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章 朝会 议政
只听门外随堂太监卢九德叫道:“皇上,该上早朝了。”
崇祯听了默默的坐到塌沿,周皇后急忙起身给他批上衣服,然后门外侍候的宫女内侍捧着各色物品进来给皇帝穿衣洗漱,再到外间吃几个点心,喝碗奶子。走出坤宁宫,在一应仪仗的组拥下到左顺门(现协和门)朝会。
明代朝会制度,每年的元旦冬至,生日等在皇极殿(太和殿)举行宏大的朝会,但只是仪式。日常政务分大朝和日朝,日朝又分早朝和晚朝,大朝在皇极门(太和门),每月初一和十五举行。日朝也承常朝,早朝在左顺门(协和门),午朝和晚朝在右顺门(熙和门)。真正的政务其实在日朝处理的。自从洪武帝朱元璋定了这个制度,其实明代除了他本人没几个皇帝会遵守能坚持的,比方说这个早朝,要三点钟起床,五点钟到皇宫,六点钟正式奏本,天天如此谁能受得了,那帮阁臣大都是六十多七十了,每天这样就不用做事了,下了朝总要补补觉吧。
历史上嘉靖和万历都曾经几十年不上朝,但是不上朝并不代表不理政务,通政司还是要把各类公文送到司礼监再到皇帝朱批的。
左顺门,大堂,群臣礼毕。
崇祯目扫群臣:“各位阁部,尚书,诸位臣工,今天是我们新一届的政务枢要第一次朝会,请你们依次阐述怎样司职,怎样开创新政,兴我大明社稷。”
新任内阁首辅大臣徐光启出列奏道:“皇上,臣请召西洋传教士汤若望,会同宋应星兄弟到京,开讲西洋学术,大兴科技强国之路,这是条陈。”
“准奏。”崇祯不等他人出声反对,立即斩钉截铁的应允:“再有其他通晓科技学术之人一应召来,就在重华宫开设一个科技院,所有官员士子都要积极的去听讲,学的好朕会提拔重用,学不好的,反感不学的就要被朕的新时代淘汰。还有,朕已经选定内廷职司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秉笔太监王德化提督东厂监察百官,随堂太监卢九德提督御马监并组建西厂保卫皇家所在,提督太监韩赞周组建内行厂专司皇家经济事务……别出声,听朕说完,这可都是祖制有的,不是朕的发明创造,西苑果园厂已经挖了一个大粪池子,谁要再提什么祖制的反对朕,就先把他扔到那个粪坑里尝一天味道……”
崇祯看了看神情古怪的群臣,继续道:“传旨骆养性继任锦衣卫都指挥使,依例司职,主要行动在军事上,保护枢密机要,刺探敌情为重点。……诸位大臣,你们放心,朕兴厂卫,不是针对你们的,各自有他们要做的事,但是东厂有督察百官不法的职责,若有作奸犯科,贪污腐败,渎职失职的,还是要抓,要交刑部大理寺论罪。”
次辅来宗道上前:“皇上,阉党定案的名单可要继续议议?”
“不议了”崇祯大手一挥:“以后不管什么党,只要忠心做事都是好党好官,一朝天子一朝臣,魏阉得势的时候去献媚去讨好的大有人在,也不一定就出自本心,不得已而为……都察院曹于卞可会同东厂对所有官员一一核查,并统计各职司库府,朕要知道一个真实的数目,算算家底啊。”
来宗道暗暗松口气,前阵子被东林党人指责讨好过阉党,好在皇上乾刚独断,幸好自己是今上的拥立派啊,当初信王惧怕魏忠贤,不敢去皇宫,是自己带人拉着去的。他却不知道此崇祯已经不是彼信王了,不搞逆党是因为崇祯不愿内耗,要开创新政。
历史上的崇祯就是一开始就尽顾着扩大化的追究阉党,走马灯似的换大臣,在位十七年十七个首辅,五十多个尚书,这样谁还能安心朝政,最后无人可用,自取灭亡。
次辅周道登上前:“臣兼领礼部,会试已过,请准于三月十五于皇极殿钦点状元。”
“准奏!”
“还有,皇上已经改元,请下旨于江南,及各府道为皇上采办秀女,为我皇选妃……”
“这个不准,现在国家危机四伏,财政枯竭,朕不是昏君,知道事情轻重缓急,以后再说吧。”
崇祯盯着周道登看了又看,心想,你这个老小子,满嘴的仁义道德,其实内心一股子的男盗女娼,就是你三年后回江南娶了十四岁的柳如是(明末江南名妓,1618年生,最后又嫁钱谦益,清兵灭南明,本来相约投水扑死,钱谦益却变卦了,说水太凉,头皮痒,剃发结辫降了清朝),朕偏不能如你的意,扣你在京,给老子修史书吧。
户部尚书房壮丽奏:“臣查了户部库房,去年稅银还差七十万两未解到京,去年天旱,冬季水浅漕运中断,差二百万担粮米未到京城已闹饥荒,边军缺饷一百三十万两白银,已有兵营哗变闹饷……”
“财政和吏治才是当前政务的首要”,崇祯看了看吏部尚书王永光道:“赋税入不敷出从万历皇帝三大争之后就一直困扰朝堂,所以万历皇帝想要征收矿税和商税,然而大商人和矿主其实就是大官僚和大地主,而我朝的大地主来自士绅阶层,有了功名之人就无需交税纳粮,靠投现带动更多的人亦不纳粮交税,此消彼长,皇朝养士二百多年,自然就积累成了大势力,矿税商税也就征不上来,税监被逐被打,反而落下骂名……你们不要激动,各自想想是不是这个理?朕现在还没说要士绅一体纳粮的。”
何为投现?就是通过科举取士得到了改名的士子,依大明例律是不用纳粮交税服徭役的这些举人进士一但有了不用纳粮交税的身份,他的亲朋好友就把自己的田地也划到了他的名下,亦不用纳粮交税了。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是出身于社会底层、放牛郎,在明初时为了笼络士绅文人集团所谓的养士之策。刚开国时有功名的少,还影响不到国家大政,明成祖还可以五伐北元,七下南洋……然而二百多年下来,大明士子年年增加,终于,养出了一个庞大的不用纳粮交税的文官士绅集团,也终于国家财政枯竭了,小民没有土地交不起,再加税吧,明末就有了李自成,张献忠……
看着百官松了一口气,崇祯的火气又上来了:“现在的大官僚,大商人,大地主已经占有国家财富的十之八九,却是不用交税纳粮的特层阶级,需要交税的自耕农只占有国家财富的十分之一,却要养活整个国家,就如此还是不满足,仍然要变着法子想把一点点的财富再搂到自己怀里,大斗小斗,折色银,火耗,国家征收一分银,下面敢收二分!自开中叶琪变法,喂饱了大盐商却又把军屯给荒费了,当时银贵米贱就定制收银充税,说是省了运输费用,可是国家收了银子却仍然要买米粮以输京师,要支付运费给漕帮,还要出工钱疏浚运河水道,也因此而有了新名堂曰火耗!现在是银贱米贵了又该怎么说?此类种种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的利益?反正是国家户部是越来越没钱,朕也越来越穷。你们说说看,该怎么办?朕还有理由去选秀女吗?”
列位看官,知道何为火耗吗?“火耗”起于明代万历年间,原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赋税一律征银上交国库,把百姓交的碎银熔化重铸为上交的银锭就有了火耗。征税时加征的“火耗”大于实际“火耗”,差额就归官员了。清初的官员沿用了这种做法。而且,“火耗”不断加重:一般州县的火耗,每两达二三钱,甚至四五钱。
一番话说得群臣懵逼一片,半天不说话,怎么也不知道皇帝看的如此通透,这些事实其实人人都感觉,却没有想到这么深奥,怎么也想不到足不出户的皇帝能够想的这么系统……
崇祯看着群臣相互你看我,我看你的也觉得可笑——这些理论可是后世的专家学者调查研究透了的道理,应对办法都给出来了的。但是能够进到阁部的大臣哪一个不是人精,都是从下到上摸爬滚打混上来的,但是谁也不想也不敢开口把自己的蛋糕切一块给国家,纵然自家不心疼,别人呢?
“好了,朕也知道,这些事情由来已久,不能一下子改变,每一个官员都要想想该怎么办?你们要保家族利益,也要国家发俸禄,需要两头兼顾,下去以后都写一篇策论吧……对了,三月十五殿试的题目就是这些,把朕刚刚说的,起居官,抄录一份给礼部,就以此为题写出好策好办法的为一甲。”
“还有,以后朝会的制度朕也想改,都这么起五更爬半夜的谁都不好受,罢朝三天,三月十五皇极殿(太和殿)大朝会一起议定!退朝。”
——005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