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覆亡

清朝的覆亡

清朝的覆亡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此后,清朝的国势渐微,知识分子纷纷提出各种方法拯救中国,主要有立宪派与革命派两种改革路线。

立宪派是康有为和梁启超推动的,而革命派则希望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中华共和。

1894年,孙中山于夏威夷檀香山建立兴中会;1904年,黄兴于长沙成立华兴会;1904年,蔡元培于上海成立光复会,此外还有其他革命团体。1905年,孙中山在成立同盟会之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

光绪帝和慈禧皆去世后,溥仪继位,即宣统帝,其父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此时的清廷虽然也进行改革,妄图实现君主立宪,然而内阁中的人都是皇族身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此时立宪派的人士也转向于与革命派合作。

1911年,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同年10月,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南方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廷紧急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成立内阁并统领清军镇压起义。袁世凯一方面压迫革命军,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结果南北达成和议,决定推翻帝制。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正式结束。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上一章下一章

清朝的覆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