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谋攻篇

03 谋攻篇

03

谋攻篇

一单元谋攻,最好是不攻而下

打仗不是为了杀敌,因为杀敌要付出代价,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晓之以利害,让他投降,全城、全人、全财、全货尽归于我。

27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注释

①军:与下文旅、卒、伍都是古代军队编制。“军”是一万二千五百人,“旅”是五百人,“卒”是一百人,“伍”是五个人。

译文

孙子说:战争的法则是,让敌国不战而降是上策,攻打敌国使它投降,次一等;使敌军完整投降是上策,击破敌军就次一等;保持敌军全旅完整是上策,击破就次一等;保持敌军全卒完整是上策,击破就次一等;保持敌军全伍完整是上策,击破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不是高明中的最高明,能不交战就让敌人屈服,才是最高明的。

历史故事

郦食其说降齐国

郦食其是刘邦手下的一位谋臣,经常帮他出谋划策并出使各国诸侯。其中,他说服齐国归顺刘邦就是一大功绩。当时,刘邦与项羽互相争夺天下,他们各自也收服了一些诸侯。其中的燕国和赵国已被刘邦打败,郦食其就毛遂自荐去游说齐王归顺。

郦食其见了齐王田光,便展开了他的游说。他详细分析了刘邦与项羽的种种优劣对比,最终说服了齐王。齐王于是撤除了齐国的守备,而郦食其也主动留下做了人质,每天与齐王谈笑风生。

郦食其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说客。郦食其少时家境贫寒,好读书,被当地人称为“狂生”。刘邦率军经过他家乡时,访求当地豪杰,郦食其从此跟随刘邦,并出了很多好计策。

华杉详解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这又是孙子的“求全”思想。

把敌人围起来,让他认清形势,主动投降是最好不过的。如果敌人做困兽之斗,我方攻城就肯定会付出代价,还可能只得到一个破城。更何况战场上什么都可能发生,我们也未必能胜利。

郦食其说服齐国主动归顺,就是全国为上。可惜,后来韩信不服他的功劳,突然发兵攻打齐军,将齐国一鼓而下。齐王以为郦食其出卖了自己,把他扔锅里活活煮死了,而齐王自己也在战乱中被杀。韩信的作为,就是“破国次之”。我们要解决问题时,应该参考郦食其,具有宏观概念,从生活习惯、学习方法这类大方向入手。方向正确了,结果才会正确,否则把精力花费在错误方向的细节上,不仅大大浪费时间,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这段讲的是战斗编制。这就是说,从“军”到“伍”,不管到哪一级,都要求全,以不战而胜之为妙。

所以百战百胜不是什么好事,这一点,孙子在前文也说过。因为每一次战胜都有代价,有消耗。百战使人民疲劳,将领也容易骄傲,对方憋足了劲要雪耻,可能下一仗就翻盘了。而且都百战百胜了,还在打,可见胜的质量不高,没解决问题。因此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之善者也”。就算要打,也要一战而定。百战百胜,那本身就是问题。

名家注解

谋攻

曹操注:“欲攻敌,必先谋。”

王皙注:“谋攻敌之利害,当全策以取之,不锐于伐兵、攻城也。”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曹操注:“兴师深入长驱,距其城郭,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

28上兵伐谋

原文

故上兵伐谋。

译文

因此,上等的用兵策略是破坏敌人的谋略。

历史故事

折冲樽俎

折冲,是古代一种战车,叫折冲骑。樽俎,是酒器。折冲樽俎,指不用武力而在酒席谈判中制敌取胜。这个成语讲的是春秋时期齐国晏婴的故事。

晋平公想攻打齐国,派范昭为使去刺探。齐景公设宴招待范昭,范昭先是要喝齐景公杯中的酒,后来又提出让齐国奏成周之乐,这些都是挑衅齐国的举动。他的这个心思被齐相晏子和太师识破,遭到了强硬的拒绝。于是范昭回到晋国后,就回报晋平公说:“齐不可伐。我想侮辱他的国君,被晏子识破了。想犯乱他的礼仪,又被太师识破了。齐国有贤臣啊!”

晏婴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又称晏子,在齐国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他机智善辩,以有政治见地、外交才能闻名于诸侯。

齐景公

春秋时期齐国第二十六代君主。齐景公是齐国在位时间非常长的一位君主,他虽然喜欢享乐,但手下也有庆封、晏婴这样的能臣。所以齐景公在位时,齐国国政比较稳定。

华杉详解

“上兵伐谋”,很多人以为是说,打仗要用计谋。其实,计谋双方都有,双方都是谋定而后动,所以“上兵伐谋”是说要破坏敌方的计谋。把敌方的谋解决掉,他就动不了了。

折冲樽俎就是典型的“上兵伐谋”,孔子赞叹这件事,说:“不越樽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

另外,还有一种“上兵伐谋”比较极端,就是把主谋杀掉。比如东汉时寇恂讨伐高峻,高峻派他的谋士皇甫文做使者来谒见。寇恂二话不说就把他杀了,给高峻送去一封信,说你的军师无礼,已经斩了。你要投降就赶快,不投降就固守吧!高峻即日就开城投降了。

诸将看不懂,问寇恂:“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为什么您一斩了他的使臣,他就连滚带爬地投降了呢?”

寇恂说:“留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就是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军师,高峻派他来,就是来查探虚实,回去定计决策的。放他回去,他就能给高峻定计;把他杀了,高峻就没了主意,也没了胆量。这也叫上兵伐谋。

只不过寇恂的案例是一个特殊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敌人可没这样送上门的机会,还是要注意分析判断,以破坏敌方计谋为主。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已经没有那么多“敌人”,也没有“敌人的计谋”要破坏,但还是要掌握“上兵伐谋”的思路。遇事多动脑筋,想好计划,具体做起来就容易多了。

29其次伐交

原文

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译文

其次的用兵策略,是破坏敌人的外交;再次是进攻敌人的军队。

历史故事

智降英布

英布原来是项羽帐下的将领之一,被封为九江王。

楚汉相争时,项羽曾多次征调英布的军队,英布总是敷衍。项羽因此怨恨英布,屡次派使者前去责备英布,英布就越发恐慌。正好刘邦想拉拢英布,英布便有些倾向于降汉,但还犹豫不决。

后来,刘邦又派随何出使淮南,说服英布背叛项羽。随何就对英布说:“您和项王都是诸侯,却以臣子的身份侍奉他,一定是认为楚国强大,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可项王多次命令您出兵,您却不配合,这是臣子应该做的事吗?”接着,随何又逐条分析项羽和刘邦的优劣,最后说:“我请求您归附汉国,刘邦一定会分割土地封赐您,何况您还有这淮南。希望您认真地考虑。”

英布听得心动,几乎被随何说服了。恰好这个时候,楚国的使者也在淮南,正迫不及待地催促英布出兵。随何当机立断,直闯进楚使的住处,一屁股坐在楚使上座,喝道:“九江王已经归汉,还发什么兵?”楚使大惊,要走,英布也愣了。随何再喝一声:“不能让他走,杀了他!”英布此时被逼得没有退路,知道不能让使者回去向项羽告状,只得依了随何,斩了楚使,率军归汉。

英布

秦末汉初名将。英布最初是项梁的下属,项梁死后,成为项羽的将领。由于多次不执行命令,英布恐遭项羽怨恨而背楚投汉。汉朝建立后,他被封为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

华杉详解

“伐谋”,是伐掉敌方的计谋,从根儿上把他的念头伐掉了,以致敌人发现条件不具备,风险很大,胜算不多,就放弃了自己的计划。“伐交”,则是破坏敌人的外交,打散他的盟友。我们在合作中,会碰到能合作的人与无法合作的人。尽量聚集能合作的人,又不让那些不能合作的人与别人合作,是竞争中一种常见的手段。

中国历史上讲的纵横捭阖,就是干“伐交”的活。战国时期,苏秦、张仪合纵连横,就是“伐交”。苏秦合纵,要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让秦国十五年不能东进。张仪连横,游说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破坏六国间的合纵,以便孤立各国,各个击破。可以说,关于“纵横”的许多历史典故,都是典型的“伐交”案例,我们在后文中还能看到。

而随何智降英布的例子,是直接杀掉了他国外交使节,就像前文“伐谋”中主动杀掉主谋一样。英布本来就被项羽怨恨,楚国使节一死,他恐怕更会被项羽怀疑。随何就这样断了他的后路,让他不得不投向刘邦。

可以说,“伐交”也算是一种有效的战争手段,虽然比“伐谋”次一等,可也避免了大战的损耗。只有“伐谋”“伐交”都弄不成,那才不得已动刀兵。所以姜太公才说:“争胜于白刃之前,非良将也。”就是说,不得不到战场上兵刃相向的将领,都不算良将。

30其下攻城

原文

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注释

①修橹辒:橹,大盾。辒,一种四轮的攻城车辆。

②距堙:土方工程。古代作战中堆土为坡,可以登高和守城的士兵作战。

③蚁附:士兵多如蚂蚁,攀缘城墙而上。

译文

下之策就是攻击敌方的城池堡垒。攻城是不得已的办法。为了攻城,修造盾牌、制作攻城车等器械,要三个月才能完成;堆积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才能完成。这时,将帅已经焦躁愤怒了,就驱赶着士兵像蚂蚁一样去爬城,往往会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仍攻不下来,这便是攻城的灾害。

历史故事

玉璧之战

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与西魏的一场战役,是东魏丞相高欢为了打开西进道路,夺取战略要地玉璧城的战斗。但这场攻城战最终以高欢惨败,忧愤成疾而结束。

当时,高欢率重兵抵达玉璧城下。他命人在城南筑起土丘,企图居高临下,破城而入。西魏守城的是大将军韦孝宽,为了防备高欢,他就在城内高楼上连接缚木,昼夜瞭望。高欢又命士兵在城南挖地道,在城北再筑土山,想双管齐下。韦孝宽则让部下在城内挖掘堑壕,然后在里面储备大量柴草,等敌兵挖入城内,就擒杀或烧死。高欢还命人制造坚锐的战车,韦孝宽便让人缝制帷幔,缓冲战车的撞击。高欢又准备大量松竿,要烧掉帷幔,韦孝宽就命人制作铁钩,火竿一到,就用铁钩将它切断,不让火烧到帷幔。

在这场战争中,高欢还用了水攻、离间和人质威逼等方式,却始终不能攻下玉璧。结果苦战月余,东魏死伤的士兵达七万余人,高欢也因恼羞成怒而病倒,只好退兵。两个月后,高欢就病死了。

高欢

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北魏末年,高欢参加起义军,先后归顺过葛荣、尔朱荣等势力,最后在争霸中胜出,以大丞相的身份控制北魏朝政。几年后,高欢另立新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

韦孝宽

南北朝时期杰出军事家、战略家。北魏分裂后,韦孝宽被西魏权臣宇文泰重用。玉璧之战中,他处于劣势而获胜,使东魏、西魏实力此消彼长,粉碎了东魏想要灭亡西魏的企图。

华杉详解

孙子的思想一贯是赢不赢先别说,关键自己先别输。胜了敌人不等于赢了,如果我在战胜的过程中损失太大,那只能算惨胜,甚至只能算两败俱伤。真正的胜利是不仅战胜敌人,我自己也变得更强了,否则就是得不偿失。

攻城就是个很容易两败俱伤或惨胜的事。攻城是个慢功夫,如果大将性格急躁,搞“蚁附”战术,士兵死了三分之一,还攻不下来,那是灾难性的。除了玉璧之战,攻城不拨的案例在历史上还有很多,比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盱眙。当时士兵轮番攀登,退后者杀!结果攻了一个月,士兵尸体堆到城墙那么高,死者过半,拓跋焘还杀了自己的先锋官高梁王,城还是没攻下来,拓跋焘只得饮恨解围而去。

攻城对古代所有将领来说,都是比较头疼的事情,尤其是规模比较小的城堡。小城不像大城,大城规模太大,兵力分散,不容易防守得面面俱到。小城各种守城手段齐全,内部人员足够轮替,要攻下来,只能拿人命硬拼,或者靠长久的包围。而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提防对方援兵断了自己的后路。所以对孙子来说,攻城总是非常惨烈的,是下策的下策的下下策。

二单元“谋攻”的方法

谋攻就是谋全,自己不损失,敌方资产也不破坏,全取其利。要全取其利,就要“三非”:非战,非攻,非久。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攻而拔人之城,不久战而毁人之国。

31以失败为前提来思考

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注释

①顿:通“钝”,挫伤,文中指军队受挫。

译文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不用硬打就能使敌军屈服,不用强攻就能夺取敌方的城池,不用长久作战就可消灭敌国。一定要用全胜的计谋争夺天下,这样,军队不会受损,而胜利可以完满取得。这才是谋攻的原则。

历史故事

张仪戏楚

有一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担心齐国的盟友楚国会帮齐国,于是便派张仪游说楚怀王。张仪到了楚国,骗楚怀王说,只要他跟齐国绝交,秦国就愿献六百里地,并与楚国结为兄弟国家。楚怀王受此诱惑,两次派使臣与齐国绝交,甚至辱骂齐王。可事后,张仪却只给了楚国六里地。

楚怀王这才知道自己受骗上当,大怒之下,发兵攻秦。然而少了齐国的支持,楚国最终大败而归,从此迅速衰落。

张仪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据说张仪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他后来周游列国,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并得到秦惠王的赏识,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高超的外交计策,促使各国与秦国交好。

楚怀王

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怀王继位早期颇有政绩,他任用屈原等人进行改革,扩充疆土,但是晚年被秦国蒙骗而被扣留于秦国。在扣留期内,他拒不割地,使秦国既不能得地,又没能找到借口攻打楚国。而楚怀王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华杉详解

孙子的思想是,做任何事之前,一是先考虑风险,二是考虑代价,第三才考虑利益。这个过程中,有两样东西最能驱使人犯错,一是利益诱惑,二是焦虑。

楚怀王就明显地被利益诱惑了,他一点儿没怀疑过秦国示好背后的用心,也没考虑与齐国绝交的风险,仅仅为了空口无凭的六百里地就与盟友断交,这才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人们常说见利忘义,其实更普遍的情况是“见利忘害”,看到一点儿利益,就难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结果为了小利而受害。

那如何避免因为利益或焦虑而出错呢?就是以失败为假设前提来考虑问题。

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是以成功为假设前提,因为我做一件事,是为了把它干成。那我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围绕如何能成功,这不是很自然吗?不教我们怎么成功,那还算兵法吗?可《孙子兵法》的出发点就不是这样,它处处以失败为假设前提,首先假定这事会失败,其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为了避免失败,减少代价,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用计、等待——等待一战而定。

很多时候,做事也是一样。有的人能专注、坚持、默默无闻,二十年磨一剑,最终把事情做成功,这种人不一定特别有大智慧,只是一个“失败前提思考者”。你跟他说什么,他都觉得是风险,他首先假设干不成,只有他已经干成的事,他才认为能继续干下去,最后成了集大成者。而另一种人是今天干干这个,明天干干那个,见到什么都觉得是机会,不能错过,最后什么也没干成。我们做事,当然要学习前者,先不要想得太美,考虑好失败的可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做事才更保险。万一真失败了,也不至于惊慌失措。

32集中优势兵力和分兵作战

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注释

①十则围之:十,泛指很多。如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则围困敌人。

②倍则分之:兵力一倍于敌人,分散敌人再打。

译文

所以用兵的法则是,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可以进攻;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

历史故事

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战役是发生在明朝与后金努尔哈赤之间的一场大战,在这场战役中,后金就是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以少胜多,连破三路明军。

后金经常骚扰明朝边防,又打败了同族的叶赫部。叶赫部向明朝求援,明朝就决定大举讨伐,以图彻底消灭努尔哈赤。

当时,明军商议兵分四路,分进合击,围剿后金都城赫图阿拉。明军的总兵力超过十万,远远多于整个后金的兵力。面对这种形势,努尔哈赤没有分兵迎击,而是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作战策略,集中优势兵力逐一击破。于是,努尔哈赤亲率六万八旗兵,首先迎战明军主力的西路军,攻破明军的萨尔浒大营。首战告捷后,努尔哈赤又利用时间差,依次打败了明军的北路和东路。

这时,坐镇沈阳的明朝总指挥杨镐,其实还保留了部分兵力,但当他听闻三路丧师后,没有做出任何迎战打算,还急令南路的明军火速撤退。南路明军撤退时,沿途听到山上后金兵的鸣锣声,还以为是后金的追兵,仓皇跑窜中居然自相踩踏,死伤千余人。至此,萨尔浒战役落下帷幕,成为明清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努尔哈赤

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努尔哈赤出生在一个小部落酋长的家里。他的父亲和祖父在明军的战乱中被杀,努尔哈赤以此为契机,走上了起兵的道路。他统一了女真,建立后金,先后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战胜明军,为清军入关奠定了基础。

华杉详解

孙子是非常强调兵力原则的,有绝对优势兵力才能开战,十倍优势才打包围战。杜牧注解《孙子兵法》说,“围”是四面垒合,不仅要战胜敌人,而且不能让他逃跑。所以如果兵不够多,就有缺漏。

曹操注解说:“以五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如果我方有五倍优势才进攻,怎么攻呢?以三倍兵力为正兵出战,留两倍兵力做预备队等待。比如西魏时独孤信攻打凉州:独孤信派遣将领们在夜晚攻打城的东北角,自己则统率壮士袭击城的西南角,一夜就攻克了凉州城。

“倍则分之”,如果兵力是敌人的两倍,则优势不够大,还要想办法。至于怎么办,杜牧认为是“分敌人”,曹操认为是“分自己”,其实这两种分法都没错。分敌人,就是让敌人在本来就比我方少的情况下,还要再分兵,他的兵就更少了,也更容易战胜。分自己,就是要分“奇正”。而且曹操讲得很具体,分多少都讲了。如果我众敌寡,挑宽敞地方跟他打;若五倍于敌,则三正二奇;三倍于敌,则二正一奇。正兵攻其前,奇兵攻其后。

这里大量涉及正兵、奇兵的概念,会在后文的《势篇》中再具体讲。努尔哈赤就是分敌人的战法,而且还是明军自己主动分的。本来明军的兵力是远远多于努尔哈赤的,可分成四路后,每一路的兵力就比努尔哈赤的总兵力少了,结果失去了优势,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

33认输的智慧

原文

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注释

①坚:固守。

译文

如果与敌人兵力旗鼓相当,就要设法击败敌人;如果比敌人兵力少,就设法摆脱敌人;如果比敌人力量弱,就避免决战。所以力量弱小的一方如果顽固硬拼,必然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历史故事

李陵孤军入匈奴

在西汉对匈奴的作战中,李陵算是西汉一位比较有名的将领。可惜他最终兵败被俘,不得不投降匈奴。

原本,汉武帝是派李陵押送粮草的,可李陵不愿意只负责运输队,他想独当一面,于是提出自己可以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汉武帝被他的勇气所感,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派另一位将领路博德在中途迎候李陵的部队。但路博德却上奏武帝,说现在正是匈奴牛肥马壮之时,不宜开战,最好等到春天再和李陵一起出击。武帝见到奏书大怒,以为是李陵后悔了,才指使路博德上书,结果把路博德派到了别处,只让李陵率领五千步兵出击匈奴。

后来,李陵遭遇匈奴主力三万多骑兵,虽奋力顽抗,杀敌千人,但是匈奴援军越来越多,李陵只好且战且退。最后,李陵军战到赤手空拳,只能把车轮斩断当成武器。李陵自觉无颜回去见武帝,就想自杀,被部下劝阻后,他便与十多名壮士一道突围。匈奴数千骑兵在后紧追,李陵穷途末路之际,只得下马投降。他的部下四散逃命,五千人的部队逃回塞内时仅剩下四百余人。

李陵

西汉时期将领,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像祖辈一样,他善骑射,爱士卒,颇有美名。但在随汉武帝出征匈奴时,因寡不敌众而投降。汉昭帝继位后,朝廷有意让李陵回归,但李陵已在匈奴生活近十年,最终他没有回汉朝,老死匈奴。

华杉详解

孙子是极其保守谨慎之人,先胜后战,没有胜算就不打。所以只要兵比敌人少,就不跟他打。李陵挑战了孙子的这一条,可惜没挑战成功。他虽然以区区五千人杀了很多匈奴士兵,可终究架不住敌人数万兵力。

这一点似乎跟我们平时宣扬的价值观不一样,我们津津乐道的都是以少胜多,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也有很多,怎么能因为敌人多就不打呢?可实际上,以少胜多自古以来都是小概率事件,正是因为很稀少,才被到处宣传,被一代代地记录下来。三千年的例子累积起来,看着就好像很多了。而那些“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的将领,没人记录,因为逃跑有什么好宣扬的呢。因此,孙子讲不要以卵击石,可历史上对《孙子兵法》做注解的十一位大师,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找到不以卵击石的战例!因为史书上没记载逃跑的例子。只有张预注解说:“若我治彼乱,我奋彼怠,则敌虽众,亦可以战。”很多人看到这条,就以为自己能做到“则敌虽众,亦可以战”,没看到前面还要“我治彼乱,我奋彼怠”。事实上,每一个以少胜多的例子后面,都有无数的偶然,少一个都不行。

这里举一个“逃跑成功”的案例,但这不是一场战役。明代的王守仁,被誉为千古圣人,立下很大的学问和功勋。但当锦衣卫为了陷害他,做出种种丧尽天良的事来挑衅和构陷他的时候,他全都忍了。因为不忍的人都粉身碎骨了,救不了任何人,这就是我们说的忍辱负重。王守仁认输了,等到输得不能再输,剩下的就是赢!

我们当然都想赢,但是要懂得认输。考试失利,被别人批评,受到嘲笑……不要太在意。输了,生活还会继续,坦荡看待输掉的,保住和扩大赢得的,就可以了。

名家注解

敌则能战之

曹操注:“己与敌人众等,善者犹当设伏奇以胜之。”

不若则能避之

张预注:“若我治彼乱,我奋彼怠,则敌虽众,亦可以战。……若吴起以五百乘破秦五十万众,谢玄以八千卒败苻坚一百万众,岂需逃之乎?”

34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原文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注释

①隙:不和睦。

②縻军:縻,牵制。牵制军队。

③乱军引胜:搞乱军队,导致敌人取胜。

译文

将帅,是国家的辅助。辅助得周密,国家就强盛;辅助有隙,国家必然衰弱。

君主可能对军队造成的危害有三种:其一,不应进军时下令进军,不应退兵时下令退兵,这是牵制军队。其二,不懂军中事务却干涉军政,这会使士兵迷惑。其三,不懂得军事的权谋而干预指挥,这会使将士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诸侯就会乘机为难我们。我军自乱阵脚,就会引得敌人胜利。

历史故事

潼关之败

潼关之战发生在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因为唐军这一战的败北,直接导致长安失守,唐玄宗不得不逃到四川。

当时,唐朝军队大败叛军史思明部,安禄山腹背受敌,已经有了放弃洛阳的打算,形势开始对唐军有利。可唐玄宗因为一个值得怀疑的情报,就让守潼关的大将哥舒翰出兵,和叛军决战。哥舒翰坚持劝谏,认为潼关太重要了,不能轻易出兵。唐玄宗不仅不听,反而严词苛责哥舒翰,催促他出关迎敌。哥舒翰只好“恸哭出关”,结果果然中了叛军诱敌之计,二十万大军仅剩几千人生还。

哥舒翰

唐朝名将、军事家。哥舒翰是突厥人。最初,他在与吐蕃的战斗中表现优秀,从此走上军人生涯。哥舒翰治军有方,军令严明,很有威望。可惜在安史之乱中,他被逼出兵,兵败后被安禄山俘虏,为叛军杀害。

唐玄宗

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勤于政事,任用贤臣,开创了唐朝的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唐玄宗逐渐松懈,开始宠信一些奸佞小人,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华杉详解

这段话里的“周”和“隙”,有三层意思。

第一,“周”是才智俱备,能力全面,“隙”则是能力有欠缺;第二,“周”是行事周全,“隙”则是有缺漏;第三,“周”是周密,“隙”则是泄露于外,让人家看到了虚实,钻了空子。

我们学习、做事也是一样,要周全、周密,不要留下漏洞。有一个地方没考虑到,有了“隙”,就容易全盘皆输,这也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那就可惜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知者不为罪”,大错!不知就是最大的罪!领导者如果不知,怎么担当管理事务的责任?孙子的这段话就是这个意思:虽然你是皇帝,是领导,但你不知道的事就不要管。

“不知”的第一条,就是不知道军队的一进一退,都关系着生死存亡。唐玄宗不知道不可以出战,非要哥舒翰出战,结果全军覆没,丢了潼关。

第二个“不知”,是不懂得军队事务,却要参与军队管理。杜牧举了周亚夫军细柳的例子。汉文帝视察慰劳三军,到别人军营,门卫都直接放行,到了周亚夫门口,却被拦了下来。兵士说军营中只听将军之令,不听天子之令,文帝叹服不已,就在车栏杆上向将士们点头致意。不过这个例子是多亏文帝性格宽厚,要是遇到性格霸道的皇帝,可能就不是这个结果了。

第三个“不知”,是不懂得军队的权变,却要参与军队的任命。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长平之战。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却被任命为赵军主帅,断送了赵军四十万人的生命。

这三个“不知”都是讲“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讲国内的事归主君管,但军中的事归将军管,不能由国君遥控。可是这个建议只是给皇上立个规矩,皇帝也不一定听。作为臣子,只能尽量启发他,他不听,臣子也没办法。如果不顾皇帝的命令,自己就性命难保,还怎么保家卫国呢?所以皇帝可以不懂军事,将军却要懂些政治,懂得和皇帝相处的方式。

名家注解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张预注:“仁义可以治国,而不可以治军;权变可以治军,而不可以治国。”

三单元判断胜利的条件

孙子有知胜之道,但这不是制胜之道,而是孙子“胜可知而不可为”思想的延续,即不指望在战场上靠运气获胜,而是在必胜条件下一战而定。

35判断可战与不可战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译文

所以,在五种情况下可以预知战争的胜利:知道何时可以作战、何时不能作战的人,会胜利。

历史故事

邺城之战

袁绍死后,曹操趁着他的两个儿子袁谭与袁尚内斗之时,准备发兵平定他们。

邺城是袁尚的城池,当时袁尚正出征讨伐袁谭,曹操便乘虚而入,进军邺城。曹操在城外砍伐树木、挖壕沟,还把河水引入壕沟,完全断绝了邺城内外的联系,将整座城牢牢地包围了起来。袁尚得知这个消息后,只好率军援救邺城。当时曹操的将领们认为,袁尚的军队都是思归之军,为了回城必会拼命作战,不如暂避锋芒。曹操却说:“袁尚如果从大路来,我们应当避开;如果他沿着西山来,我们就能擒获他。”将领们不知其故,问曹操这是什么原因。曹操就说:“他若从大道来,那是堂堂正正,无所畏惧,必有奇变,不可攻击。他若是顺着山根溜过来,蹑手蹑脚,那就是心中无数,手上无力,自然可以攻打。”

结果袁尚是顺着西山而来,曹军一番交战后,果然包围了袁尚的营寨,大破敌军。

袁尚

袁绍是汉末群雄之一。他出身名门,在讨伐董卓时,曾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一度势力强大。袁尚是袁绍最宠爱的儿子,在袁绍去世后,他继承了父亲的官位和爵位,因此招来长兄的不满。兄弟两人经常争斗,最终被曹操乘隙而入。

华杉详解

孙子在《谋攻篇》里讲了五个知胜之道,第一条,就是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动手之前,我要知道能不能赢。

这就对判断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怎么知道自己必胜呢?要是每次我认为能赢的时候就真的赢了,那我不成了神仙。

其实现实生活中,必胜往往不可知,必败则是可知的。比如跑步比赛前,我没有好好练习,那么我是能侥幸赢呢,还是有很大可能输呢?曹操就有这个判断力,这是建立在他丰富的行军打仗经验之上的。但我们普通人判断力就没这么高了,不仅不高,很多时候,人们还喜欢一厢情愿。西方有句谚语说:“我们相信一些事情,不过是因为我们希望它是真的。”假设一厢情愿的因素在我们的判断里占三分,那么,当你认为有几分把握的时候,先自己减去三分,再想想还剩几分把握。如果我好好练习了,有十分的把握能赢,那减去三分就是七分。假如我们的判断是准确的,那就有50%的概率获胜,那赢面已经非常大了。

所以千难万难,判断最难。而且在我们判断时,还要记住: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也就是说,是不是战前做好了判断,战后结果就一定准呢?实际上未必。打仗是打完就有胜败,生活和学习却不是!很可能我们错误的判断,要潜伏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恶果,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即使我们做到100%的努力,才只有70%的成功可能。那若是做不到100%的努力,甚至都不努力的话,又有几分成功的可能呢?

36你能带多少兵

原文

识众寡之用者胜。

注释

①众寡:众,大军。寡,小部队。

译文

懂得多兵的用法,也懂得少兵的用法的人,会胜利。

历史故事

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出自韩信的一句话。

有一天,刘邦跟群臣讨论谁谁谁能带多少兵,韩信就说自己带兵是“多多益善”。这是说,再多的兵韩信都能带。于是刘邦反问他:“既然你能带比我更多的兵,那为什么要为我效命呢?”韩信忙解释:“皇上您虽然不善于指挥士兵,却善于指挥将官。而且皇上您指挥将官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

韩信

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韩信出身平民,早年落魄,在秦末群雄并起中曾投靠过不同势力。最终得萧何重视,推荐给刘邦。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赞誉为“兵仙”“神帅”。

刘邦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农家,在秦末乱世中逐渐壮大,最终在楚汉之争中战胜了最大的敌人项羽,统一天下。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对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华杉详解

“识众寡之用者胜”是“知胜五道”的第二条。《孙子兵法》这句话的信息量很大,概括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道需要用多少兵。

前文提过匈奴单于冒顿写信轻薄吕后,樊哙激情演说:“给我十万兵马,横扫匈奴!”大家都附和要打,季布大喝道:“樊哙可斩也!当年高祖三十万大军还在白登被围,樊哙比高祖还厉害吗?”吕后冷静下来,给冒顿回了一封不卑不亢的信,还是决定和亲友好。

二是知道能带多少兵。

这就是韩信“多多益善”的典故。韩信打仗的本事为什么比别人都大?他的超级强项就在“韩信带兵,多多益善”这句话里面。能带多少兵不光要看打仗的能力,更需要管理和组织动员的能力。前面说的王翦,带六十万兵在敌境内驻扎,一年不打仗,天天开运动会。这六十万小伙子挤成一堆,一年不干活,还没出事,这就是管理的大本事。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想一想,我能带多少人的团队?管几个人的小组和几十人的班级,不是一回事。管理小组我可以一个一个看着,和每个组员直接交流。管理整个班级,我不可能每个人都看得到,不能对每人都重复一遍命令,但还要让他们集体配合我,听我指挥,确实很需要才能。可惜人们往往只看到韩信的谋略,因为那里面有故事,有谈资,男女老幼都爱听,广为流传。而组织、动员、管理的事讲起来枯燥,人们听不懂,也不爱听。

三是知道兵怎么带,怎么用。

“韩信带兵,多多益善”是说给他一百万兵,他能跟带一百人一样方便。这就涉及一套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这个问题在后面的《形篇》《势篇》《虚实篇》还会提到。

37真正上下一心

原文

上下同欲者胜。

译文

全军上下一心,有共同欲望的,会胜利。

历史故事

孙权抗曹

在前文赤壁之战的故事里,曹操对东吴下的战书,让许多东吴大臣心生怯意,有意投降,后来是周瑜给孙权分析了曹军的几大弱点,才坚定了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不过,同样劝孙权不要向曹操投降的还有一个人,就是鲁肃。

当时,以老臣张昭为首的众多臣子认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又兵强马壮,不是东吴能抵挡的,还不如像刘琮那样投降,何况曹操待刘琮也不错。鲁肃则趁孙权上厕所的时候,跟上去,说:“刚才我观察众人的议论,只会贻误了将军,因为他们可以投降曹操,将军您却不可以。”孙权问他为何,鲁肃就说:“我们做臣子的,换个主公还是一样做官,家财利禄都有保障。您降了,做什么官呢?”这是说,鲁肃原本就是臣子,曹操能容得下他继续当臣子,但孙权是主君,曹操肯定容不下曾是主君的人当臣子。所以臣子们能投降,孙权却万万不能投降。

孙权对鲁肃的看法大为赞同。后来,他就当着大臣们的面,拔出佩刀砍向自己面前的奏案,砍断了奏案的一角,说:“将领官吏们有胆敢再说投降曹操的,就与这个奏案一样!”最终统一了军心,与刘备在赤壁大败曹军。

鲁肃

东汉末年杰出的战略家、外交家。鲁肃少年时就喜读书、善骑射。东汉末年,他对社会动荡深有感触,其后便与周瑜结为好友,投奔了孙权。鲁肃辅佐孙权尽心尽力,赤壁大战后,孙权就常把他比作东汉开国元勋之首邓禹似的贤臣。

华杉详解

《孙子兵法》的第一章里曾讲过,人民与君主同心同德,是发动战争的基础。“上下同欲者胜”是类似的道理。

“上下同欲者胜”要如何做到呢?

首先,要承认上下不同欲。我知道不同,我才能想办法同。上下不同欲,就是韩非子说的“君臣异利”。君和臣的利益不一样,所以东吴才会有那么多大臣愿意投降曹操,因为他们的利益和孙权不一样。上下不同欲怎么办呢?韩非子的意见是,“君臣互市”,就是建立公平透明的激励机制。君臣之间不要讲感情、报恩、爱戴之类,但每个人必须忠于自己的责任,忠于职守,这样就自然能做到“同欲”了。

不过,道理人人知道,如果没做到,就不是真知道。现实生活里,人们都要求别人同自己的“欲”,很少有人愿意同他人的“欲”,配合别人的想法。《左传》说:“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什么意思呢,就是让自己的心愿跟随大家的心愿,那样行事就可以成功;如果让大家的心愿跟着我个人的心愿走,则很少能够成功。所以,我们可以把“上下同欲者胜”这句话改一下,叫:同他人之欲者胜。

这就是利人等于利己的道理。比如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就能体会父母的辛苦,更爱自己的亲人;如果能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就能理解老师对我们的督促和批评;如果能站在同学的角度考虑问题,就能与同学相处更愉快。

38做好以防万一的准备

原文

以虞待不虞者胜。

注释

①虞:预料、预备、防备。

译文

以随时准备好的军队,对抗没有准备的军队,会胜利。

历史故事

楚军破吴

春秋时期,吴楚两国长期争夺霸主之位。有一次,楚国派兵攻打陈国,而吴国派兵去救援。

楚、吴两军相距有三十里,而此时已下了十天十夜大雨,晚上都看不见星星,漆黑一片。楚军左史倚相就断定,这种恶劣天气,吴军肯定会来偷袭。于是楚军列好阵势,时刻戒备,结果吴军果然来了,见楚军严阵以待,知道自己偷袭不成,只好转头撤离。可一等吴军走远了,倚相就判断吴军此时肯定防备松懈。于是楚军急行军三十里偷袭吴军,顺利破之。

倚相

春秋时期楚国贤臣,史称左史倚相。倚相在楚灵王、楚平王在位时,他颇受楚国君臣的尊敬,每每解答别人的疑难问题,都见解准确,因此被赞誉为楚国之宝。

华杉详解

《孙子兵法》说:“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意思是,不能料定敌人不会来攻击,要有做好“他来我也不怕”的准备。所以即使下了十天的大雨,楚军还要列阵以待。

那万一吴军不来怎么办,不是白准备了吗?我们经常听见人说:“我白准备了,白浪费了。”这个观念就是兵法要反对的。倚相并非料事如神,料定吴军一定会来,他只是做好了准备。吴军若不来,士兵们顶多抱怨一下;可吴军来了,他就名垂青史了。我们两千多年后还能知道这事,可见这样的事是很少发生的。《兵法百言》:“宁使我有虚防,无使彼得实尝。”宁可我白准备,也不能在敌方万一来了时,让他得手。

其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准备,可能都是“白准备”。因为准备是为了以防万一的,这就证明一万次里,只有一次能用上,剩下九千九百九十九次都是“白准备”了。有一家公司,每次开大会都会有一个安全官先做半小时安全介绍,讲逃生门在哪儿,防火面具在哪儿,灭火器在哪儿,如何自救、互助及急救,等等。这喋喋不休的半小时安全课,每个人都听过几百遍了,得浪费多少时间。但这才是真正认识到“以防万一”!防的就是万分之一!比如很多时候,闯红灯都没出事,可只要一万次里有一次意外,性命可能就没了,这个后果我们谁都承担不起。

“以虞待不虞者胜”还有一个理解,就是“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人生就是不断地准备着,机会来的时候,我要都准备好了。

成果的到来只是一瞬间,之前99%的工作都是在做准备,这个道理太深了。我们看看身边成绩优异、屡屡成功的同学,是不是都是准备充分的人?所以我们应该懂得,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把精力和关注点投入到不断的耕耘中,为未来做准备。

39君主与将领懂得配合

原文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注释

①能:才能。

②御:驾驭、控制。

译文

将领有才能,且君主不会随便干涉其行动的,会胜利。这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历史故事

对阵五丈原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与魏国的司马懿在五丈原相持不下。诸葛亮为了让司马懿应战,就天天羞辱他,据说还送他女人衣服。魏国将士受不了,甚至认为司马懿胆小,群情汹涌,个个要战。司马懿说:“好吧,我即刻向皇上请旨出战。”于是送了一份请战书回魏国。魏明帝曹叡却不许司马懿出战,还派了大臣辛毗来做司马懿的军师。诸葛亮来挑战时,如果司马懿想带兵出击,辛毗就立于军门,宣旨说:“敢问战者,斩!”司马懿就不出兵了。

蜀国将领姜维见此,就对诸葛亮说:“辛毗杖节而至,司马懿不会出战了。”诸葛亮却说:“他本来就不想打,所以送请战书给天子。他要是能制我,还用向天子请战吗?”诸葛亮看穿了司马懿只是和魏明帝一起演了一场戏,用来平服那些对不出战不满的将领。

因为司马懿坚持不出战,蜀军在五丈原也一直没打起来。之后不久,诸葛亮就病死在五丈原了。

司马懿

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司马懿曾长期韬光养晦,后来被曹操征召。因为辅助曹丕,司马懿开始受到重用,并一步一步成为魏国权臣。最终,在魏国第三代皇帝登基后,司马懿发动兵变,控制了魏国军政大权,成为西晋的奠基人之一。

华杉详解

古代拜大将于太庙,有一套授权的仪式。国君会亲手将象征征伐敌人与统御下属的钺给大将,说:“从是以上至天者,将军制之。”这个钺是一种大斧,实际不是兵器,而是刑具。国君给将领钺,就意味着将领上管天,下管地,全部权力都授权给他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兵法天天讲这条,人人都认为这是对的。但这句话其实是一个理想状态,很少成为现实。对于大将来说,战场上瞬息万变,当然不能事事请示皇上。但皇帝也要关注内政外交,他把军队大权都交给一个外人,能不派监军已经不错了,怎么可能真的不管不问。“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国君处在生死存亡中,不能要求他不发表意见,不干涉行动,因为他需要时时刻刻做判断。

所以国君要克制自己,学会适当放弃自己的判断。魏明帝就配合了司马懿,满足了司马懿的要求,而前文“潼关之败”里的唐玄宗就干涉了哥舒翰,何况唐玄宗自己的判断又不对。因为他的判断不理性,带着很大的情绪:是不接受失败,不接受委屈,马上要干一场得解脱。结果哥舒翰出关,全军覆没,长安失守。

其实,只要不是马上见死活,一输就无法翻身的仗,君王不妨放弃自己的判断,让将领自己干去。既然哥舒翰苦苦谏争,就听他的,再多守半年又有什么关系?至于大将,也不要把君王伸过来的手挡回去。平时,可以让君王随时插手,也可以对君王不设防。这样,在将领坚持自作主张、不让他插手的时候,他的坚持会更有说服力,君王才比较能听他的。这其实也是人与人的一种相处方式,同学们如果想反对别人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不妨也试一试这种方法。

40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原文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①殆:危殆,危险。

②一胜一负:或胜或负,无必胜之把握。

译文

所以说,了解敌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方而了解自己的,胜负概率各半;不了解敌方,也不了解自己的,每战都有危险了。

历史故事

隋炀帝征高句丽

隋朝初建之时,东北的政权高句丽就屡屡骚扰隋朝东北边疆。到隋炀帝继位之后,就准备远征高句丽。

隋炀帝第一次征高句丽时,劳役甚急,远征直接、间接的参战人员已经超过了五百万。然而这一次远征因隋炀帝指挥错误,最终大败而归,隋军人员物资都损失惨重,国内也渐渐开始发生农民起义。可是隋炀帝没在意人民的怨气,没多久又开始远征高句丽。这一次隋军与高句丽相持不下,双方都伤亡惨重。一年后,隋炀帝第三次征高句丽,士卒在路上不断逃亡,国内已经大乱。虽然,最终高句丽主动投降,可天下已民不聊生,到处都是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隋朝的统治至此崩溃,名存实亡。

隋炀帝

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在位期间,很具有雄心壮志。他修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功绩,但过多的重大行动严重消耗了国力,最后引发全国范围的起义,导致隋朝崩溃灭亡。

华杉详解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可能是《孙子兵法》里最著名的话之一。对这句话,我们关注的往往是“知彼”,认为“知己”是理所当然的,现实却未必是这样。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不知己”上,就是没有自知之明。

我们用“知胜五道”一条条去评估隋炀帝。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第一次远征高句丽时,隋朝国内已出现农民起义。这就是一个信号,表示内政出现了问题,可隋炀帝不知道。

“识众寡之用者胜”。远征从战略上就有问题,战术也不明智。隋军行军缓慢,消耗过重,水陆两军缺乏密切协同。

“上下同欲者胜”。从大臣、官兵到全国人民,没一个人支持远征高句丽。

“以虞待不虞则胜”。高句丽偏安东北,以逸待劳。隋军则是长途奔袭,物资运输不堪重负。加上高句丽气候寒冷,严重影响军队作战能力。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隋炀帝次次御驾亲征,统兵过死,严重压抑诸将组织、指挥才能的充分发挥。

所以这五条,隋炀帝一条也不及格。他已经不是知己不知彼的问题,而是不知己也不知彼,实在没有不亡国的道理。

《谋攻篇》全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漫画讲透孙子兵法(全四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漫画讲透孙子兵法(全四册)
上一章下一章

03 谋攻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