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打击不法商贩
钱峰的想法是个不错的主意。
官府想要找个理由收拾几个工厂和部分商会还是很容易的。
理由随便找,实在不行的找几个人假扮百姓状告他们一下就是不错的理由。
钱峰说完,杨远脑子里就冒出了无数的主意。
可以先用里通外国的罪名收拾几个商会,然后加强对国内各商户的检查,重整边关,提高关税。
大乾成立后,乾国百官在杨远的示意下重新梳理顺国留下的赋税系统,建立,改建了国内的税卡。
乾国内外的商会在乾国经商的时候在交税上节省了不少银子。
尤其是取消了各地官员私自设立的税卡后,商会远行的代价降低了三分之一。
这也是大乾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冒出了十几支大型商会,其中有几个商会有黑翼的暗中支持,其他的都是大乾的世家和民间商会组成的。
有了这些商会,原本很低的商税也给大乾填补了不少窟窿。
不过杨远整理了近两年大乾的赋税,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大乾的商税太低了。
要不是近两年内增加了大量商会,又有研究院的各种产出,这才让大乾的商税看起来没有那么难看。
大乾十六郡,如果没有新的商会和商品,能收上来的十万两就不错了。
十六个郡,三、四千万人口,只能收上来十万两商税,说出去都让人笑话!
不过从今年开始,大乾增加的商会开始逐渐减少,可以预见,今年和明年的商税将不会有太多的提升。
这不符合杨远对大乾的期许,在他看来,大乾的赋税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内都应该是大幅增长期。
这才两三年,赋税的增长幅度就有所减缓,那可不行。
赋税的总额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出了问题就要解决,忽视问题,坐视问题成为顽疾是不行的。
其实赋税,只要是税收上涨幅度降低的问题乾国的很多官员都发现了,不仅发现了还知道是什么原因,甚至知道如何用最直接的办法解决,但没有人针对这个问题给杨远上过折子。
为什么呢?
因为解决这个问题比问题本身还要复杂!
所有人都知道,税款增长速度降低,主要原因是商税增幅降低。
那就调整商税好了!
这么简单的事情难道没人提出来?
还真就没有人提出来。
就算是杨远从帝国空间召唤出来的追随者官员也没有上奏。
为何?
因为征收商税或者说提高商税会面临相当麻烦的局面。
首先,增加商税就要面临百官中大部分官员的反对,这些官员家里或多或少都有经商的族人,每年他们也能分得一部分银子。
商税提高,他们家族的商业收入肯定要受到影响,他们的收入也会降低;
就算他们家族之中没有人经商,他们也或多或少的与其他商人有关系,这些商人每年都会“上供”给他们一大笔银子,保证朝廷有些风吹草动不会波及到他们。
大乾的商人地位已经被杨远提高了不少,但依旧不高,用银子与官员绑定,是商人们惯用的手法。
商人的地位问题也是提升商税的难题之一。
增加商税不仅仅会增加商人的负担,增加货物的价格,还会影响商人的地位。
自古以来,凡是主要纳税人的地位都很高。
农业为什么重要,因为在几乎所有的时间,各个王朝收上来的税都是实物税。
也就是粮食、纺织物等。
看似什么人都能欺负农民,其实和每个王国的交替都和他们息息相关!
而且在九州各国,能够代替“农”的是地主阶级,而非真正种地的农民!
……
商人的地位比农民更低,但他们的财力比八成农民都强,他们当然不甘心目前的地位,想方设法的想要提高自己的地位。
交税也是他们谋求提高地位的手段。
部分大商人、大部分小商人都是愿意交税的,因为即使没有朝廷的政令,他们该交的“税款”也都交了!
只有那些控制商人、商会的世家,他们才不愿意交税。
有些世家在几十年、几百年间积累了海量的财富,但他们仍然贪婪,不放过任何一个敛财的机会。
钱峰明白大王想要动商税,甚至想要提高商人的地位。
他对大王的计划持中立的态度,不支持也不明确反对,只是有些担心!
他作为大乾的户部尚书,财政大臣,钱袋子,对商税,商人的了解很深刻。
他当然知道商业的重要,无商不通,没有商人联通各地,很多地方都会不变的萧条。
如果是从民生的角度,钱峰是支持提高商业的重要性的。
但他不得不考虑一种结果,提高商税后,商人的地位肯定会提升。
甚至在一些人的操作下,部分商人的地位会有极大的提升。
如果商人的地位持续提高,甚至能够当上官员,那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历史上不是没有商人成功逆袭,当上了官员,贵族甚至国王,但他们成功当权之后要么及时调整身份,反过来打压商人;
要么没能调整心态,还是用以前商人的心态处理国家大事,结局一般都不好!
基本上都没能传承三代!
钱峰不知道什么叫做资本*主义,不知道资本*主义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
但他看过史书,大量的史书,他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商人的地位被提升的太高会出现很重要的问题。
杨远其实也有些忽略商人地位的问题,如果他认真思考之后就会发现,任何一个团体地位的提升都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有时候甚至会改变世界!
杨远知道钱峰胸有沟壑,对商业、商税和商人的问题有独特的考量,于是在那次后花园召见他之后又让他上了一道折子。
关于提高商税后可能会出现结果的折子。
不太好写,钱峰也不是很愿意写。
大王面前无私事,一旦他写了这个折子,不管杨远有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他都会被某些官员盯上!
“必须得上啊,上了可能会被同僚记恨,不上会被大王惦记!
做官,难呐!”
最终钱峰还是上了一道折子,他在折子里比较详尽的总结了历史上商人地位比较高的王朝最终都出现了什么问题。
再次就不一一列举。
只是简略的描述一句,当生产力不足的时候,强行加强商业行为就是找死!
杨远不想找死,新生的乾国还很脆弱,经不起太大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