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潜行者的数量(求鲜花!)
马金川的话,句句震在罗一文的心上,让他心脏一紧。
没错,很多问题他都想过……但不敢想的太仔细。
现状越发变得绝望了。
潜行者个人的力量在废土碾压性的生存困境下显得脆弱至极。
人类在核战后活下来的人口本就很少,如今更是一年比一年缩减。
拿停车场避难所来说,十八年前这里有两百多个生还者,到了今天,只剩下一百四十七人了。
出生率远远低于死亡率。
窒息。
人类正被一步步逼向令人窒息的绝境。
罗一文不住的也问起自己,日后和苏莹姗若是有了孩子,自己希望他也待在避难所中,过着日渐紧缩、只是踏入地面便有生命危险的生活吗?
不。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下一代人,能从小便自由自在的望着天空——就算它总是被辐射尘染成各种诡异的颜色也好。
只是,这种愿望又有什么用呢?
他能做得到什么?
罗一文无比茫然。他什么都不清楚。
只不过,他很明白,那绝不是靠给避难所安个净水器和温室就能解决的问题。
他希望下一代人能像战前的人类一样,重新拥有大片大片的水稻和麦田、硕果累累的果园、生机盎然的菜地……
希望他们、我们,能住回地表去,一点点重建祖先留下的一切,最终,能有信心的喊出人类仍然是地球上的霸主,能喊出人类的命运能掌握在自己、而不是这篇废土手中。
核战废土如同有生命一般,蚕食着每个踏上其中的人类的性命,一次次击溃他们的自信心。
如今,没有谁能有底气说出我们掌控着这个世界了。
没了,一个都没有了。
活得窝窝囊囊。
这座城市被我们所建造,可一切都不再属于我们了。
当初的核战是为什么而打的?所有人都考虑到这个后果了吗?
也许考虑到了一部分吧,但绝没想到会产生如此可怕的变化。
毁灭纪,在第一枚核弹被射出时便已经注定到来了。
在那以后,各国的核捆绑政策,导致核弹砸在了地球上每一个存在过现代文明的地方。
后人痛骂着先祖的愚蠢,可死人不会说话。
一切的希望,在如今的废土上都显得如此渺小。
大家都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却要么无能为力,要么不敢轻举妄动。要么……只是在打同胞地盘的主意,在这种情形下依然要挑起战争。
有实力对能源工厂发起进攻的避难所极少。要进攻那儿,需要大量的兵力、重火力和多到难以相信的资源补给。没人敢随便冒这个风险进攻,因为万一有闪失,将会损失惨重,乃至失去关键装备和耗光珍贵资源,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了反攻希望。
拿那架武装直升机来说,可能已经是某个避难所唯一的空中载具了。
而它可以轻易被那种几十米身长、能喷吐出腐蚀气息的腐翼龙击毁——这后果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
甚至,和它配套作战的机甲,也会失去远程空中投放能力,机动性大减。
资源都十分有限的各个聚点,纵然有一定的实力,却没有谁敢赌自己能够成功。
要进攻能源工厂,必须联合所有能联合的势力,招募到足够多的战斗人员。这极其困难,几乎想象不到怎样才能成功。毕竟各个避难所都是有私心的,恐怕无法认同协作。
可以说,如果进攻它的第一战以失败告终,人类在暗金城几乎就再也不用想翻身了。
此外,就算打下能源工厂,该如何控制也是一大难题。
异变生物的威胁还只是次要的,能源如何分配、怎样驻扎兵力、如何防御匪帮袭击才是大问题。而这些想想都会觉得难以称心如意。
灯塔区的大能源工厂,里面盘踞的异变体极多。
甚至能源塔如今都被巨型的触手生物缠绕包裹,怎么看都相当不妙——只是触手就这么巨大了,那个变异体究竟是什么体型?
很难想象,想打下能源工厂到底要多少兵力。
能招募到的战斗人员,主要组成部分便是潜行者。或许还有些基地内从未去过地面的守卫,以及为此战特意训练的新兵。
由于这能源工厂只能为灯塔区供能,所以不用指望北城区涡轮区和枫叶区的人员帮忙了。自然,更不用指望跨海大桥南边的人。
也许确实有愿意参与的热心人,但他们帮忙打下能源工厂并不会对他们的避难所造成直接收益,没有好处自然没理由拼上命参战。
许多潜行者都是不怕死的,为了能保护自己的避难所,早已做好准备。否则,根本不会有勇气踏上废土半步。
所以,这批人自然是,且是唯一的主力部队。
可惜,人数不可能很多。
灯塔区的潜行者总数,只有大约三百五十人。
其中官方避难所的潜行者数量最多,占到七十人左右。大广场避难所其次,有五十人左右。再然后,便是步行街避难所,有三十五人左右。
除去人口前三名的这三个大避难所,剩下的各个中小型避难所(共12所)潜行者人数最多也不会超过三十,一般只有几位或十几位而已。潜行者占人口的比例也各不相同。
像罗一文它们的停车场避难所,一百四十七人便有九名潜行者,是很高的比例。一般基础设施越不完善的避难所,潜行者占人口的比例越多。
这些潜行者人数本身就不多,又能集结起多少人呢?
总共15间避难所,要统一意见更是谈何容易。
真的要谈合作进攻,大概最稳妥的方法,便是带头的避难所必须有足够实力,一定是前三名的大避难所。然后,他们邀请每个避难所都派一位代表去自己的避难所开会商讨此事,再让代表们回去统一各自据点内的意见。
可这一天真的会到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