了什么。读书是放自己身上体会,放实际事上琢磨,这才是真读书。其次,错的注解也有价值,至少启发了我们看问题的另一个角度。
所以,争强好胜是读书学习的大病。读书不是怀着学习的目的,而是抱着纠错的快感,这就是“纠错型读书”。而“学习型读书”是把书代入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思考书上的道理在实践中有什么相应的情况,有什么启示,这才算书没白读。
名家注解
饵兵勿食
梅尧臣注:“鱼贪饵而亡,兵贪饵而败。敌以兵来钓我,我不可从。”
杜牧注:“敌忽弃饮食而去,先需尝试,不可便食,虑毒也。”
37穷寇,追与不追
原文
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注释
①围师必阙:阙通“缺”。围敌三面,留一缺口给敌人退走。
译文
退回本国的军队,不宜去拦截;包围敌人时,要留一个缺口;敌人已到了绝境,不要急于逼迫它(无路可走)。这是用兵的原则。
历史故事
曹操会战张绣
张绣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将领。曹操曾两次攻打张绣,第二次攻打时,曹操已经包围了张绣的城池穰城,可这时,袁绍乘虚要攻打曹操的老巢许都,曹操不得不撤军。
张绣见曹操后撤,就联合刘表去追。张绣的手下有一个超级谋士,叫贾诩。张绣要追击曹操时,贾诩就断言第一次去追,必败,而第二次追会胜。张绣果然全被他言中。
张绣回来后,直叹贾诩料事如神,问他是怎么知道的。贾诩就说,曹操撤退时,一定会做好准备,亲自带精兵猛将断后,所以张绣会败。而打败张绣后,曹操就会放松警惕,不会再亲自断后,所以第二次追击必胜。
贾诩
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的谋士、军事战略家,魏国开国功臣。贾诩曾先后追随过董卓和张绣。张绣投降曹操后,贾诩也成为曹操的一员谋士。他的计谋在曹操与关中联军的战争中发挥作用,助曹操一举平定关中。
华杉详解
前文孙子说过“击其惰归”,这里他为什么又说“归师勿遏”呢?那是因为方向不同。
敌方要回家,我从后面追着打,他想赶紧跑回家,不想跟我打,那我在气势上就占便宜,这是“击其惰归”。但如果我是在他面前拦住他,他回不了家,便要跟我拼命,这时候他的气势就强过我了。
张绣第一次追击曹操,是挡住曹操归路,曹操军队人人死战,他和刘表哪能挡得住。所以第一次追,是“归师勿遏”;第二次追,是“击其惰归”。这时,气——前文“治气”中的“气”不一样了,气不一样,意志力就不一样,意志力不一样,战斗力就大不一样。张绣追击曹操两次不同的结果,就是这个原因。
“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则是追击敌人时另一个要注意的:包围敌人时要给他留一个缺口,放一条生路给他跑,不要急于迫近,不要逼得敌人无路可走,那样他会跟我死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孙子要我们极力避免的。
最好的方法是让敌人跑,在跑的过程中再设伏兵袭击他。跑一段,消灭他一点儿;再跑一段,又消灭一点儿,多伏击几次,就消灭完了。如前文的李世民,就很擅长这个战术。
只是“穷寇勿迫”不知怎么的,就传成了“穷寇莫追”。孙子可从来没说过穷寇莫追,“勿迫”和“莫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当我们确保了气势强过对方,避开和对方硬拼的可能,当然要迎头赶上,而且要猛追,这样才能迅速有效地改变弱势,赶超对手。
名家注解
归师勿遏
杜佑注:“若穷寇远还,依险而行,人人怀归,敢能死战,徐观其便,而勿远遏截之。”
围师必阙
曹操注:“《司马法》曰:‘围其三面,阙其一面,所以示生路也。’”
《军争篇》全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