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赴后继的复古运动
前赴后继的复古运动
“前七子”是明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流派,它的成员有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人物。世人为了将他们和后来的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子区分开,于是称他们为“前七子”。
前七子中七人都是进士,他们气节清高,都对当时腐败的朝廷以及庸弱的士气非常不满,他们强烈反对当时流行的台阁体诗文以及“啴缓冗沓,千篇一律”的八股习气。他们的文学主张被后人概括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也就是想为诗文创作指明一条新的路子,来拯救当时萎靡不振的诗风。他们的本意是想要改造文风,但他们却走上了一条以复古为革新的老路。
前七子崛起于文坛以后,他们的复古文学主张迅速风行天下,成为当时的文学思想主流,掀起了一场文学复古运动。这在明代文学史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过这七人的文学见解也并不全都相同,在创作上也是各有特色。
“后七子”是一个比较严密的文学宗派。公元1548年的一天,进士出身且在京师任职的李攀龙、王世贞结交,在一起讨论文学,他们商议重新揭开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文学复古的“旗鼓”。之后的两年,徐中行、梁有誉、宗臣中了进士,和李攀龙、王世贞结成诗社,然后便有“五子”之说法。后来谢榛、吴国伦两个人又加入进来,这便是通常所说的“后七子”。
后七子沿承了前七子的文学主张,他们同样强调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谓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相对于前七子,他们的复古风更甚,他们的观点更绝对。后七子讲究格调和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加浩大,将明朝文学的复古风推向高潮。后七子在文坛上活跃的时间要比前七子长得多。
后七子和前七子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弊端也相同。他们想要通过复古来突破当下文学的困境,但又陷入了复古的圈子里,而且这种思潮对后代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总体上来说,他们的文学复古运动对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有着很大的贡献,并且有些人还表现出一定的重视独创和性灵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