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与我在书尾谈到的对艺术发展的设想一样,对于我国艺术理论的建设,我也主张各有执持的互补,而不主张各求完满的互斥。

可以有一批专家长期锻铸着规范严谨、广颁全国的艺术理论统编教材,但对大多数艺术理论工作者来说,却不必重复或摹拟这样的工程。我们需要纷繁杂多,我们需要奇想异设,我们需要各执一端。不要老是去合力营造方整的水池,让百川奔流起来吧,那样才有壮丽的大海。

在艺术繁荣的时代,七嘴八舌、众说纷纭乃是正常,一锤定音、四方皈服则是异相。

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才敢把这本十分浅陋的著作交付出版。我是站在一个很偏窄的角度来谈论艺术的,因此,它为人们提供的,也就是一个很偏窄的角度。这是一股并不清澈的水流,一声嗓门低哑的鸣叫,一块很不坚实的土砖,如此而已;但是,它却因偏窄而构成一种殷切的期待,期待着互补互溶。

我与许多勇于创新的艺术实践家有较深的接触,因此,我的理论思考,比较侧重于艺术创作实践所遇到的切实课题,比较侧重于具体的艺术感受,比较侧重于与艺术家朋友们的即时对话。似乎有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无上指令,要求我这么做。但是,这种追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理论形态的某些支离和牴牾,它还带来一些创作现场的喧闹声,冲淡了理论著作本应有的肃穆神韵。对此,我**和遗憾并存。不知今后何时,能在理论熔炼和理论表述上达到更高的自由度?

本书部分内容,曾在复旦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分别讲过一学期,又与各地的艺术家以不同的规模交谈过。听课的人,既有学生,又有师友,反馈良多。尤其是在复旦大学的讲课,学期终了之时大多数听课者写了听课体会送我,使我受到多方面的启发。他们之中有不少是各地高校的艺术理论课进修教师,同道交心,如切如磋,不亦乐乎!

静俟多方教正。此记。

作者

一九八六年八月,四十初度。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艺术创造工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艺术创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