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行军篇
02
行军篇
一单元不同地形的注意事项
行军,包括行军、宿营、布阵,一是要利用地形便利,二是要注意侦察敌情。所以《行军篇》,就是讲不同地形的注意事项和观察敌情判断的要诀。
12山地的行军要诀
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注释
①处军:驻军,驻扎安营。
②相敌:观察敌人。
③视生:向阳。
④战隆无登:隆,高地。不要去仰攻占据高地的敌军。
译文
孙子说:凡军队在各种地形上行军和观察判断敌情时,应该注意:在通过山地时,要靠近山谷;驻扎时,要居高向阳;敌人占据高地时,不要仰攻。这是在山地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
历史故事
马援抚平羌乱
自从王莽末年天下大乱,陇西的羌人就跟着乱了起来。因为陇西是马援的发家之地,马援对那片地区比较了解,所以汉光武帝刘秀就任命马援为陇西太守,让他去解决那里的羌人问题。
为了杜绝塞外羌人的骚扰,马援派当地的羌族富豪出塞,传达朝廷的意思,希望他们能和当地人通婚过日子。这样一来,那里的羌人问题也就得以解决。
可好景不长,两年之后,参狼羌人和塞外羌人部落联合起来,杀死了朝廷派去的官吏,发动了叛乱。这个事情又落在了马援的肩上。等马援带人赶到的时候,发现叛乱的羌人已经占据了山头的有利位置。马援这次没有强攻也没有偷袭,他让部队找合适的地方驻扎以后,就把羌人的水源给切断了,而且还派兵看守附近水草充足的地方。没过几天,山顶的羌人就熬不住了,又没有勇气与汉军交战,只好带着几十万人逃往了塞外,有一万多没逃掉的,也向马援投降了。
从此以后,陇西的羌人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羌人
“羌”是古代人对西北游牧部落的统称。早在殷商时期,中原就有对羌人的记载。随着时代变迁,羌人分成很多支系。到汉代时,羌人分布更广,部落繁多,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华杉详解
在前一章中,主要讲了战斗时的各种变通之法,而懂得九地之变,才懂得行军,所以《行军篇》就放在了《九变篇》后面。
行军的第一条——就是山地的行军要诀。
其一,就是行军通过山地时,要靠近山谷。山谷有什么呢?曹操说,山谷有水源,又有草可以放牧。因为军队有马,要吃草,炊事班还带着猪、羊,也要吃草。宿营时,派一些兵把守住险要地方,就可以在山谷里放牧牲畜,打柴煮饭。马援打败羌族,就是因为他占据山谷,夺其水草,坚守不战,羌人水源断绝,粮食吃尽,穷困不堪,就都投降了。
其二,是驻扎山谷时,不能在谷底扎营,而是要在高处向阳的地方。因为高处视野开阔,便于防守,如果在山谷里扎营,就容易被人包围,居高临下攻击。至于为什么强调要在阳面,是因为阳面相对干燥、温暖、舒适,不易生病。如果在山的阴面,士兵就很容易感冒。若流感横行,在缺医少药的古代,则可能造成大规模的死亡。拿破仑说,再残酷的战斗,也没有营地不卫生对士气的打击大,所以瘟疫造成的减员,远比战斗减员来得可怕。因为战斗时,我的人战死,敌人的人也会战死。可如果我方自己病死了,那对敌人是一点儿损伤也没有的。
马援在平定羌族叛乱的时候,占据有利地形,困死了羌人。而前文讲他人生的最后一战,是在湖南讨伐叛乱。那次他冒险从水路进军,被困在山高林密的河谷里,结果部队瘟疫流行,他自己也病死了。
其三,是敌人占据高地时,仰攻会吃亏,不要硬上。这一点,在《军争篇》的“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中讲过,此处不再详讲。
以上这几条,就是孙子给出的山地作战方法。我们现在虽然用不到这些兵法,但也要知道“方法”的重要性。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必须遵守正确的方法,比如安装东西,要按说明书;走在马路上,要守交通规则;触碰电器,不能沾水等。侥幸心理,人人常有,所以决策前,一定要做“侥幸检查”。抱着侥幸心理,那就可能会像马援在湖南的战斗那样,害人害己。
名家注解
行军
王皙注:“行军当据地便,察敌情也。”
张预注:“知九地之变,然后可以择利而行军,故次九变。”处军、相敌。
王皙注:“处军凡有四,相敌凡三十有一。”
绝山依谷
曹操注:“近水草便利也。”
视生处高
李筌注:“向阳曰生,在山曰高。上高之地,可居也。”
战隆无登
杜牧注:“隆,高也。言敌人在高,我不可自下往高,迎敌人而接战也。”
13水上用兵的方法
原文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注释
①绝水:绝,通过。渡过江河。
②客:文中指敌军。
译文
渡河之后要远离河流;敌军渡河来攻,不要在水上迎击,等他们渡过一半时再打,这样有利。想与敌军交战,就不要靠近江河抗击敌方,沿河驻扎时,要驻扎在高处,使视野开阔,不要面朝水流(的方向)。这是在江河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
历史故事
郭淮汉中拒备
三国时,刘备率领军队进攻汉中地区。蜀汉军先是与魏军争夺定军山,并在这一战中成功斩杀魏军主帅夏侯渊。随后,蜀汉军欲渡汉水,而夏侯渊的部下郭淮则负责迎敌。郭淮的部下认为敌众我寡,应该靠近河流布阵,不让刘备渡河。郭淮却一反常规,远离河流布阵。刘备在对岸看了,以为郭淮是引诱他过河,然后“半渡而击”,所以反而不敢过来,撤兵走了。
郭淮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郭淮出身门阀家族,因此可以当官,并在军中任职。他长期作为魏军大将张郃的部下,在汉中、街亭、祁山等魏军与蜀汉军的战争,以及在西北与羌胡的战斗中,屡建战功。
华杉详解
这条水战法,跟上一条的陆战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要“视生处高”,占据高地,占据上游;都要“战隆无登”“无迎水流”。所以孙子的水战法就是陆战法,当陆军在水上打时,就是水军了。
按孙子的办法,我方可以放弃河岸防守阵地,引敌方渡河,等他们渡过一半的时候打。这样,敌军只有一半的兵力能投入战斗,而且他们在河滩、在低处,我们从高往低冲击他,对我们有利。这就是前文介绍了许多次的“半渡而击”。
因为这个方法很多人都知道,所以郭淮就利用了这一点,故意远水而陈。刘备看见郭淮在远处布阵,就不敢渡河,怕被半渡而击。但前文还有一个半渡而击的成功例子,就是薛万均与罗艺守幽燕。薛万均建议以羸兵弱马阻水背城为阵,引诱窦建德大军渡河来战。窦建德果然中计,被打败。
可见,因为交战的双方往往都懂军法,所以完全照搬方法,就不能保证一定会赢。郭淮本意是不跟刘备打,他知道根据兵法,不想打的话就在水边列阵。但刘备也知道兵法,如果郭淮近水列阵,刘备就知道他是虚张声势。而郭淮远水列阵,刘备认为这是郭淮实力在手,自信、想打,于是就不敢来了。
结果郭淮赌赢了,刘备判断错了。
这里还有一个更极端的例子。春秋时晋楚交战,晋将阳处父与楚将子上在泜水两边对峙。阳处父想让楚军渡河,半渡而击,于是退军一舍。子上也想把晋军半渡而击,他也退军一舍。结果大家想到一块儿去了,相互都不中计,越退越远,最后干脆各自退回国内去了。
所以学习兵法的难点,就是对方也懂兵法。我想用兵法赢,对方也懂,就不容易让我赢。还好我们在生活中,不需要用兵法打败谁,因为我们没那么多敌人。我们在生活中,最好是用博弈的方法追求共赢,算出双方共同的最优结果,互相合作。
名家注解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张预注:“贼若引兵渡水来战,不可迎之于水边,待其半济,行列未定,首尾不接,击之必胜。”
视生处高
曹操注:“水上亦当处其高也。前向水,后当依高而处之。”
无迎水流
贾林注:“水流之地,可以溉吾军,可以流毒药。”
14盐碱沼泽地和平原地带的用兵之法
原文
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⑤,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注释
①亟去无留:亟,迅速。迅速离开不要停留。
②而右背高:右,古代以右为上,文中指主力或主要的侧翼。
③前死后生:死,死地。生,生地。文中指前低后高的地形。
④四帝:黄帝时代四周的部落领袖。
⑤养生而处实:养生,水草丰盛,便于放牧战马。处实,“实”是虚实的实,驻扎在高地,就是实。
译文
通过盐碱沼泽地带,要迅速离开,不宜停留。如果和敌人在斥泽之地遭遇,一定要靠近水草而背靠树林。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在平原地,要选择地势开阔的地方,主力最好背靠高处,前低后高。这是平原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掌握这四种利用地形的原则,就是黄帝所以能够战胜四周部落的原因。
大凡驻军,总是喜好干燥的高地,厌恶潮湿低洼的地方;要求向阳,回避阴湿;接近水草,保持供应,驻扎高处。这样,将士不会有各种疾病,就是制胜的保障。在丘陵堤防(驻军),应该驻扎在向阳的一面,并且主力要背靠着它。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措施,都是利用地形作为辅助。
历史故事
修建长城
长城主要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传递信息,二是防御外敌。这个外敌,主要就是骑兵强大的游牧民族。
其实长城不是由某一个朝代修完的,而是有一段很长的修建时期。长城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里的烽火台,就是在长城上。而到春秋战国,修建长城进入了一个高潮,当时各诸侯国就已经有与北方游牧民族战斗的经历。北方的游牧民族生产力低下,经常吃不饱,为了生存,就时常进边关来抢掠。于是,当时和游牧民族接壤的秦、燕、赵都在边关建造了一定规模的长城。
再后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在原来的基础上把燕赵两国的长城连接、加固和维修。就这样,首个大规模长城就建成了。到西汉初期,因为长期的战争,国力非常贫乏,造成长城常年失修,对匈奴的抵抗作用大幅度降低。所以西汉就开始实行“和亲政策”,直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才开始真正与匈奴战斗。
此后,晋、北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以至“千古胡兵屈仰止,万重血肉铸安宁”。
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现存的长城遗址主要是明朝时修建的,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等十五个省区市都有分布。它西起甘肃省嘉峪关,东到河北省的山海关,是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华杉详解
所谓盐碱地,主要有四种危害:不生五谷,没有食物,军队得不到补给;水草薄恶,难以宿营;地势宽广而低下,防守无所依靠,难以构筑工事;地气湿润,容易生病。
如果沼泽地太大,一天走不完,那宿营和备战就一定要寻找有水有树的地方。近水草,就代表有水源,士兵和战马有水喝;背靠树木,就不至于四面对敌。红军过草地时就碰到过沼泽地,走着走着就可能突然陷进水中。由于这种地形特殊又恶劣,所以历史上,很少在这种地域打仗。
平原地带则是最常见的战场地形之一,尤其便于骑兵作战。所以军队在平原驻扎,要选择平坦的地方,没有沟沟坎坎,这样便于车骑奔驰往来。但也不能四面都平坦,否则我方就四面受敌了。最好首先是“右背高”——右边背靠着高地,左边平坦,这样我们后有屏障,前可杀敌。其次,“前死后生”——前面是战场,后面有靠山,这样我们打起仗来就便利了。
那如果是在平原上防守,就要想方设法给敌人制造障碍了,比如修建城池、挖护城河等。其中,长城就是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军事工程。此外,中原王朝还在平原地带大量种树,用树林来减缓北方骑兵的速度,尽量不让他们长驱直入。
“凡此四军之利……”这段和“凡军好高而恶下……”这段是对山、水、斥泽、平陆的处军之法的概括。山陆之战,不要仰攻高处;水上之战,不要逆流而上;草泽之战,不可深入;平地之战,要背靠实地。
这里的黄帝,是炎黄部落中的部落酋长黄帝。据说,天下兵法始于黄帝,黄帝兵法由他的大将风后所做。例如“以正合,以奇胜”这样的方法,就出自风后兵法的《握奇文》。所以孙子的兵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和孔子一样,说自己是“述而不作”——只是叙述,不是创作,是从古人那里学来的。
但直到今天,《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还在时代的最前沿。英国著名战略家李德哈特评论说:“世上只有两部军事战略书籍,超越其他兵书战策,就是《孙子兵法》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而《战争论》比起《孙子兵法》来,还是过时了。”
可见,智慧的思想结晶是永远不会没用的。我们虽然不用拿《孙子兵法》来打战,但它仍可以在学习、生活中给我们很多规律和方法的指导、启迪。
名家注解
绝斥泽,惟亟去无留
张预注:“以其地气湿润,水草薄恶,故宜急过。”
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
李筌注:“急过不得,战必依水背树。夫有水树,其地无陷溺也。”
平陆处易
杜牧注:“言于平陆,必择其中坦易平稳之处以处军,使我军车骑得以驰突。”
而右背高,前死后生
贾林注:“岗阜曰生,战地曰死。后岗阜,处军稳;前临地,用兵便;高在右,回转顺。”
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
王皙注:“处阳则人舒以和,器健以利也。”
15六种危险地形
原文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注释
①天井:天然的大井,指四周陡峭、中间低洼的地形。
②天牢:指三面环绕、易进难出的地形。
③天罗:指草木茂密、行动困难的地形。
④天陷:指地势低洼、泥泞易陷的地形。
⑤天隙:指多沟坑、既深且长的地形。
⑥潢井:潢,积水池。泛指沼泽水网地带。
⑦蘙荟:草木茂盛的地方。
译文
上游下暴雨,看到水沫漂来,要渡河的,要等水势平稳以后再渡。
凡是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地形,必须迅速避开,不要靠近。我们应远离这些地形,让敌军去接近它;我们应面向这些地形,让敌军去背靠它。
军队在悬崖削壁的隘路、湖沼、水网、芦苇和草木繁茂的山林行动,必须仔细反复地搜索,这些都是容易隐藏伏兵和隐秘侦察的地方。
历史故事
沙苑之战
沙苑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和西魏的一场战争。当时,两军在渭水北岸的沙苑相遇,东魏统帅高欢以二十万大军对西魏不满万人的军队。高欢的部下认为沙苑一带苇深土泞,可能有伏兵,不如一边与西魏军相持,再另派一部分军队直取西魏都城长安,可高欢不听。还有部下献计火烧芦苇荡,以绝后患,高欢也没有采纳。
后来,东魏军见西魏军兵少,未等列好阵就争相进击。而西魏军队果真埋伏在芦苇之中。于是西魏伏兵骤起,奋勇冲杀,打得东魏军队涣散,溃败而逃。
宇文泰
南北朝时期西魏杰出的军事家、改革家。北魏末年,朝廷的统治濒临崩溃,许多拥有军事力量的豪族纷纷起义,宇文泰就是其中一支的首领。他杀死北魏孝武帝,另立傀儡皇帝,定长安为都城。北魏从此分裂成高欢掌权的东魏和宇文泰掌权的西魏。
华杉详解
这六种地形,我们可以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实际例子。
“绝涧”,就是一条深沟,前面水还不小,我过不去。“天井”,是四面都高,下面还有水,是个天然的大井。“天牢”,是三面环绝,有一面可以进去,但进得去出不来,那就是天然牢狱。
这三种地形经常出现在峡谷里,比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浙西峡谷、长江三峡、太行山峡谷等。所以古代在峡谷行军,危险性很大,因为我军在低洼处行走,敌人可以在高处设埋伏,或在两头堵截。前文“绝山依谷、视生处高”,就是要防止这种不利。
“天罗”,是草木深密,行动困难。许多茂密的森林都是这样,在这里,刀枪施展不开,弓也拉不开,箭也射不出来,骑兵也不能奔跑。
“天陷”,是地势低洼,道路泥泞,车马过不去,是天然的陷阱。这种地形在生活中很常见,如果一条马路排水不好,我们就可以观察一下。一旦下雨,这条路上一定泥泞积水,很难行走。
“天隙”,就是我们经常在旅游景区碰上的“一线天”,大家都喜欢去看。不过旅游是好玩,如果是打仗、行军在一线天里面,就凶多吉少了。
所以用兵的关键,就是抢先占据有利地形。若碰见六害绝地,我们离得远远的,面向它,等敌人来,把他挤进去。并且,既然在进军路上会遇到各种地形,当然也有必要仔细搜索,防止敌人有伏兵或斥候(侦察兵)。
孙子对这些地形的分析,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出门旅游的时候,也非常有用。比如“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这句,对旅行者就很有用。在水边宿营时,如果看见水开始浑浊并有水沫,那就是上游有雨,水势随时会暴涨,我们就要尽早往地势高的地方转移。
名家注解
必亟去之,勿近也
曹操注:“用兵常远六害,令敌近背之,则我利敌凶。”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曹操注:“险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潢者,池也;葭苇者,众草所聚;山林者,众木所居也;蘙荟者,可屏蔽之处也。”
二单元三十二种敌情观察法
既然进军的路上会遇到湖泊沼泽、芦苇、山林等容易隐蔽的地方,那自然要仔细搜索,防止敌人有伏兵或斥候。所以在讲过地形之后,孙子又讲了三十二种敌情观察法。
16三十二种敌情观察法(一)
原文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注释
①散而条达:条达,纵横断绝的样子。飞起的尘土散乱错综。
②樵采:文中指敌军砍柴伐木。
译文
敌人离我们很近,却安静,那是占据了险要的地形;敌人离我们很远,又派部队来挑战,那是要引诱我们前进;敌人占据了开阔地带,那是有利于他们与我们决战。
看见树木摇动,那就是敌人隐秘地来了;如果在草丛中有障碍,那是敌人布下疑阵;鸟儿突然飞起,是下面有伏兵;走兽受惊猛跑,是敌人隐秘来袭;尘土高而尖的,是战车来了;尘土低而宽广的,是步兵来了;尘土分散飞扬的,是敌人在砍柴;尘土少而时起时落的,是敌军正在设营。
历史故事
张飞据水断桥
曹操南下攻打荆州时,荆州牧刘琮投降。刘备知道后,就想向南撤退,但因为随军队一起行动的百姓太多,以致行军很慢,在新野被魏军追上。刘备只好扔下妻儿仓皇而逃,由张飞殿后。
张飞虽然粗鲁,但粗中有细。他让手下在马尾巴上绑上树枝,不停地在树林里乱跑,迷惑魏军。魏军追击的前锋部队只有几千人,看到只有张飞一人站在桥头,且丝毫不惧,就担心有诈,所以不敢贸然追击,结果放了张飞一马。
张飞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和关羽都是在刘备起义时最早加入的部下,三人情同手足,衍生出《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故事。张飞勇武过人,随刘备辗转各地,对蜀汉政权的建立功不可没。但他性格暴烈,不体恤士卒,最终被部下所杀。
华杉详解
既然在进军或打仗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地形,孙子就列举了不同的敌情观察法,供将领随机应变。
下面,我们就依次介绍一下这些方法。
1.“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
“静”,是静止不动,不一定是安静不出声。敌人离我们很近,却不动,那是他们占据了险要、有利地形,有恃无恐。第二条相反,敌军相距远而来挑战,是要诱我前进。这时,若敌人先占了险地,我们不要与他作战。若敌人隔得远又来挑战,我们也不要全力击之,留一手,先打一下看看。
2.“其所居易者,利也”
如果敌人占据开阔地带,那表示地形肯定对他有利,他想诱我们过去决战。因为比起开阔地带,险要地形对取胜更有利,而敌人放着险要地形不占,要在平坦开阔的地方布阵,那是他根本不怕我们,就等我们去决战,我们就要谨慎了。前面《军争篇》说的“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3.“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
大部队开来,要一路伐木开道,或伐木制作兵器,搭建营盘。总之看见树木摇动,就是敌军来了。但如果敌人营垒工事还未完成,或者已经拔营撤退,往往就会把草结成一堆,假装好像藏了人一样,吓唬我们,不让我们袭击或追击。
4.“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
鸟本来飞得挺正常,到某处突然高高飞起,那就说明下面有伏兵。“覆”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伏兵藏在林木之中,偷袭过来了;还有种解释是,兵相当多,攻击面相当大,倾覆式掩杀。
所以对伏兵来说,能隐蔽得神不知鬼不觉,是异常关键的。否则打草惊蛇,就影响了全盘作战。
5.“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这条全是讲各种扬尘对应的敌情的。尘土高而尖的,是战车来了,战车是排成一行前后走,所以扬尘比较窄。步兵列队比较宽,所以扬尘也宽,但人步行扬起的尘土,没有车扬得那么高。
砍柴是到处去砍,所以是分散的;砍完后,一根根地被拖回去,所以烟尘呈条状。
而扎营时,一定会派轻骑四面观察地形敌情,所以灰尘少,疏疏落落。
所以古代交兵,专门有人负责望敌尘。春秋时,晋军就用了和张飞类似的骗术,他们把柴火拖着行军,扬起大尘。齐军看了,以为晋军人很多,就吓跑了。后来张飞在马尾巴上拖树枝的做法,也是学了前人的计谋。
名家注解
其所居易者,利也
张预注:“敌人舍险而居易者,必有利也。”
众树动者,来也
张预注:“凡军,必遣善视者登高观敌,若见林木动摇者,是斩木除道而来也。或曰,不只除道,亦将为兵器也。”
众草多障者,疑也
曹操注:“结草为障,欲使我疑也。”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
张预注:“车马行疾而势众,又辙迹相次而进,故尘埃高起而锐直也。”
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张预注:“凡分栅营者,必遣轻骑四面近视其地,欲周知险易广狭之形,故尘微而来。”
17三十二种敌情观察法(二)
原文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
注释
①辞强而进驱:敌人使者言辞强硬,军队装作前进。
②期:文中指期待与我方决战。
③杖而立者:杖,兵器。敌军依靠着武器站着,指疲惫。
译文
敌方使者言辞谦卑却加紧战备的,是要向我方进攻;言辞强硬而军队装作进逼而来的,是准备撤退;敌战车先出并部署在侧翼的,是布列阵势;没有预先约定而突然来议和的,必有阴谋;敌方急速奔走并展开兵车列阵的,是想与我方决战;敌军半进半退的,是引诱我方出击。
敌兵倚仗手中的兵器站立的,是饥饿缺粮;敌兵打水后急于先饮的,是干渴缺水;敌人见到有利却不前进的,是疲劳过度。(敌方营寨上)有飞鸟停落的,说明营寨已空虚无人;敌营夜间有人惊呼的,说明军心恐惧;敌营纷乱惊扰,是将帅不持重;敌营旌旗乱动的,是队伍混乱;敌方官吏急躁易怒的,是敌军困倦。
历史故事
平凉劫盟
平凉劫盟,又叫平凉会盟,是指吐蕃借会盟的机会,企图劫持并除掉唐朝守边将领的事件。
平凉劫盟的起因,是吐蕃首领尚结赞在侵掠河曲时,遭遇瘟疫,人马死伤过半。他怕唐军知道消息后会乘机攻击他,便打算先下手为强,遣使向唐军请求会盟议和。
当时,有臣子觉得吐蕃的和谈请求莫名其妙,怀疑有阴谋。可唐德宗不听,派出以浑瑊为主使的使团前往平凉和谈。结果和谈时,预先埋伏的数万吐蕃骑兵一起杀出。浑瑊见势不妙,迅速跳上身边一匹马逃走,才躲过一劫,而其他会盟人员全部被擒获。吐蕃和唐朝多年的会盟关系就此破裂,直到三十多年后才再次修复。
浑瑊
唐朝中期名将。浑瑊曾多次与吐蕃交战,取得过以数百骑兵大破二十万吐蕃军的战绩。他后来成为河中节度使,镇守西北,因此是尚结赞想要除掉的心腹之患。
华杉详解
6.“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敌军使者来,言辞谦卑,很可能是敌人在麻痹我们,他准备进攻了。反而来使措辞激烈、摆出前进架势的,才是色厉内荏,要跑了。
前者,比如赵国大将赵奢,他离开邯郸才三十里,就扎营不进了。秦军使者来,他好吃好喝地招待着,让秦将以为赵奢不敢进攻。结果秦使一走,赵奢急行军,大败秦军。后者是吴王夫差,他正和晋国争霸时,越王勾践乘虚伐吴。夫差急着要撤军,但又怕晋国追击,于是先去挑战晋军,振奋人心,然后才跑了。
其实骗人的招就那几招,书上都写着,但是人们还是会上当,为什么?西方有谚语说:“人们相信一些事情,只是因为他们希望那是真的。”别人制造的假象,如果符合我的期望,我就会信心满满,甚至得意扬扬地认为:“果然不出我所料!”
7.“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没有实质性的谋约就请和的,一定是有阴谋。
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包围时,刘邦给项羽送了降书,说汉王今天晚上出降,项羽大喜。到了半夜,先是大批妇女陆陆续续从东门涌出,楚军都等着刘邦出来。妇女走完,天已经亮了,这时一辆乘龙车施施然出来,楚军都以为是刘邦。结果这个“刘邦”是别人假冒的,真刘邦早已从西门跑远了。
项羽就没想一想,刘邦怎会什么条件也不谈,送封信来就说今晚出降?这不科学呀!但是他太骄傲了,认为刘邦就该无条件向他投降。而平凉结盟时的唐德宗,几乎也是一模一样的心理。
8.“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这三条都是敌军从行动上暴露出了意图。
轻车先出来,到两边定下列阵的边界,车定好位,插上旗,各个部队在自己旗下集结,这是要列阵作战,准备开战了。敌军士兵奔走,摆开兵车列阵的,是期待着和我们交战。敌军进退不一,队形杂乱不整,那就是要引诱我们前进。他进,是怕我们跑了;退,是怕我们不追,所以半退半进,往往预示着前方有埋伏,我们要小心。
9.“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
这几点,都是从敌军士兵的状态上,察觉出敌军的情况。
如果远远看见敌军都倚仗矛戟而立的,证明他们饥饿疲惫,军粮没了。如果看见敌军出来打水的人,打了水自己先咕咚咕咚喝一通的,证明敌军营中没水了,都渴得不行了。敌军来,见我有利可图而不能进攻,证明他们士卒疲劳,没有战斗力了。鸟儿看见营中没人,必鸣集其上。所以看见鸟儿在敌营聚集,就知道那已是一座空营了,敌人已经偷偷撤退,只留下营帐在那儿虚张声势。
10.“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
这四点,主要是观察敌方将领的能力,从而判断敌情。
士兵夜间惊叫,肯定是大将自己不勇敢,压不住,军队没有主心骨,草木皆惊。如果军中扰乱,那也是将领没有威望,不稳重。如果旌旗乱动,那就证明已经没有指挥系统了,部伍乱了。如果军吏无故发怒,表明敌人已经厌倦了。因为统帅无方、政令不一,或赏罚不均、人人怨愤,军吏才会拿下面的人出气。这样的队伍,军心已失,很多人反而会希望己方失败,借以报复主帅。
名家注解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
曹操注:“其使来辞卑,使间视之,敌人增备也。”
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
杜牧注:“出轻车,先定战陈疆界也。”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张预注:“无故请和,必有奸谋。”
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
张预注:“立旗为表,与民期于下,故奔走以赴之。”
夜呼者,恐也
陈皞注:“十人中一人有勇,虽九人怯懦,恃一人之勇可自安。今军士夜呼,盖是将无勇。”
军扰者,将不重也
杜牧注:“言进退举止轻佻率易,无威重,军士亦扰乱也。”
旌旗动者,乱也
张预注:“旌旗所以齐众也,而动摇无定,是部伍杂乱也。”
吏怒者,倦也
张预注:“政令不一,则人情倦,故吏多怒也。”
18三十二种敌情观察法(三)
原文
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注释
①军无悬缻:缻,泛指饮具。军中的饮具都没有了。
②谆谆翕翕:谆谆,很恳切的样子。翕翕,嘴巴翕动。文中指敌军长官低声下气对士卒讲话。
译文
(敌人)用粮食喂马,杀牲口吃,收起炊具,不返回营寨的,是(准备突围或逃跑的)穷寇;将领低声下气地与下属谈话,是将领不得人心;再三犒赏士卒的,说明敌军已没有办法;一再重罚部属的,说明敌军陷于困境;将帅先对士卒凶暴,后又畏惧士卒的,说明他太不精明了;敌人派使者来委婉谦虚谈判的,是想休兵息战;敌军盛怒前进,但既不接战又不离去,必须谨慎观察他的企图。
历史故事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许多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又纷纷自立,赵国就是其中之一。但赵国很快被秦朝大将章邯打败,于是向楚国求援,楚国便派项羽援赵。
在即将与秦军交战前,项羽下令士兵只能带三天的口粮,然后又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等楚军渡过漳河之后,项羽还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同时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战士们一看退路没了,只能奋勇拼杀。最后,经过多次交锋,楚军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章邯
秦朝著名将领。秦朝末年朝政混乱,四处起义,而章邯是朝廷的军事支柱,也是秦末最后一位名将。他带领秦军四处平叛,几乎百战百胜,直到巨鹿之战中才被项羽打败。秦朝灭亡后,章邯投奔项羽,最后在楚汉之争中兵败自杀。
华杉详解
11.“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
把人吃的粮食拿来喂马,把运粮的牛杀来吃了,把煮饭的陶锅砸了,不回军营。这就是破釜沉舟,准备与我方以死决战了。《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遇到这样破釜沉舟的穷寇,怎么办?孙子的方法就是避其锋芒,坚守不战,熬他一熬,等他所有家当粮食都没了,饿也把他饿死了。
12.“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
这“谆谆翕翕,徐与人言”,可能是上司对下属讲话,也可能是士卒之间讲话。总之,若探子看见敌营中总是有人站着谈心,就是敌将已经失去众心了。如果是将领找人谈,那是军心不稳,他在劝说;如果是士卒之间相互谈,那是他们在非议他们的主将。
13.“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
这些都说明将领对军队已经失去了掌控力。
拼命地赏赐将士,那是非常窘迫了,大家都不愿干,对主帅也没有什么敬畏。主帅喊谁也喊不动,只有把家底拿出来,期待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赏得多是问题,罚得多也是问题。如果士兵都疲了,宁愿被处罚也不愿干了,就只能加大处罚来胁迫他。最后,如果先是粗暴严厉,之后又害怕部下,这是最不精明的将领了。
现实中,这样的领导者其实不少。首先,他没有负起领导的责任。当上上下下能力都不够时,他不是精心规划,也不能带领大家解决问题,只是态度很强硬地要求部下,做不到就处罚部下。遇到这种领导者,部下自然不服,他一看手下不听他的,压不住阵,又害怕了。这就是最懦弱的将领了。
14.“来委谢者,欲休息也”
前一篇讲“辞卑而益备者,进也”,委谢不就是辞卑吗?怎么前者是要战,后者是要和呢?这是因为“辞卑”后还有个“益备”,敌方实际上是在加紧战备。
那么对方来“委谢”时,我们怎么知道他背后没有“益备”呢?所以对“委谢”还有一个解释,是送人质。敌方把他最亲爱的人都送来做人质,那就是穷极无路了。
15.“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敌军盛怒出阵,但搞了半天,既不接战,又不退去,必有蹊跷,一定要仔细侦察。
关于观察敌情的方法,孙子列得真是非常细致繁多,可以说,前文中他从没有把哪个方法分得这么细。但还是那句话,军法人人都学,人人都会用,我们不能照本宣科,否则对方反其道而行,我们不又要被骗了?无论使用何种方法,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变通,随机应变,才是关键。
名家注解
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
张预注:“敌如此者,当坚守以待其弊也。”
数赏者,窘也
李筌注:“窘则数赏以劝进。”
数罚者,困也
杜牧注:“人力困弊,不畏刑罚,故数罚以惧之。”
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
贾林注:“教令不能分明,士卒又非精练,如此之将,先欲强暴伐人,众悖则惧也,至懦之极也。”
来委谢者,欲休息也
张预注:“以所亲爱委质来谢,是势力穷极,欲休兵息战也。”
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张预注:“勇怒而来,既不合战,又不引退,当密伺之,必有奇伏也。”
三单元统兵之法
很多人花时间研究兵法,就是希望取得胜利。其实,将领要有时间,不如多花一些在士兵身上。在士兵身上投资的时间不够,才是将领们战略投资的重大错误。
19兵不在多,在于选人
原文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①,足以并力、料敌②、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注释
①惟无武进:不能恃武冒进。
②并力、料敌:集中兵力,察明敌情。
译文
兵力不在于越多越好,而在于不盲目冒进,又能集中力量,判明敌情,选拔人才,这就够了。那种没有深思熟虑又轻敌的人,必定会被敌人俘虏。
历史故事
河曲之战
春秋时,秦国征伐晋国。晋将赵盾领军拒敌,采取坚决不交战的方针,打算把秦军耗走。秦军远征而来,不能久耗,主帅就向部下寻求意见。谋士士会就献计:引诱晋军中的赵穿出击。赵穿是赵盾的堂侄,又是晋君的女婿,他虽然出身高贵,却不懂军事,最容易上当。
秦军依计而行,骚扰赵穿。赵穿大怒道:“裹粮坐甲,就是为了杀敌。敌人来了不打,那还干什么?”于是也不听劝,率本部出战。赵盾听说赵穿冲出去了,拿他没办法,还得救他,只得三军一并出动,提前攻击秦军,疲秦之计就此落空。
赵盾
春秋时期晋国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赵盾是晋国名将赵衰之子,因为父亲的名望,他也很快成为晋国的重臣。后来,赵盾凭借晋襄公老师的推荐,积极地维护了晋文公开创的霸业。
华杉详解
韩信说他带兵是多多益善,十万、百万,他都能驾驭,但刘邦就只能带十万兵。对于刘邦的带兵才能来说,十万就是临界点,超过十万,就驾驭不了了。不过韩信说刘邦不善将兵,但善于将将,所以他就被驾驭了。
在兵不多的情况下,想要“并力、料敌”,关键就在于选拔人才。人才从哪儿选拔呢?曹操说,不假外求,在我自己养的兵里面选——这就是自己的子弟兵。
依靠自己内部的力量,从内部选拔人才,不依靠外援,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和组织观念。因为兵本来就不贵多,又要权力均,能团结兵力,能驾驭指挥,所以不靠别人。
秦灭六国,就是这情况。秦军就是秦军,为秦国而战,打赢了是自己的,打输了也是自己的。而六国联军,谁也不想先战,因为打输了是自己的;打赢了,让其他几国获利,可能自己还是输家。所以,凡是友军来支援的,来之前,君主往往都会对将领谆谆教诲:咱们别打头阵啊,让他们先打!
但是自己的子弟兵没选好,那也可能因为一点儿小问题就让我们灭亡。所以如果有勇无谋,轻敌大意,就一定会为敌所擒。赵盾是一个例子,华元也是一个例子。
春秋时宋楚交战,宋军主将华元煮了一锅羊汤,跟部下们一起其乐融融分着吃了,但是忘了分给他的车夫。结果第二天上战场,华元还没有下令出战,这车夫二话不说,突然驾着车猛冲,一直冲进楚军阵里,华元就被俘虏了。这就是因为华元的一点儿小疏忽,让自己的车夫心生不满。
我们在生活中,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可以帮我们,我们却不能事事指望朋友。因为朋友愿意帮忙,是他的好意,可帮我不是朋友的义务。分清好意和义务的界限,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大有用处。
名家注解
兵非益多也
王皙注:“权力均足矣,不以多为善。”
惟无武进
王皙注:“不可但恃武也,当以计智料敌而行。”
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曹操注:“厮养足也。”
20令行禁止,上下协调
原文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注释
①亲附:亲近归服。
②与众相得:相处融洽。
译文
在士卒尚未亲近依附时,就处罚士卒,那士卒一定不服,不服的就难以使用(他们去打仗)。如果士卒已经亲近依附,军纪军法却不严格执行,(这样的军队)也是不能用来打仗的。所以,要用怀柔的手段管理士卒,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调,这样才是必胜之军。平时能认真执行命令、管理士卒,士卒就会服从;平时不认真执行命令、管理士卒,士卒就不会服从。平时能认真执行命令,就说明将帅与士卒相处得来。
历史故事
“大功”将军
徐达是明朝开国功臣。他一直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和重用,因为他除了战功卓著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忠诚正直,号令严明。朱元璋在确定功臣名次时,认为徐达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应该名列第一,于是亲自书写“大功”二字,刻在徐达家门前的牌坊上。
徐达究竟怎样军纪严明呢?有这样一件事,徐达率军北伐、攻占了元朝都城大都后,就立刻派兵守卫了皇宫大门,并让宫内宦官负责照顾宫女、妃嫔和公主。他一再申明军纪,严禁士兵入宫骚扰,使得大都城内的百姓依旧安居乐业。
关于徐达,还有一则故事。相传,朱元璋军队的军纪最初并不是很好,很多士兵就像流寇一样,不仅散漫,还很没战斗力。为了杀鸡儆猴,朱元璋就和徐达演了一出苦肉计:让徐达故意违反军纪,而朱元璋就借此“杀”他。虽然徐达最后并没有被杀,但大家一看,连徐达这样的大将若违反了军纪,都能被杀,那谁还能例外呢?从此,朱元璋军队的纪律就出奇的好,战斗力也大大增强了。
徐达
著名军事家、明朝开国功臣。元朝末年,农民军四起,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并逐步显露出领兵才华。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徐达领导过东征、北伐,还成功追击了逃往蒙古的北元残余势力,最终位列明朝开国功臣第一。
华杉详解
这段讲的是军队的驯养之道。
驯养和豢养差不多。豢养有点儿贬义,骂人时,就会说谁是谁豢养的走狗。但反过来想,如果自己带的兵都跟自己豢养的犬一样,对自己死心塌地,那不是挺好的吗?不过豢养这个词还是有点儿不好听,所以我们换一个中性的词,叫“驯养”。
有一本影响深远的世界文学名著,被称为写给成年人的童话,叫《小王子》。其中有一段故事,是小王子遇到一只狐狸,狐狸要求小王子驯养它,并说出了驯养关系的本质:爱与责任。
将领对士兵的驯养,就是爱与责任。
说回《孙子兵法》,要想让士卒服从将领,将领一定要先对大家有恩德,他的处罚才是令人信服的。要先让人们敬爱他,人们才会敬畏他;反之,只有恩没有威,只有爱没有罚,则骄兵惰将,也不可用。徐达在军中素有威信,所以他的苦肉计才能起作用。如果他平日不得士兵爱戴,那朱元璋惩罚他时,恐怕不仅不能严肃军纪,还会有不少士兵幸灾乐祸吧。
另外,驯养不是厮混。将领可以受士兵喜欢,甚至与士兵打成一片,但纪律该严格时绝不能含糊。因为纪律不是上了阵才开始执行,而是平时就严格执行,让大家养成服从的习惯。否则平时很放松,等上战场了才开始严格,那大家就会不服,嫌将领忽然变了规矩,让人不踏实。
驯养是很踏实的,一切都规定得很明白。就像马戏团训练海豚顶球,顶一次一定会得到一条小鱼,绝不会落空,如果有一次落空,这马戏就演不起来了。诸葛亮和魏军作战时,有一批士兵的服役时间到了,按法令应该回家。可这时蜀汉军人少,正是用兵之际,但诸葛亮还是说:“信不可失。”照样到时间就放这群士兵回去。结果人人都愿意留下一战,上下相得,士气暴涨,大败魏军。
驯养关系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想想我们自己的家庭关系,其实也是这样。父母如果溺爱子女,就容易养出任性骄纵的孩子;父母如果一味严肃,让孩子怕自己,又容易养出懦弱孤僻的孩子。只有爱和威严取得平衡,才能构建稳固的家庭关系。
名家注解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
杜牧注:“恩信未洽,不可以刑罚齐之。”
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曹操注:“恩信已洽,若无刑罚,则骄惰难用也。”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曹操注:“文,仁也。武,法也。”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杜牧注:“居常无事之日,需恩信威令先著于人,然后对敌之时,行令立法,人人信伏。”
《行军篇》全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