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对观众的误解
既然心理美学的主角是观众,那就要把观众放到学术高度上来研究。
对此,首先要克服人们对“观众”的广泛误解。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可能不懂世间很多学问,却最懂观众心理。自己就是观众,周围又有很多观众,怎么可能不懂?
因此,他们会随之认为,观众心理学就在自己身上,接受美学就在自己身上,心理美学就在自己身上。
这种误会,就如同相信,任何矿工都懂得地球物理学,任何渔民都懂得海洋化学。
既然不能从自己和朋友身上读解“观众”,那就扩大范围,作观众调查如何?
观众调查,显然是大大有助于对观众心理学、接受美学的研究,但调查本身不能替代研究结论。
自20世纪后期以来,不少学者和评论家注重观众调查,试图以数据来“返述”原理。但是,这种“返述”非常危险,因为调查数据只说明该时该地的票房,而这种数据又在不断变化,很难直接通达美学。即使是调查的范围和技术都经过科学设计,其结果也只具有社会学意义而不是美学意义。
这就像,楚国民众再同情屈原,也无法判断他在文学上的等级。因此,千百年来广大民众围绕着屈原的话题,划龙舟、吃粽子,主要是一个社会事件,而不是美学事件。
更雄辩的事实是,中外戏剧史上任何一位真正的大师,在当时当地观众的接受程度上,没有一个比得上流行艺人、江湖杂耍。
所以,观众心理学中的“观众”概念,不是完全靠数量堆积而成。那是一个与数量有关、却又不以数量来裁断的命题。
在学理上,观众在第一层的研究等级上是一个“删除了各种特殊性的正常整体”,而这个“正常整体”又可以在第二、第三层研究等级中获得分割。
这就遇到了一个关键课题:何谓“正常整体”?何谓“正常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