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深意(上)
荒芜出手后,忘传是选择坐回案子前,继续安心吃酒。在忘传看来,这世上,没有多少人能够与古族对抗。古族子弟,但凡能进入江湖历练的,无不是江湖中一等一高手。
说进入江湖中的古族子弟,一般皆为江湖中一等一高手。这话,听着的确会令很多江湖人不服气。都是爹娘养大的孩子,没人认为自己先天资质落后于其他人。
在很多江湖人眼中,天赋是什么?天赋能吃吗?天赋能让人行走江湖时,出剑更快,出拳更有力吗?
众生芸芸,此等话落到古族人耳朵里,古族子弟连笑笑都懒得笑。
当你出自一个族群,当你身边的发小皆天赋异禀,当你没成年时,父母都可能是你的敌人时。天赋只不过是世人口中的玩笑罢了,它只会是被人拿来践踏用的。
古族子弟,能够活到成年的,即代表他天赋异禀!没办法,他天赋异禀,他却比你还努力。而你眼中所谓的残酷,古族子弟未能成年时便要经历很多很多。古族子弟成长路上所要面对的残酷历练,并不是什么江湖人都能承受下来的。
对于一鸣与荒芜的对战,一鸣在拳意上能够与荒芜战个旗鼓相当,倒是让忘传很意外。
当然,在忘传看来,一鸣能够与荒芜一战,一鸣所能做到的,也仅此而已了。古族拳法,每一种拳法,皆会拥有独特的拳意。而能领悟出拳法的拳意,也只是说明一鸣对大荒芜拳的修炼,进入了入门阶段,至于拳意之上的,拳法、内力能否发挥出应有的威能,完全还要取决于一鸣的天赋。
另外,八族子弟皆是以修炼八族血脉武功为荣,八族血脉武功有何弊端,古族子弟自然也清楚。而八族血脉武功的弊端,却也让八族子弟难以将古族武功真正练成。
再者说,古族武功,即便一些人能够对其领悟一二,一旦出手,练武之人的意志、身体也将会受到极大考验。
故而,一鸣最终会落败,忘传不仅不会感到意外,而且还会面无表情,而且还想能再干它几坛烈酒。
又是将烈酒满上,忘传刚想仰头继续痛饮,鸣滇便已是出现在荒芜面前。鸣滇一身随和气息,在察觉到鸣滇身上气息变化后,忘传并非心若止水。此刻,鸣滇没有年轻人该有的意气风发,也没有年轻人羡慕的内练气息。
小小年纪,突然拥有了超然的气息。似无欲无求,似大贤大德,似顺其自然,却又给人难以近身的奇怪感觉。
也因此将手中酒坛放下,忘传意味深长道,“小小年纪,会有如此造化,用不了多久,八族子弟中,怕也是没有几人能与其争锋。这么多年来,蜀族,倒是隐藏的很深。”
而见到鸣滇双指并拢,一道肉眼可见的凝实剑气从荒芜头顶黑发划过时,忘传也是怔住了。
若说古族子弟皆为天赋异禀之辈,蜀族子弟鸣滇的天赋,似乎还在古族子弟之上。鸣滇不仅对大荒芜拳有所悟,而且还从大荒芜拳中,领悟出高强的剑法。此等大才,百年千年的岁月里,古族中能出现一位,无不会令所有古族人感到振奋。
而此时此刻,只可惜,此等天才,他出自蜀族!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古族与八族的血仇,已然被淡化很多。岁月能够抚平伤口,也能让人遗忘过去。
荒芜落败后,身为古族子弟,荒芜必然是不服输的。在其想要向鸣滇出手时,忘传则是摇了摇头,示意荒芜就此罢手。眼下,忘传之所以会选择沉默,也是有其用意的。古族与八族的仇恨,已经被渐渐遗忘,双方会做出这种选择,必然是经历过鲜血的洗礼的。即便,如今蜀族内出现了个绝世天才,这位天才,能否安然成长起来,依旧要另说。
要知道,八族之间并非没有争斗。至少,明面上,庸族才是八族中最强一族。
蜀族内出现不世出奇才,难道庸族等会没有任何想法吗?
有人的地方,便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又怎么会少了江湖事?许久以来,庸族一直为八族最强一族,早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而习惯了俯视他人的姿态,方才会惧怕所处位置被威胁。多年来,八族千人榜第一人,又有几人不是来自庸族?
蜀族实力的确很强,单论族群的综合战力,蜀族的确能与庸族争锋。但多年来,蜀族子弟中的最强者,总会与庸族子弟中的最强者存在那么一点差距。
这细想一番,忘传内心一惊,心道,“多年来,在八族千人榜上,蜀族总是逊色庸族一些。今日鸣滇在八族子弟面前的出手,却是毫无顾忌的。若说,此次八族猎杀大会,蜀族是毫无打算。老子这个外人,都不会相信。”
“蜀族人行事谨慎,今日鸣滇会展露锋芒,只能说明蜀族不想装了。有意思,有意思啊?事情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剑术一途,若说在场的所有人中,谁对剑术的认识更深刻,绝对非熊淍莫属了。
星月神君的传承,天道,天剑三式是也!
人剑合一式、天人合一式、天仁式。
再者说,从第一次接触到剑算起,剑术小成时,熊淍所要刺出多少次剑,熊淍自己怕是都难以记得。有了内力后,又经历了人剑合一境界、天人合一境界,此间种种,剑气的施展运用,又怎能不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又不得不说,鸣滇能够从大荒芜拳中领悟出剑法,并能够借着自身不俗的内力,一气呵成的将荒芜击败,也是令熊淍佩服不已的。
这时,濮郢却是沉声道,“大事不好,此次鸣滇的出手,虽出手不凡,却也会给蜀族引来祸端。近年来,庸族一直在谋划着八族族规,其根本目的便是斩除异己。”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熊淍不解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似乎有深意啊?”
濮郢道,“熊,不知你有何高见?”
熊淍摇了摇头,只叹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