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国家领导人论“三农”工作
在农村中压倒一切的工作是农业生产工作,其它工作都是围绕农业生产工作而为它服务的。任何妨碍农业生产的所谓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必须避免。
——《对〈**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决议〉的批语和修改》(1953年3月24日)
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1月27日)
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
须知我国是一个有九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党内通信》(1959年4月29日)
在整个经济中,平衡是个根本问题,有了综合的平衡,才能有群众路线。
有三种平衡:农业内部农、林、牧、副、渔的平衡;工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平衡。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是在这些基础上的综合平衡。
——《庐山会议讨论的十八个问题》(1959年6月29日、7月2日)
农业机械化的道路一定要走,剩余的劳动力要转移到其他行业去。可以搞多种经营,搞农、林、牧、副、渔,还可以搞农田基本建设,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我们现在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在城市已经出现,要开辟各种途径,扩大就业。
——邓小平会见英国前首相、工党领袖詹姆斯-卡拉汉时的谈话。(1980年5月12日)
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
——邓小平《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3年1月12日)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能不能达到。
——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1984年10月6日)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不但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在接见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全体同志时的讲话》(1994年10月29日)
农业是社会效益大而比较效益低的产业,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必须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加以扶持和保护,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共同做法。要制定引导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业流动,多方筹集农业发展资金的政策。合理调整工农、城乡利益关系,按价值规律同农民打交道。健全主要农产品风险基金和储备调节制度,减少农业的市场风险。引导二、三产业加强对农业的支持,逐步形成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的机制。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更多一些利用国外资金、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从农业自身来讲,要强化科技兴农,优化内部结构,走贸工农一体化发展路子,逐步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
——《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奋发进取,讲求实效,做好明年经济工作》(1995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