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篇 让想法转变成现实
一个人有了很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小吉的父亲病重卧床时,小吉只有11岁,他不得不继承父业,在乡村当制面条工。这个少年要奉养他的双亲、六个兄弟和三个姊妹。他接替了父亲所有的工作,除了每天夜里加工面条外,还必须在第二天把面条卖出去。几年下来,他的这项家庭产业已经远近闻名,这证明他不仅是一个能干的生产者,还是一位优秀的销售员。他在20岁时爱上了一位武士的女儿。这个年轻人深知他未来的岳父不会乐于让自己的女儿同一个制面条的工人结婚。因此,他就激励自己要改变地位,要和对方的身份相称。像世界上许多取得了成就的人一样,小吉不断地寻求能够帮助他从事新活动的特殊知识。他像一个孩子初入学校一样渴望新知识,只不过他走进了大学课堂。他谦虚好学的态度赢得了教授的好感,两个人的交往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在一次闲聊中,教授告诉他了一种从未被证实过的关于珍珠的由来的理论。这位教授说:“当外界的一种物体,例如一粒沙子,粘到牡蛎的体内时,如果这个物体不杀死牡蛎,牡蛎就以一种分泌物包住这个物体,这种分泌物就在牡蛎的壳内形成珍珠母。”小吉的热血沸腾起来了!他立即向教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饲养牡蛎,然后精细地放一个微小的外界物体到牡蛎的体内,会长出珍珠吗?”教授鼓励他不妨试试。他简直迫不及待地要获取这个问题的答案。他首先根据向那位大学教授学到的知识去进行观察,然后应用他的想像力并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他认定如果所有的珍珠仅仅是当外界物体进入牡蛎体内时才能形成,他就能使用这一自然定律发展珍珠生产。他能把外界物体置于牡蛎体内,迫使牡蛎生产珍珠。小吉有了这种愿意尝试的积极心态,并且养成了把自己的想法转变成现实的好习惯,成了位实干家。终于,他改换了他的职业,变成了一位珍珠商。同时,他也拥有了渴望的爱情。没有人否认小吉是成功的男人,是他乐于尝试的好心态成就了他。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所有人演绎了成功原则:让所学到的知识发挥作用。因为知识本身不能使你成功,但是应用知识可以给你带来成功。小吉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重视自己。他没有因为自己是卖面条的而自卑,没有在生活的重压下自暴自弃。一个人要想获得别人的重视,首先要对自己重视,这是人人共知的道理。但有些人虽然从容貌、地位上并不比别人差,但却总是自我轻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对别人的呼来喝去也听之任之,不加反驳,整天不敢抬头看人,好像欠了钱、犯了罪一样,越是这样,别人就越欺负他,他也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看不起自己,到头来事事无成。反之有些人虽然衣衫褴褛,貌不惊人,却因不轻视自己而取得成功。在美国费城大街,来往的人们早晚间常会看到有一个衣着不甚光鲜的青年在徘徊,他目光幽深,惹人注目。有的人感到很好奇,就问:“你这样整天走来走去在忙些什么?”他带着几分自信回答:“我想找寻一份职业啊!”他的回答不但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反而被许多人耻笑,笑他一个像乞丐似的人还想要找工作,认为他也只配找要饭的工作。面对别人鄙视的目光,他并不灰心,他相信自己能行。终于有一天,他走进富商鲍罗杰的办公室,请求他牺牲一分钟的时间和自己谈话。鲍罗杰对这位外衣不整洁,极度窘困的怪客感到异常惊奇,想要拒绝,但青年眼光中流露出的睿智与真诚触动了富商。富商犹豫片刻,出于好奇和同情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只答应说一两句话。可谁也没想到,正是这一两句话,改变了青年的生活。他们谈了20句、30句,时间也从1分钟到10分钟、15分钟直到2个小时,他们谈的十分投机、热烈,许多问题都不谋而合。最后,富商请青年留下用午餐,答应给他一个很好的职位,并说只要他肯努力,还要给他高薪。故事虽然带有传奇性,但它却告诉我们:成功的关键是重视自己,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让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心灵感悟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只是受到别人尊重的外因,要想真正赢得外人的重视,首要条件是不看轻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只有这样才能在机会到来时及时抓住它,为成功铺路架桥。小吉和青年的成功也不外乎他们拥有这样的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