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海原大地震

14 海原大地震

民国9年12月16日夜,黑沉沉的夜色笼罩着这片辽阔的土地,外边天寒地冻,为了省灯油,人们吃过晚饭后就早早进入了梦乡。忽然,天空火球滚动,雷声贯耳,大地在剧烈颤抖,一柱香的时间后,70多座繁华城镇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被毁灭了。这次地震使甘肃省的中部、东部和南部几十个县全部被横扫,它东起原州,经西吉、海原、靖远等县,西端一直到达景泰县,2万余平方公里几乎成了无人区……根据各种消息得知,新疆、陕西、山西、绥远、青海、四川、云南等省,也在剧烈地震下出现了大面积灾区……同时全球也在疯狂的“打摆子”,世界五大洲都出现了超强震感……这次地震,因为属甘肃省的海原县最严重,故外界称之为“海原大地震”。

以上是半年后,兄弟俩个返家时,积发带回来日记的一部分。他们此次前去救灾,不光刨出了许多被掩埋的群众,还和老师做了地震研究,同时记录了相关受灾资料,为以后完善县志和地方志,提供了充足的信息。

博约和积发跟随省立七师的师生们向西前进,在六盘山附近的县发现,这里的灾情远远大于渭州府。当地有幸存者给他们讲述:那天晚上,六盘山区晃动的厉害,吼叫声如打雷,众多山头滑落河谷,坡坡坎坎凸起为小山丘,原本平整的大地突然裂开深沟,从地下冒出了黑水,差不多一柱香的时间,恐怖的地震葬送了整户整村,甚至整个镇的人。

七师的师生们争分夺秒的解救被困人员,省立二师的师生们随后也赶到了,她们已经突击补习了紧急救护知识,一到达现场就立即投入工作。到了晚上,各校师生在搭的帐篷里休息,教师们就利用这段时间给大家上课。历史老师杨德望说:“咱们甘肃位于民国的西北地震带上,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震的省份。其中的海原县一带,是这六盘山地震区最活跃的中心,平均每300年就有一场大震。从1306年元朝时期原州南的6.5级地震,到1622年明朝天启年间的原州北7级地震,其间相距316年,1622年到民国九年又是298年。魔鬼的脚步围绕着“300年”,一直在来来回回地转圈。但是,以前没有人推算,也没有人警觉,这其中也包括我,直到这个历史的巧合再次来临时,我才恍然大悟,然而一切都晚了……”

同学们停了啧啧称奇,也有人惋惜不已。积发说:“杨老师,我发现地震前有反常现象,咱们可以将预兆告诉群众,这样可以在下次地震前判断出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杨老师赞许地说:“这个我以前就发现了,不过你现在能提出来,表示已经很用心了!张博约同学,要不你先给大家讲讲!?”

积发更正说:“杨老师,我是张积发,我哥张博约在你身后呢!”杨老师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你们双胞胎太像了,我不容易分清楚!你还是先给大家讲预兆吧!”积发讲道“我发现地震前的预兆很多,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首先,地下水异常,清水变浑,有时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水位变化很大,旱井有时也冒水。其次,动物异常,家中畜禽不愿进圈,狗会不停的狂叫,老鼠满街跑,麻雀乱飞乱撞。最后是亮光和地动声,地震前天空会有火球滚动,地下有咯吱吱的声音。”

杨老师鼓掌表示赞扬,他说:“张积发同学讲的很好,大家都熟记了,救灾的时候讲给群众听,这样有关地震的知识就可以普及下去!”众师生纷纷表示赞同,张博约说:“杨老师,我觉得这个不好记,灾民们多数不识字,很容易混淆忘记,不如我们编成歌谣或者顺口溜,这样琅琅上口,大家方便记忆!”众人听了齐声称赞:“这个方法好!”杨老师意气风发说:“两兄弟想法就是多,和别人不一样!咱们大家集思广益,就共同撰写一篇顺口溜吧!”

经过反复修改,七师师生们终于写就了几百字的顺口溜,像谚语般通俗易懂又琅琅上口:地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1.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2.大震声发沉,小震声发尖。3.响得长,在远程;响得短,离不远。4.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5.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6.离得近,上下蹦;离得远,左右摆。7.上下颠,在眼前;晃来晃去在天边。8.房子东西摆,地震东西来;要是南北摆,它就南北来。9.喷沙冒水沿条道,地下正是故河道。10.冒水喷沙哪最多?涝洼碱地不用说。11.豆腐一挤,出水出渣;地震一闹,喷水喷沙。12.洼地重,平地轻;沙地重,土地轻。13.砖包土坯墙,抗震最不强。14.酥在颠劲上,倒在晃劲上。15.女儿墙,房檐围,地震一来最倒霉。16.地基牢一点,离河远一点;墙壁好一点,连结紧一点;房子矮一点,房顶轻一点;布局合理点,样子简单点。要想再好点,互相多学点。17.地震闹,雨常到,不是霪来就是暴。18.阴历十五搭初一,家里做活多注意。19.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20.地下水,有前兆:不是涨,就是落;甜变苦,苦变甜;又发浑,又翻沙。

师生们看到满目狼籍的县城,变成了一片水乡泽国,地面上到处都泛着黑水,有些地方水竟有一人多深,个别残垣断壁间积水已深达数丈,遍地黑汪汪的水里漂满了人畜尸体。地面裂开了一条尺许宽东西方向的缝,缝子里发出难闻的味道难闻,有人头南脚北趴在地上,看软塌塌的样子好像全身已骨折,可能是被震波或者地气冲起来之后摔死的。好多尖山被削成平头,峰峦落成了平岗,原本平坦大道变为了崎岖的羊肠小道。石头山的石块仿佛经过揉搓似的,摺叠层都变了形,山顶上的石头都滚到沟里。有两座土山相向滑坡,将中间的村子完全填埋,形成了一块小平原。还有一座山上的两户房子,由于中间的山体垮塌,被分成了遥远相对的两家。

在海原县农村,七师的师生们挖掘被掩埋在窑洞的群众,待挖开后进去救人时发现,在墙壁上,见到一处一处的手指抠抓下的深深痕迹,血迹糊满了抓痕。血手印的下方,则是一具又一具双眼暴凸的尸体。可以看出,当时地震埋了很多人,大部分并没有立即被压死,而是痛苦地挣扎了很久,最后被活活闷死了。

两兄弟幸存者对师生们讲述经过,当时他们正在黄家洼山矿井下采煤,突然油灯被一股冷风吹灭,同时感到脚下矿坑在颤抖,二人急忙摸黑跑到井外,待他们回到就近的家门口时,天空火球滚动,闷雷当顶炸响,地面疯狂摇动……一位阿訇说:“在地震前的一个月,每天下午时分,西北天空都有一只磨盘大的火球飞过,发出红色的光芒,把天空都照红了,像晚霞但绝对不是晚霞!”更多的人反映:在大震前三四个月,在海原县、原州、靖远几县,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当地群众把它叫做“地旋”,就是人站立不稳,不由自主地在原地打转转,到了晚上最严重,尤其是那晚地震前的一段时间,人无缘无故地,一站在地上就旋转起来,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推了一下,又似脚下安装了陀螺一般,转得让人头晕目眩,但草木鸟兽却无此反应,而且桌柜上的器皿也完好无损。更为奇怪的是,人只有在屋子里就左右打转,而走出房间则又恢复正常,这种现象以青年人居多,老人则少见。当时群众大都吃不饱肚子,还以为是饿得发晕了,但在地震发生后,即使几天吃不上饭,也没有出现这种现象。

积发汗水湿透了布满黄土和灰尘的衣服,他放下锄头,在同学轮换着刨土的空隙,呵开冻住的笔墨,将所闻所见都记录了下来,几个月时间就写了厚厚的五本日记。博约则和同学们一边救灾,一边组成宣传队,给受灾群众教授防震顺口溜。

民国的各级政府有的在忙着抢地盘,有的则忙着给机关和领导救灾,六盘山震区的灾民们只好靠自救,以及像七师二师等这样自发的民间组织帮忙。原本发生这样严重的自然灾害,应该见诸于各地报纸,但北洋政府由于无力救助,就选择了沉默,海原大地震的消息也就暂时性的不被外界所知。当时逢冬令,天寒地冻,灾民又继续死于冻伤、饥饿、瘟疫之中。七师国文老师后来写了一篇报道,发表于当时的《陕甘地震记略》,文中写到:“大震之后灾区人民,无衣、无食、无住,流离失所,目不忍闻;苦人多依火炕取暖,衣被素薄,一日失所,复值严寒大风,忍冻忍饥,瑟瑟露宿,匍匐扶伤,哭声遍野,不特饿殍,亦将强比僵毙,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悠悠大槐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悠悠大槐树
上一章下一章

14 海原大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