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道在屎溺

54、道在屎溺

苏灵:或者就像是你想找个人说话,特别想倾诉,可是发消息他不回你。然后呢,他过了几个小时才回复,问你:“想干啥?有啥事吗?”这个时候我就已经消失了倾诉的欲望。

龙吟:拖几个小时才回复,是显得不太友好。

苏灵:我会告诉他,一切都好,没事。随即结束聊天。

龙吟:嗯嗯,肯定的。不及时回复,一般就是让人不想说啥了。

苏灵:对,人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龙吟:其实不及时回复,本身就是告诉你,并不重视你啊!你重视的人,当然会秒回的。除非真没发现消息。

苏灵:当然也可能没看到,或者没带手机。所以我一般不自讨苦吃,主动发消息。

龙吟:可是事后他应该尽量说明白缘故的。

苏灵:算了,普通朋友就挺好。我们确实整天说些缘故。

……………………

龙吟:不过也要允许对方偶尔没及时回,也许真是有事呢!

苏灵:那当然了,这种失望可是长时间积攒的,不是一次两次的。

龙吟:经常这样的人,谁也不愿意和他聊天了。经常不及时回复消息,就是不重视人的感情呗!

苏灵:你知道为啥吗?因为别人也这么对他。他朋友这么对他,他也学他朋友。没办法。

……………………

龙吟:及时回复信息是最起码的交往原则,要么就干脆不交往。否则就要有诚意,就要及时回信嘛!

苏灵:我可不想变成这样。有些事不能这么决绝,容易没有后路的。更何况,也没啥大事。你只需要放平自己内心就行了,不过分看高他就行了。

龙吟:不能太给这种人留面子,如果连续多次不及时回复,又没什么正经理由,那就干脆屏蔽掉他!省得闹心。

苏灵:哈哈哈!你啥时候变得这么果断了?

龙吟:我就是这样啊!这还有啥可犹豫的?一个不重视你的人,你还和他捣鼓啥?

苏灵:我说了啊,所以我从不主动发消息啊!难道也有人不回你消息吗?

龙吟:呵呵,没有。我是依理推论。

……………………

苏灵:我也变了。以前我会给这个发给那个发,现在不会了。

龙吟:我最欣赏你的,就是及时回复啊!经常秒回,不拿架子,基本上我发信之后顶多三分钟,你就回复了。

苏灵:对啊,因为我最讨厌不秒回,所以绝不做我讨厌的那种人。感同身受罢了。

龙吟:我知道你偶尔顶多拖三分钟,也是因为你确实没看到。

苏灵:呵呵,你还记得时间?还顶多三分钟?

龙吟:对啊,因为我知道你没设置提示音。

苏灵:我有时候也很长时间不回复吧?

龙吟:那肯定是你有事没看手机啊,我理解你。

苏灵:你的消息太多了,动不动就连续发十几条。所以我不敢设置提示音,怕别人想多了。

龙吟:对啊,你也不可能老抱着手机啊!这就叫默契。你没回复的时候,我那就当做自言自语了。而且我知道你早晚都会看到的,所以就放心大胆地写。

苏灵:在学校里不开声音,在家里我就打开声音了。

龙吟:最好也别开。要是我一个劲发,你妈妈听到了可能会问是谁,这也不好吧?

……………………

苏灵:没有。就我一个人在这里,你怕啥啊?我妈妈才不管我。

龙吟:她要是问,是不是你找男朋友了?那得多尴尬啊!

苏灵:呵呵,过年的时候,我抢红包,忙得不吃饭,手机动不动就是声音,连我爸都烦了。

龙吟:对啊,所以取消提示音是对的。

苏灵:但我当时仍然自顾自抢红包。关键是我不喜欢吃饺子啊!

……………………

龙吟:你以后永远不要主动给我发信息。我给你发信息,你有空就回复。

苏灵:原因?你怕别人看到?

龙吟:对啊,因为我怕老婆看到啊!那就没法解释了,要是看到我和一个女大学生聊天,非得打一场大仗不行!

苏灵:你放心,我永远不会给你主动发消息的。

龙吟:对,这样最安全。

苏灵:要是发现了会怎样呢?

龙吟:我跟她解释说咱们是纯洁的朋友,她会相信吗?直接不可能啊!

苏灵:呃,打场大仗,然后呢?

龙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呗!

苏灵:那我们就断联系,为了让师母不想多,这是最好的办法。

龙吟:我可不希望这样,你是我的精神支柱。

苏灵:这样对大家都好啊!

龙吟:这还了得?我可不希望没了你这个朋友!

苏灵:你不是说了,求人不如求己啊!

龙吟:我和她一句话也说不成,只有跟你能说说知心话啊!再过几十年,想想我们这段友谊,多么珍贵,多么奇迹啊!

……………………

苏灵:如果有一天,师母看到了,我就会删掉你,为了你的家庭幸福生活,再也不会加你了。

龙吟:不可能,只要你不发信息,她就看不到。

苏灵:唉,可是我们的聊天记录呢?

龙吟:没事,我随时会全部删除,每次聊完天,我就把聊天记录存电脑里,然后手机里全删光。

苏灵:我的天!搞得跟有地下情一样!关键是咱真没啥啊!

龙吟:我知道。可是俗人是理解不了咱们的友谊的。

苏灵:电脑有密码,我师母不知道密码么?

龙吟:那当然,让她知道不坏了?其实我的QQ也有密码,不过呢,还是删掉,以防万一吧!

苏灵:QQ都有密码啊,没有密码怎么登录?

龙吟:那当然,可是手机必须干净。因为手机就放在手边,万一吃饭的时候,她拿过去看见了啥,就怕惹事了。

苏灵:我说的话很过分吗?

龙吟:一点也不过分。可是女人很敏感,也许她会想多。咱们就没法继续聊天了,那是多么可惜的事!

……………………

苏灵:比如你问我:“在干什么?”我中午回复你:“怎么,有事吗?”就这样而已,有啥可大惊小怪的?

龙吟:唉,你不知道,我给你发消息,肯定是在书房里啊!我都是插住门,当然啥也不怕了。

苏灵:你锁门岂不是欲盖弥彰,更容易引起怀疑吗?

龙吟:呵呵,我看书写作一向都是锁门的,她早就习惯了,因为我说怕打扰思路,必须锁门才有安全感。

苏灵:其实如果她发现了,我们断联系就好了,没啥大不了的。

龙吟:当然不会出啥大事。可是我不想失去你这个心灵的知音啊!可不是你说的这样简单。因为我四十年来,只有你出现之后,才有了一个可以随便说话的人啊!

……………………

苏灵:不会吧?你以前不是有好多聊友吗?

龙吟:以前的那几个聊友,层次太低了,和你不可同日而语。

苏灵:你和吴豪不是啥都说吗?

龙吟:那是以前,现在早不那样了啊!

苏灵:但是他也算出现过啊!虽然时过境迁了,可是要承认存在过。

龙吟:没错。但即使那时候和你也不太一样。我跟他的谈话触及心灵的东西不如跟你多,大都是些琐碎的事务。而咱俩的聊天经常探讨人生,很高雅呢!

苏灵:有吗?有时候并不高雅啊!

龙吟:当然有时候也有庸俗的话,那是相当于一种调味品吧!

苏灵:我其实也经常说人性和欲望,生活离不开这两个课题。但是我闺蜜,她就不这样。我也说不出来,反正我觉得她价值观跟我不一样。她不喜欢我在聊天中偶尔说粗糙的话语,经常批评我低俗。

龙吟:认为我们的聊天话语粗俗,恰恰是庸俗人的眼界太低导致。其实我们聊的正是真实的人生啊!庄子说“道在屎溺”,岂虚言哉?

……………………

苏灵:如何理解庄子的“道在屎溺”?

龙吟:这个典故出自《庄子知北游》,原文如下: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足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苏灵:他是说所谓道,并不在高远处,越细微之处越见道吧!

龙吟:你说的也算很明白了。有个成语叫做每下愈况,也是从这里来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市场监督员,在监督别人卖猪肉的时候,会拿脚踩一下猪,看够不够肥。如果踩肚子的话,当然不管多瘦的猪肚子都是肥的,所以鉴别肥不肥的方法是去踩猪的小腿,如果腿够肥,那么猪才肥。而且越是小腿尖上的部位,越能体现出来。

大道也是同样的道理,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周。如果只是从那些光鲜伟大的地方看,不足以体现道,就和猪肚子不能体现猪是否肥一样。只有屎溺这种最卑贱低下之物都能体现道的存在,才能表现出大道无所不在。

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实际上每篇文章一个主体,逻辑严密,核心思想一致,只是通过不同的故事从各个角度反复寓言。

苏灵:看过一篇文章说,《知北游》要与《齐物论》放在一起看。《齐物论》在内篇第二,必然为庄子所亲作,《知北游》则可看作是《齐物论》的发挥。你给我具体分析一下。

……………………

龙吟:其实从庄子哲学来看,“道在屎溺”是一个理所当然的推论,因为万物齐一,“道通为一”。屎溺也是一物,如果“道不在屎溺”,倒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了。

不过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庄子要提出“道在屎溺”?我们知道,中国的思想家们绝不是纯思辨的,他们提出一个命题往往有现实的用意。那么庄子的用意是什么呢?这要联系他所处的时代来看。

春秋战国,是我国的第一个大乱世,特别是庄子所处的战国时期,比春秋时代更为混乱,战争更为残酷,社会更为动荡。当时的各个国家都在招揽人才,变法革新,为那些一肚子学问的士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政治舞台。但是,各国变法富强后,便要进攻、侵略其他国家,带来了大规模的战争。

春秋时代的战争,往往表现为贵族之间的较量,不论胜败都是彬彬有礼。但是战国时代的战争却极为血腥残忍,一场大仗打下来,很可能有几万几十万人被斩首、被坑杀,人性的丑恶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国家内部,由于各国都施行严峻的刑法,导致很多平民由于触犯法律被砍头,或是被施以肉刑,变成残疾人。而且很多统治者都不顾农时,抽调农民去服徭役、服兵役,导致人们的生活更加贫困。人民遭受这样的苦难,是因为他们有用,所以受到统治者的压榨、剥削。

那些为各国变法的士人呢?虽然他们因为有利于国家,在朝廷上显赫一时,但他们的地位却是朝不保夕,很可能受到保守势力的报复。比如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等,虽然让国家富强了,最终却都被处以极刑。特别是商鞅的下场非常惨,被处以五牛分尸之刑。

那么该如何在乱世中保全自己呢?显然是归隐避世,做一个对统治者无用的人。

但是,战国时代的残酷性体现在,哪怕你做一个对统治者无用的隐士,也有可能无辜被杀。因为战国中期以后,各国的王权在不断加强,不断压缩着隐士的生存空间。《战国策齐策》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齐国的使臣去拜见赵国太后,赵太后问:“你们国家的那个於陵子仲还活着吗?这个人呀,对上不向国君称臣,对下不治理他的家,也不愿同诸侯交往,这是带领百姓无所作为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杀掉呢?

於陵子仲是当时隐士的代表,赵太后却因为他无用而要对他磨刀霍霍。那些锐意进取的统治者看不惯无用的隐士,对于他们来说,无用之人就像不会鸣叫的鹅一样,应该杀掉。战国后期,荀子认为在天子的治理下不应该存在隐士,韩非子认为应该驱逐一切无用之人!

其实这一点在《庄子》一书中也有体现,书中描写了很多隐士,但是他们并不总是逍遥自在,而是会突然得怪病。不过与普通人不一样的是,他们得了病还表现得乐观知命。这些隐士得的怪病,正隐喻着当时隐士们的险恶处境。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在人世间逍遥呢?《庄子山木》中,曾说过一个关于“无用”与“有用”的小故事,引人深思。

有一天,庄子和他的弟子们在山中赶路,看见路旁有一棵参天大树,枝叶繁茂。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一个木匠拿着斧子停在树旁,却并不去砍伐它。庄子就问木匠为什么不砍这棵树,木匠说:“这棵树不是那种能成材的树,一点用处也没有。”庄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弟子们说:“这棵树因为没有用,所以才能自由自在地生长,得以享受自然的寿命啊!”

庄子从山上下来了,住到了自己的朋友家里。庄子的朋友很高兴,也很好客,他命令仆从杀一只鹅来款待庄子。仆人问:“有一只鹅会叫唤,还有一只不会叫,请问老爷您要杀哪一只呢?”庄子的朋友说:“不会叫的鹅没有用,就杀它吧。”

庄子的弟子听了这句话,估计想了一宿没睡着。第二天,他迫不及待地问庄子:“老师,昨天那棵树因为没有用所以没被木匠砍掉,但是那只鹅却因为没有用被主人杀掉了。请问老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保全自己呢?”

所以,庄子面临了一个困境:有用的树会被砍伐掉,无用的鹅会被宰杀掉,人活于乱世是多么艰难啊!那么到底应该有用还是无用呢?

庄子给出的答案是:不要那么固执嘛,我要游走在有用与无用之间,看似有用,实则无用,一句话:游戏人间。所以庄子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你可以做好事,但是不要获得名声;你也可以做坏事,但是不要招致刑罚。

…………………………

龙吟:《庄子人间世》中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做支离疏的人,形体残缺不全,脸部隐藏在肚脐下,肩膀高过头顶,两条大腿与肋骨并在一起。支离疏替别人缝洗衣服、簸筛米糠,足以养活一家子人。但是当国家征兵役、征徭役的时候,支离疏因为残疾可以逃避。当国家赈济病人时,支离疏因为残疾可以领到三钟米和十捆柴。支离疏因为形体残缺,才得以在乱世享尽天年。所以庄子得出结论:形体残缺都可以享尽天年,更何况是德行残缺呢?

春秋战国时期的隐士们是很高洁的,比如前面说过的於陵子仲,他哥哥是做官的,《孟子》说於陵子仲就算是饿死,也不吃哥哥一口东西。有一天,有人送了他哥哥一只鹅,於陵子仲鄙夷地说:“这个呃呃叫的东西有什么用啊?”有一天,他的老母亲把鹅杀了烧给他吃,他不知道是那只鹅,一边吃一边说:“嘿嘿,真香。”正巧他哥哥回来了,说:“这就是那个呃呃叫的东西啊!”於陵子仲一听,立刻抠嗓子把鹅肉吐出来了。

但是,这么廉洁的隐士,却会遭到统治者的忌恨。所以庄子认为要游戏人间,既不要与污浊的世道同流合污,醉心名利,也不要特立独行,超出尘世。就算这世界像屎溺一样烂,其中也有道嘛,庄子可以像大乌龟一样在烂泥里爬。所以庄子贫困时,他会向监河侯借粮食,要是於陵子仲就干不出这种事。

庄子的这一思想,被魏晋名士们学去了。魏晋名士也处于一个混乱黑暗的世道,天下征战不休,统治者篡权夺位,互相攻伐,魏篡汉,晋篡魏,天下一统后又有八王之乱……所以魏晋名士们就游走在有用与无用之间。你说他们无用吧,他们出来做官了;你说他们有用吧,他们整天饮酒嗑药。

当然了,这些都是乱世的全身之道,今天的人如果还这么做,那就是二混子了,大违庄子本意。

……………………

苏灵:呵呵,我就想到了一个简单的例子。牛顿看到苹果会掉下来,想到了万有引力,可是换成大便也一样啊,为啥没有人因为看到大便落到坑里,而想到万有引力呢?

龙吟:呵呵,屎尿屁这些字眼,看似粗俗,却是满满的童心呀!今天大家觉得难登大雅之堂,但人初生时候可没恁矫情,不还有人自曝童年抓屎吃屎的事么?谁小时候还没对屎尿屁感兴趣过呢?只不过长大了,屎尿屁没空研究,也没必要研究了。大人们需要关心的只是银子房子车子妻子吗?难道屎尿屁不是一部分人生?谁规定屎尿屁里不能蕴含哲理?依我看,这屎尿屁还比人间的某些败类高贵些许呢!什么时候关于屎尿屁的论文一抓一大把,才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呢!

苏灵:是啊,大道如果将屎尿排除在外,还怎么算大道呢?屎尿很强啊,都可以和大道“对抗”,各领风骚。

龙吟:你觉得是屎尿,其实它只是碳水化合物;你觉得花好看,其实也只是这些个元素。佛家说,不要被见思二惑迷惑,而不明大道。舍弃无明见思而自觉,才能自证解脱。

苏灵:其实庄子只是想表达,道在任何事物之中,因为道生万物。道既在社会变迁、自然规律中,也在油盐酱醋、喜怒哀乐中,道既在圣殿高堂象牙塔中,也在蝼蚁屎溺中,道既在一次元二次元中,也在三次元四次元五次元中……

龙吟:庄子这句话其实很直白,没有那么复杂,是读的人想复杂了。老子曾讲,道为万物之母,道生万物,故此道也融入了万物之中。万物之中皆有道,因此道在蝼蚁、道在屎溺,准确无误。就好比妈生了孩子,于是说妈的基因在孩子体内,一样的道理。只不过道生的孩子不分高低贵贱,屎溺与珠玉都是道的骨肉而已。庄子此语是告诫世人道无处不在,要放下分别心。

苏灵:看过一个故事,洋务运动的时候,有人给李鸿章讲炮弹弹道曲线,中堂大人怎么都听不明白,然后那人用尿尿来比喻炮弹打出去的抛物线,中堂大人听了拍大腿说我明白了。苏东坡和佛印那个著名的鸡汤故事,在庄子的体系里是不值得费力气辩论的。

龙吟:其实佛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佛祖和菩萨为什么都坐在莲花座上?”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修行中某一关的钥匙。当修行走到特定的阶段时,搞明白以上任何一个就可以过关。然而,修行不到时,即便告诉你正确答案也对你毫无用处。

苏灵: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道不但在屎溺,还无处不在。这句话我当初就是听了立刻就觉得,自己好几辈子一定是修行人,因为一下子就明白他想说什么了。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所谓的道,或者换言之普适一切宇宙间的真理,那么它不可能仅仅在庙堂里在书本里在高尚的殿堂里,它一定也在屎尿屁里。就这么简单。

龙吟:其实这个说法是有一定语境的。因为很多修行人,修到后来有强烈的法执,认为只有他认为的道与法,才是神圣高贵最正确的那个东西。其实任何的修法都是一种对治法,是类似不同污渍的去污剂。那你污渍已经去除了,就没必要再每天抱着去污剂不放了。包括一些卫道士,一些宗教执迷着,或者比如将佛法的修行过于宗教形式化的人,这句话主要就是针对这些执着的人。

说到了宗教,我再从大乘佛教角度讲一下吧。万法自性本空,但又不单空,空性中有一种光明体用。觉悟之前是无明,觉悟之后是如来藏光明。所以同一件东西,也可以是俗世的万法,也可以是空性中光明的显现。光明无所不在,全看明或不明。我觉得庄子虽然未破无始无明,但是至少他懂得,万事万物在众生眼中,是可以随着修行而变化的,从这个角度讲,也算是去之不远吧?

……………………

苏灵:不过我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是庄子不想说这事,还有人老问,结果他烦了,所以说得越来越卑下,干脆道在屎溺了?

龙吟:你的梦是心做,梦中有屎尿,屎尿不是别人,正是你心本身。道也如此。这个屎溺,要么是庄子眼中的屎溺,要么是庄子眼中的世人的眼中的屎溺。屎溺这个行为既不潇洒,屎溺这个内容也不精华,那就只求一个惊人的反差罢了。他要突出的是“道”存在于万物而不分贵贱的意思吧。我们觉得屎尿是不好的,这只是我们人类的看法,而不是大自然的。

苏灵:其实这也就是孔子的“道不远人”。“道”,就是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到处都是,就连你上厕所,打嗝磨牙放屁都有自然规律的存在。所以说圣人不做不合乎自然规律的事。

龙吟:圣真之常,无处不法。人心之屎溺是因人心所见,所以不能见道。而庄子的言下之意是对所问之人破相的,不为色相所拘。因为道是真理,真理是不二的,没有对立,没有有无,故而包含一切相,又不住一切相。

苏灵:其实也就是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屎溺且品乎?

龙吟:韩寒有名言曰:“文思如尿崩,谁与我争锋?”也许写作就像拉屎,从精神分析角度讲,小时候辛辛苦苦拉出来的屎,是每个人向这个世界发表的第一部作品;你尿在被子和床单上面的尿渍,是你最初的创造力。道是什么,道是通过自己联通和表达宇宙真相。屎尿不通的人,表达不畅,便秘,前列腺肿大,这样的人不会是得道高人。

……………………

苏灵:庄子只会和老搭档惠子辩论。没捧哏,逗哏也不好发挥不是?没搭档,还要虚拟一个主客问答,把自己的思想从正反两方面阐述。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一样的道理,庄子不会找其他人辩论,否则伤了顶缸的路人事小,毁了自己大辈子的名声事大。从传说看来,惠子和庄子一直深有默契,并且合作愉快,只除了一次。就是有名的那一次,道在屎溺。

这一次捧哏实在是职责有失,反过来拆起主角的台来了。不过,我还是倾向于认为,对于死缠滥打,已失去辩论方向和初衷的对手而言,这才是令他们闭嘴的最好方法。

龙吟:实际上,这句话说的是入道的工夫,即是日常生活,起心动念都要以有欲观徼,以无欲观妙。其实这句话理解起来没那么复杂。庄子说道在蝼蚁、草窠、瓦砾、屎尿中,所列举的都是物质中的低端种类,也就是表明:道,作为一种形成万物的规律,其本质是据有普遍性、大众化的一种低端存在!所以,一切特殊性的、罕见的、短暂的现象及规律均不属道的范畴!

苏灵:所以我们可以说,人生,任何时候都是有出路的。道在脚下,衣食住行皆是道。修道,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每天与家人、同事、朋友的相处中。所有的修道,就在这些最低级的地方完成,根本不用去打高空。

龙吟:也许如你刚才所说,这句话并没有什么深意。在《庄子》中东郭子是一个自命不凡而又好高骛远的人,他问庄子道在何处,大概问了四五次吧,每次庄子回答都比前一次更渺小,大概是庄子看不起他,存心戏弄他,才最后告诉他道在屎溺。

苏灵:因为庄子齐万物啊!这话说的是“道在屎溺”,而不是“道是屎溺”。什么意思呢?相当于说“屎尿是有味道的”,“巧克力是有味道的”,但是你不能说“巧克力和屎尿的味道一样”,你更不能说,“味道只有一种,就是屎尿的味道。”这么理解就明白了。万事万物,寰宇中的一切都有道。就好像屎壳郎再卑贱,它也是有生命的。

龙吟:庄子讲的“道在屎溺”不等于道只在屎溺,品读一下庄子在讲屎溺之前有蝼蚁,稊稗,瓦甓。庄子要讲的重点从来都不在屎溺,而是万物有道。而且,仔细读一读原文,庄子都已经被逼到非要讲屎溺了,就是让人不要再问为什么在屎溺。

我敢说,如果庄子知道他这么随口一说,导致无数后人在研究“庄子为什么说道在屎溺”,庄子一定会狂笑不止,因为庄子的道本身就不寓于物中,甚至不寓于言中。

换句话讲,道在不在屎溺已经不重要了,庄子为什么非要讲道在屎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体会万物有道,自然而然。道家的想法难理解处,就在于他们的很多理根本不在物中,而是在无中。理解道家,真的需要想象力,需要自己好好思考什么是认识和什么是思维。得先从有再到无,再从无到有,再到无无无有,有无皆无,因为“无”作为概念就已经是“有”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霜天呓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霜天呓语
上一章下一章

54、道在屎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